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财说 | 读书笔记 | 李旭鸿:萧何:一位斜杠会计的开挂人生——《史记》及《
编者按《领阅云顶》是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学员主办的读书笔记汇编,主要刊载实践经验丰富的学员阅读经典书籍后的所思所想,以及结合书籍内容,从不同角度对财会工作的新认识与有益探索。本期云顶财说特分享关于《史记》、《资治通鉴》等相关篇章的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萧何:一位斜杠会计的开挂人生——《史记》及《资治通鉴》等相关篇章读书心得全国高端会计人才项目行政七期李旭鸿题 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导读】一个基层会计人,能够成就多么巅峰的人生?一个基层小吏、后勤人才能开创多宏大的事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何深意?刘邦为什么坚持评定萧何为建汉首功?成语“萧规曹随”,说明了什么深刻道理?人民总理周恩来如何高度肯定萧何?读《史记》,看通鉴,说萧何:史上最牛CEO的开挂人生及启示。搜集古今史料,演绎传奇人生,启迪成功智慧。目 录【导读】一、前言二、建汉首功:为什么要研究萧何呢?三、乱世英杰:萧何会计在基层干得怎么样?四、铁杆兄弟:萧何为何要结交刘邦?五、反秦灭楚:萧何在刘邦集团中都做了哪些重要工作?六、论功大智:刘邦君臣给萧何定功蕴藏了什么道理?七、治国安邦:建汉后萧何还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呢?八、保身齐家:萧何如何在皇权凶险之下谦恭保身及教子齐家?九、身后千秋:司马迁及后世贤达如何评价萧何?十、人生启示:历史在变、时代再变,功成名就的规律值得借鉴
一、前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202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在2000多年文化流传的历史长河中,在华夏文明世代传承的历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的智慧。2014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欧洲学院发表演讲时指出,“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对于我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古代先贤智慧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精品中,司马迁毕生所著《史记》之树长青,它有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是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的珍贵文化遗产。《史记》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发挥了重要的民族凝聚作用。这一特殊的历史价值与地位,使《史记》成为中国人心中很重要的一部典籍。司马迁的思想、精神、人格魅力对中国社会各阶层人士、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很长远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说:《史记》应进入高校课堂。鲁迅先生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教授认为,《史记》是“治国之宝典,国学之根柢”。《史记》不仅是一部空前的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杰出的传记名著,自成一家之言;同时,《史记》还是一部治国宝典,蕴含了许多治国理政、管理之道、成功之道的珍贵经验。《史记》的三十篇世家中有一个经典篇章《萧相国世家》(全文约2000字),笔者就从这篇人物传记延伸阅读研究,并为大家分享这位秦汉历史人物萧何的人生故事及相关启示。二、建汉首功:为什么要研究萧何呢?汉人、汉族、汉字、汉服及汉文化,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和代表,就缘起于刘邦带领萧何等创业团队建立的汉朝。西汉和东汉绵延了400多年,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时期之一。萧何是从一个基层的小官吏,一步步成长为西汉的开国重臣,成为汉帝国的相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么,这一个基层小吏,一位后勤干部,青年时代是文员斜杠会计的基层公务员,他是如何成就这么一个宏大的人生成就呢?俗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讲到一个制度规则,会说“萧规曹随”。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又蕴含着什么深刻的道理?为什么会有萧规曹随,又在制度建设、组织发展,甚至国家和社会发展方面有什么样的重要启示?在刘邦获取天下之后,在西汉的开国之初,刘邦为什么要坚持把从事后勤工作的萧何评定为建汉首功?广大人民群众敬爱的周总理,他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政治家,他对萧何也有评价,那么他是如何评价萧何的?笔者作为会计学人,也从事财政税收领域工作约20年,财务后勤工作也有6年多,在工作中研究大财务后勤工作的规律(参见此前笔记文章《从百年党史学习 探索财务后勤工作规律(——党史系列图书读书心得》,刊发于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学术公众号“云顶财说”),对于萧何这位“后勤部长”的小人物逆袭开挂的人生故事产生了越来越强的浓厚兴趣,并希望从中得到更多启迪和智慧。疫情期间读《史记》《资治通鉴》《汉书》《后汉书》《太平御览》等相关秦汉萧何的篇章以及研究文献,聚焦萧何,探究萧何的成长历程和不凡人生,思考萧何如何从一位从普通的基层公务员、会计文员斜杠青年,成长为一代贤相。本文不是戏说,而是依据史料而扩展和归纳的通俗类文章。本文主要依据《史记》,因此先简要介绍下《史记》主要内容和体例,因为后面我们很多地方都要交代资料的出处和来源。《史记》是主要记述人物的纪传体史书,公元前93年成书,全书130卷,总字数为53万多,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以及十表、八书;“本纪”记帝王之事,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迹,一般采用编年的写法;“世家”主要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人物的传记;“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发展和现状。司马迁在《史记·萧相国世家》中记载,萧何作为刘邦的重要谋臣,为西汉王朝的建立和政权的巩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萧何眼光远大,深谋远虑。作为刘邦的助手,他不仅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而且很多地方都能从宏观的战略着眼,为建立政权打下坚实的基础。司马迁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刘邦率军进入咸阳后,将领们忙于争分金帛财物,而萧何却首先收取秦王朝文献档案,将其珍藏。萧何由此详尽地掌握了全国地理、户籍等方面的情况,为刘邦集团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在楚汉相争期间,萧何虽然没有像韩信、曹参等人那样在前线冲锋陷阵,但他留守关中,制定法令,安抚民众,建设后方根据地,不断地将粮草、兵员补充前线,使刘邦多次转危为安。在论功行赏、评定位次的过程中,司马迁借助刘邦和关内侯鄂君的话,充分肯定了萧何的功绩。
▲(影视剧中的萧何)三、乱世英杰:萧何会计在基层干得怎么样?《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萧何是四川郡沛县丰邑人(谁曾料,2022年春在我们研究萧何期间,这个历史悠久的县火遍全网,此处不表),萧何从小就是学霸,虽然出身比较平凡,但他青年时期参加工作以后,作为楚国县级政府(沛县)的年轻公务员。(春秋战国时期,沛地属宋国,公元前286年宋国灭,楚国得沛地,设县。秦时置沛县,属四川郡。西汉拆分秦四川郡,建沛郡,辖沛县。)萧何同学在县里工作的时候,熟识法律,执法公平,擅长文书写作、精于财务会计,用现在话来说,萧何“办文办事办会”能力强、“能算能写能说”,绝对是一位出类拔萃、多专多能的斜杠会计青年干部,因此萧何被当时的楚国政权组织任命为“主吏掾”(主吏掾,官名,秦和汉初置,掌官府人事,居掾属之首,全名为主吏掾,省略称主吏),协助县丞负责组织人事工作。这算是萧何人生职场上的第一个小高峰。公元前223年, 秦王政二十四年,秦攻灭楚后因楚旧郡设立四川郡,其郡包括沂、沭、汴、濉等流域,郡治(好比省会)就设在沛县。(四川郡?不是泗水郡吗?你没有看错。据考证,四川郡为秦朝的一个郡。《史记》写为泗川郡。《汉书》写为泗水郡。根据出土的秦朝竹简、封泥、印信等文物表示,该郡在秦时的标准写法为“四川郡”。当然,与今日四川省完全不同。)
