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网三郎乔遗梦攻略,剑三梦江南是恶人比较优势一点还是浩气比较优势一点
双梦现在是浩气强势哦!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看攻略比。。。。。。。。。。。。。。。。。。。。。
虽然“龙门绝境”采用装备全靠捡的设定,在奖励上却相当丰富,专属披风、外装、1240品的装备均有掉落,侠士积攒一定数量的飞沙令碎片可兑换外装外观、装备和饰品暗器囊强化物品等多种奖励。其中[剑鸣朔漠]系列为1240品PVE装备;[侠行寒沙]为1240品PVP装备。楼兰遗梦系列披风和沧阳沉歌系列外观更是集时尚设计和侠义风范为一身,不容错过,装备出售等也都可以在51平台上看看哟
这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吧,美好的爱情人人向往,可现实生活中家庭伦理道德的观念束缚着你。所以这部电影表达岀来了。这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吧,美好的爱情人人向往,可现实生活中家庭伦理道德的观念束缚着你。所以这部电影表达岀来了。年轻时肯定看不懂,或者说会看得很纠结,所以那时候回答不了这样的问题。现在年纪大了,明白了不少事情。为了回答这道题,最近专门翻出这部电影看了一遍,试着说一说吧。1.电影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是经过艺术化处理的理想型真爱。先说一个结论:这部片子并非为“出轨”张目,而是告诉人们如何处理爱与责任的矛盾,是一部发人深省的正能量好片子。片子里男女主人公看似违背世俗道德的情感,最后得到了包括女主子女在内的所有人的理解和支持,就因为在片子中,他们的情感被设定为“真爱”。真爱面前世俗是应该让步的,这是人们并不宣诸于口但却默认的共识。现实中常见的争议,实质不过是争议那种感情是否真爱。如果证明是,那么所谓的道德就没什么约束力了,因为真爱稀缺难寻,是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人生奖赏, 你不能因为自己得不到,就挥舞道德大棒去打击那些能够得到的幸运儿吧?遇到别人的真爱,应该祝福,这样才能体现人性的共情和温暖,而不是用质疑和破坏去表现自己的羡慕嫉妒恨。这一点,其实有点阅历、懂得点人生的人,都是认同的。所以是否理解片子里的故事,理解那一对“出轨”的中年男女,关键就在于是否承认他们之间是真爱。从片子里的故事设定来看,这一点应该是没有疑问的。一位为国家地理杂志拍摄照片的摄影师,来到爱荷华州,准备拍摄一座名叫罗斯曼桥的廊桥,和一位当地农妇结识了。两个人的情缘从问路、带路开始,短短两天就从陌生人发展到难分难舍的地步,这种事情发生在两个身份阅历迥异,但都同样有着半辈子人生经历、对生活有足够的沉稳认识、人生观念也早已定型稳固的中年人之间,用一时激情是说不通的,只有用“命中注定的灵魂伴侣”这种文艺设定才说得通。在这样的设定框架下,两人的关系与其说是出轨,倒不如用男主角罗伯特的话说,是被牵引着走向对方——走向宿命的安排,更合适。当然,硬要说这不过是一时激情也不是不可以,至少套用在女主角弗朗西斯卡身上似乎说得通:一位常年被困在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中,但从未忘记过心中少女时期的文艺梦,然而这梦想也从未被家人注意和理解过的中年妇女,或者说一位披着农妇外衣的”文艺女中年“,忽然邂逅了一位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既风趣又体贴、身上还有令人无法抗拒的文艺气质和荷尔蒙魅力的摄影师大叔,一下子陷进去也是有可能的。然而,短短四天之后,因为女主角的家人要回来,两个人到了必须决定未来的时候,彼此的表现就很难继续用一时激情去解释了。弗朗西斯卡两度准备不顾一切跟随罗伯特离去,又终于还是狠心留了下来,罗伯特”只说一次“的真心表白、尊重弗朗西斯卡的决定但也尽力等到最后一刻的样子,都足够说明两个人的痛苦和纠结是认真的、深刻的,那也是因为真爱才会有的表现。如果觉得这样还是不足以证明,那么两个人以成年人的稳重、成熟,尊重着各自的决定,信守着彼此的承诺,终身不再相见,却又终身都在思念,直至死后双双留下要把骨灰洒在罗斯曼桥的遗言,互相指认彼此就是一生最爱的意味再明显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旁观者还能有什么理由否认呢?所以片中,女主角的儿女最后认可并支持了母亲的感情。作为观众,当然也应该接受男女主人公是真爱的这个设定。在这个设定下,讨论”出轨“就没有意义了。人们之所以放不开”出轨“的阴影,是因为所谓真爱的设定,在现实中很难证明。通常我们只能在文艺作品中见到这样的”命中注定“的设定,比如我最近写得比较多的内容中,《红楼梦》里的宝黛,《陈情令》里的忘羡,都属于这一类。因为是“天选”“注定”,所以两个主角之间如何地爱怨纠缠,读者都觉得理所当然,都觉得他们才是合情合理的官配。而《陈情令》原著小说的作者就说过,她是刻意往极端的方向去塑造两个主人公的,现实中不大可能会有这样的人。不是这样的人,就不会是这样的关系。这就是现实中“真爱”难寻,一旦出现在“不应该”的两个人之间,不但旁人会质疑,就连当事人本身都容易怀疑、动摇的缘故。而欣赏文艺作品就简单多了,文艺作品可以把生活提纯,变得理想化,观众很容易接受这样的理想化设定,也就很容易理解在这种设定下发生的故事。接受这样的设定,就能看出《廊桥遗梦》的第一个主题:世俗应该为真爱让步。但如果《廊桥遗梦》的主题仅仅停留在“真爱无敌”之上,那就太肤浅,成不了经典了。其实我看片子的时候,也会怀疑所谓真爱的设定是否站得住脚。女主角这边,一开始被男主角带来的新鲜感和个人魅力吸引得不管不顾、后来为了家庭责任而选择隐忍克制地度过一生,站在女性的角度都很好理解。但男主角的表现是否合乎逻辑呢?一位走遍全世界的摄影师,一位并不看重家庭和人际关系联结的艺术家,怎么会被一位其貌不扬、半辈子生活轨迹只有这片小小农场和这个小小家庭的乡间农妇所吸引,而且一下子就上升到终生挚爱的地步?照理两个人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生活阅历、情感模式应该天差地别吧,怎么就成了灵魂伴侣了呢?这个问题不解决,片子里的故事和主题就没有说服力,对“真爱”的尊崇还是会让位给对“出轨”的谴责。所以我仔细地想了想男女主人公的人物设定,发现还是可以说得通的。2.电影中主人公的人物设定,说明真爱与心灵有关,与身份无关。女主角弗朗西斯卡爱上罗伯特,如上所述,比较好理解。但罗伯特是不是没可能爱上弗朗西斯卡呢?倒也未必。乍一看,罗伯特这种不受世俗约束的人,应该是处处留情又处处不留情,一夜激情是可能的, 他自己都说不会为自己做的事道歉嘛,但要谈天长地久,似乎就有点扯。连弗朗西斯卡都有这样的担心,所以她一度用貌似“懂事”的口吻问他,他的习惯是如何安排各地的女伴,她不想坏了他的规矩。这话把罗伯特激怒了。他很难过她对他有这样的误解,他肯定地告诉她,这是一生中唯一确定的爱。他不仅明确他对她是这样,也明确她对他也是这样。事实上,罗伯特对于这份感情,比弗朗西斯卡更多一份知其然。弗朗西斯卡主动走向罗伯特,那是遵从内心的感性召唤,她未必说得出为什么。但罗伯特不但确定知道他们之间是什么感情,而且知道弗朗西斯卡会怎么做,所以在弗朗西斯卡没有表现出纠结的时候,他并未开口邀请弗朗西斯卡跟他离开,因为他知道她无法放弃自己的家庭。而事实也确实如他所言,不管弗朗西斯卡多么痛苦纠结,结果她还是选择了留下。可以说,某种程度上,罗伯特甚至比弗朗西斯卡还懂她本人。面对这样一个善解人意的男人,弗朗西斯卡怎么能不陷进去?无须太多交流就已经心领神会的这份默契,又怎么能不证明两人之间就是命定的心灵伴侣?当然,除了这样的解读,还可以认为,罗伯特的文化积淀和生活阅历要比弗朗西斯卡丰富,对生活和感情的理解更加明确,所以不但没有弗朗西斯卡那样的犹豫,还可以比弗朗西斯卡更早洞悉她的内心。如果这个理解成立,那么就应该相信罗伯特的眼光。换言之,家人和观众眼中或者平平无奇的农妇弗朗西斯卡,能够让罗伯特一眼万年地爱上,一定有其过人之处,而这一点,只有罗伯特能看出来。比如弗朗西斯卡说自己跟别人一样害怕改变,但罗伯特却根据她从意大利追随丈夫来到美国爱荷华这个小镇的经历得出结论:她是勇于改变的人。第一天邂逅,罗伯特就对她下了定义:“你不是一般的女人。”哪里不一般呢?我努力想了想,应该就是女主角掩藏在村妇外表下的那颗细腻、善感的文艺灵魂吧。比如她爱读叶芝的诗,比如她喜欢听播放蓝调歌曲的电台,她对摄影师的历险经历充满好奇,这些爱好都反映了她从来不曾泯灭的少女心,但她的家人从未留意过这些。但这些恰好与男主角的灵魂同频,所以两人能迅速接上心灵的暗号。他们都拥有对世界和未知的好奇心、探索欲望以及不曾失去的勇气,此外他们还都是充分接受过生活洗礼的成年人,对现实生活有着准确而深刻的理解。罗伯特主动选择了“浪迹天涯”的生活方式,因为他对人际关系丝毫不热衷,他更热爱自然和纯粹的感受。弗朗西斯卡其实在内心深处也向往这样的生活,她对自己生活了半辈子的乡间小镇的庸俗和憋屈有着准确的描述,但同时她又相当善良,她知道她不喜欢的生活并不意味着没价值,至少对她的家人来说很有价值,而这价值又是系于她一身的,如果她离开,她的家人将因为无法理解这样的事情而导致人生崩溃。她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如果是这样的话,她将无法摆脱内心的愧疚,这样的愧疚,最终也必然会导致她和罗伯特的感情变质、破损。所以,她只能选择将这四天的经历永久封存。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善良的女人,为了不伤害其他人,选择牺牲自己最大的幸福。而也跟她一样痛苦的男主角完全理解并接受,所以,他们两个确实是心灵互通的知己爱人。两个人之间完全没有误会,也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要怪只能怪恨不相逢未嫁时。这就叫天意弄人,这样情况下观众自然只能遗憾,无法指责,也无法否认他们之间的爱不含杂质。这就体现出了影片的第二个主题:只有心灵丰盈的人,才有可能邂逅真爱。而这样的爱,值得尊重。3.电影中主人公对这份感情的处理方式,是解决此类问题最好的方式。真爱的获得需要心灵足够纯净丰盈,对真爱的理解,也需要同样的条件。影片中两位主人公的故事最后得到了女主角孩子们的理解,弗朗西斯卡的儿女遵照她的遗愿,把她的骨灰洒在了罗斯曼桥,也就是同意她死后追随罗伯特而去。他们能够这么做,当然是因为内心深处对母亲这段感情的理解和支持。