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电影评论的褒贬反差非常大?
本人是电影爱好者,虽谈不上狂热,但是也有一定的阅片量。而且基本上不挑食,各种影片都有涉猎。近些年喜欢看完电影去豆瓣看影评。发现很多知名电影或者我看着不错(看着不好)的电影褒贬反差非常巨大。虽可以用众口难调之类和稀泥的理由搪塞过去,但我还是想深究一下具体原因。例:《海上钢琴师》有人就看的震撼心灵,有人看完就说是烂片,最搞笑的还有说这是“最好看的烂片”。
一部片子有一百个人看了,其中九十个都说好,十个说不好,这种不叫褒贬不一,这种情况挺正常,像你说的海上钢琴师就是正常的情况。
另外一种就是变形金刚这种,国内火的一塌糊涂,国外恶评如潮,我觉得也是正常的情况,一个是因为国内票房好并不代表这片就好,另外一个我一直觉得国内的电影市场是病态的,跟风追热潮的风气太盛,最后一个变形金刚在大多数影迷或者影评人得眼里还是大烂片一部。所以我觉得变形金刚这种也不算褒贬不一。
回到这个问题本身,一部片子,在评论界,豆瓣电影评论区,还有你自己的影迷朋友圈子里评价都呈两极化,个人觉得这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褒贬不一。这种片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云图》
《云图》是12年十月上映的,一出来就开始两极化了,首先是评论界:
1、《帝国》杂志撰文称:如果你把《明亮的星》、《暗杀十三招》、《末日危途》和《莫扎特传》的故事搅和到一起,然后加入一些《银翼杀手》,再来点《黄土埋半截》混合一下,就差不多是《云图》的故事了。
2、《好莱坞报道者》:影片在每个单一的故事上做得的确不俗,但是一旦把故事连接起来,它们则显得缺乏力度。
3、《芝加哥太阳报》:该片是有史以来最具野心的作品之一。
4、《奥斯汀纪事报》:这是对公认“无法搬上银幕”的原著小说的一次非凡改编,在各个层面都近乎完美。
5、《卫报》为《云图》打出了两星的评价(满分五星),并将整部影片形容为“巨大的愚蠢”,批评“163分钟的《云图》是一部浩瀚而愚蠢的影片,这和阅读小说的感觉相去甚远。”
6、电影评论家罗杰·艾伯特称赞:《云图》是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影片之一,我已经看了两次,想看第三次,对于《云图》,我永远不会感到厌烦。我想,任何人都希望看到这样大胆和富有远见的电影。
其次是一些电影榜单:
《村之声》和《时代周刊》都把这片放在2012年度十部最差电影的榜首位置,但是这片又得到了金球奖、德国电影奖、还有很多影评人奖项的很多提名。
我当时看到评论两极化这么明显,所以跟男朋友推荐找来看,两个人一起看的,
看完他说:“我擦,这是个什么鬼?太他妈烂了!!”
而我说的是:“我勒个擦擦,这片太牛逼了!!”
有灯就有人,有人就有分歧。——我说得是《一代宗师》。
反差最大的应该是马力克的《生命之树》,当时的各地业内评论都严重两级分化,就更不要说普通观众的观感差异了。
我的个人观感:
泰伦斯·马力克(Terrence Malick)的电影《生命之树》(The Tree of Life)是部非常有趣的作品。说它有趣,并不是讲这电影具有喜剧元素,而是它很难让人用一个简单的标杆来评判。这部长达139分钟,夹杂了宇宙诞生、恐龙、德州小镇的五口之家以及有关生命尽头之猜想等丰富内容的电影既有让人叫绝的叙事手法,又有惨不忍睹的造作片段;有些部分应该打五星,有些地方却连一星都嫌多。综合考虑我给了居中的三星,但这其实并不代表一个公平的评价——无论如何《生命之树》都不是一部平庸的作品,正如它所包含的博大题材一样,其观感也跨越标杆的两极,平均值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但相对客观的标杆也并不是没有。不管从主题还是表现手法上来说,《生命之树》都与希腊电影大师安哲的《永恒和一日》(Mia aioniotita kai mia mera)有一脉相承之感。两部电影都在一个以上的时空中穿梭跳跃,都采取了诗歌的表现手法,都对生命意义的终极问题进行了最高的严肃思考。不同的是安哲的作品朴素无华,情感自平实的细节中喷涌而出;马力克则有些拿捏不稳,更像是实验电影的视觉语言探索,有成功之处,也有惨败的层面。
成功之处主要集中于对五口之家成长过程的描述上,这部分的剪切异常流畅,诗意跳跃的大量运用使叙事本身完全退居次位,每个画面所突出的都是回忆中的细枝末节。这样的意识流拼接手法完全吻合回忆的细节突出化特性,而视觉的跳跃则凸现了画面的瞬间美感,大量的小留白又调动了观众的参与积极度。三兄弟的成长、老大杰克对父亲的复杂感情和父母关系的动态发展都充满了清新的质感,这一部分拍摄得真挚感人,令人耳目一新。