▲(《中国历史地图册》中的秦代四川郡及周边郡地图)秦国对郡政府(省级政府)派出中央官员,自然也从当地政府遴选得力基层干部,加强郡县治理。萧何因此被选调到省委省政府(郡)任职,暂时告别了县乡基层政府,不过还是生活在沛县。笔者综合各类研究成果,考证时年萧何应为36岁(公元前257年出生,公元前192年病逝,享年65岁),萧何在基层县乡政府摸爬滚打了10多年,终于迎来了人生职场上的第二个小高峰。那么,萧何同学在省府表现如何呢?能否继续胜任复杂工作要求呢?司马迁在《史记·萧相国世家》中写到,“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常辨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毋行。”秦帝国的省级政府负责人主要是郡守、郡丞以及监郡的监御史,与今天体制模拟的话,郡守是省长,郡丞是副省长,监郡的监御史就好比就是中央政府派来监察郡守郡丞的省委书记,代表的是大秦帝国的秦始皇啊。而萧何后来担任的卒史,是郡丞(副省长)的属吏,一般一个郡有十位卒史。四川郡的这位监郡御史,在监察督导工作中,发现跟着下属官员办理公务的一个年轻干部,经常把事情办得有条有理、清清楚楚,就给省委书记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就是说,萧何在“办文办事办会”“算账协调”中体现了综合素质好、能力强、表现突出的优点,经常能被大领导发现。然后呢,萧何同学的好事肯定就来了。在省委书记的点名表扬下,省政府领导自然高度重视,萧何就被选调为“卒史”,成为了副省长的工作班子(文秘等)的重要成员。大秦帝国对各级官员干部的绩效管理也是很严格的,否则,如何统治如此庞大的帝国呢,如何形成当时条件下高效的政府和军队呢。这从商鞅变法时期就已经形成机制并严格执行。那么,萧何同学作为卒史,在同僚中考评如何呢?萧何同学真是亮瞎眼,年年考评第一名,年年是大秦帝国省级政府的“优秀公务员”。这下,省委省政府上下都称赞一个人。称赞谁啊?肯定是称赞监御史大人政治站位高,站在大秦帝国前途命运的政治高度,关心青年干部成长发展,慧眼识才、大胆用人,真可谓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话说这位监御史大人还真是爱惜人才,也真的是为大秦帝国中央政府殚心竭虑,觉得萧何真是帝国难得的人才,监御史也是外派任职、常年在外,就经常跟萧何交流,更加认可萧何的能力和才华。所以,萧何同学的好事就又来了。需要交代下,监御史隶属于御史中丞,御史中丞隶属于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属于秦帝国的监察系统,在秦代和丞相、太尉同属三公。汉承秦制,《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御史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也就是说,秦代的御史中丞的职能之一是掌管帝国的中央档案。这中央档案肯定包括官厅会计的国家账本,可是帝国治理的核心密码和战略资源。四川郡监御史隶属于御史中丞,如果举荐人才,肯定是首先向自己的上级御史中丞举荐萧何。萧何如果去咸阳,进入的就是秦帝国中央的监察系统。萧何最大可能就是御史中丞的属吏。这位监御史给萧何同学规划的未来,就是掌管大秦帝国的中央档案。监御史从京城咸阳千里迢迢来到四川郡外派工作,一定会在自己的监御史府中,与这位勤勉干练的青年干部秉烛长谈,向萧何同学介绍帝国中央政府的运行机制、解释帝国御史体系的广阔职业发展前景,也一定会为了说服萧何而详细周全的描述国家档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估计这位监御史大人,自己曾在年轻时掌管过帝国的中央档案,就是从这条战线上成长起来的。那么,面对监御史(省委书记)这位伯乐推荐自己到中央政府高就、成为人人羡慕、亲友欢喜的中央要害部门的京官,萧何同学又是什么态度呢?司马迁说“何固请,得毋行。”就是说萧何面对监御史大人的再三推荐询问,萧何坚持说“感谢大人厚爱!我不去咸阳”。最后,监御史就没有再坚持,萧何就没去。青年萧何为什么不去京城发展呢?笔者不知道。司马迁也不知道。到底什么原因呢?史书中没有记载。我们可以推断,萧何可能说因为家庭原因,也可能说是因为父母年迈原因,具体不得而知。但估计萧何肯定没有说出最真实隐秘的个人想法,否则监御史也不会再三推荐。笔者结合萧何此后的人生轨迹推测,萧何在郡县政府均工作多年,尤其是县级政府工作十多年,经历了战国末年、秦灭六国的社会剧烈变化,又能够与中央大员监御史经常交流请教,萧何又是学霸和有心人,政府业务这么好,肯定关心国之大者、关心国家大事和帝国命运,秦国治理模式如何,秦国的法律制度如何,中央政府如何运转,秦始皇、皇子扶苏、胡亥,大臣李斯、赵高等中央政治格局,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萧何肯定都会有自己的认识和研判,从而确定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自秦始皇统一天下以来,秦王朝虽然表面上盛极一时,威加四海,但是六国人心未稳,又由于秦国实行严酷的法治,在全国范围内征收沉重的赋税,秦始皇好大喜功,大修宫室皇陵,修筑长城,天下百姓已经苦不堪言,强大的秦帝国潜伏着严重的统治危机,只要有一点星星之火,甚至可以形成燎原之势,将秦王朝这座华丽壮观的大厦烧得片瓦不剩。对于这种政治社会形势,萧何自然明了,他也隐隐预感到天下大势即将发生大的变化,他认为与其进入秦中央政府不如隐身乡下,静观其变。这里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萧何是如何确立人生目标的?又确立了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呢?四、铁杆兄弟:萧何为何要结交刘邦?司马迁在《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汉高祖刘邦还是平民时,萧何多次凭着官吏的职权,在行政上、官司上的事儿保护他。应该说他们都是一个地方的人,都是这个沛县那一带的人,乡里乡亲的,很熟悉,从小就在一起,年龄也差不多,是发小的感情(笔者综合研究,赞同萧何年长刘邦10岁的观点;综合“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以及刘邦“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的记载,萧何肯定年长于刘邦,比刘邦工作早)。早年间,刘邦青少年时候,不喜欢下地劳作,乐于到处交朋友,身边许多人瞧不上他。萧何是一个例外,他对刘邦很是照顾。
▲(影视剧里的刘邦)在刘邦当了泗水亭亭长以后(亭是比乡低一级别的行政单位,类似于现在的“村”,它管辖范围为方圆十里),萧何更是常常帮助他。刘邦以官吏的身份到咸阳服役,官员们都奉送他三百钱,唯独萧何送他五百钱。刘邦当的这个亭长,这个职位战国时候就有设置,主要是防御职责,相当于现在县下面的乡镇派出所所长,职位当然不高。萧何当时在官场中的地位比刘邦的职位要高,那么萧何为什么经常帮助刘邦,支持刘邦的工作呢?《史记·高祖本纪》写到,“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司马迁写出刘邦出身奇异,是龙之子。然后,司马迁继续说,“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这表明,当时十里八乡的人们都传说刘邦身世不一般,龙体附身,有帝王之气象。“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萧何既然对国家大事、天下形势有那么清晰的认识,又不可避免的听说刘邦的种种神奇异象,再加上了解到刘邦的为人也颇有带头大哥的气度,“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所以萧何对刘邦自然高看一眼,从而对自己人生,未来目标,应该也逐步有了清晰的定位。那就是天下即将大乱、自己应跟随明主成就大业。萧何与刘邦作为总角之交,从小就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秦始皇当时从全国各地征调民夫,去帮他修长城、修骊山秦始皇陵。征调就是几十万的民夫,四川郡沛县自然也有任务,刘邦因为已有了亭长官职,就请萧何协调安排他作为带队的基层干部。当时从沛县到咸阳可是千里迢迢(现在查直线距离820公里),路上行走至少一个月。刘邦第一次去咸阳,真可以称得上是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差。刘邦要带领着这些人,没火车,全靠两只脚,走路到咸阳,然后修秦始皇陵,估计得干个一年两年的,然后再返回老家,这路上开销可大了,并且这么重要一次去京城出差,所以他的同事还有郡县这些干部们,要给他饯行、致送盘缠,大家都送刘邦300钱,但是就单独萧何送了500钱。这事在后来的《太平御览》里有准确记载。(《汉书》曰:高祖为亭长,送徒咸阳诸吏皆送钱三百,萧何独以五百。上定天下,益封三千户,以答其二。)为什么这对刘邦来说是一次伟大的出差呢?因为刘邦成长和工作就在沛县,可以说他这次从帝国东到西,差不多游历了整个国家,看到了关中天府之国的易守难攻,然后又在咸阳帝都增长了见识,了解了祖国的地大物博,油然而生了爱国主义感情,坚定了为祖国统一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很重要,刘邦后来就不拥护项羽的分封制,一心要统一全国)。