而这种理解和支持的基础,除了他们都是弗朗西斯卡教育出来的心灵并不贫瘠的人之外,更重要的是弗朗西斯卡用一生的行动做出了令他们折服的表率:如何身体力行,不断弥补生命中的遗憾,最终达到“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平衡。第一步,不负自己。两位主人公即使历经生活磨炼,也没有失去内心的赤诚、热情和对生命的感受力,所以才能在上帝安排的“真爱”到来时,一秒钟都没有错过地及时响应灵魂的呼唤,走向彼此。这种能力是很多人在成年之后,饱受生活折磨之后就不复存在的,所以就算有机会邂逅爱情,也不见得会感应得到、抓得住。而两位主人公完美地抓住了,成就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也就弥补了生命中的第一重遗憾:让自己得不到值得的爱的遗憾。第二步,不负他人。如果仅仅因为遇到了“爱”就不管不顾地抛弃原有的一切桎梏,从“不负自己”的角度来看是很成功了,但必然伴随对其他人的伤害,那又形成新的过错,生命的完美度以及爱情的高尚度也会因此受损。成熟的人、有责任心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毕竟自私的人也不值得拥有“爱”这种神圣的东西。两位主人公如果这么做了,事情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对女主来说,会变成不折不扣受人诟病的出轨和背叛。对男主来说,会使他爱的女人变得无法再和他一样通透,最终这段美好的爱情将彻底变质。要想让这份爱天长地久,他们就必须让自己成为配得上这份爱的人,也就是不能做只图自己开心、罔顾责任和义务去伤害别人的人。所以他们的爱在物质层面只能有这四天的缱绻,唯有这样才有精神的永久缠绵。女主角终其一生都模范地履行着妻子和母亲的义务,其实她的丈夫是明白她的,所以弥留之际才会对她说出那番“我知道你有自己的梦想,很遗憾我没能给你”的话。而她的子女在她逝世后被这个惊世骇俗的秘密所震撼,最后不但理解了她,还受她的感召,开始反思自己对婚姻对家庭的付出,就说明她的感染力之大。而这一切,如果不是当初她选择了放弃和罗伯特远走高飞的念头,都不会发生。正如她所说,她那无法离开这个小镇的丈夫将在镇上人家的指指点点中郁郁终生,而她当时还未成年的孩子将因为她的不良示范而无法正确地理解人生和爱情。她为了他们的幸福、他们的人生,放弃了自己幸福的机会,但他们的幸福又何尝不是她生命中另外的亮色?这就是第二重弥补:如果一意孤行会伤害他人,那就及时止步,弥补这种伤害。第三步,不负岁月。两个人明明相爱却选择了不相守,但他们的心灵联结从未中断。他们换了别的“相处”方式:写书纪念、偶尔书信往来,此生虽不复见,却让对方能够感受到自己永伴身旁,成为对方的精神力量。尤其是女主角后来主动去找镇上那位因为婚外恋情而被别人指指点点的女子,两人还成为好友,就更说明女主角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处理人生问题更加通透、坦荡、周到和细致。她用自己的方式,将自己领悟的人生与爱的意义辐射到周围。一如她在遗书中对子女说的,正是因为有了罗伯特,她才能安然度过在农场的后半生。从世俗的角度来说,这时候罗伯特恰恰是不在她身边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确定了你的真爱所在,是否厮守并不重要,但那份爱会滋养你的生命,让你更好地对待现实中周围的人和事。这种爱的形式,非常通透也非常高级。所谓正能量,也不过如此了。所以,正因为懂得形式上的放弃,庸俗的“出轨”才会升华成人人羡慕的真爱。这是第三重弥补:用尊重世俗形式的方式,换取真爱在本质上的长存。第四步,不负人生。生命到了尽头,弗朗西斯卡已经没有什么顾虑。罗伯特已经在她之前逝世,用一生的实际行动包括死后的身后事安排证明了对她的唯一真爱,所以女主角在结束这一生时,需要考虑的只剩下对此生唯一挚爱的呼应了。正如她对子女说的:“我把一生给了你们,把剩下的给他。”她剩下的有什么呢?就是一抔骨灰而已。她坚持要把骨灰洒在两个人相遇相爱的起点——罗斯曼桥,意思很明显:她这一生遇见真爱的时机不对,为了责任她在生前放弃了和爱人的相守。这一生过完,她的责任也就完结了,让魂魄与真爱在风中相融,不仅是对自己感情的尊重,也是对男主角感情的尊重。毕竟这一生,她真正亏欠的也就是男主角而已。这是第四种弥补:对因为人生责任而被耽搁的真爱的弥补。谁能拒绝这通情达理的要求呢?女主角等于顺带还给孩子们上了一课:如何理解生命中的各种不完美,如何处理各种生不逢时的矛盾?早点想明白,心灵就能多点安宁,人生就能少点坎坷,一如她对孩子们说的,她深爱他们,希望他们都能幸福。要不是这样,她何必把自己这个秘密说出来呢?所以,这样一个看似“意难平”的故事,其实讲述的是如何处理真爱与责任、自由与担当等各种人生矛盾的影片。有人耿耿于怀于主人公故事的“出轨”性质,在我看来是太狭隘了。如果当事人不说,主人公生命中这高光的四天,别人完全不会知晓。所谓的“出轨”,从头到尾没有伤害任何人,只有两个主人公的余生心灵被改变了而已。而两个人都已经百年之后,这个故事才披露出来,效果是帮助还留在世上的主人公所爱的孩子们更加懂得人生和爱的真谛,有什么不好?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海阔天空随便聊。这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吧,美好的爱情人人向往,可现实生活中家庭伦理道德的观念束缚着你。所以这部电影表达岀来了。年轻时肯定看不懂,或者说会看得很纠结,所以那时候回答不了这样的问题。现在年纪大了,明白了不少事情。为了回答这道题,最近专门翻出这部电影看了一遍,试着说一说吧。1.电影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是经过艺术化处理的理想型真爱。先说一个结论:这部片子并非为“出轨”张目,而是告诉人们如何处理爱与责任的矛盾,是一部发人深省的正能量好片子。片子里男女主人公看似违背世俗道德的情感,最后得到了包括女主子女在内的所有人的理解和支持,就因为在片子中,他们的情感被设定为“真爱”。真爱面前世俗是应该让步的,这是人们并不宣诸于口但却默认的共识。现实中常见的争议,实质不过是争议那种感情是否真爱。如果证明是,那么所谓的道德就没什么约束力了,因为真爱稀缺难寻,是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人生奖赏, 你不能因为自己得不到,就挥舞道德大棒去打击那些能够得到的幸运儿吧?遇到别人的真爱,应该祝福,这样才能体现人性的共情和温暖,而不是用质疑和破坏去表现自己的羡慕嫉妒恨。这一点,其实有点阅历、懂得点人生的人,都是认同的。所以是否理解片子里的故事,理解那一对“出轨”的中年男女,关键就在于是否承认他们之间是真爱。从片子里的故事设定来看,这一点应该是没有疑问的。一位为国家地理杂志拍摄照片的摄影师,来到爱荷华州,准备拍摄一座名叫罗斯曼桥的廊桥,和一位当地农妇结识了。两个人的情缘从问路、带路开始,短短两天就从陌生人发展到难分难舍的地步,这种事情发生在两个身份阅历迥异,但都同样有着半辈子人生经历、对生活有足够的沉稳认识、人生观念也早已定型稳固的中年人之间,用一时激情是说不通的,只有用“命中注定的灵魂伴侣”这种文艺设定才说得通。在这样的设定框架下,两人的关系与其说是出轨,倒不如用男主角罗伯特的话说,是被牵引着走向对方——走向宿命的安排,更合适。当然,硬要说这不过是一时激情也不是不可以,至少套用在女主角弗朗西斯卡身上似乎说得通:一位常年被困在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中,但从未忘记过心中少女时期的文艺梦,然而这梦想也从未被家人注意和理解过的中年妇女,或者说一位披着农妇外衣的”文艺女中年“,忽然邂逅了一位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既风趣又体贴、身上还有令人无法抗拒的文艺气质和荷尔蒙魅力的摄影师大叔,一下子陷进去也是有可能的。然而,短短四天之后,因为女主角的家人要回来,两个人到了必须决定未来的时候,彼此的表现就很难继续用一时激情去解释了。弗朗西斯卡两度准备不顾一切跟随罗伯特离去,又终于还是狠心留了下来,罗伯特”只说一次“的真心表白、尊重弗朗西斯卡的决定但也尽力等到最后一刻的样子,都足够说明两个人的痛苦和纠结是认真的、深刻的,那也是因为真爱才会有的表现。如果觉得这样还是不足以证明,那么两个人以成年人的稳重、成熟,尊重着各自的决定,信守着彼此的承诺,终身不再相见,却又终身都在思念,直至死后双双留下要把骨灰洒在罗斯曼桥的遗言,互相指认彼此就是一生最爱的意味再明显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旁观者还能有什么理由否认呢?所以片中,女主角的儿女最后认可并支持了母亲的感情。作为观众,当然也应该接受男女主人公是真爱的这个设定。在这个设定下,讨论”出轨“就没有意义了。人们之所以放不开”出轨“的阴影,是因为所谓真爱的设定,在现实中很难证明。通常我们只能在文艺作品中见到这样的”命中注定“的设定,比如我最近写得比较多的内容中,《红楼梦》里的宝黛,《陈情令》里的忘羡,都属于这一类。因为是“天选”“注定”,所以两个主角之间如何地爱怨纠缠,读者都觉得理所当然,都觉得他们才是合情合理的官配。而《陈情令》原著小说的作者就说过,她是刻意往极端的方向去塑造两个主人公的,现实中不大可能会有这样的人。不是这样的人,就不会是这样的关系。这就是现实中“真爱”难寻,一旦出现在“不应该”的两个人之间,不但旁人会质疑,就连当事人本身都容易怀疑、动摇的缘故。而欣赏文艺作品就简单多了,文艺作品可以把生活提纯,变得理想化,观众很容易接受这样的理想化设定,也就很容易理解在这种设定下发生的故事。接受这样的设定,就能看出《廊桥遗梦》的第一个主题:世俗应该为真爱让步。但如果《廊桥遗梦》的主题仅仅停留在“真爱无敌”之上,那就太肤浅,成不了经典了。其实我看片子的时候,也会怀疑所谓真爱的设定是否站得住脚。女主角这边,一开始被男主角带来的新鲜感和个人魅力吸引得不管不顾、后来为了家庭责任而选择隐忍克制地度过一生,站在女性的角度都很好理解。但男主角的表现是否合乎逻辑呢?一位走遍全世界的摄影师,一位并不看重家庭和人际关系联结的艺术家,怎么会被一位其貌不扬、半辈子生活轨迹只有这片小小农场和这个小小家庭的乡间农妇所吸引,而且一下子就上升到终生挚爱的地步?照理两个人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生活阅历、情感模式应该天差地别吧,怎么就成了灵魂伴侣了呢?这个问题不解决,片子里的故事和主题就没有说服力,对“真爱”的尊崇还是会让位给对“出轨”的谴责。