电影《十八洞村》:展现“精准扶贫”视野下的农村新气象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调研时,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方针。

  时隔4年后,以反映精准扶贫为题材的影片《十八洞村》于10月13日登陆内地院线。这部向党的十九大召开献礼的主旋律影片,通过诗化的电影语言,艺术再现了湖南湘西乡村在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村民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折射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的碰撞与融合,引发了人们对于如何脱贫和怎样才是真正脱贫的深度思考。

  10月10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主办、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承办的“国产电影论坛:《十八洞村》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电影界的领导、学者、专家共聚一堂,对《十八洞村》这一影片的思想性、艺术性和现实意义等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这是一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性、指导性和观赏性兼具的优秀作品,展现了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精准扶贫政策为中国农村带来的新气象。

  摒弃政治说教的个性化影片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李国奇坦言,《十八洞村》是一个“命题作文”,“精准扶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重点关注的一项重大任务。去年下半年,电影局在考虑迎接党的十九大重点影片题材时,确定了‘扶贫’这一农村题材,当时我们觉得是比较合适的。”

  然而,要拍好“精准扶贫”这样一个重大政治题材的影片,并非易事。为了完成这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导演苗月在创作剧本时三易其稿。今年4月开机后,剧组扎根十八洞村4个月,终于拍摄完成了这部时长140分钟的献礼影片。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路海波认为,《十八洞村》完全打破了他对主旋律电影的理解,“影片完全看不出宣教的痕迹”。他认为,小说家出身的导演苗月及其主创团队用优秀文艺片的标准用心创作了《十八洞村》。他们并没有完全按照现实中十八洞村的脱贫致富事迹照猫画虎,而是另起炉灶,按照电影叙事的艺术规律,进行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智锋认为,这部影片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把一整套扶贫话语转化成了扎进中国真实的土壤、扎进复杂的现实生活的具体场景,影片的一点一滴都渗透着生活的气息。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胡谱忠也认为,影片在表现新的政策导向时,宣传策略上是去政治化的。创作者通过重启乡村伦理叙事,在影片中重建了农村社会文化生态。

  “影片对于精准扶贫政策的呈现非常用心。扶贫工作队员小王走进贫困户杨英俊的生活当中,了解到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和他们一起劳动,在物质和精神上双重支持他们,这体现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指导思想——让农民在精神上成熟起来,让他们主动追求幸福的生活。”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镇说。

  专家们认为,作为艺术佳作的电影《十八洞村》,只是在名字上和现实中的十八洞村重合。它表现了一种更高的示范性的现实,是全中国所有通过精准扶贫政策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的新农村农民生活的写照和象征。

  人民视角塑造大写的当代农民形象

  在我国电影发展史上,农村题材电影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从《喜盈门》《黄土地》《红高粱》到《天狗》,再到近年的《百鸟朝凤》,这些优秀电影表现的都是农村题材。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电影创作的重心从农村转向都市,农村题材电影从质量到数量都呈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

  “《十八洞村》是承继中国农村题材电影的传统,回应中国农村系列变革中所出现的新转折的一部作品。”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海洲说。

  让学者、专家感到惊喜的是,《十八洞村》在叙事视角上的转变。“以前的扶贫影片都是写扶贫干部,这部电影把视角转到了农民身上,以农民为本,从‘要你脱贫’变成‘我要脱贫’,体现了农民的自省意识,塑造了有尊严、有人格精神的农民形象。”《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说。

  在构思《十八洞村》剧本时,对于影片的主要表现对象的确立,苗月曾经颇为踌躇:究竟是写一个扶贫工作队员、一支扶贫工作队,还是一个党支部,或者各级政府呢?最后,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领导的指导下,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镜头对准了十八洞村的农民,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思想。

  影片《十八洞村》塑造了一群鲜活真实、有血有肉的农民形象,既有像男主人公杨英俊一样充满自尊的老兵,又有杨懒这样对生活绝望、慵懒无为的懒汉,也有杨英莲这样因贫丧志、无力自拔的典型人物。通过这些人物的不同个性展示,影片深刻体现了扶贫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

  艺术化再现诗意田园

  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让人们“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在影片《十八洞村》中,这些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呈现。

  如镜面般静默的梯田,美丽得像一幅油画。开篇几分钟插秧、吃饭等生活场景的展现,奠定了《十八洞村》的艺术片基调。

  王海洲认为,近年来,主旋律影片在类型化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十八洞村》在艺术气质方面,朝印象性作品迈出了一大步。尽管影片弱化了激烈的冲突,但对农村当下的生存状态进行了真实的再现。“看了很多好莱坞的片子以后,特别愿意看一些农村的片子,它自然清新,就像吃完大鱼大肉后想喝一碗小米粥,特别舒服。”

  胡智锋指出,《十八洞村》在主旋律影片的艺术化探索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导演通过将影片主题话题化、话题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情趣化、情趣情境化、情境人性化等叙事手段,辅之以各种佐料、细节、场景,成就了一部意蕴深长、回味无穷的艺术片。影片把所有的概念全都转化成话题,比如什么算扶贫、什么算扶贫户、怎样扶贫、怎样才算扶到位,这些都是带有思考性的话题。

  “《十八洞村》的影像非常丰富,从视听语音上构建了一个典型环境。典型环境构成了影片的转喻部分,而典型人物构成了影片的隐喻部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左衡说,“老兵打开自家的米箱,都是饱满的;打开冰箱的时候,里面是空荡荡的,出现了孩子的一个玩具。它预示着我们已经不满足于脱贫,还要奔向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

  《十八洞村》在表层的精准扶贫之下,背后的深层次的主题是回归田园。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索亚斌认为,过去的农村电影,是将农村视为依托心灵的世外桃源和精神退路,而在《十八洞村》中,回归田园是一种观念的开拓和心灵的回归相互交织的过程,对传统的东西既有继承,同时也有反思和批判。这种回归不是回归到前现代,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现代。

  十八洞村是一个苗族聚居村,在影片中所呈现的人类学价值,也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李镇认为,影片不仅对苗族山歌、鼓声等外在文化十分尊重,而且对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古老神灵的护佑下苗乡的人情社会、乡约法度、历史风俗都有深入的描写和刻画,这些都是十八洞村未来发展的原动力。

  在此次研讨会上,李国奇强调,未来,中国电影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一是电影要服务于大时代,讴歌时代精神,反映时代脉搏;二是在现实主义题材上大胆开拓创新;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四是在制作、技术、表现手法上,可以学习西方,但在内容表现上,要深入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深入中国人民的内心。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