▲(《中国历史地图册》中的秦国全图)此处插播刘邦的历史功绩:刘邦,字季,生于战国时代楚国的沛丰邑,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历代史家对刘邦多有称赞,如毛泽东评价他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话说刘邦在咸阳经常看到当时宇宙第一帅的男人秦始皇车队出行,“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那种当时地球上最豪华威仪、浩浩荡荡的出行阵营,那出场时不需要靠电风扇吹起风衣和头发的帝国男一号光环,让刘邦羡慕不已,终于找到了人生偶像,哇,秦始皇比俺“沛县首富”吕老汉牛多了,肯定每天想吃馒头不限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丈夫生当如此也”,所以他的人生的目标和理想,就悄悄的树立下来了。而此后,刘邦逐步成为这个时代的男主角之一(当然,本文的主角是萧何同学)。同时期另外一位秦末一哥,项羽,也见到这种皇帝出巡大阵仗了,“未来之星”西楚霸王的霸气云淡风轻,不屑的说了句“彼可取而代之”,简直也是帅得没朋友。据考证,刘邦比秦始皇小12岁、比张良小3岁,比项羽大15岁,比韩信大16岁。嬴政并六国,称皇帝,年岁相差无几,而刘邦却仅为泗水亭长。刘邦一来为始皇的功业折服;二来感叹自己为什么不能像秦始皇一样,如果自己也能如此多好。“理想一定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二三十岁的年龄都是立大志的年龄,项羽之志透露出初生牛犊不怕虎;刘邦则是更切乎实际的内心的愿望:俺刘老三也要出人头地、成就大业(刘邦本名刘季,兄弟四人排第三)!刘邦这次伟大的出差以及以后经常来咸阳(“常繇咸阳”),可以说为他的人生奠定了重要基础,极其重要。所以,各位书友有出差的机会别错过,说不定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或许也可能改变历史。当然现在疫情之下出差不容易。那么萧何为什么要给刘邦单独送500钱,而别人可是都只送了300钱。各位知道职场有规则,送份子钱也得讲规矩,“诸吏皆送钱三百”,估计是都约好了都送300钱,凭什么萧何破规矩呢?笔者推测,在刘邦当时朋友圈中,萧何此时已是省里的干部了,郡丞(副省长)门下的优秀干部,前途无量,比刘邦其它县乡公务员朋友地位都要高,打破规则也不算太突兀;同时,萧何确实是真心对待刘邦,也就是想让刘邦留下深刻印象。更想与大家分享的是,笔者结合传播学再略做分析,萧何称得上传播高手,不自觉的高明的运用了“弱传播”传播规律(参见: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邹振东教授著作《弱传播》),萧何在刘邦饯行宴席上的“独以五”,就是一个典型的“单车理论”传播模式。曾听邹振东学术报告,“单车理论”来源于一个段子。美国总统新闻发言人宣布“昨天我们枪杀了3000个伊拉克人,和1 个骑单车的人。”所有的记者最关心的问题都是:“那个骑单车的人是谁?”这是一个经典的寓言式的案例。这就是“舆论运动的区隔律”(寻找骑单车的人),舆论关注的运动方向绝不是一个队伍,而是这个队伍“出列”(区隔)的人。骑单车的那个人就是从3001个被枪杀者队伍中,向前三步走“出列”的人,让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舆论和传播的规律背后,就是人类认知心理。当时官员们送三百钱算是大礼了(相当于一个劳力一月的工钱),而萧何却破例送了五百钱。这件事,肯定在当时让众人印象深刻,更是让刘邦多年一直铭记于心。后来,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刘邦特意在朝堂上说了这件事;并且特意为萧何增加二千户的封邑,为报答萧何当时的二百钱之恩(《史记·萧相国世家》:“乃益封何二千户,以帝尝繇咸阳时何送我独赢奉钱二也”)。孟子曾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刘邦肯定特别感慨,在茫茫人海中,能够遇到真心待你的人,无比珍贵。真情难求,真心难得。漫漫人生路,经历过太多的人情冷暖,才明白真心的可贵,真心对自己好的萧何之可贵。萧刘,这两位感情深厚的发小英杰,今后还会在一起开创多么牛的事业,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悲欢离合故事呢?五、反秦灭楚:萧何在刘邦集团中都做了哪些重要工作?司马迁在《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CEO)。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之后(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政权,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记录的大规模平民起义),刘邦在四川郡沛县也举起了反秦大旗,起兵作了沛公,开始了创业征程。萧何拥刘起事,就常常作为刘邦的辅佐官督查处理日常事务。后来刘邦这个创业项目进展得很顺利。楚怀王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关中王。”那项羽在北边巨鹿郡和章邯的大军在鏖战,破釜沉舟。刘邦的非常大军推进的非常顺利,进入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王朝轰然覆灭。刘邦大军进入咸阳之后,这些将领们啊,都争先恐后的去到那些仓库去抢金银财宝,刘邦甚至还进了皇宫天天醉生梦死、释放着“好酒及色”荷尔蒙、陶醉在多巴胺的大脑奖赏回路中,后来樊哙、张良等苦苦劝他,老板,你要压抑“多巴胺” ,追求“内啡肽”(可自行百度)。刘邦这才又退回霸上(就是大名鼎鼎的白鹿原)。但是,萧何和别人不一样,那么萧何去干什么去了?萧何单独带领自己的人马,没有与其他人“同去、同去”放肆的嗨皮,而是做了一个学霸、一个职业的研究型领导干部才会做的事情,到秦朝丞相府和御史大夫府坐冷板凳去了。萧何把府中的法令文书、地亩图册、行政户籍以及关口险要、兵力部署等档案资料收集看管、造册登记、完好收藏,然后视若珍宝般的打包带走。前面介绍过,当时档案资料、图书文献那可是国家的重器和战略资产,是秦帝国几百年举全国之力而汇聚的统计资料,价值连城甚至可以说是无价之宝,尤其是对胸怀天下的治大国者。萧何为什么要这么做?萧何为什么能够这么做呢?随大流的从众心理是人之常情,一举灭了暴秦大家在咸阳城里“放松放松”似乎也情有可原,而萧何这种“众人皆睡我独醒”的气质,一种职业敏感和远见,却世所罕见。萧何肯定不是对金银财宝不感兴趣、不懂理财,他明白有比金银财宝更有价值、更需要紧急抢到手的宝贝。前面我们讲过萧何与四川郡的监御史大人经常交流,萧何虽然没有听从这位领导的推荐去中央政府工作,但他肯定对大秦帝国的丞相府、御史大夫府职责职能及运作机制已经了然于胸。所以他就去了丞相府和御史大夫府把这些图书典籍收藏起来。
这件事的意义太重大了。为什么呢?萧何因为这些国家档案和大数据,对帝国的国土、山川、人口、赋税了然于胸,有了国情政情社情民情的大Picture,形成了革命和建设的总方略。今后,这些图书典籍的重要意义将逐步显现。而同时代的秦末一哥项羽以及其它诸侯呢,暴发户心态,鼠目寸光见识短,司马迁说“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在京城咸阳是烧杀抢掠,临走还放火烧了咸阳城,阿房宫据说就烧了三个月。说句题外话,秦始皇和李斯当年焚书,烧的是民间的书,京城皇家还藏有诸子百家典籍,可惜这留着存档的版本,也被项羽放火烧了个精光。看吧,这就是差别!现在我们讲,认知的差距,是最大的差距。萧何此举,就是明证。项羽大胜章邯军之后也杀到咸阳,项羽本来想杀刘邦(“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后面的故事大家是都熟悉的“鸿门宴”,最后项羽放过刘邦,封了十八路诸侯,封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就是翻过秦岭跋山涉水去陕南汉中,管辖汉中、巴郡及蜀郡三郡,可是,刘邦本来要当关中王的。汉中及巴蜀地区,即使到了唐朝诗仙李白还在感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啊。这个时候,刘邦当然是不想被项羽流放呀。
▲《中国历史地图册》中的秦时淮汉以南诸郡,汉中郡、巴郡、蜀郡见左上。那么,刘邦会怎么反应呢?怎么反应?一个正常男人的愤怒反应。现代科学研究,愤怒是一种情绪的自然表达。导致愤怒的原因有很多,而且因人而异,可以关乎人、事、时及地,包括被欺负、被不公平对待、被侵犯、被指摘、自觉尊严受挫、被忽视、目标被阻挠、被打扰、被误会、被箝制等等。此时刘邦知道项羽的安排,这项羽欺人太甚,竟然无视楚怀王的约定,“三分关中,立秦三将”,把关中分封给秦的三位降将(降将!降将!降将!),而把攻取关中的俺刘邦发配到“偏僻荒远”的汉中、巴、蜀(其实这些地方已经成了鱼米之乡,而项羽及刘邦等人认知陈旧),去作汉王,还让三位秦将看住我,想把俺刘邦困死在汉中啊。项羽分明是目中无人、居心歹毒啊,“叔可忍、婶不可忍”,“石颗沙”不可辱,俺刘邦受了奇耻大辱,太没面子了,让俺刘邦今后怎么带队伍,召集兄弟们,统一思想,鱼死网破地跟项羽干一场,决斗!决斗!决斗!!后面发生的萧何劝刘邦当汉王的过程,颇为精彩。然而,《史记》记载寥寥数语。《萧相国世家》就一句话“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高祖本纪》只写到项羽“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后世北宋的《太平御览》与《资治通鉴》记载较为详细。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九)》记载:“汉王怒,欲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刘邦的几个铁杆兄弟、武将周勃、灌婴、樊哙也是火爆脾气,都想为老大出气,一起鼓动着要跟项羽拼命,眼看着这队伍就要冲杀出去了。