所以我仔细地想了想男女主人公的人物设定,发现还是可以说得通的。2.电影中主人公的人物设定,说明真爱与心灵有关,与身份无关。女主角弗朗西斯卡爱上罗伯特,如上所述,比较好理解。但罗伯特是不是没可能爱上弗朗西斯卡呢?倒也未必。乍一看,罗伯特这种不受世俗约束的人,应该是处处留情又处处不留情,一夜激情是可能的, 他自己都说不会为自己做的事道歉嘛,但要谈天长地久,似乎就有点扯。连弗朗西斯卡都有这样的担心,所以她一度用貌似“懂事”的口吻问他,他的习惯是如何安排各地的女伴,她不想坏了他的规矩。这话把罗伯特激怒了。他很难过她对他有这样的误解,他肯定地告诉她,这是一生中唯一确定的爱。他不仅明确他对她是这样,也明确她对他也是这样。事实上,罗伯特对于这份感情,比弗朗西斯卡更多一份知其然。弗朗西斯卡主动走向罗伯特,那是遵从内心的感性召唤,她未必说得出为什么。但罗伯特不但确定知道他们之间是什么感情,而且知道弗朗西斯卡会怎么做,所以在弗朗西斯卡没有表现出纠结的时候,他并未开口邀请弗朗西斯卡跟他离开,因为他知道她无法放弃自己的家庭。而事实也确实如他所言,不管弗朗西斯卡多么痛苦纠结,结果她还是选择了留下。可以说,某种程度上,罗伯特甚至比弗朗西斯卡还懂她本人。面对这样一个善解人意的男人,弗朗西斯卡怎么能不陷进去?无须太多交流就已经心领神会的这份默契,又怎么能不证明两人之间就是命定的心灵伴侣?当然,除了这样的解读,还可以认为,罗伯特的文化积淀和生活阅历要比弗朗西斯卡丰富,对生活和感情的理解更加明确,所以不但没有弗朗西斯卡那样的犹豫,还可以比弗朗西斯卡更早洞悉她的内心。如果这个理解成立,那么就应该相信罗伯特的眼光。换言之,家人和观众眼中或者平平无奇的农妇弗朗西斯卡,能够让罗伯特一眼万年地爱上,一定有其过人之处,而这一点,只有罗伯特能看出来。比如弗朗西斯卡说自己跟别人一样害怕改变,但罗伯特却根据她从意大利追随丈夫来到美国爱荷华这个小镇的经历得出结论:她是勇于改变的人。第一天邂逅,罗伯特就对她下了定义:“你不是一般的女人。”哪里不一般呢?我努力想了想,应该就是女主角掩藏在村妇外表下的那颗细腻、善感的文艺灵魂吧。比如她爱读叶芝的诗,比如她喜欢听播放蓝调歌曲的电台,她对摄影师的历险经历充满好奇,这些爱好都反映了她从来不曾泯灭的少女心,但她的家人从未留意过这些。但这些恰好与男主角的灵魂同频,所以两人能迅速接上心灵的暗号。他们都拥有对世界和未知的好奇心、探索欲望以及不曾失去的勇气,此外他们还都是充分接受过生活洗礼的成年人,对现实生活有着准确而深刻的理解。罗伯特主动选择了“浪迹天涯”的生活方式,因为他对人际关系丝毫不热衷,他更热爱自然和纯粹的感受。弗朗西斯卡其实在内心深处也向往这样的生活,她对自己生活了半辈子的乡间小镇的庸俗和憋屈有着准确的描述,但同时她又相当善良,她知道她不喜欢的生活并不意味着没价值,至少对她的家人来说很有价值,而这价值又是系于她一身的,如果她离开,她的家人将因为无法理解这样的事情而导致人生崩溃。她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如果是这样的话,她将无法摆脱内心的愧疚,这样的愧疚,最终也必然会导致她和罗伯特的感情变质、破损。所以,她只能选择将这四天的经历永久封存。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善良的女人,为了不伤害其他人,选择牺牲自己最大的幸福。而也跟她一样痛苦的男主角完全理解并接受,所以,他们两个确实是心灵互通的知己爱人。两个人之间完全没有误会,也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要怪只能怪恨不相逢未嫁时。这就叫天意弄人,这样情况下观众自然只能遗憾,无法指责,也无法否认他们之间的爱不含杂质。这就体现出了影片的第二个主题:只有心灵丰盈的人,才有可能邂逅真爱。而这样的爱,值得尊重。3.电影中主人公对这份感情的处理方式,是解决此类问题最好的方式。真爱的获得需要心灵足够纯净丰盈,对真爱的理解,也需要同样的条件。影片中两位主人公的故事最后得到了女主角孩子们的理解,弗朗西斯卡的儿女遵照她的遗愿,把她的骨灰洒在了罗斯曼桥,也就是同意她死后追随罗伯特而去。他们能够这么做,当然是因为内心深处对母亲这段感情的理解和支持。而这种理解和支持的基础,除了他们都是弗朗西斯卡教育出来的心灵并不贫瘠的人之外,更重要的是弗朗西斯卡用一生的行动做出了令他们折服的表率:如何身体力行,不断弥补生命中的遗憾,最终达到“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平衡。第一步,不负自己。两位主人公即使历经生活磨炼,也没有失去内心的赤诚、热情和对生命的感受力,所以才能在上帝安排的“真爱”到来时,一秒钟都没有错过地及时响应灵魂的呼唤,走向彼此。这种能力是很多人在成年之后,饱受生活折磨之后就不复存在的,所以就算有机会邂逅爱情,也不见得会感应得到、抓得住。而两位主人公完美地抓住了,成就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也就弥补了生命中的第一重遗憾:让自己得不到值得的爱的遗憾。第二步,不负他人。如果仅仅因为遇到了“爱”就不管不顾地抛弃原有的一切桎梏,从“不负自己”的角度来看是很成功了,但必然伴随对其他人的伤害,那又形成新的过错,生命的完美度以及爱情的高尚度也会因此受损。成熟的人、有责任心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毕竟自私的人也不值得拥有“爱”这种神圣的东西。两位主人公如果这么做了,事情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对女主来说,会变成不折不扣受人诟病的出轨和背叛。对男主来说,会使他爱的女人变得无法再和他一样通透,最终这段美好的爱情将彻底变质。要想让这份爱天长地久,他们就必须让自己成为配得上这份爱的人,也就是不能做只图自己开心、罔顾责任和义务去伤害别人的人。所以他们的爱在物质层面只能有这四天的缱绻,唯有这样才有精神的永久缠绵。女主角终其一生都模范地履行着妻子和母亲的义务,其实她的丈夫是明白她的,所以弥留之际才会对她说出那番“我知道你有自己的梦想,很遗憾我没能给你”的话。而她的子女在她逝世后被这个惊世骇俗的秘密所震撼,最后不但理解了她,还受她的感召,开始反思自己对婚姻对家庭的付出,就说明她的感染力之大。而这一切,如果不是当初她选择了放弃和罗伯特远走高飞的念头,都不会发生。正如她所说,她那无法离开这个小镇的丈夫将在镇上人家的指指点点中郁郁终生,而她当时还未成年的孩子将因为她的不良示范而无法正确地理解人生和爱情。她为了他们的幸福、他们的人生,放弃了自己幸福的机会,但他们的幸福又何尝不是她生命中另外的亮色?这就是第二重弥补:如果一意孤行会伤害他人,那就及时止步,弥补这种伤害。第三步,不负岁月。两个人明明相爱却选择了不相守,但他们的心灵联结从未中断。他们换了别的“相处”方式:写书纪念、偶尔书信往来,此生虽不复见,却让对方能够感受到自己永伴身旁,成为对方的精神力量。尤其是女主角后来主动去找镇上那位因为婚外恋情而被别人指指点点的女子,两人还成为好友,就更说明女主角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处理人生问题更加通透、坦荡、周到和细致。她用自己的方式,将自己领悟的人生与爱的意义辐射到周围。一如她在遗书中对子女说的,正是因为有了罗伯特,她才能安然度过在农场的后半生。从世俗的角度来说,这时候罗伯特恰恰是不在她身边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确定了你的真爱所在,是否厮守并不重要,但那份爱会滋养你的生命,让你更好地对待现实中周围的人和事。这种爱的形式,非常通透也非常高级。所谓正能量,也不过如此了。所以,正因为懂得形式上的放弃,庸俗的“出轨”才会升华成人人羡慕的真爱。这是第三重弥补:用尊重世俗形式的方式,换取真爱在本质上的长存。第四步,不负人生。生命到了尽头,弗朗西斯卡已经没有什么顾虑。罗伯特已经在她之前逝世,用一生的实际行动包括死后的身后事安排证明了对她的唯一真爱,所以女主角在结束这一生时,需要考虑的只剩下对此生唯一挚爱的呼应了。正如她对子女说的:“我把一生给了你们,把剩下的给他。”她剩下的有什么呢?就是一抔骨灰而已。她坚持要把骨灰洒在两个人相遇相爱的起点——罗斯曼桥,意思很明显:她这一生遇见真爱的时机不对,为了责任她在生前放弃了和爱人的相守。这一生过完,她的责任也就完结了,让魂魄与真爱在风中相融,不仅是对自己感情的尊重,也是对男主角感情的尊重。毕竟这一生,她真正亏欠的也就是男主角而已。这是第四种弥补:对因为人生责任而被耽搁的真爱的弥补。谁能拒绝这通情达理的要求呢?女主角等于顺带还给孩子们上了一课:如何理解生命中的各种不完美,如何处理各种生不逢时的矛盾?早点想明白,心灵就能多点安宁,人生就能少点坎坷,一如她对孩子们说的,她深爱他们,希望他们都能幸福。要不是这样,她何必把自己这个秘密说出来呢?所以,这样一个看似“意难平”的故事,其实讲述的是如何处理真爱与责任、自由与担当等各种人生矛盾的影片。有人耿耿于怀于主人公故事的“出轨”性质,在我看来是太狭隘了。如果当事人不说,主人公生命中这高光的四天,别人完全不会知晓。所谓的“出轨”,从头到尾没有伤害任何人,只有两个主人公的余生心灵被改变了而已。而两个人都已经百年之后,这个故事才披露出来,效果是帮助还留在世上的主人公所爱的孩子们更加懂得人生和爱的真谛,有什么不好?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海阔天空随便聊。廊桥遗梦这本书我看过,是说一个男青年爱上了一个有夫之妇,爱的风风火火,缠缠绵绵,最后因家庭的牵绊不得不分手,那种难舍难分的心情可想而知。赋诗一首有心待月昐朝云,离别伤情已十分,唯汝一团千里共,奈他咫尺恨别离,廊桥一别已成尘,同心斯守万不能,别雁离鸿遽分手,尽把衷腸诉倾心。这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吧,美好的爱情人人向往,可现实生活中家庭伦理道德的观念束缚着你。所以这部电影表达岀来了。年轻时肯定看不懂,或者说会看得很纠结,所以那时候回答不了这样的问题。现在年纪大了,明白了不少事情。为了回答这道题,最近专门翻出这部电影看了一遍,试着说一说吧。1.电影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是经过艺术化处理的理想型真爱。先说一个结论:这部片子并非为“出轨”张目,而是告诉人们如何处理爱与责任的矛盾,是一部发人深省的正能量好片子。片子里男女主人公看似违背世俗道德的情感,最后得到了包括女主子女在内的所有人的理解和支持,就因为在片子中,他们的情感被设定为“真爱”。