不过我认为影片最大的成功还是将一个微观的家庭世界与宇宙这个最大的宏观世界交织一体的尝试,其中父与子的矛盾与贯穿首尾的人与神的对话是相互呼应的,具有结构上的内在对称美。至于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交织手法,马力克的视角则极令人出乎意料。他用了近半个小时的篇幅展现哈勃望远镜所观测到的美丽星云、恒星、火山爆发、海潮、生命的诞生,甚至还安排了一个神秘又有点幽默的恐龙片段。而这一切完全脱离主体叙事线的“题外话”并不靠穿插在叙事过程中来作为叙事的补充,而是自成一体,在叙事尚未展开观众还不明就已的情况下便扑面而来,造成视觉与心理感受上的双重错愕。对观众来说,这样的安排究竟是对情感的提升还是令人讨厌的干扰,恐怕一个人就有一种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大胆的尝试是新颖而具开创性的,它毫无疑问地把不同维度的世界明确无误地连接到了一起,与梦呓式的画外音一起硬性推出了“生命意义”这个宏大的主题。
如果马力克对电影语言形式的开发控制在这个只略微强硬的度上,那么《生命之树》也许便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但很可惜,含蓄并非导演马力克的长处。他一次又一次地切入种种绚烂的意向画面,各种视觉比喻、表征,画外音旁白层出不穷,而在一系列的信息轰炸之后还不肯收手,一定要让成年的杰克在意识空间上与童年的自己、与父母兄弟再次重逢。重逢也便罢了,还一定要通过海涛、山谷、门、星空、阳光下的舞蹈等一次再次多次点名主旨,甚至一定要说出“爱”的结论来盖棺定论,一定要留下成年杰克的微笑作为圆满的结局。这一部分中导演的身形简直可说是无处不在,其声音的啰嗦鼓噪不给观众留下任何独立思考的空间,与先前叙事部分的游刃有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果比较一下安哲在《永恒和一日》中对诗之语言的运用,会发现诗意的抒发其实并非只有频繁的意向跳跃这一手法。《永恒和一日》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细节是诗人亚历山大因为要住院,不得已去管家女儿的婚礼上找管家替自己照顾爱犬。婚礼行进到一半,新娘与新郎正在跳舞,没有语言,没有喝喊喧哗,没有华丽的剪辑,没有意象的插入,也没有画外音或原声乐的煽情,在风声与手风琴的简单音符中,两个人踩着小碎步旋转、凝望、旋转,就构成了一首动人的视觉之诗。不光这一处片段,《永恒和一日》的整体形式手法都是极朴素的,从头到尾就围绕着亚历山大住院、无家可归的小孩及诗人的记忆这三样事展开。丰富的是这些简单事件中所包含的细节,是年迈的亚历山大思想的维度,这些细节与回忆交织跳跃,共同构成了一种情感上的乡愁,换句话说,这种对生命与死亡归属之意义的探寻并非单向的,并不是人对上苍的询问那么简单;除了对未知的困惑,更多的是对人类已知的反思,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怀,对精神碰撞的无限欢欣,是灵魂在生命边缘的惆怅徘徊。而诗,就产生在这样的徘徊中,产生在痛苦与欲望的交融与对抗中。这是一种更深层次上的诗意,它不为语言形式所囿,惟其朴素才越发可贵。
相对的,《生命之树》所表达的则更是形式上的诗意——意象的重复堆叠、眼花缭乱的剪切、繁杂丰富的视觉元素;而作为支撑这一切的内容之核,关于生命意义的询问,则因细节的单向集中而相对薄弱,尤其结尾的直白说教更是落于巢臼。我想这便是大多数人判断坦诚与矫情的界线吧。电影形式的突破固然重要,但形式说到底终须要与思想的深度相吻合。若非如此,便也怪不得观众不给面子,哪怕金棕榈也没办法说服影院里此起彼伏的笑声。
在人类的艺术品位越来越分化的今天,我们很难在现代艺术领域再找到像《哈姆雷特》《第九交响曲》《最后的晚餐》那样的“雅俗共赏”的艺术作品了。因为艺术在不断发展,而普罗大众的品位还停留在18世纪。
电影作为20世纪新兴的艺术形式,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普通观众对于电影形式的关注实在太少了。
进入到网络时代,对于一部电影两级分化的评论经常出现,因为网络使评论民主化,评论不再是学院和评论家把持话语,每个人似乎都能评上几句。好电影有人喊烂,烂电影有人叫好。就拿电影艺术史上最受推崇的几部影片举例,豆瓣上仍有不少网友朝它们扔烂番茄:
对于现代电影的开端巨作《公民凯恩》,有网友做如下评价:土鳖的最爱。土鳖最急迫的事情是证明自己不是土鳖,所以土鳖最喜欢煞有介事地谈论“专业”,土鳖最要命的事情是土鳖心虚,所有土鳖最重要的事情是站队,站到人多的地方,站到最傻逼的“教科书”一边,站到所谓的“历史定论”一边——四处拜爹的人,是没有自我的人。
希区柯克手法最前卫的《迷魂记》,可能是先锋电影元素(如scottie的梦境)最后一次出现在主流好莱坞电影里,这样的艺术杰作在豆瓣上获得这样的恶评:1跟踪很不专业 2斯考蒂并非没时间验尸 3项链出现的太白痴 4斯考蒂的“爱”自私的令人发指 5米治完全多余 一点也没惊魂 一拖再拖的情节 漩涡符号只是觉得腻烦。
库布里克启发一代电影人的太空史诗《2001太空漫游》也有不少差评:节奏缓慢,不知所云,当时很新鲜的画面到现在不值一提。倒是有人说微软屏保的灵感来源就是这部电影。尤其很奇怪的是,豆瓣上居然有很多人一边说看不懂,还一边说这电影真经典,真伟大。所谓装B就是这样的吗?