此时此刻,对刘邦及其团队来说,是比“鸿门宴”还凶险的时刻,甚至是这只队伍最危险的时候。如果此时的刘邦队伍直接与项羽对抗,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脑袋”,自取灭亡。在这个极其关键的时刻,决定汉家江山社稷生死的紧要关头,决定刘邦革命事业成败命运的危急时刻,萧何的大局观、战略眼光及其冷静缜密的品质,给予了刘邦难以估量的巨大帮助。萧何心中早有长远规划,就把自己对刘邦集团“未来时期”路线图给刘邦汇报,边劝阻边汇报。司马光继续写到:萧何谏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夫能屈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北宋初年所编类书《太平御览》(宋太宗称赞该书“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为后代贡献了一个成语“开卷有益”)成书在《资治通鉴》之前,记载内容相当,还多记载了萧何在讲汤武之前,铺垫了一句话,“《周书》曰: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天汉,其称美乎?”这么重要的一句话,司马光为什么没有记载在《资治通鉴》里,笔者后来查询后,才恍然大悟。(《周书》是唐代令狐德棻主编的。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诏修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令狐德棻与岑文本、崔仁师负责撰北周史,成书于636年。)司马光自然知道《周书》是唐代的著作,怎么能出现在萧何口中呢?不过,据查“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最早出自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另有“天与弗取,反受其咎”见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是春秋战国以来的俗语,萧何此时讲出来,也合情合理。萧何的这段连劝阻带汇报的“汉中对”,简直堪称经典中的经典,甚至比四百多年后诸葛亮与刘备的“隆中对”还要精彩。(《隆中对》选自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东汉末年,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刘备三顾茅庐去隆中拜访诸葛亮,促成三国鼎立战略决策。)诸葛亮讲话刘备能听从,那刘备是三顾茅庐,求着诸葛亮给他上课的。一般人在老板发怒的时候,往往会顺从老板,甚至为了表现绝对的忠诚,而继续煽风点火,叫嚣决一死战、哪怕家乡遍地坟、也要杀光项羽的人。各位想,你要劝阻一个怒火冲天的老板,还要冷静讨论工作,最后还让老板听从自己、改变主意、连连称赞并立即行动,这个说服的难度该有多大!可是,萧何做到了!萧何是怎么做到的呢?萧何的这个说服技巧值得学习,我们尝试从心理学等角度进行分析。第一步,扔石头:提出问题,平息发怒的刘邦及众将情绪。根据现代科学研究,脾气暴躁、易怒,经常会发生情绪失控,要考虑到有生理性的疾病、心理的疾病及生理心理共病的问题。萧何与刘邦多年相处,刘邦不是疾病性的暴躁易怒,而应该是遭受侮辱的应激性反应。那么,灭火是首先要做的,而平息愤怒需要找准原因。在火头上的老板和同僚,萧何没有直接说不能与项羽决战,否则就是政治不正确,而是间接提出了一个问题,“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去汉中当王虽然不是理想选项,发展阶段是比不上关中的天府之国,但是不是比死掉还要好些呢?问题往往会引发人的思考,引导讨论方向。刘邦果然被萧何带到他的思路上了,开始从感性认知转向理性思考,不过刘邦还是怒气未消,反问萧何,“何为乃死也?”怎么就会送死呢?第二步,吓唬人:“贩卖”恐惧,管理注意力。听到刘邦已经和自己讨论出兵后果了,萧何就直截了当得给出了结论,“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 如今咱们的队伍兵众不如项羽,打100次肯定失败100次,不死还能怎么样呢!项羽和范增本来就防着大王您,还想找机会灭我们呢,鸿门宴上的凶险,大家都历历在目。这倒好,我们主动找他打,那只能死得更快。刘邦和众将听萧何这么一说,立马都冷静下来了,毕竟死亡比没面子更恐怖。这时候,刘邦的情绪又从愤怒转变成了泄气和无奈,只能听萧何继续讲下去。根据刘邦对萧何的了解,萧何肯定有主意。第三步,搭台阶:引用名言,利用天意神秘力量,助推刘邦和众将转变想法。萧何先引用春秋战国传下来的流行语,“天与不取,反受其咎”,这句话当年范蠡也讲给越王勾践。萧何借此奉劝刘邦顺从天意,而不是顺从项羽,给了刘邦和众将一个转变思路的极好台阶。刘邦心想,哼,项羽,俺刘邦不是怕你,这是天意。“天汉,其称美乎?”萧何继续给刘邦及众将这些大老粗宣讲自己的天文学知识,天汉,“紫刀布”,就是银河,昨天晚上大家看到银河了吧,那夜空中万星璀璨的银河,多么壮美,我们不仅有诗和远方,我们还有星辰大海和银河。天汉天汉,汉王汉王,这简直是全宇宙最美的王啊。刘邦和众将已经微微含笑了。现在我们感慨,没有萧何这句话,就没有后来的汉族汉语汉字及汉文化啊,原来我们汉族是天汉之子、银河民族。今天的我们,真应该好好感谢萧何的才华和视野。第四步,树榜样:增强自信、确立目标。萧何继续说,天汉天汉,不仅美,还是好兆头,寓意着我们的事业无限光明啊。“夫能屈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大王您完全可以像当年的商汤王、周武王一样,能屈能伸,能够屈居于一人之下,也能够伸展于各大诸侯国之上,可以像商汤灭掉夏朝而建立绵延六百多年的商朝,像周武王及周文王灭掉商纣王而建立八百年周朝,最终我们也会报仇雪恨、干掉项羽,一统天下。刘邦来了精神,在众将面前恢复了自信,就问萧何,嗯痕,那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嗫?第五步,画路线:讲明方案、畅想未来、推动行动。萧何胸有成竹的看着大家,取出此前收集的全国地图,摆数据、讲道理,根据全国各郡、汉中及巴蜀三郡的户籍人口、山川险要各类信息、数据,侃侃而谈,为刘邦详细汇报了以汉中、巴蜀作为根据地的可行性,最后萧何总结“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萧何建议刘邦就到汉中称王,暂屈居汉中,长养人民,招贤纳士,从汉中把巴蜀的力量也整合起来,汉中和巴蜀之地,秦国时李冰父子把都江堰早都修了,农业及经济发展越来越好,早已不是蛮荒之地;进而积蓄力量,伺机出兵关中,再次平定三秦,进而东出函谷关,然后就可以图谋天下了。萧何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刘邦和众将听后群情振奋。刘邦听了萧何提出的“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20字革命事业总路线,大喜过望,大声叫好,像打了鸡血,立即行动,带着三万兵马前往汉中就国。萧何在汉中就被汉王刘邦任命为丞相。知名语言学者、演讲专家闻闸教授认为,最成功的讲话,就是把自己的语言变成别人的行动。萧何上面这一番“汉中对”就是最成功的说服讲话。在这个极其关键的时刻,萧何就这样为刘邦化解了一次特别重大风险,并确立了“未来时期”发展战略规划。这时候我们再看啊,萧何收集秦图书律令,极其高瞻远瞩。萧何真可谓具备信息意识、会计精神和“大数据思维”的先行者,尤其是体现了“用数据说话,靠证据做事”的会计精神。作为一个不能带兵打仗的管家,在老板刘邦忍辱暂居汉中的日子里,萧何紧接着又帮着刘邦干了一系列大事儿。什么大事儿?一是“养其民”。巩固汉中的根据地,大力开展生产,安抚百姓,稳定秩序,储备粮草军饷,为刘邦初步建立起了一个“还定三秦”的战略大后方。二是“收用巴蜀”。萧何看到弹丸之地的汉中,不足与支撑汉王与项羽未来的长期争夺,他派遣官员前往巴、蜀二郡,恢复社会秩序,鼓励乡民耕地种粮,及时收取赋税,征召士卒以补充兵员。三是“致贤人”。为刘邦的王图霸业发现、招纳和推举有用的人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发现和多次推荐韩信。刘邦的汉家江山,有一多半是韩信给打下来的,萧何推荐的这一个人贡献太大了。“月下追韩信”是萧何推荐人才的典型案例。项羽分封后,“诸侯各就国。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史记·高祖本纪》),韩信就是这个时候追随刘邦队伍来到了汉中。因为韩信到了汉营之后在萧何管理大后勤范围内做了治粟都尉(秦朝置,为治粟内史属官;汉沿置。专司军队粮食供给。)他的才华就被萧何所发现,经过与韩信多次交流,萧何发现韩信胸有百万之兵,绝不仅是能做后勤保障工作,堪当大将军呀。萧何就向汉王多次推荐韩信去做军事的中心工作。但是刘邦怎么反应的呢?听到萧何向他推荐韩信,刘邦最初他肯定不当回事儿。为什么?因为韩信是从对手项羽营中跑来的,并且韩信出身寒微,江湖上人都知道他曾受胯下之辱,汉王刘邦自然是没有把韩信放在心上。所以也就没有听萧何的。可是韩信呢,虽然出身贫寒(纯D丝),可是韩信同学自信心爆棚,这是有军事大志向的豪杰。听萧何多次向汉王推荐他,没有结果,韩信内心很受伤,汉王不重用咱打仗,天天干后勤保障,供应粮草,给战友们张罗饭菜,虽然已经差不多副部级了,可是这个工作俺不喜欢,俺韩信心里难受想哭啊,走吧。当然呢,我们估计,韩信这也是一个欲擒故纵之计,所以拉上马(没有骑)慢跑,去郊外散心去了,还一路和熟人打招呼,我走了啊,兄弟们你们保重,后会有期。不然的话,他骑着马一路飞奔,萧何半天之后得到消息,咋能追得上呢?萧何听到消息,说报韩信独自与一匹马出城了,再问不是去郊游,是离开汉营,和大家告别了。萧何这才大吃一惊,萧何这下怎么办呢?