真爱面前世俗是应该让步的,这是人们并不宣诸于口但却默认的共识。现实中常见的争议,实质不过是争议那种感情是否真爱。如果证明是,那么所谓的道德就没什么约束力了,因为真爱稀缺难寻,是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人生奖赏, 你不能因为自己得不到,就挥舞道德大棒去打击那些能够得到的幸运儿吧?遇到别人的真爱,应该祝福,这样才能体现人性的共情和温暖,而不是用质疑和破坏去表现自己的羡慕嫉妒恨。这一点,其实有点阅历、懂得点人生的人,都是认同的。所以是否理解片子里的故事,理解那一对“出轨”的中年男女,关键就在于是否承认他们之间是真爱。从片子里的故事设定来看,这一点应该是没有疑问的。一位为国家地理杂志拍摄照片的摄影师,来到爱荷华州,准备拍摄一座名叫罗斯曼桥的廊桥,和一位当地农妇结识了。两个人的情缘从问路、带路开始,短短两天就从陌生人发展到难分难舍的地步,这种事情发生在两个身份阅历迥异,但都同样有着半辈子人生经历、对生活有足够的沉稳认识、人生观念也早已定型稳固的中年人之间,用一时激情是说不通的,只有用“命中注定的灵魂伴侣”这种文艺设定才说得通。在这样的设定框架下,两人的关系与其说是出轨,倒不如用男主角罗伯特的话说,是被牵引着走向对方——走向宿命的安排,更合适。当然,硬要说这不过是一时激情也不是不可以,至少套用在女主角弗朗西斯卡身上似乎说得通:一位常年被困在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中,但从未忘记过心中少女时期的文艺梦,然而这梦想也从未被家人注意和理解过的中年妇女,或者说一位披着农妇外衣的”文艺女中年“,忽然邂逅了一位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既风趣又体贴、身上还有令人无法抗拒的文艺气质和荷尔蒙魅力的摄影师大叔,一下子陷进去也是有可能的。然而,短短四天之后,因为女主角的家人要回来,两个人到了必须决定未来的时候,彼此的表现就很难继续用一时激情去解释了。弗朗西斯卡两度准备不顾一切跟随罗伯特离去,又终于还是狠心留了下来,罗伯特”只说一次“的真心表白、尊重弗朗西斯卡的决定但也尽力等到最后一刻的样子,都足够说明两个人的痛苦和纠结是认真的、深刻的,那也是因为真爱才会有的表现。如果觉得这样还是不足以证明,那么两个人以成年人的稳重、成熟,尊重着各自的决定,信守着彼此的承诺,终身不再相见,却又终身都在思念,直至死后双双留下要把骨灰洒在罗斯曼桥的遗言,互相指认彼此就是一生最爱的意味再明显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旁观者还能有什么理由否认呢?所以片中,女主角的儿女最后认可并支持了母亲的感情。作为观众,当然也应该接受男女主人公是真爱的这个设定。在这个设定下,讨论”出轨“就没有意义了。人们之所以放不开”出轨“的阴影,是因为所谓真爱的设定,在现实中很难证明。通常我们只能在文艺作品中见到这样的”命中注定“的设定,比如我最近写得比较多的内容中,《红楼梦》里的宝黛,《陈情令》里的忘羡,都属于这一类。因为是“天选”“注定”,所以两个主角之间如何地爱怨纠缠,读者都觉得理所当然,都觉得他们才是合情合理的官配。而《陈情令》原著小说的作者就说过,她是刻意往极端的方向去塑造两个主人公的,现实中不大可能会有这样的人。不是这样的人,就不会是这样的关系。这就是现实中“真爱”难寻,一旦出现在“不应该”的两个人之间,不但旁人会质疑,就连当事人本身都容易怀疑、动摇的缘故。而欣赏文艺作品就简单多了,文艺作品可以把生活提纯,变得理想化,观众很容易接受这样的理想化设定,也就很容易理解在这种设定下发生的故事。接受这样的设定,就能看出《廊桥遗梦》的第一个主题:世俗应该为真爱让步。但如果《廊桥遗梦》的主题仅仅停留在“真爱无敌”之上,那就太肤浅,成不了经典了。其实我看片子的时候,也会怀疑所谓真爱的设定是否站得住脚。女主角这边,一开始被男主角带来的新鲜感和个人魅力吸引得不管不顾、后来为了家庭责任而选择隐忍克制地度过一生,站在女性的角度都很好理解。但男主角的表现是否合乎逻辑呢?一位走遍全世界的摄影师,一位并不看重家庭和人际关系联结的艺术家,怎么会被一位其貌不扬、半辈子生活轨迹只有这片小小农场和这个小小家庭的乡间农妇所吸引,而且一下子就上升到终生挚爱的地步?照理两个人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生活阅历、情感模式应该天差地别吧,怎么就成了灵魂伴侣了呢?这个问题不解决,片子里的故事和主题就没有说服力,对“真爱”的尊崇还是会让位给对“出轨”的谴责。所以我仔细地想了想男女主人公的人物设定,发现还是可以说得通的。2.电影中主人公的人物设定,说明真爱与心灵有关,与身份无关。女主角弗朗西斯卡爱上罗伯特,如上所述,比较好理解。但罗伯特是不是没可能爱上弗朗西斯卡呢?倒也未必。乍一看,罗伯特这种不受世俗约束的人,应该是处处留情又处处不留情,一夜激情是可能的, 他自己都说不会为自己做的事道歉嘛,但要谈天长地久,似乎就有点扯。连弗朗西斯卡都有这样的担心,所以她一度用貌似“懂事”的口吻问他,他的习惯是如何安排各地的女伴,她不想坏了他的规矩。这话把罗伯特激怒了。他很难过她对他有这样的误解,他肯定地告诉她,这是一生中唯一确定的爱。他不仅明确他对她是这样,也明确她对他也是这样。事实上,罗伯特对于这份感情,比弗朗西斯卡更多一份知其然。弗朗西斯卡主动走向罗伯特,那是遵从内心的感性召唤,她未必说得出为什么。但罗伯特不但确定知道他们之间是什么感情,而且知道弗朗西斯卡会怎么做,所以在弗朗西斯卡没有表现出纠结的时候,他并未开口邀请弗朗西斯卡跟他离开,因为他知道她无法放弃自己的家庭。而事实也确实如他所言,不管弗朗西斯卡多么痛苦纠结,结果她还是选择了留下。可以说,某种程度上,罗伯特甚至比弗朗西斯卡还懂她本人。面对这样一个善解人意的男人,弗朗西斯卡怎么能不陷进去?无须太多交流就已经心领神会的这份默契,又怎么能不证明两人之间就是命定的心灵伴侣?当然,除了这样的解读,还可以认为,罗伯特的文化积淀和生活阅历要比弗朗西斯卡丰富,对生活和感情的理解更加明确,所以不但没有弗朗西斯卡那样的犹豫,还可以比弗朗西斯卡更早洞悉她的内心。如果这个理解成立,那么就应该相信罗伯特的眼光。换言之,家人和观众眼中或者平平无奇的农妇弗朗西斯卡,能够让罗伯特一眼万年地爱上,一定有其过人之处,而这一点,只有罗伯特能看出来。比如弗朗西斯卡说自己跟别人一样害怕改变,但罗伯特却根据她从意大利追随丈夫来到美国爱荷华这个小镇的经历得出结论:她是勇于改变的人。第一天邂逅,罗伯特就对她下了定义:“你不是一般的女人。”哪里不一般呢?我努力想了想,应该就是女主角掩藏在村妇外表下的那颗细腻、善感的文艺灵魂吧。比如她爱读叶芝的诗,比如她喜欢听播放蓝调歌曲的电台,她对摄影师的历险经历充满好奇,这些爱好都反映了她从来不曾泯灭的少女心,但她的家人从未留意过这些。但这些恰好与男主角的灵魂同频,所以两人能迅速接上心灵的暗号。他们都拥有对世界和未知的好奇心、探索欲望以及不曾失去的勇气,此外他们还都是充分接受过生活洗礼的成年人,对现实生活有着准确而深刻的理解。罗伯特主动选择了“浪迹天涯”的生活方式,因为他对人际关系丝毫不热衷,他更热爱自然和纯粹的感受。弗朗西斯卡其实在内心深处也向往这样的生活,她对自己生活了半辈子的乡间小镇的庸俗和憋屈有着准确的描述,但同时她又相当善良,她知道她不喜欢的生活并不意味着没价值,至少对她的家人来说很有价值,而这价值又是系于她一身的,如果她离开,她的家人将因为无法理解这样的事情而导致人生崩溃。她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如果是这样的话,她将无法摆脱内心的愧疚,这样的愧疚,最终也必然会导致她和罗伯特的感情变质、破损。所以,她只能选择将这四天的经历永久封存。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善良的女人,为了不伤害其他人,选择牺牲自己最大的幸福。而也跟她一样痛苦的男主角完全理解并接受,所以,他们两个确实是心灵互通的知己爱人。两个人之间完全没有误会,也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要怪只能怪恨不相逢未嫁时。这就叫天意弄人,这样情况下观众自然只能遗憾,无法指责,也无法否认他们之间的爱不含杂质。这就体现出了影片的第二个主题:只有心灵丰盈的人,才有可能邂逅真爱。而这样的爱,值得尊重。3.电影中主人公对这份感情的处理方式,是解决此类问题最好的方式。真爱的获得需要心灵足够纯净丰盈,对真爱的理解,也需要同样的条件。影片中两位主人公的故事最后得到了女主角孩子们的理解,弗朗西斯卡的儿女遵照她的遗愿,把她的骨灰洒在了罗斯曼桥,也就是同意她死后追随罗伯特而去。他们能够这么做,当然是因为内心深处对母亲这段感情的理解和支持。而这种理解和支持的基础,除了他们都是弗朗西斯卡教育出来的心灵并不贫瘠的人之外,更重要的是弗朗西斯卡用一生的行动做出了令他们折服的表率:如何身体力行,不断弥补生命中的遗憾,最终达到“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平衡。第一步,不负自己。两位主人公即使历经生活磨炼,也没有失去内心的赤诚、热情和对生命的感受力,所以才能在上帝安排的“真爱”到来时,一秒钟都没有错过地及时响应灵魂的呼唤,走向彼此。这种能力是很多人在成年之后,饱受生活折磨之后就不复存在的,所以就算有机会邂逅爱情,也不见得会感应得到、抓得住。而两位主人公完美地抓住了,成就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也就弥补了生命中的第一重遗憾:让自己得不到值得的爱的遗憾。第二步,不负他人。如果仅仅因为遇到了“爱”就不管不顾地抛弃原有的一切桎梏,从“不负自己”的角度来看是很成功了,但必然伴随对其他人的伤害,那又形成新的过错,生命的完美度以及爱情的高尚度也会因此受损。成熟的人、有责任心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毕竟自私的人也不值得拥有“爱”这种神圣的东西。两位主人公如果这么做了,事情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对女主来说,会变成不折不扣受人诟病的出轨和背叛。对男主来说,会使他爱的女人变得无法再和他一样通透,最终这段美好的爱情将彻底变质。要想让这份爱天长地久,他们就必须让自己成为配得上这份爱的人,也就是不能做只图自己开心、罔顾责任和义务去伤害别人的人。所以他们的爱在物质层面只能有这四天的缱绻,唯有这样才有精神的永久缠绵。女主角终其一生都模范地履行着妻子和母亲的义务,其实她的丈夫是明白她的,所以弥留之际才会对她说出那番“我知道你有自己的梦想,很遗憾我没能给你”的话。