在这里,我不想再逐一介绍以上三部电影的艺术手法有多么前卫,影响有多么深远,受过多少电影业内人士的推崇。
稍微分析一下豆瓣网上对于经典电影的差评,我们就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点:
1.对电影的分析仍停留在“故事情节”的层面,看电影的乐趣仅限于“故事”,对电影形式毫无感知。
2.对不熟悉的事物出于本能的抗拒,不愿接触也不能欣赏新颖前卫的事物。总之,只要看不懂的都是“装逼”。
3.出于对经典的逆反心理,权威公论说好的一定要说差,才不“土鳖”,才能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以上的共同点并非只适用于对经典电影给出差评的网友。
在一部分拿着薪水评论电影的媒体人影评人中间,仍然能找到以上三点:忽视形式,思想保守,哗众取宠。
这也导致了当年,这三部电影上映之初,评论界争得不可开交:
《公民凯恩》因为影射报业大亨,遭到不少媒体的炮轰,甚至在奥斯卡颁奖时,每念到《公民凯恩》的提名,都会换来一阵嘘声。在法国,萨特等知识分子批评这部电影徒有其表,高高在上,不能反映社会现实、担当社会责任。这些批评引起了伟大的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的激烈回应,一场论战就此展开。巴赞详细分析了影片艺术手法的开创性,如景深镜头和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从电影的特性与形式上解释了为何这是一部好电影。这自然让对于一部电影“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批评显得舍本逐末,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电影逐渐扩大着它对业内人士的影响力,成为了“All Time Greatest”,无数电影人从《公民凯恩》里取经、偷师,美国电影学院干脆把它编进了教材。
《迷魂记》上映之初野心勃勃,虽然内容上是“又一部希氏惊悚片”,但希区柯克还是在电影形式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1960年之前的法国,希区柯克早已被推崇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电影形式发明者之一”,被特吕弗戈达尔等手册派影评人顶礼膜拜;而在美国本土的评论界,希区柯克不过是拍卖座惊悚片的商业导演而已,对希区柯克电影题材难登大雅之堂的先入为主的成见使他的电影通常是叫座不叫好,到了《迷魂记》这里,甚至观众都不买账,遭遇了票房惨败。直到法国新浪潮波及到美国,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希区柯克的电影,如安德鲁萨里斯这样抱有电影狂热的一大批电影学者在争论中逐渐占到上风,他们提出的作者批评策略使希区柯克恢复了应有的声誉。
《2001太空漫游》也不是例外。当时库布里克已经移居英国,摆脱了好莱坞电影公司的控制,满足了自己在一部电影制作过程中完全的控制欲。一个完美主义者,推出了一部各环节趋于完美的电影。但评论界对于这部电影产生了巨大的争论,在美国西岸势力最大的影评人宝琳·凯尔恶评称《2001》是“想象力匮乏的里程碑”;一向和她论战的安德鲁萨里斯这次竟和她达成一致,称电影“过于严肃,过于抽象”。这两大权威的评价引起了一大批追随者的附和。电影在票房方面同样表现不佳,然而就在电影要下映的时候,票房增长速度不降反升,一大批青年涌进电影院,只为了反复观看“星门穿梭”,这一场景让他们获得了迷幻体验。而这一场景恰恰是库布里克有意让摄影师进行反复实验,不惜花大力气才拍出的先锋段落。这一大批被《2001》迷幻的青年,其中就有斯皮尔伯格、卢卡斯等等。
那些引起广泛争论,最终成为影史经典的电影,不是因为它有出其不意的剧情,或者光彩照人的明星,或者文本层面上可供过度解读的内涵,而是因为它有足以改变电影发展的超前时代的形式和手法。那些至今对经典电影“不解风情”的观众,不妨从电影的形式与风格的角度,重新审视一下这些电影。