▲“祖传假画”《萧何月下追韩信》,作者夏阿。因为刘邦队伍到了汉中之后,说实话当时汉中经济水平,比关中比山东(中原、华北等)要差很多,并且汉王的这些士兵们也都是从楚国东部过来的,生活上很不适应,慢慢的就很多人跑啊。韩信就借这个风,也跑一跑。萧何得知消息,放下公务,都来不及向刘邦报告,立即骑上马,一路狂追啊。出城的时候,也来不及向守卫解释。丞相去哪里?我要出城,去那里。守卫懵了,丞相也跑啦?哎呀,大伙儿也都回去吧,洗洗睡。然后守卫回过神,赶紧报告汉王刘邦。萧何这一追,追出了一个千古佳话,“萧何月下追韩信”,那么萧何就不出意料的在地标位置把韩信找到了,然后萧何与韩信肯定是一番感情深、本领强、要重用的推心置腹交谈,说服了韩信。萧何带着韩信就回到南郑汉营。萧何就向汉王复命。那刘邦这会儿呢,听下面人报告萧何跑了,刘邦是又气又急呀,这以前愤怒的情绪又来了。刘邦见到萧何之后啊,刘邦开口就骂萧何,别人跑了就算了,怎么你也跑了?!我们俩可是最铁的兄弟啊,你是汉王的丞相啊。你想干嘛你?!萧何就把这个原由告诉了刘邦。刘邦说,怎么你去追韩信去啦?十多位将领跑了,也没见你去追,你就这么舍不得韩信么?老伙计,你就别再骗我了。然后,萧何就再次向汉王推荐韩信,“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史记·淮阴侯列传》)这次刘邦听进去了,好吧那就让韩信转岗,从后勤来部队,就干个将军吧。萧何赶紧说,任将军还不行,韩信还得走,必须是军队的最高首长,做大将军。刘邦看在萧何历来做事靠谱、一直深谋远虑、一心一意为汉王的原因,就听了萧何的意见,任命韩信为大将军。萧何紧着说,简单任命还不行啊,那得修坛拜将,就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刘邦也同意了。后来也有故事,那就是汉王筑坛拜韩信为大将军,当时汉王手下那些将军们都以为是自己呢,等宣布后一看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民国时期冯玉祥将军为韩信题联,“盖世勋名三杰并;登坛威望一军惊”,可以想象当年名不见经传的胯夫韩信,一下子被提名为三军统帅时,在场所有人的惊讶和不解!后面的故事各位也都应该熟悉了,汉王在韩信的统兵之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今天陕西省宝鸡市)。汉王带兵东出,平定了三秦。也可以说是“前度刘郎今又来”,俺刘老三又回到关中了。那在刘邦韩信在外打仗的这个时期,萧何在做什么呢?我们本文的男一号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在后方,负责收服巴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告谕百姓,为在前方作战的军队供给粮食。汉王二年,汉王联合诸侯一起攻打项羽,萧何继续留守关中,侍奉太子,因为京城咸阳已被项羽屠烧,萧何他们就在栎阳(战国初秦献公和秦孝公的都城,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处理政务。前方打仗吃紧,萧何在后方肯定不是紧吃。那么,萧何干了哪些大事呢?萧何制定各种法令制度,建立宗庙、社稷、宫殿、县邑。这些都是大事,萧何久经机关公务历练,报告请示的规矩意识极其牢固,实施这些大事总是先向汉王上奏报告,汉王也总是予以批准,许他施行。有时来不及上奏,就因利乘便,用最合适的方式先行办理,等汉王回来再报告。你看,萧何这做丞相的,做事多么周全、务实,那刘邦老板能不喜欢、能不放心吗。汉王因此把关中的事务专门委托给萧何。刘邦及韩信等诸将在前方征战,萧何在关中管理户口,通过水路和陆路转运军粮,供应前方的军队。可是,项羽部队的战斗力真是太强了,项羽“力拔山气盖世”,是秦末汉初第一猛人。根据项羽自述,他起兵八年,大小七十次战役,就没有输的时候。刘邦军队的战斗力,和项羽部队相比,那是差远了。汉王刘邦在战场上多次损失军队逃走(多次惨败),彭城之战项羽竟然长途奔袭,以3万骑兵战胜刘邦56万人马,刘邦最后身边只带了10余人仓皇逃命。死里逃生的刘邦怎么办呀?你还能再跟项羽去拼吗?刘邦还就有这个韧劲儿,百败百战,还要再跟项羽拼,直到翻盘的最后一局。
▲影视剧中惨败落魄的刘邦。不过,要拼也得有实力。刘邦这满血复活的实力从哪儿来呢?多亏萧何经营好了关中大后方,经常征发关中的士卒,随时补充汉王军队的损失。这一下,刘邦心里就有底了,继续跟项羽干,赌输了还有本儿啊,哪怕兵败了99次,第100次赢了,就全赢了,可以彻底翻盘。只要有本钱,总能捞回来。不过,刘邦难道就真的百分之百的放心萧何在后方吗?作为政治家可真不容易,刘邦在前方打仗,后方的事可也没少操心。前204年(汉王三年),汉王与项羽两支军队在京索(秦汉时期地名。在今河南荥阳市南部,东起豫龙镇京襄城,西至索河一带)之间对峙,汉王多次派遣使者回到关中去慰劳萧何。萧何起初觉得,刘邦前方打仗这么忙,还多次派遣使者回到关中来慰劳我,汉王对我真够意思,真关心,还从前方给后方送温暖来。不过,萧何属下有位鲍生提示,“汉王在外,风餐露宿,却屡屡派人来慰劳您,这是为什么呢?”萧何被问了个激灵,嗯?究竟是为什么呢?鲍生接着说,这是因为汉王起了怀疑您的心思,对你开始不放心了。您想,汉王天天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时刻有生命危险,而您和族人在后方,您又把关中经管得越来越稳固,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汉王就起了怀疑您的心思,担忧万一您有了异心,那他就是腹背受敌了。萧何听进去了鲍生的话,就请教鲍生的意见。鲍生就向萧何建议,为您打算,您不如把自己家族子孙兄弟中能够作战的都派到前线军队中去,这样汉王一定会更信任您。于是,萧何听从了他的计策,汉王刘邦大为高兴。这里我们看到萧何真是从谏如流、心胸开阔、冷静谨慎。他真是不愧从基层干起来的优秀领导干部。
六、论功大智:刘邦君臣给萧何定功蕴藏了什么道理?刘邦继续与项羽缠斗,积蓄力量,在公元前202年冬天给项羽上演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垓下之围的精彩大戏。项羽兵败,霸王别姬,无颜再见江东,自刎于乌江。刘邦顺利统一了全国,建立了汉帝国。刘邦创业团队的革命事业,从前209年在沛县举旗,经过八年奋战,成功了。
汉帝国完成了建国大业,就得论功行赏(出自《韩非子·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对于建国功勋们,该怎么论功排名,怎么封赏呢?尤其是对本文男一号萧何,这位基本没有统兵打仗,而主管财务兵员及物资保障大后勤的丞相,在刘邦和众人心目中是什么样的贡献,又该如何论功行赏呢?