而她的子女在她逝世后被这个惊世骇俗的秘密所震撼,最后不但理解了她,还受她的感召,开始反思自己对婚姻对家庭的付出,就说明她的感染力之大。而这一切,如果不是当初她选择了放弃和罗伯特远走高飞的念头,都不会发生。正如她所说,她那无法离开这个小镇的丈夫将在镇上人家的指指点点中郁郁终生,而她当时还未成年的孩子将因为她的不良示范而无法正确地理解人生和爱情。她为了他们的幸福、他们的人生,放弃了自己幸福的机会,但他们的幸福又何尝不是她生命中另外的亮色?这就是第二重弥补:如果一意孤行会伤害他人,那就及时止步,弥补这种伤害。第三步,不负岁月。两个人明明相爱却选择了不相守,但他们的心灵联结从未中断。他们换了别的“相处”方式:写书纪念、偶尔书信往来,此生虽不复见,却让对方能够感受到自己永伴身旁,成为对方的精神力量。尤其是女主角后来主动去找镇上那位因为婚外恋情而被别人指指点点的女子,两人还成为好友,就更说明女主角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处理人生问题更加通透、坦荡、周到和细致。她用自己的方式,将自己领悟的人生与爱的意义辐射到周围。一如她在遗书中对子女说的,正是因为有了罗伯特,她才能安然度过在农场的后半生。从世俗的角度来说,这时候罗伯特恰恰是不在她身边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确定了你的真爱所在,是否厮守并不重要,但那份爱会滋养你的生命,让你更好地对待现实中周围的人和事。这种爱的形式,非常通透也非常高级。所谓正能量,也不过如此了。所以,正因为懂得形式上的放弃,庸俗的“出轨”才会升华成人人羡慕的真爱。这是第三重弥补:用尊重世俗形式的方式,换取真爱在本质上的长存。第四步,不负人生。生命到了尽头,弗朗西斯卡已经没有什么顾虑。罗伯特已经在她之前逝世,用一生的实际行动包括死后的身后事安排证明了对她的唯一真爱,所以女主角在结束这一生时,需要考虑的只剩下对此生唯一挚爱的呼应了。正如她对子女说的:“我把一生给了你们,把剩下的给他。”她剩下的有什么呢?就是一抔骨灰而已。她坚持要把骨灰洒在两个人相遇相爱的起点——罗斯曼桥,意思很明显:她这一生遇见真爱的时机不对,为了责任她在生前放弃了和爱人的相守。这一生过完,她的责任也就完结了,让魂魄与真爱在风中相融,不仅是对自己感情的尊重,也是对男主角感情的尊重。毕竟这一生,她真正亏欠的也就是男主角而已。这是第四种弥补:对因为人生责任而被耽搁的真爱的弥补。谁能拒绝这通情达理的要求呢?女主角等于顺带还给孩子们上了一课:如何理解生命中的各种不完美,如何处理各种生不逢时的矛盾?早点想明白,心灵就能多点安宁,人生就能少点坎坷,一如她对孩子们说的,她深爱他们,希望他们都能幸福。要不是这样,她何必把自己这个秘密说出来呢?所以,这样一个看似“意难平”的故事,其实讲述的是如何处理真爱与责任、自由与担当等各种人生矛盾的影片。有人耿耿于怀于主人公故事的“出轨”性质,在我看来是太狭隘了。如果当事人不说,主人公生命中这高光的四天,别人完全不会知晓。所谓的“出轨”,从头到尾没有伤害任何人,只有两个主人公的余生心灵被改变了而已。而两个人都已经百年之后,这个故事才披露出来,效果是帮助还留在世上的主人公所爱的孩子们更加懂得人生和爱的真谛,有什么不好?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海阔天空随便聊。廊桥遗梦这本书我看过,是说一个男青年爱上了一个有夫之妇,爱的风风火火,缠缠绵绵,最后因家庭的牵绊不得不分手,那种难舍难分的心情可想而知。赋诗一首有心待月昐朝云,离别伤情已十分,唯汝一团千里共,奈他咫尺恨别离,廊桥一别已成尘,同心斯守万不能,别雁离鸿遽分手,尽把衷腸诉倾心。《廊桥遗梦》,现在看,和以前看,感受很不一样。这映射的,何尝不是自己不同时期的心境。弗朗西丝卡,是一位有丈夫、有儿女的家庭主妇。当年,她怀揣着少女时期的梦想,从意大利小镇来到了美国,在短暂的教书经历后,却不得不遵从习俗,在丈夫祖传的农场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一成不变的枯燥生活,闭塞的小镇,邻里间的家长里短,让弗朗西丝卡渐渐地将内心封闭了起来。摄影师罗伯特的到来,犹如打开了一扇窗,让她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和真实的自我。这是一种神奇的缘份,按罗伯特的话说,他做摄影师跑遍天下,也许就是为了到这里来,与弗朗西丝卡相遇。更不可思议的是,罗伯特曾经临时下火车,去过弗朗西丝卡意大利的家乡看风景,就在她以前常去的餐馆,坐在她常坐的位置……罗伯特向弗朗西丝卡讲述他在世界各地的有趣见闻和冒险经历,他理解弗朗西丝卡的梦想和感受,他们一起谈论叶芝的诗歌、欣赏蓝调音乐……他们情投意合,感觉彼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仿佛融化成一个生命”。第四天,丈夫与儿女就将从市集回家,弗朗西丝卡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她深切、热烈地爱着罗伯特,但在明了罗伯特的真情后,却无法说服自己与他私奔。因为弗朗西丝卡不想伤害勤劳厚道的丈夫和无辜的孩子们,不想让他们承受小镇上的流言蜚语,更不忍心亲手毁了这个家。如果自私离开,那她一辈子都会陷入内疚和自责之中,她和罗伯特也不会幸福的,还不如珍藏这段感情。就算想得如此透彻,当弗朗西丝卡在镇上,遇到雨中等候的罗伯特时,那种肝肠欲断的痛彻心扉,让屏幕前的我们都能深深感受到。弗朗西丝卡非常想奔向她的幸福,但终究未能迈出那一步。弗朗西丝卡会后悔吗?我想是的。在此后的22年里,她想必无数次地后悔过,又无数次地隐忍下来,最终,在围困她的农场里,生活了一辈子。正如罗伯特所言“这种感情,一辈子只可能有一次,有人一辈子也没找到”,错过了,那就是一辈子。弗朗西丝卡最后在遗书上也坦言“年纪越大,顾虑越少”,“我没有一天不在思念他”,所以她决定将这段刻骨铭心的感情告诉儿女,所以她决定生前属于这个家,身后追随罗伯特火化,和他一样将骨灰散在他们结缘的罗斯曼桥。丈夫理查德在临终前,对没有支持妻子追寻人生梦想表示歉意;儿子迈可在得知母亲的故事后,想到要去改变自己和妻子冷漠的关系,要让她幸福;女儿卡洛琳也终于意识到,结束自己痛苦、乏味的婚姻,并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我可能终究不是一个浪漫的人,看到弗朗西丝卡当时没有立即与罗伯特私奔,说实话我松了一口气。但原因并不是弗朗西丝卡所说的那样,女人结了婚有了孩子,就不能有自己的生活。恰恰相反,我觉得,弗朗西丝卡并没有想清楚,自己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年轻的时候,因为向往美国,她与在意大利服役的美国大兵理查德结了婚;到了美国,她虽然很喜欢自己的教师职业,在有孩子后却遵从小镇的习俗当了家庭主妇。那段很美好的教书经历,她从来不愿去回忆,更别提日后再去争取;被乏味生活消磨得近乎麻木的时候,在鲜见陌生人的小镇上、她的家门口,竟然偶遇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体贴善良的罗伯特,她怎么不会一下子陷进去?短短四天的相处,弗朗西丝卡就想放弃近二十年的婚姻,这是一种非常冲动的行为,在她的潜意识里难免会有一点把罗伯特当成摆脱枯燥生活救生圈的成份,而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是对罗伯特的不公平。但之后,弗朗西丝卡有充足的时间,来考虑她与罗伯特的感情,他们还曾经通过信。就算仍然放不下家庭,弗朗西丝卡也可以和丈夫理查德商量,寻求些改变,找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做,让一家人生活得更加幸福和睦。丈夫理查德很爱妻子,他能支持妻子与众人孤立、名声不好的雷太太交往,就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固执守旧、无法沟通的人;儿子迈可也说过“觉得妈妈不是欺骗的爸爸,而是我”,因为一家人都以为弗朗西丝卡安于现状。所以,与其说弗朗西丝卡放弃了罗伯特,不如说她放弃了自己。这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吧,美好的爱情人人向往,可现实生活中家庭伦理道德的观念束缚着你。所以这部电影表达岀来了。年轻时肯定看不懂,或者说会看得很纠结,所以那时候回答不了这样的问题。现在年纪大了,明白了不少事情。为了回答这道题,最近专门翻出这部电影看了一遍,试着说一说吧。1.电影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是经过艺术化处理的理想型真爱。先说一个结论:这部片子并非为“出轨”张目,而是告诉人们如何处理爱与责任的矛盾,是一部发人深省的正能量好片子。片子里男女主人公看似违背世俗道德的情感,最后得到了包括女主子女在内的所有人的理解和支持,就因为在片子中,他们的情感被设定为“真爱”。真爱面前世俗是应该让步的,这是人们并不宣诸于口但却默认的共识。现实中常见的争议,实质不过是争议那种感情是否真爱。如果证明是,那么所谓的道德就没什么约束力了,因为真爱稀缺难寻,是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人生奖赏, 你不能因为自己得不到,就挥舞道德大棒去打击那些能够得到的幸运儿吧?遇到别人的真爱,应该祝福,这样才能体现人性的共情和温暖,而不是用质疑和破坏去表现自己的羡慕嫉妒恨。这一点,其实有点阅历、懂得点人生的人,都是认同的。所以是否理解片子里的故事,理解那一对“出轨”的中年男女,关键就在于是否承认他们之间是真爱。从片子里的故事设定来看,这一点应该是没有疑问的。一位为国家地理杂志拍摄照片的摄影师,来到爱荷华州,准备拍摄一座名叫罗斯曼桥的廊桥,和一位当地农妇结识了。两个人的情缘从问路、带路开始,短短两天就从陌生人发展到难分难舍的地步,这种事情发生在两个身份阅历迥异,但都同样有着半辈子人生经历、对生活有足够的沉稳认识、人生观念也早已定型稳固的中年人之间,用一时激情是说不通的,只有用“命中注定的灵魂伴侣”这种文艺设定才说得通。在这样的设定框架下,两人的关系与其说是出轨,倒不如用男主角罗伯特的话说,是被牵引着走向对方——走向宿命的安排,更合适。