而那些在观众之间普遍被高估的电影,如豆瓣top250榜单中的一些形式平庸的电影,无外乎是有个好“故事”罢了,对这个“故事”有很多感触的,可能会很喜欢,而没有感触的,大概就会弃之如草芥。说句冒犯大多数人的话,仅仅是“讲故事”的电影并没有太大的价值,它可能仅仅是满足了人们“爱听故事”的低级趣味。
尽管如此,我并不是说对于电影“形式”的分析才是唯一正确的分析路径,但无疑它是更接近电影本质的分析路径。观众无法停止从“故事”“明星”“大场面”“意识形态”等各异的角度欣赏电影,所以永远无法对同一部电影得到同样的结论。
-------------------------------------------------------
对一些评论的统一答复:
首先,我所说的形式创新,并不等同于“形式主义”,请各位看官分清楚。
其次,电影不是文学和戏剧的衍生品。任何关于“文学性”“戏剧性”是一部电影的核心的说法我都是不能苟同的。电影是光影的艺术,是二十世纪的第一艺术,它的艺术表现力是通过场面调度、摄影、剪辑、音效等电影特有的元素来体现的。很多人说“电影始终从文学中汲取营养,文学是艺术之母”,这种说法已经落伍了。事实是,电影和文学两种艺术形式的艺术手法在互相借鉴、互相渗透。现代文学中的蒙太奇式描写越来越多明显是受到电影蒙太奇的影响。
最后,我想引用苏联电影大师塔科夫斯基的文章来阐明“电影”和“文学”究竟有何区别:我们所谈论的乃是每一种艺术形式分别基于其与现实之间各种不同的相互关系而发展出的一套独特的惯例。从这方面看,我将电影和音乐都归类为直接的艺术形式,因为它们都用不着中介的语言。这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凸显了音乐和电影之间的相似性;而电影和文学之间也基于同样的理由显得大异其趣,因为文学一切皆以语言、符码的体系和象形文字来表达。文学作品只能透过符号、透过概念来理解;但是,电影则有如音乐,都得以让我们完全直接地从情绪感觉来领会其作品。
别再说“电影”就是“讲故事”了,现代文学都跳出“叙事艺术”的条条框框了,电影更不会愚蠢地自我设限。
这么几种电影很容易引起巨大的争议:
1.和政治扯上关系的电影。 代表:《V字仇杀队》《英雄》
政治是个很奇妙的东西,脾气再好的人都有可能因为政治分歧吵起来,甚至反目成仇。尤其是在这个政治气氛敏感的国家。
可以很容易看出《V字仇杀队》评论两极分化的原因:由于其关于极权统治的平民反抗的剧情,国内很多影迷仅仅因为这个电影的主题就将其奉为无上经典、人生守则,引起了部分只看电影对政治不感兴趣、或者不认同影片政治内容的影迷的反感,于是这部分人出于“你说这是神作,我偏不觉得”的逆反心理,硬是要把电影贬得一文不值。
《英雄》的遭遇几乎是如出一辙。它引起的争议比V大多了,V至少是主流价值观,而英雄则剑走偏门。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两部从电影本身的角度上来说都是很优秀的作品,V字仇杀队是一个男人十年磨一剑史诗般的复仇史,英雄则是以诗意的色彩和镜头讲述了一个刺客的传奇,因此都很喜欢。
2.大杂烩式电影,代表:《云图》、《守望者》
这类电影的特点就是杂,什么都扯一点,楼上已经有人讲过云图了,我以《守望者》为例:政治(冷战),漫画,个人英雄主义,历史,伦理(以死几百万人换来世界和平),动作,爱情,侦探,哲理,理想,这电影几乎把普通电影能扯到的东西都扯了一遍,做了一锅长达三个小时的大杂烩。云图亦然。
爱之者认为其包罗万象、丰富、值得回味,恨之者嫌其什么都蜻蜓点水却不深入,最终结果庞大而杂乱无章。
这类电影的反面是类似于《十二怒汉》这种设定简单的电影,剧情直白清晰,人物、场景都简化到最少,道理也明白,这样定位的电影给导演提供了可以将其拍到“完美”境界的机会,你可以说自己不喜欢,但你还真的挑不出它什么缺点。
3.其余几种,不一一细说了:
粉丝电影。代表:《暮光之城》《小时代》
(周董的《不能说的秘密》躺着中了不少粉丝电影的枪,但实际上是个很有诚意的好电影)
文艺小清新电影。代表:《海上钢琴师》《海角七号》
视觉轰炸大片。代表:《变形金刚》《环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