▲《中国历史地图册》中的西汉时期全图。论功行赏的本质是绩效管理,而绩效管理是需要赏罚分明,可以说古今中外都是理论和实践的难题。论功行赏弄不好,反而会导致“二桃杀三士”的悲剧,给团队带来颠覆性的悲剧后果。同时,在公司团体等组织中,中心业务工作与财务保障部门的横向绩效,孰重孰轻(即使业财融合,也以相对独立为前提),也一直以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五官争功”而屡见不鲜。对于上述问题,刘邦团队的论功行赏过程非常有启发,给了我们诸多启示。《史记》在这方面着墨不少,笔者综合起来做了深入梳理和思考。首先,刘邦为我们揭示了大后勤与战略、业务战术(中心工作)并列的顶层价值,开创了“刘邦模式”。根据百度百科,西方Logistics(后勤学)来自希腊文,代表“精于算计”;罗马与拜占庭帝国时代开始将此语用于行政。法国军事家Antoine-Henri Jomini(1779年-1869年),最早将此语用于组织军事行政。他把战争的理论设想成“三位一体”的部分:战略,地面战术与后勤。感谢司马迁的记载,笔者认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提出“战略、战术(业务)和后勤”三位一体的人是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换句有点学术研究味道的话说,汉高祖刘邦是“战略、战术与大财务后勤三位一体”理论的最早创立者。此话怎讲?汉高祖刘邦大宴群臣,喝得非常开心,刘邦就询问群臣“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对于群臣的回答,刘邦认为比较片面。然后,刘邦就总结自己“反秦革命事业”成功经验,出口成章,文采飞扬,堪称《史记》中刘邦最精彩的皇帝语录。刘邦认为,直接原因是因为“能用”张良、萧何与韩信三位“人杰”。《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上面这段话太有名了,古往今来,也有太多的人运用这段话来讲人才的重要性,要重视人才,要善于发现人才,要用好人才;或者对比三人的人生结局,而感慨要淡泊功名、明哲保身。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十一)中向皇帝就此三杰人生结局而发感慨,“臣光曰: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有超然而独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辨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诡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如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阴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然而,笔者发现,新的问题来了。我们深入分析,刘邦帐下文臣武将人才济济,除张良、萧何、韩信外,曹参、陈平、樊哙、周勃、彭越、英布、夏侯婴、灌婴、王陵等皆为人中龙凤,都是西汉开国功臣。就单说曹参,早年跟随汉高祖刘邦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史记·曹相国世家》中司马迁用词最多的就是“破之”“大破之”“取之”,粗略汇总有20多次,尤其是攻取关中而灭秦的将领就是曹参。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并任命曹参为齐国相国。在齐时采用盖公的黄老之术,百姓安定,称为贤相。汉丞相萧何死后,曹参继任汉丞相,并遵照萧何所制定的政策治理国家,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萧规曹随”传为历史佳话。现在,我们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刘邦此时单独说“张良(字子房)、韩信及萧何”三人?有人认为,刘邦这是给大家打招呼,这三位功劳最大、绩效最好,和他关系最好。这种观点与事实不符。据《史记》,刘邦建国后,除了裂土封王8人(韩信初为楚王,后贬为淮阴侯),还封侯143人,又根据功劳大小排了十八元功(首功)侯。这十八侯分别是:酂侯萧何、平阳侯曹参、宣平侯张敖、绛侯周勃、舞阳侯樊哙、曲周侯郦商、鲁侯奚涓、汝阴侯夏侯婴、颍阴侯灌婴、阳陵侯傅宽、信武侯靳歙、安国侯王陵、棘浦侯柴武、清河侯王吸、广平侯薛欧、汾阴侯周昌、阳都侯丁复、曲成侯虫达。刘邦在三杰中第一个说张良,可是上面十八侯名单中,张良没有进十八首要功臣名单(虽被封为留侯)。由此可见,刘邦讲自己夺得天下原因是能用“三杰”,显然不是仅仅讲自己有了三位人才,更不是总结三位的功劳,做出最高指示而给绩效考评提前吹风。而且,为什么刘邦从整体上说了三人,而不是一人或两人?如果从个人感情上,刘邦其实不是完全信任和喜欢韩信的,又为什么把韩信重点提及到呢?为什么刘邦对三人的主要特点表述又各不相同?是啊,为什么呢?司马迁没说,也不能穿越找刘邦问啊。我们运用理论分析的逻辑工具,来分析刘邦对三杰的称赞,从“战略、战术与大财务后勤”三位一体视角检视,上述问题便豁然开朗。“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是刘邦集团中战略部门的首席代表、最高负责人;“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的萧何是刘邦集团中的大财务后勤板块的首席代表和最高负责人;“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是战术与作战的业务板块的首席代表与最高首长。刘邦看似在评价自己善于用人才,深入分析之后,则是通过表扬具有代表性的三位人杰,肯定了刘邦集团中三大板块的杰出贡献,也深刻表明了组织与事业成功的战略、战术与大财务后勤三大要素“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顶层价值。因此,笔者将战略、战术与大财务后勤的“三位一体”理论创立者归于刘邦,也将该理论称之为“刘邦模式”。运用中学历史课本的常见考试知识点,提问:该理论模式比法国军事家Antoine-Henri Jomini(1779年-1869年)提出的“三位一体”理论至少早多少年?(A.2000年,B.1500年,C.1000年),参考答案选A。笔者认为,作为一代雄主、最优秀的古代皇帝(可以不用之一)、第一位布衣皇帝,刘邦具有极强的系统认知能力,经历了七八年的秦末残酷斗争,大小战役不计其数,自然对于如何成功、为什么能成功也经历了长期的深入思考,因此,刘邦直觉认为“三位人杰”是本集团事业成功的最重要和最直接原因,而成功的道理都是一样的(而失败者的原因各不相同),刘邦就这样指出了组织和事业成功的最重要最核心的三要素(战略、业务战术与大财务后勤),并应该被系统化的有机整合(“吾能用之”)。不过,新的问题来了,为什么两千多年来没有人把刘邦人才观点总结提升为军事战略思想?个人觉得,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对缺乏逻辑训练,缺乏兼顾整体格局与局部细节的系统论认知训练,对于很多观点仅作为灵光一现的所谓“智慧”、高见和真知灼见。例如《资治通鉴》、《智囊》、《菜根谭》等告诉人“窍门”的书籍才会大行其道,然而很多智慧老话又往往存在矛盾的说法 ,这就是不讲究逻辑的结果。因而,对于刘邦的人才观点,后人也往往作为孤立的“高见”来看待,而未能跳出当事人视角而从整体上进行系统思考与把握。第二,刘邦为我们揭示了战略与执行不同层面的绩效考评。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皇帝刘邦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由于群臣争功,过了一年多仍然没把功劳的大小决定下来。看来,这论功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吧。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属于最大的档次,把他封为酂侯,给他的食邑户数很多。部队的功臣们纷纷表示不服,我们亲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攻破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或大或小,都有战功。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靠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位居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刘邦早有预料,准备打个比方说服这些部队出身的将领,诸位懂得打猎吗?众将们经常打猎,当然懂得。刘邦又问,那你们知道猎狗的作用吗?众将也回答说知道。刘邦看连续两问已经铺垫到位,这才说出核心观点。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能够发现踪迹向猎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在你们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兽,不过是“有功的猎狗”(功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是“有功的猎人”(功人)。何况你们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全部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众将领一听,皇帝认为萧何是功人,我们才只是功狗,这差距不小啊,好像被当头泼了一盆水,虽然未能心服口服,也都不敢再说什么了。虽然刘邦这个“功狗”“功人”的比喻不太恰当,不过亭长出身嘛,说话难免糙了些,但是道理还是说明白了。那就是战略绩效和执行绩效的区别,动脑的和动手的区别。这也启发我们,制定绩效规则的时候,要考虑到战略绩效和执行绩效的区别。第三,刘邦君臣为我们进一步揭示了“大财务后勤”系统价值的规律。我们再进一步思考,在战略、战术及大财务后勤三者中,大财务后勤居于什么样的地位,在三者中又是如何发挥作用、发挥什么作用的?从刘邦与群臣对话,分析为什么萧何是首功的原因,我们便可以深入探析,回答上述问题。刘邦召集群臣讨论功臣排名之时(确定十八元功侯的排名),刘邦没有采纳按照形式笔画排序的方式,也没有列个名单标注排名不分先后。可是,这就给会议出了一个难题。十八元功侯内部怎么排名?尤其是,谁排第一?