当然,硬要说这不过是一时激情也不是不可以,至少套用在女主角弗朗西斯卡身上似乎说得通:一位常年被困在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中,但从未忘记过心中少女时期的文艺梦,然而这梦想也从未被家人注意和理解过的中年妇女,或者说一位披着农妇外衣的”文艺女中年“,忽然邂逅了一位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既风趣又体贴、身上还有令人无法抗拒的文艺气质和荷尔蒙魅力的摄影师大叔,一下子陷进去也是有可能的。然而,短短四天之后,因为女主角的家人要回来,两个人到了必须决定未来的时候,彼此的表现就很难继续用一时激情去解释了。弗朗西斯卡两度准备不顾一切跟随罗伯特离去,又终于还是狠心留了下来,罗伯特”只说一次“的真心表白、尊重弗朗西斯卡的决定但也尽力等到最后一刻的样子,都足够说明两个人的痛苦和纠结是认真的、深刻的,那也是因为真爱才会有的表现。如果觉得这样还是不足以证明,那么两个人以成年人的稳重、成熟,尊重着各自的决定,信守着彼此的承诺,终身不再相见,却又终身都在思念,直至死后双双留下要把骨灰洒在罗斯曼桥的遗言,互相指认彼此就是一生最爱的意味再明显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旁观者还能有什么理由否认呢?所以片中,女主角的儿女最后认可并支持了母亲的感情。作为观众,当然也应该接受男女主人公是真爱的这个设定。在这个设定下,讨论”出轨“就没有意义了。人们之所以放不开”出轨“的阴影,是因为所谓真爱的设定,在现实中很难证明。通常我们只能在文艺作品中见到这样的”命中注定“的设定,比如我最近写得比较多的内容中,《红楼梦》里的宝黛,《陈情令》里的忘羡,都属于这一类。因为是“天选”“注定”,所以两个主角之间如何地爱怨纠缠,读者都觉得理所当然,都觉得他们才是合情合理的官配。而《陈情令》原著小说的作者就说过,她是刻意往极端的方向去塑造两个主人公的,现实中不大可能会有这样的人。不是这样的人,就不会是这样的关系。这就是现实中“真爱”难寻,一旦出现在“不应该”的两个人之间,不但旁人会质疑,就连当事人本身都容易怀疑、动摇的缘故。而欣赏文艺作品就简单多了,文艺作品可以把生活提纯,变得理想化,观众很容易接受这样的理想化设定,也就很容易理解在这种设定下发生的故事。接受这样的设定,就能看出《廊桥遗梦》的第一个主题:世俗应该为真爱让步。但如果《廊桥遗梦》的主题仅仅停留在“真爱无敌”之上,那就太肤浅,成不了经典了。其实我看片子的时候,也会怀疑所谓真爱的设定是否站得住脚。女主角这边,一开始被男主角带来的新鲜感和个人魅力吸引得不管不顾、后来为了家庭责任而选择隐忍克制地度过一生,站在女性的角度都很好理解。但男主角的表现是否合乎逻辑呢?一位走遍全世界的摄影师,一位并不看重家庭和人际关系联结的艺术家,怎么会被一位其貌不扬、半辈子生活轨迹只有这片小小农场和这个小小家庭的乡间农妇所吸引,而且一下子就上升到终生挚爱的地步?照理两个人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生活阅历、情感模式应该天差地别吧,怎么就成了灵魂伴侣了呢?这个问题不解决,片子里的故事和主题就没有说服力,对“真爱”的尊崇还是会让位给对“出轨”的谴责。所以我仔细地想了想男女主人公的人物设定,发现还是可以说得通的。2.电影中主人公的人物设定,说明真爱与心灵有关,与身份无关。女主角弗朗西斯卡爱上罗伯特,如上所述,比较好理解。但罗伯特是不是没可能爱上弗朗西斯卡呢?倒也未必。乍一看,罗伯特这种不受世俗约束的人,应该是处处留情又处处不留情,一夜激情是可能的, 他自己都说不会为自己做的事道歉嘛,但要谈天长地久,似乎就有点扯。连弗朗西斯卡都有这样的担心,所以她一度用貌似“懂事”的口吻问他,他的习惯是如何安排各地的女伴,她不想坏了他的规矩。这话把罗伯特激怒了。他很难过她对他有这样的误解,他肯定地告诉她,这是一生中唯一确定的爱。他不仅明确他对她是这样,也明确她对他也是这样。事实上,罗伯特对于这份感情,比弗朗西斯卡更多一份知其然。弗朗西斯卡主动走向罗伯特,那是遵从内心的感性召唤,她未必说得出为什么。但罗伯特不但确定知道他们之间是什么感情,而且知道弗朗西斯卡会怎么做,所以在弗朗西斯卡没有表现出纠结的时候,他并未开口邀请弗朗西斯卡跟他离开,因为他知道她无法放弃自己的家庭。而事实也确实如他所言,不管弗朗西斯卡多么痛苦纠结,结果她还是选择了留下。可以说,某种程度上,罗伯特甚至比弗朗西斯卡还懂她本人。面对这样一个善解人意的男人,弗朗西斯卡怎么能不陷进去?无须太多交流就已经心领神会的这份默契,又怎么能不证明两人之间就是命定的心灵伴侣?当然,除了这样的解读,还可以认为,罗伯特的文化积淀和生活阅历要比弗朗西斯卡丰富,对生活和感情的理解更加明确,所以不但没有弗朗西斯卡那样的犹豫,还可以比弗朗西斯卡更早洞悉她的内心。如果这个理解成立,那么就应该相信罗伯特的眼光。换言之,家人和观众眼中或者平平无奇的农妇弗朗西斯卡,能够让罗伯特一眼万年地爱上,一定有其过人之处,而这一点,只有罗伯特能看出来。比如弗朗西斯卡说自己跟别人一样害怕改变,但罗伯特却根据她从意大利追随丈夫来到美国爱荷华这个小镇的经历得出结论:她是勇于改变的人。第一天邂逅,罗伯特就对她下了定义:“你不是一般的女人。”哪里不一般呢?我努力想了想,应该就是女主角掩藏在村妇外表下的那颗细腻、善感的文艺灵魂吧。比如她爱读叶芝的诗,比如她喜欢听播放蓝调歌曲的电台,她对摄影师的历险经历充满好奇,这些爱好都反映了她从来不曾泯灭的少女心,但她的家人从未留意过这些。但这些恰好与男主角的灵魂同频,所以两人能迅速接上心灵的暗号。他们都拥有对世界和未知的好奇心、探索欲望以及不曾失去的勇气,此外他们还都是充分接受过生活洗礼的成年人,对现实生活有着准确而深刻的理解。罗伯特主动选择了“浪迹天涯”的生活方式,因为他对人际关系丝毫不热衷,他更热爱自然和纯粹的感受。弗朗西斯卡其实在内心深处也向往这样的生活,她对自己生活了半辈子的乡间小镇的庸俗和憋屈有着准确的描述,但同时她又相当善良,她知道她不喜欢的生活并不意味着没价值,至少对她的家人来说很有价值,而这价值又是系于她一身的,如果她离开,她的家人将因为无法理解这样的事情而导致人生崩溃。她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如果是这样的话,她将无法摆脱内心的愧疚,这样的愧疚,最终也必然会导致她和罗伯特的感情变质、破损。所以,她只能选择将这四天的经历永久封存。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善良的女人,为了不伤害其他人,选择牺牲自己最大的幸福。而也跟她一样痛苦的男主角完全理解并接受,所以,他们两个确实是心灵互通的知己爱人。两个人之间完全没有误会,也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要怪只能怪恨不相逢未嫁时。这就叫天意弄人,这样情况下观众自然只能遗憾,无法指责,也无法否认他们之间的爱不含杂质。这就体现出了影片的第二个主题:只有心灵丰盈的人,才有可能邂逅真爱。而这样的爱,值得尊重。3.电影中主人公对这份感情的处理方式,是解决此类问题最好的方式。真爱的获得需要心灵足够纯净丰盈,对真爱的理解,也需要同样的条件。影片中两位主人公的故事最后得到了女主角孩子们的理解,弗朗西斯卡的儿女遵照她的遗愿,把她的骨灰洒在了罗斯曼桥,也就是同意她死后追随罗伯特而去。他们能够这么做,当然是因为内心深处对母亲这段感情的理解和支持。而这种理解和支持的基础,除了他们都是弗朗西斯卡教育出来的心灵并不贫瘠的人之外,更重要的是弗朗西斯卡用一生的行动做出了令他们折服的表率:如何身体力行,不断弥补生命中的遗憾,最终达到“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平衡。第一步,不负自己。两位主人公即使历经生活磨炼,也没有失去内心的赤诚、热情和对生命的感受力,所以才能在上帝安排的“真爱”到来时,一秒钟都没有错过地及时响应灵魂的呼唤,走向彼此。这种能力是很多人在成年之后,饱受生活折磨之后就不复存在的,所以就算有机会邂逅爱情,也不见得会感应得到、抓得住。而两位主人公完美地抓住了,成就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也就弥补了生命中的第一重遗憾:让自己得不到值得的爱的遗憾。第二步,不负他人。如果仅仅因为遇到了“爱”就不管不顾地抛弃原有的一切桎梏,从“不负自己”的角度来看是很成功了,但必然伴随对其他人的伤害,那又形成新的过错,生命的完美度以及爱情的高尚度也会因此受损。成熟的人、有责任心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毕竟自私的人也不值得拥有“爱”这种神圣的东西。两位主人公如果这么做了,事情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对女主来说,会变成不折不扣受人诟病的出轨和背叛。对男主来说,会使他爱的女人变得无法再和他一样通透,最终这段美好的爱情将彻底变质。要想让这份爱天长地久,他们就必须让自己成为配得上这份爱的人,也就是不能做只图自己开心、罔顾责任和义务去伤害别人的人。所以他们的爱在物质层面只能有这四天的缱绻,唯有这样才有精神的永久缠绵。女主角终其一生都模范地履行着妻子和母亲的义务,其实她的丈夫是明白她的,所以弥留之际才会对她说出那番“我知道你有自己的梦想,很遗憾我没能给你”的话。而她的子女在她逝世后被这个惊世骇俗的秘密所震撼,最后不但理解了她,还受她的感召,开始反思自己对婚姻对家庭的付出,就说明她的感染力之大。而这一切,如果不是当初她选择了放弃和罗伯特远走高飞的念头,都不会发生。正如她所说,她那无法离开这个小镇的丈夫将在镇上人家的指指点点中郁郁终生,而她当时还未成年的孩子将因为她的不良示范而无法正确地理解人生和爱情。她为了他们的幸福、他们的人生,放弃了自己幸福的机会,但他们的幸福又何尝不是她生命中另外的亮色?这就是第二重弥补:如果一意孤行会伤害他人,那就及时止步,弥补这种伤害。第三步,不负岁月。两个人明明相爱却选择了不相守,但他们的心灵联结从未中断。他们换了别的“相处”方式:写书纪念、偶尔书信往来,此生虽不复见,却让对方能够感受到自己永伴身旁,成为对方的精神力量。尤其是女主角后来主动去找镇上那位因为婚外恋情而被别人指指点点的女子,两人还成为好友,就更说明女主角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处理人生问题更加通透、坦荡、周到和细致。她用自己的方式,将自己领悟的人生与爱的意义辐射到周围。一如她在遗书中对子女说的,正是因为有了罗伯特,她才能安然度过在农场的后半生。从世俗的角度来说,这时候罗伯特恰恰是不在她身边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确定了你的真爱所在,是否厮守并不重要,但那份爱会滋养你的生命,让你更好地对待现实中周围的人和事。这种爱的形式,非常通透也非常高级。所谓正能量,也不过如此了。所以,正因为懂得形式上的放弃,庸俗的“出轨”才会升华成人人羡慕的真爱。这是第三重弥补:用尊重世俗形式的方式,换取真爱在本质上的长存。第四步,不负人生。生命到了尽头,弗朗西斯卡已经没有什么顾虑。罗伯特已经在她之前逝世,用一生的实际行动包括死后的身后事安排证明了对她的唯一真爱,所以女主角在结束这一生时,需要考虑的只剩下对此生唯一挚爱的呼应了。正如她对子女说的:“我把一生给了你们,把剩下的给他。”她剩下的有什么呢?就是一抔骨灰而已。她坚持要把骨灰洒在两个人相遇相爱的起点——罗斯曼桥,意思很明显:她这一生遇见真爱的时机不对,为了责任她在生前放弃了和爱人的相守。这一生过完,她的责任也就完结了,让魂魄与真爱在风中相融,不仅是对自己感情的尊重,也是对男主角感情的尊重。毕竟这一生,她真正亏欠的也就是男主角而已。这是第四种弥补:对因为人生责任而被耽搁的真爱的弥补。谁能拒绝这通情达理的要求呢?女主角等于顺带还给孩子们上了一课:如何理解生命中的各种不完美,如何处理各种生不逢时的矛盾?早点想明白,心灵就能多点安宁,人生就能少点坎坷,一如她对孩子们说的,她深爱他们,希望他们都能幸福。要不是这样,她何必把自己这个秘密说出来呢?所以,这样一个看似“意难平”的故事,其实讲述的是如何处理真爱与责任、自由与担当等各种人生矛盾的影片。有人耿耿于怀于主人公故事的“出轨”性质,在我看来是太狭隘了。如果当事人不说,主人公生命中这高光的四天,别人完全不会知晓。所谓的“出轨”,从头到尾没有伤害任何人,只有两个主人公的余生心灵被改变了而已。而两个人都已经百年之后,这个故事才披露出来,效果是帮助还留在世上的主人公所爱的孩子们更加懂得人生和爱的真谛,有什么不好?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海阔天空随便聊。廊桥遗梦这本书我看过,是说一个男青年爱上了一个有夫之妇,爱的风风火火,缠缠绵绵,最后因家庭的牵绊不得不分手,那种难舍难分的心情可想而知。赋诗一首有心待月昐朝云,离别伤情已十分,唯汝一团千里共,奈他咫尺恨别离,廊桥一别已成尘,同心斯守万不能,别雁离鸿遽分手,尽把衷腸诉倾心。《廊桥遗梦》,现在看,和以前看,感受很不一样。这映射的,何尝不是自己不同时期的心境。弗朗西丝卡,是一位有丈夫、有儿女的家庭主妇。当年,她怀揣着少女时期的梦想,从意大利小镇来到了美国,在短暂的教书经历后,却不得不遵从习俗,在丈夫祖传的农场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一成不变的枯燥生活,闭塞的小镇,邻里间的家长里短,让弗朗西丝卡渐渐地将内心封闭了起来。摄影师罗伯特的到来,犹如打开了一扇窗,让她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和真实的自我。这是一种神奇的缘份,按罗伯特的话说,他做摄影师跑遍天下,也许就是为了到这里来,与弗朗西丝卡相遇。更不可思议的是,罗伯特曾经临时下火车,去过弗朗西丝卡意大利的家乡看风景,就在她以前常去的餐馆,坐在她常坐的位置……罗伯特向弗朗西丝卡讲述他在世界各地的有趣见闻和冒险经历,他理解弗朗西丝卡的梦想和感受,他们一起谈论叶芝的诗歌、欣赏蓝调音乐……他们情投意合,感觉彼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仿佛融化成一个生命”。第四天,丈夫与儿女就将从市集回家,弗朗西丝卡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她深切、热烈地爱着罗伯特,但在明了罗伯特的真情后,却无法说服自己与他私奔。因为弗朗西丝卡不想伤害勤劳厚道的丈夫和无辜的孩子们,不想让他们承受小镇上的流言蜚语,更不忍心亲手毁了这个家。如果自私离开,那她一辈子都会陷入内疚和自责之中,她和罗伯特也不会幸福的,还不如珍藏这段感情。就算想得如此透彻,当弗朗西丝卡在镇上,遇到雨中等候的罗伯特时,那种肝肠欲断的痛彻心扉,让屏幕前的我们都能深深感受到。弗朗西丝卡非常想奔向她的幸福,但终究未能迈出那一步。弗朗西丝卡会后悔吗?我想是的。在此后的22年里,她想必无数次地后悔过,又无数次地隐忍下来,最终,在围困她的农场里,生活了一辈子。正如罗伯特所言“这种感情,一辈子只可能有一次,有人一辈子也没找到”,错过了,那就是一辈子。弗朗西丝卡最后在遗书上也坦言“年纪越大,顾虑越少”,“我没有一天不在思念他”,所以她决定将这段刻骨铭心的感情告诉儿女,所以她决定生前属于这个家,身后追随罗伯特火化,和他一样将骨灰散在他们结缘的罗斯曼桥。丈夫理查德在临终前,对没有支持妻子追寻人生梦想表示歉意;儿子迈可在得知母亲的故事后,想到要去改变自己和妻子冷漠的关系,要让她幸福;女儿卡洛琳也终于意识到,结束自己痛苦、乏味的婚姻,并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我可能终究不是一个浪漫的人,看到弗朗西丝卡当时没有立即与罗伯特私奔,说实话我松了一口气。但原因并不是弗朗西丝卡所说的那样,女人结了婚有了孩子,就不能有自己的生活。恰恰相反,我觉得,弗朗西丝卡并没有想清楚,自己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年轻的时候,因为向往美国,她与在意大利服役的美国大兵理查德结了婚;到了美国,她虽然很喜欢自己的教师职业,在有孩子后却遵从小镇的习俗当了家庭主妇。那段很美好的教书经历,她从来不愿去回忆,更别提日后再去争取;被乏味生活消磨得近乎麻木的时候,在鲜见陌生人的小镇上、她的家门口,竟然偶遇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体贴善良的罗伯特,她怎么不会一下子陷进去?短短四天的相处,弗朗西丝卡就想放弃近二十年的婚姻,这是一种非常冲动的行为,在她的潜意识里难免会有一点把罗伯特当成摆脱枯燥生活救生圈的成份,而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是对罗伯特的不公平。但之后,弗朗西丝卡有充足的时间,来考虑她与罗伯特的感情,他们还曾经通过信。就算仍然放不下家庭,弗朗西丝卡也可以和丈夫理查德商量,寻求些改变,找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做,让一家人生活得更加幸福和睦。丈夫理查德很爱妻子,他能支持妻子与众人孤立、名声不好的雷太太交往,就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固执守旧、无法沟通的人;儿子迈可也说过“觉得妈妈不是欺骗的爸爸,而是我”,因为一家人都以为弗朗西丝卡安于现状。所以,与其说弗朗西丝卡放弃了罗伯特,不如说她放弃了自己。《廊桥遗梦》这部电影之所以打动人心,就是因为它很好的表现了已婚中年人在面对家庭和婚外情时应有的态度,女主人如果下车,走出家门,随罗伯特而去,奔入新的天地,观众很快就会把他们忘掉,该影片的魅力就会大大降低。 婚姻生活会磨平激情,但并不代表婚内的人没有激情。当有不一样的人出现,恰好此人也激起了那曾经有过、如今仍 在只是被搁置了的浪漫时,如果条件允许,这种激情就会爆发。然而,家庭是存在的,家人是无辜的。就好比一个平静的湖面突然投进了一块石头,激起浪花是必然的,浪花消失也是必然的。罗伯特只是偶然闯进了女主的生活,他们的相遇是个意外,他们的爱情也是个意外,意外的东西不常有,也不长久,女主人对这点还是清楚的。短短几天的情缘,没有办法和家庭、和亲情较量。一个理智还在的人,即使再痛苦、再不舍,也不会抛家弃子、让家人陷于瘫痪状态的;一个母亲,即使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如意,即使遇到了十分倾心的人,很少能置儿女于不顾。女主人没有下车,那是她不能走出自己的围墙,罗伯特也没有能摧毁她心中的篱笆。这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吧,美好的爱情人人向往,可现实生活中家庭伦理道德的观念束缚着你。所以这部电影表达岀来了。年轻时肯定看不懂,或者说会看得很纠结,所以那时候回答不了这样的问题。现在年纪大了,明白了不少事情。为了回答这道题,最近专门翻出这部电影看了一遍,试着说一说吧。1.电影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是经过艺术化处理的理想型真爱。先说一个结论:这部片子并非为“出轨”张目,而是告诉人们如何处理爱与责任的矛盾,是一部发人深省的正能量好片子。片子里男女主人公看似违背世俗道德的情感,最后得到了包括女主子女在内的所有人的理解和支持,就因为在片子中,他们的情感被设定为“真爱”。真爱面前世俗是应该让步的,这是人们并不宣诸于口但却默认的共识。现实中常见的争议,实质不过是争议那种感情是否真爱。如果证明是,那么所谓的道德就没什么约束力了,因为真爱稀缺难寻,是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人生奖赏, 你不能因为自己得不到,就挥舞道德大棒去打击那些能够得到的幸运儿吧?遇到别人的真爱,应该祝福,这样才能体现人性的共情和温暖,而不是用质疑和破坏去表现自己的羡慕嫉妒恨。这一点,其实有点阅历、懂得点人生的人,都是认同的。所以是否理解片子里的故事,理解那一对“出轨”的中年男女,关键就在于是否承认他们之间是真爱。从片子里的故事设定来看,这一点应该是没有疑问的。一位为国家地理杂志拍摄照片的摄影师,来到爱荷华州,准备拍摄一座名叫罗斯曼桥的廊桥,和一位当地农妇结识了。两个人的情缘从问路、带路开始,短短两天就从陌生人发展到难分难舍的地步,这种事情发生在两个身份阅历迥异,但都同样有着半辈子人生经历、对生活有足够的沉稳认识、人生观念也早已定型稳固的中年人之间,用一时激情是说不通的,只有用“命中注定的灵魂伴侣”这种文艺设定才说得通。在这样的设定框架下,两人的关系与其说是出轨,倒不如用男主角罗伯特的话说,是被牵引着走向对方——走向宿命的安排,更合适。当然,硬要说这不过是一时激情也不是不可以,至少套用在女主角弗朗西斯卡身上似乎说得通:一位常年被困在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中,但从未忘记过心中少女时期的文艺梦,然而这梦想也从未被家人注意和理解过的中年妇女,或者说一位披着农妇外衣的”文艺女中年“,忽然邂逅了一位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既风趣又体贴、身上还有令人无法抗拒的文艺气质和荷尔蒙魅力的摄影师大叔,一下子陷进去也是有可能的。然而,短短四天之后,因为女主角的家人要回来,两个人到了必须决定未来的时候,彼此的表现就很难继续用一时激情去解释了。