排在前面的人选逐步聚焦在曹参、萧何等人,朝中大臣皆认为曹参跟随刘邦南征北战,身受70余处战伤,攻城略地、功劳最多,皇帝的老乡曹参应排第一。刘邦此前已硬要功臣屈从自己,封给萧何很多食邑,还说众将领是“功狗”。到排定十八元功侯位次时,各位将领集中意见,一致抬出皇帝的铁杆兄弟、军人的代表曹参,试图压住文官代表萧何。刘邦找不到理由驳倒群臣们的意见,但心里还是想让萧何居首。刘邦虽然明白确实萧何功劳最大,但他自己未形成理论化、系统化总结,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这是一个很尴尬的时刻。就在这个时候,本朝特别善于总结归纳、提炼概括的官员说话了,关内侯鄂君说道,“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史记·萧相国世家》;此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记述较祥,遗憾司马光未做“臣光曰”的评论)此鄂君即鄂千秋,职业是谒者,春秋战国时代,谒者是国君用来传达命令兼出谋划策的近侍。此人后来因为这次发言而功勋卓著,有观点认为是小人物投机成功上位,笔者不敢苟同,另文为大家分析。只见小人物鄂千秋侃侃而谈,回顾了五年楚汉相争的革命史。他语气坚决的认为:群臣的议论都是错误的(一语惊四座)。那曹参虽然有野战杀敌、夺取土地的功劳,这只不过是一时的事情。陛下与项王相峙五年,经常因为战败而丧失军队,士卒逃散,单身逃走多次了(揭了皇帝刘邦的老底,真有胆儿)。然而,萧何总能从关中派遣士卒补充前线的军队,虽然没有得到陛下征召兵员的诏令,而在陛下危急的时候,他却能派遣几万士卒来到陛下身边,这也有多次了。汉楚两军在荥阳对抗几年,军队没有现成的粮食,而萧何从关中水陆转运,供给粮食,从不匮乏。陛下屡屡把山东地区丢失给项羽,但萧何一直保全关中等待陛下,让陛下可以运用关中的人力物力组织反攻,这是万世不朽的功劳。如今曹参这样的人即使少掉几百个,对汉朝来讲,算得了什么损失?汉朝有了这些人,也未必能靠他们得以保全。怎么能让一时的功劳凌驾于万世的功劳之上呢?应该是萧何为第一,曹参第二。关内侯鄂千秋的评价正中刘邦下怀,刘邦便顺水推舟的将萧何排在了功臣第一位,使得萧何位列众卿之首,被称为“开国第一侯”,食邑万户。那么,关内侯鄂千秋对萧何排名第一位的分析,究竟讲了什么道理?抛开刘邦与萧何的“发小”般的个人情感因素,从系统论分析。萧何作为建汉首功,成为创建西汉王朝事业和刘邦集团成功的首要贡献者,我们前面分析过萧何代表了“大财务后勤”事业,那么在“战略、战术及大财务后勤中”构成的“商业模式”三者中,“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的萧何,就深入揭示了“大财务后勤”对于组织系统的核心价值密码。那么这个核心密码到底是什么呢?“刘邦模式”及法国军事家Antoine-Henri Jomini的“三位一体”理论,对于大后勤发挥作用是静态分析,主要着眼于一场军事斗争的成败,未能从组织系统长期发展以及军事的系统论来认识。笔者认为大后勤与战略、战术的关系应该站在系统论的来解读和认识。“大财务后勤”对于组织系统的核心价值密码就是:战略确定组织的“商业模式”,战术是组织“商业模式”实施执行的方式,而大财务后勤是“商业模式”在短期长期实施时不中断可持续运转的支撑和保障,换言之“大财务后勤”保障组织的 “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循环不中断。“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的萧何的巨大贡献,作为主管“后勤保障”丞相而成为建汉首功,萧何实至名归的深刻道理正在于此。因此,刘邦听了鄂千秋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觉得说到点子上了,刘邦大声称赞“说得好。”于是就下令定萧何在功臣中位居第一,赐给他特殊的礼遇,即可以带剑穿履上殿,入朝拜见时不必同其它臣子一样小步快走。对于关内侯鄂君的善于总结提炼的贡献,刘邦也充分肯定,他又说:“我听说进荐贤能的人应该得到重赏。萧何的功劳固然很高,但得到鄂君的阐释才更加明显。”刘邦于是依照鄂君原先所享关内侯的食邑,封他为安平侯。看到这里,我们不由感叹,刘邦的认知能力和领导水平简直太高了,领悟力判断力极强,一点就透,从谏如流。这样的老板,肯定对人才具有极其强大的吸引力,难怪天下英雄蜂拥而至。也由衷的感慨,刘邦及属下这帮君臣,开诚布公,实事求是,关于管理、绩效及激励机制的道理是越辨越明。阅读《史记 》这些篇章,笔者不断追问并系统思考,从刘邦及萧何故事中领悟到这个大财务后勤的核心价值“密码”时,有一种如获至宝的幸福获得感。这个核心密码,对组织成功发展、对后勤与财务工作也很有启发价值。七、治国安邦:建汉后萧何还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呢?《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陆贾曾向刘邦进言,天下“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汉高祖刘邦刚刚夺得天下,还没有从喜悦的心情中走出来,陆贾便常常在他的耳边唠叨《诗》《书》如何好,应当读一读,惹得这位出身亭长的新皇帝不耐烦了,龙颜大怒,破口大骂:老子在马背上夺得天下,读这些书干什么。陆贾也毫不相让:你从马背上夺得天下,难道你还要在马背上治理天下吗?古代的圣贤治国哪个不是“逆取而以顺守之?”如果秦始皇夺得天下后不任刑法,而是认真总结前贤的治国之道,以仁义道德行之天下,你今天还能登上皇帝的宝座吗?刘邦听后虽然不高兴,但却面有“惭色”。于是他下令陆贾总结秦亡汉兴以及历史上国家兴衰的经验教训。陆贾撰成一篇便上奏一篇,史称“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陆贾的思想终于获得了高层的赞赏,他的文章也被汇编成《新语》一书。《史记》记载这段君臣思想的激烈交锋,并达成“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共识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根据司马迁的评价,萧何的治国理念是“顺流与之更始”,顺应民意,有所更张,“顺流”与陆贾的“顺守”含义一致。此思想在曹参身上表现得更为极致。他任齐国丞相九年,治用黄老术,“齐国安集,大称贤相”。后继萧何为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史记?曹相国世家》)。曹参原为武将,他决然放弃“马上”治天下的思想恐怕与整个统治集团的思想转变不会没有关系。我们已明白萧何的治国理念之后,那么,萧何在西汉建立之后具体做出了哪些功绩呢?笔者简要概括为三方面。第一大贡献:协助平叛,巩固中央政权,维护大一统帝国。《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公元前197年秋季,赵相国陈豨(xī)在边境代地造反,汉高祖刘邦亲自率军往东,前去讨伐陈豨。刘邦御驾亲征,劳师在外,萧何作为丞相留守后方,做了大量工作。“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如陈豨时。” (《史记?萧相国世家》)第二年春季,淮阴侯韩信又在关中勾结陈豨谋反,吕后用萧何的计谋诛杀了淮阴侯。这里就是那句俗语来由,“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似乎萧何成为了韩信人生喜剧加悲剧的最大推手。人们大多认为,“成也萧何”“萧何追韩信”的历史佳话使萧何堪称识才惜才的典型,“败也萧何”又似乎使萧何成为反复无常的败事典型。真可谓,此一时,彼一时。对这句俗语,笔者有不同的认识,详细为各位解读。最初故事是司马迁记载在《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初萧何荐韩信为大将军,建汉后又助吕后设计杀害韩信,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绝不是司马迁的结论。至少在宋代以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作为一句民间俗语流传,南宋名臣洪迈(1123年-1202年)在《容斋续笔.卷八.萧何绐韩信》写到,“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民间俗语用以类比事情成败都由同一人造成的,也用来形容为人做事出尔反尔。在汉王朝建立过程中,刘邦逐渐分封了韩信、英布等八位异性诸侯王。刘邦、张良、萧何他们的治国思路与项羽、韩信等人是有很大的区别。项羽韩信等还是想回复到秦王朝之前的周代分封诸侯时代(封建体制),各诸侯国就如老子所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刘邦与萧何他们是见过大世面的,见过一个统一秦王朝的体制及气象,在确立反秦及革命指导思想和建国战略方面,也能够将暴君与秦制相区分,汉承秦制并加以改良(“顺流与之更始”),而分封的诸侯王,只能说是革命时期及建国初期的权宜之计,最终分封的诸侯王与中央王朝之间,必然会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也让萧何遭遇了人生的风急浪险,艰难决策的情理冲突。在汉初各诸侯王中,萧何强力推荐给刘邦的韩信,是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为汉家江山立下的汗马功劳,韩信居功至伟,但因其曾拥兵自重、逼刘邦封王才出兵,他又成为高祖刘邦最为提防的“大军阀”。项羽一死,刘邦就剥夺了韩信的兵权,分封异性诸侯王时,刘邦有意把韩信调离他根基最深的齐地,迁往楚地作楚王,韩信对此一直心存怨恨。高祖刘邦回洛阳,封韩信为淮阴侯,调其进京,事实上软禁都城,免其滋事。韩信心态失衡,闷闷不乐,常称病不肯上朝。陈豨在边境举兵叛乱,刘邦亲统大军前往镇压。韩信动了歪念头,认为机会来了,暗中派人与陈豨联络,企图里应外合,发起政变。不料消息走漏,密谋的计划被皇后吕雉全部掌握。事关大汉江山社稷,吕后决计捉拿韩信就地处决,但顾忌韩信英武盖世、威名远扬,万一闪失,引起更大祸乱,后果不堪设想。吕后反复思索,就请老丞相萧何协助。对于韩信的处境遭遇,萧何也自有想法,毕竟是出生入死为汉王朝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军,高祖的防范之心是否有些过分?对这位功臣的安顿是否有失公允?当然,这些只能默默地藏在萧何心里,作为忠于汉室的萧丞相,他只能顾全大局,选择维护汉皇的尊严和旨意,维护新政权初定需要的稳定大局。韩信被刘邦调来京城,萧何理解刘邦的意思,也希望韩信能忍辱负重一段时间,假以时日,逐渐释却高祖心中的疑虑,萧何再寻求妥善办法来化解君臣之间不愉快。可是,韩信的铤而走险是他所没有想到的,萧何立刻被推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一边是为自己所赏识的军事天才,一边是吕后凶狠迫切的目光,何去何从?