弗朗西斯卡两度准备不顾一切跟随罗伯特离去,又终于还是狠心留了下来,罗伯特”只说一次“的真心表白、尊重弗朗西斯卡的决定但也尽力等到最后一刻的样子,都足够说明两个人的痛苦和纠结是认真的、深刻的,那也是因为真爱才会有的表现。如果觉得这样还是不足以证明,那么两个人以成年人的稳重、成熟,尊重着各自的决定,信守着彼此的承诺,终身不再相见,却又终身都在思念,直至死后双双留下要把骨灰洒在罗斯曼桥的遗言,互相指认彼此就是一生最爱的意味再明显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旁观者还能有什么理由否认呢?所以片中,女主角的儿女最后认可并支持了母亲的感情。作为观众,当然也应该接受男女主人公是真爱的这个设定。在这个设定下,讨论”出轨“就没有意义了。人们之所以放不开”出轨“的阴影,是因为所谓真爱的设定,在现实中很难证明。通常我们只能在文艺作品中见到这样的”命中注定“的设定,比如我最近写得比较多的内容中,《红楼梦》里的宝黛,《陈情令》里的忘羡,都属于这一类。因为是“天选”“注定”,所以两个主角之间如何地爱怨纠缠,读者都觉得理所当然,都觉得他们才是合情合理的官配。而《陈情令》原著小说的作者就说过,她是刻意往极端的方向去塑造两个主人公的,现实中不大可能会有这样的人。不是这样的人,就不会是这样的关系。这就是现实中“真爱”难寻,一旦出现在“不应该”的两个人之间,不但旁人会质疑,就连当事人本身都容易怀疑、动摇的缘故。而欣赏文艺作品就简单多了,文艺作品可以把生活提纯,变得理想化,观众很容易接受这样的理想化设定,也就很容易理解在这种设定下发生的故事。接受这样的设定,就能看出《廊桥遗梦》的第一个主题:世俗应该为真爱让步。但如果《廊桥遗梦》的主题仅仅停留在“真爱无敌”之上,那就太肤浅,成不了经典了。其实我看片子的时候,也会怀疑所谓真爱的设定是否站得住脚。女主角这边,一开始被男主角带来的新鲜感和个人魅力吸引得不管不顾、后来为了家庭责任而选择隐忍克制地度过一生,站在女性的角度都很好理解。但男主角的表现是否合乎逻辑呢?一位走遍全世界的摄影师,一位并不看重家庭和人际关系联结的艺术家,怎么会被一位其貌不扬、半辈子生活轨迹只有这片小小农场和这个小小家庭的乡间农妇所吸引,而且一下子就上升到终生挚爱的地步?照理两个人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生活阅历、情感模式应该天差地别吧,怎么就成了灵魂伴侣了呢?这个问题不解决,片子里的故事和主题就没有说服力,对“真爱”的尊崇还是会让位给对“出轨”的谴责。所以我仔细地想了想男女主人公的人物设定,发现还是可以说得通的。2.电影中主人公的人物设定,说明真爱与心灵有关,与身份无关。女主角弗朗西斯卡爱上罗伯特,如上所述,比较好理解。但罗伯特是不是没可能爱上弗朗西斯卡呢?倒也未必。乍一看,罗伯特这种不受世俗约束的人,应该是处处留情又处处不留情,一夜激情是可能的, 他自己都说不会为自己做的事道歉嘛,但要谈天长地久,似乎就有点扯。连弗朗西斯卡都有这样的担心,所以她一度用貌似“懂事”的口吻问他,他的习惯是如何安排各地的女伴,她不想坏了他的规矩。这话把罗伯特激怒了。他很难过她对他有这样的误解,他肯定地告诉她,这是一生中唯一确定的爱。他不仅明确他对她是这样,也明确她对他也是这样。事实上,罗伯特对于这份感情,比弗朗西斯卡更多一份知其然。弗朗西斯卡主动走向罗伯特,那是遵从内心的感性召唤,她未必说得出为什么。但罗伯特不但确定知道他们之间是什么感情,而且知道弗朗西斯卡会怎么做,所以在弗朗西斯卡没有表现出纠结的时候,他并未开口邀请弗朗西斯卡跟他离开,因为他知道她无法放弃自己的家庭。而事实也确实如他所言,不管弗朗西斯卡多么痛苦纠结,结果她还是选择了留下。可以说,某种程度上,罗伯特甚至比弗朗西斯卡还懂她本人。面对这样一个善解人意的男人,弗朗西斯卡怎么能不陷进去?无须太多交流就已经心领神会的这份默契,又怎么能不证明两人之间就是命定的心灵伴侣?当然,除了这样的解读,还可以认为,罗伯特的文化积淀和生活阅历要比弗朗西斯卡丰富,对生活和感情的理解更加明确,所以不但没有弗朗西斯卡那样的犹豫,还可以比弗朗西斯卡更早洞悉她的内心。如果这个理解成立,那么就应该相信罗伯特的眼光。换言之,家人和观众眼中或者平平无奇的农妇弗朗西斯卡,能够让罗伯特一眼万年地爱上,一定有其过人之处,而这一点,只有罗伯特能看出来。比如弗朗西斯卡说自己跟别人一样害怕改变,但罗伯特却根据她从意大利追随丈夫来到美国爱荷华这个小镇的经历得出结论:她是勇于改变的人。第一天邂逅,罗伯特就对她下了定义:“你不是一般的女人。”哪里不一般呢?我努力想了想,应该就是女主角掩藏在村妇外表下的那颗细腻、善感的文艺灵魂吧。比如她爱读叶芝的诗,比如她喜欢听播放蓝调歌曲的电台,她对摄影师的历险经历充满好奇,这些爱好都反映了她从来不曾泯灭的少女心,但她的家人从未留意过这些。但这些恰好与男主角的灵魂同频,所以两人能迅速接上心灵的暗号。他们都拥有对世界和未知的好奇心、探索欲望以及不曾失去的勇气,此外他们还都是充分接受过生活洗礼的成年人,对现实生活有着准确而深刻的理解。罗伯特主动选择了“浪迹天涯”的生活方式,因为他对人际关系丝毫不热衷,他更热爱自然和纯粹的感受。弗朗西斯卡其实在内心深处也向往这样的生活,她对自己生活了半辈子的乡间小镇的庸俗和憋屈有着准确的描述,但同时她又相当善良,她知道她不喜欢的生活并不意味着没价值,至少对她的家人来说很有价值,而这价值又是系于她一身的,如果她离开,她的家人将因为无法理解这样的事情而导致人生崩溃。她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如果是这样的话,她将无法摆脱内心的愧疚,这样的愧疚,最终也必然会导致她和罗伯特的感情变质、破损。所以,她只能选择将这四天的经历永久封存。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善良的女人,为了不伤害其他人,选择牺牲自己最大的幸福。而也跟她一样痛苦的男主角完全理解并接受,所以,他们两个确实是心灵互通的知己爱人。两个人之间完全没有误会,也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要怪只能怪恨不相逢未嫁时。这就叫天意弄人,这样情况下观众自然只能遗憾,无法指责,也无法否认他们之间的爱不含杂质。这就体现出了影片的第二个主题:只有心灵丰盈的人,才有可能邂逅真爱。而这样的爱,值得尊重。3.电影中主人公对这份感情的处理方式,是解决此类问题最好的方式。真爱的获得需要心灵足够纯净丰盈,对真爱的理解,也需要同样的条件。影片中两位主人公的故事最后得到了女主角孩子们的理解,弗朗西斯卡的儿女遵照她的遗愿,把她的骨灰洒在了罗斯曼桥,也就是同意她死后追随罗伯特而去。他们能够这么做,当然是因为内心深处对母亲这段感情的理解和支持。而这种理解和支持的基础,除了他们都是弗朗西斯卡教育出来的心灵并不贫瘠的人之外,更重要的是弗朗西斯卡用一生的行动做出了令他们折服的表率:如何身体力行,不断弥补生命中的遗憾,最终达到“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平衡。第一步,不负自己。两位主人公即使历经生活磨炼,也没有失去内心的赤诚、热情和对生命的感受力,所以才能在上帝安排的“真爱”到来时,一秒钟都没有错过地及时响应灵魂的呼唤,走向彼此。这种能力是很多人在成年之后,饱受生活折磨之后就不复存在的,所以就算有机会邂逅爱情,也不见得会感应得到、抓得住。而两位主人公完美地抓住了,成就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也就弥补了生命中的第一重遗憾:让自己得不到值得的爱的遗憾。第二步,不负他人。如果仅仅因为遇到了“爱”就不管不顾地抛弃原有的一切桎梏,从“不负自己”的角度来看是很成功了,但必然伴随对其他人的伤害,那又形成新的过错,生命的完美度以及爱情的高尚度也会因此受损。成熟的人、有责任心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毕竟自私的人也不值得拥有“爱”这种神圣的东西。两位主人公如果这么做了,事情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对女主来说,会变成不折不扣受人诟病的出轨和背叛。对男主来说,会使他爱的女人变得无法再和他一样通透,最终这段美好的爱情将彻底变质。要想让这份爱天长地久,他们就必须让自己成为配得上这份爱的人,也就是不能做只图自己开心、罔顾责任和义务去伤害别人的人。所以他们的爱在物质层面只能有这四天的缱绻,唯有这样才有精神的永久缠绵。女主角终其一生都模范地履行着妻子和母亲的义务,其实她的丈夫是明白她的,所以弥留之际才会对她说出那番“我知道你有自己的梦想,很遗憾我没能给你”的话。而她的子女在她逝世后被这个惊世骇俗的秘密所震撼,最后不但理解了她,还受她的感召,开始反思自己对婚姻对家庭的付出,就说明她的感染力之大。而这一切,如果不是当初她选择了放弃和罗伯特远走高飞的念头,都不会发生。正如她所说,她那无法离开这个小镇的丈夫将在镇上人家的指指点点中郁郁终生,而她当时还未成年的孩子将因为她的不良示范而无法正确地理解人生和爱情。她为了他们的幸福、他们的人生,放弃了自己幸福的机会,但他们的幸福又何尝不是她生命中另外的亮色?这就是第二重弥补:如果一意孤行会伤害他人,那就及时止步,弥补这种伤害。第三步,不负岁月。两个人明明相爱却选择了不相守,但他们的心灵联结从未中断。他们换了别的“相处”方式:写书纪念、偶尔书信往来,此生虽不复见,却让对方能够感受到自己永伴身旁,成为对方的精神力量。尤其是女主角后来主动去找镇上那位因为婚外恋情而被别人指指点点的女子,两人还成为好友,就更说明女主角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处理人生问题更加通透、坦荡、周到和细致。她用自己的方式,将自己领悟的人生与爱的意义辐射到周围。一如她在遗书中对子女说的,正是因为有了罗伯特,她才能安然度过在农场的后半生。从世俗的角度来说,这时候罗伯特恰恰是不在她身边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确定了你的真爱所在,是否厮守并不重要,但那份爱会滋养你的生命,让你更好地对待现实中周围的人和事。这种爱的形式,非常通透也非常高级。所谓正能量,也不过如此了。所以,正因为懂得形式上的放弃,庸俗的“出轨”才会升华成人人羡慕的真爱。这是第三重弥补:用尊重世俗形式的方式,换取真爱在本质上的长存。第四步,不负人生。生命到了尽头,弗朗西斯卡已经没有什么顾虑。罗伯特已经在她之前逝世,用一生的实际行动包括死后的身后事安排证明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