吕后的意思是要萧丞相谎言将韩信骗至宫中,这与萧何一向的操守大相径庭,实在是太为难行为端庄的丞相大人。出于对高祖的忠诚,也有可能是畏于皇权的威势,萧何按照吕后安排,来到韩信家中,告诉韩信陈豨之乱已平,群臣都到宫中向皇后太子朝贺,希望韩信也能进宫表示一下。韩信哪有心思去,他向丞相称病难以出门。萧何不得不再三规劝:即使有病,应付应付一下,总可以吧。丞相对韩信的知遇之恩,韩信没齿不忘,皇帝皇后的面子可以不给,恩人的情面怎能拂逆呢。韩信答应了丞相。韩信一入宫,即被吕后安插好的武士捉拿,扭送斩杀于长乐宫的钟室。韩信死前没有怨恨萧何,司马迁记载: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儿女子”指吕后与太子。韩信之死,真可谓性格决定命运。司马迁也非常同情和惋惜韩信的遭遇,在《史记?淮阴侯列传》感叹,“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已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意思就是说,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自夸军事才能比皇帝刘邦牛),那韩信在汉朝的功勋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这些人相比。可是,他没能致力于这样做,而天下已经安定,反而图谋叛乱,导致诛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么。太史公就是认为,韩信的情商太low了,政治太不成熟了,自找死路,韩信人生悲剧结局与萧何毫无关系。后世民间俚语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实是人们同情韩信而对其失败的“外归因”心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Heider最早对行为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外归因心理,是指由于人具有寻求和谐而不是自相矛盾地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的动机,因此对行为往往归因于个人自身之外的条件和因素,包括机会和他人影响、环境条件等,例如小孩误撞桌子会归因桌子坏),这种心理就是从客观的外部环境找原因(理由或借口),把事情成败得失的决定因素推诿到别人身上。
▲西汉吕后等所用“皇后之玺”,1968年在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公社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在韩信这件事上,民间俚语就无奈地让萧相国做了这千古冤案的背锅侠。韩信的战功有萧何荐举的前提,但这样能征善战的将才,放到那里也会出人头地;而韩信的杀身之祸,分明是战略失败和一时糊涂自取的,如果决意叛汉自立,早年的机会就不少,等到没有机会了,却又私通叛贼,简直可笑又可悲。所以说,韩信欲谋反破坏中央集权体制,萧何协助吕后平叛叛将(可惜是萧何赏识的韩信),从维护巩固中央政权的战略大局而行动,也成就了中央政权的稳固,有利于当时长年战乱后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与人民休养生息,更奠定了今后汉朝及后世的中央集权体制,维护了中华帝国的大一统。第二大贡献:萧何作为“总设计师”监造了长安城及宫殿,开创了长安古都的千年历史。
▲汉长安城、唐长安城及现在的西安城墙(黑色方形)公元前201年,当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设宴庆贺自己打下天下时,一位叫娄敬的边防兵却请求晋见,细说长安之利,、力劝刘邦将都城迁往关中,以占据秦的险固之地(看来此位边防兵也是业务尖子,熟悉天下山川与攻防)。娄敬的主张得到了张良的支持。他们认为,关中地区“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关中又是“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这里进可攻,退可守。刘邦一听,当天就起驾入关,暂居旧都栎阳,由丞相萧何负责,在渭河岸原秦朝兴乐宫的旧址上修建新的国都。汉朝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在汉长安城建都的十个王朝累积式地构建起了中国传统多元文化。汉长安城是汉文化的发源地,汉族、汉人、汉语、汉文化等历史概念诞生于此,文景之治、抗击匈奴、独尊儒术、汉武盛世、昭宣中兴、编撰《史记》等历史事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汉长安城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汉长安城是东方土木结构建筑传统的代表,古罗马城是石头建筑传统的代表,分别对古代东方的城市营造和古代欧洲的城市建设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汉代长安城区域面积为54.81平方公里,主要建筑遗址有长乐宫、建章宫、桂宫、明光宫等,仅未央宫、长乐宫就占去汉长安城一半面积,建筑残留痕迹最多的则是位于城西的建章宫(笔者家乡就在附近,此处现有建章路;建章宫比未央宫占地面积还大,有廊道直通两宫之间)。建造都城,如此重大的“天字一号”项目,刘邦自然要全权委托萧何负责。汉长安城及未央宫等就是由丞相萧何总负责监造,那么,萧何是如何设计并监造如此恢弘庞大的长安城呢?关于萧何监造长安城及未央宫等宫殿,现存史料极少,即使司马迁在《萧相国世家》中也只字未提,颇为遗憾。西安有个汉城乡,就是汉长安城遗址所在,由于历代王朝与遗址区群众的倾力保护,西安二环也要为此让道,历经2200多年依然完整保存至今,是中国现存规模宏大、格局清晰的古代帝国都城遗址,城垣内面积36平方公里,包括建章宫等遗址,遗址保护总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现北京西城区面积50.7平方公里)。2019年夏天,笔者回家乡还去参观过汉长安城遗址公园,遗址区域确实很大,原有的汉家皇宫楼阙已不复存在。遗址空悲未央宫,皇天厚土无声的述说着遥远的辉煌。各位如去西安,可到此处抒发怀古幽情,追思萧何当年营造长安城的艰难与辉煌。不过,司马迁还是在《高祖本纪》中记述了一段“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的故事: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高祖还,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高祖乃说。
▲汉长安城遗址出土的四神瓦当之青龙纹,另有白虎、朱雀、玄武纹。丞相萧何为了这座能与大汉声威相称的新都,可谓费尽心思,从总体规划布局到具体施工修筑,事无巨细,样样亲力亲为。在他的精心组织、协调、指挥下,先后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在平地上为汉高祖刘邦建造了一座以未央宫和长乐宫为主体,宫殿、台榭、楼阁、园林、池鱼齐全,气势无比恢宏的长安城。这无比壮美的汉长安城,我们今日只能在大脑的元宇宙中瞻仰。时至今日,即使是当年未央宫屋檐上护椽导雨的汉瓦当,已经足以让我们惊叹其精美又实用,艺术性与实用性的高度统一。作为一个生长于斯地长安的两千多年后的我,已经倍感欣喜(“长安”作为行政区域名称自秦末沿用至今)。萧何主持营建长安城,这天字一号项目的标志性工程肯定就是皇宫未央宫了(笔者高中求学的西安未央区,即得名于此)。未央宫建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建成之后,萧何呈请高祖刘邦视察验收,刘邦看到宫殿非常壮观,没有高兴,反而很生气,很严厉地对萧何说:“天下动荡纷乱。苦苦争战好几年,成败还不可确知,为什么要把我居住的宫殿修造得如此过分豪华壮美呢?”我们看到未央宫的复原图,确实气势恢宏、规模庞大,宫内殿阁四十多座,总面积约5平方千米,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总面积是明清紫禁城的六倍之大。刘邦出身平民,一直都是在戎马生涯中度过,生活朴实,一直是自觉抵制奢靡之风。萧何肯定早有考虑,就赶紧向刘邦解释,“正因为天下还没有安定,皇帝也南征北战,才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建成宫殿。再说,天子以四海为家,皇帝的威严要辐射到天下每个角落,如果皇宫的宫殿不够壮丽,就无法树立天子的威严,而且也不能让后世超过您这开国皇帝呀。现在把宫殿建造规格高点、面积大些,也为未来留下空间,今后也就不用再造宫殿、增加后世负担了。”刘邦听萧何这么讲明道理,这才高兴了。司马迁写这个对话,为了称颂君臣,尤其是表现刘邦的平民皇帝本色,但这个对话也为我们侧面反映了萧丞相主责营造未央宫的事实,表明萧何确实是出色的汉长安城“总设计师”。秦咸阳城已被烧毁,萧何只能另择风水宝地,在秦章台的基础上修建而成未央宫。自未央宫建成之后,西汉皇帝都居住在这里,成为汉帝国200余年间的政令中心,在后世人的诗词中,未央宫已经成为汉宫的代名词。西汉以后,未央宫仍是多个朝代的理政之地,隋唐时也被划为禁苑的一部分,存世1041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时间最长的皇宫。未央宫,其建筑形制深刻影响了后世宫城建筑,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宫城建筑的基本格局。1961年,未央宫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未央宫遗址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萧何主持建造的汉长安城整体,也富有深厚文化价值。古人相信天人合一,建筑也反映着天人感应、君权天授的思想观念。天上星辰万万千,都随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旋转,有“众星拱北斗”之说,北斗七星之中,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瑶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天子所居的长安城则为天下中心。长安城北城墙西北段蜿蜒曲折,形如北斗;南城墙中部突出部分和东段曲折如南斗,后人便认为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