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作文训练:自我中心局限(这是我的想法)
希望每天都收到我们的文章吗,记得设为星标!点上面蓝色文“语文月刊”关注。???2022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即将出炉,欢迎淘宝!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0年9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海量免费试题,请点击:1.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38道2022年2月1日-6月6日2.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38道2021年10月1日-2022年1月31日3.高考语文试题汇编696道2021年6月7日-9月30日
【作文题】
信息时代,我们在便捷地点赞、转发中向朋友们表明“这就是我的想法”。对这一现象,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文题解析】
这个年代,我们当如何表达?
这则材料是奉贤区高三二模的作文题。从材料类型来看,属于社会现象类材料。针对这种再平常不过的社会现象,写作时该从哪些角度思考呢?
首先,先从材料入手,分析句子结构,确定话题重心。
“信息时代,我们在便捷地点赞、转发中向朋友们表明‘这就是我的想法’”这个句子是个单句,句子的主干是“我们表明‘这就是我的想法’”,“点赞、转发”是表达自己的方式,“朋友们”是表达言说的对象,“信息时代”则是时代背景。话题的重心,是关注这个时代的自我思想表达。
其次,分析材料,创设问题链,理性思考,层层推进。
追究原因是思考问题的切入点。为什么我们在会通过点赞、转发,向朋友表明“这就是我的想法”?从主观层面来说,这是因为个体有倾诉的欲望,愿意去表达自我,展示自我。再或者是树立自己的形象,以展示自己的存在感。从客观层面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让这种表达自己想法的方式更加轻松、容易,网络创设了便捷的平台,以一种共享的形式实现了思想的交流互通。这种表达自我、阐明立场且又便捷自由的方式,有何不可呢?的确有其合理之处的啊!
但思维不能止于此。我们要去寻找材料的内部,字里行间有无漏洞?点赞、转发的内容是否真的“就是我的想法”?“我的想法”是否通过转发、点赞得以正确呈现?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行为动机、行为过程和行为影响几方面来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从行为动机来看,点赞转发来表达自己想法或出于社交需要,或出于“内容赞同”。所谓社交需要,即转发内容只是为了寻找处于人群中的安全感,随波逐流,避免自己被孤立。那这样的转发,势必不能等同于“我的想法”。假设是真正的“内容赞同”,是为了表达自己立场?还是为了宣传某些想法,来树立人设?
二,从行为过程来看,点赞转发来表达自己想法,转发内容是全面全部内容赞同还是部分内容赞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全面内容赞同的可能性是否存在呢?或许你只是部分认同,但转发过程中便会给别人一种全部认同的假象,造成表达失真。或许转发内容你只是部分认同,但在阅读过程中,你的个体思想逐步被带入,原有思想被淹没,最后你的大脑就成为别人的跑马场。
三,从行为结果来看,长时间点赞转发他者内容,就会形成自己思维的钝化,慢慢地逐步丧失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另一个角度而言,所转发内容也未必经过科学的诊断,不合理的内容经过多次点赞转发,或许影响到更多的人,转发者从而成为施暴者、作恶者而不自知。
第三,从反向入手,搭建思维支架,开拓思维空间。
现象类材料,我们往往就关注过程性思考,而忽略另一种思考方式——反面思考。“通过点赞、转发来表达自己想法”的反面,即“不通过点赞、转发表达自己想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内所学内容,比如,韩愈为了鼓励李子蟠,特作《师说》一文,他充分了解当时“耻于从师”的社会现状,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写就了这样一篇弘扬儒家正统学说、倡导从师之道的檄文来表达自我想法。即将上刑场的林觉民,通过《与妻书》作为自我思想的传达,有对妻子的款款深情,更有国家为先的悲壮与大义凛然,小我与大我彼此交融,读来令人为之动容。他们的表达,都是基于对时代清醒的判断,对世事充足的了解,对自我选择的笃定,对国家的责任与担当。这种表达方式,与当下的点赞转发来表达想法的方式截然不同,我们可以取其长处为我所用,为当下这个时代所用。
反面思考的内容,从所占篇幅而言,不宜过多。但是,这种思考方式,可以开拓行文空间,提供思考支架,让我们对当下的这个现象材料有了更开阔的思考空间。
第四,揆诸当下,明晰行为路径,给出最佳建议。
这是一个急于表达但又懒于认真表达的时代。点赞不代表懂得了生活的真相,转发不代表着真正懂得。曹雪芹穷其一生来体验感受生活,以一本厚重丰富的《红楼梦》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而我们转发的一篇篇鸡汤文,看似安抚了一颗颗迷茫的心,但实则,可能会让大家更加浮躁。
信息时代,“点赞、转发”这种表达自我的方法,不是要“一刀切”去除,但是希望我们的点赞,是发自内心的认同,是建立在清醒的认知之上,而不是随波逐流式的随意行为。希望我们的转发,也能够建立在科学的认知、理性的诊断之上,而不只是跟着感觉走,失去了自我、误导了他人。
时代的便捷,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在便捷中偷懒。我们要做真正能够独立的发声者,以自己深刻的思考,用自己独立的文字来表达,那应该才是完整的、彻底的自我思想的展现。
【考场佳作】
立 自 我 之 思
顾佳怡
叔本华曾说过:“不要让自己的脑子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在信息时代,我们在便捷地点赞、转发中,向朋友们表明“这就是我的想法”,然而,这是否就真的是我的想法呢?
不可否认,出于自我表达的寻求,得益于信息时代便捷的技术,只需手指轻轻一点,我们就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我们不仅是信息的受众更是信息的发出者,转发、点赞等可以表达我们对朋友的肯定,可以塑造自我形象,更可以传递社会正能量。然而这轻轻一点,绝不可能让我们真正拥有他人的思想。(首先先思考这种表达自我方式的合理性,并阐述其意义和价值,但所占篇幅不长,而是很快转向核心问题:这是否真的是我的想法呢?行文有主有次,逻辑清晰)
在网络自媒体上一些人的见解引发了人们的共鸣,通过一个个社交圈涟漪般传递的点赞、转发,实质上在我们点赞、转发的过程中是否有想过,倘若离开这样的信息媒介,个体是否还能想到这个见解呢?不难看出,人们越来越依靠着他人的想法行走,在其中寻找符合自我思想导向的部分转化为个人的想法,但事实却是,自我的认识不断丧失,对真理渴求的主观能动性退化为依靠他人想法而被动进步的认识,同样在这样媒介推动和个人意识丧失的条件下,人们的观点趋于同化,失去了对他者观点的合理客观的借鉴与学习。(在转发和点赞过程中,人们逐步形成思维惰性,最后形成思想趋于同化的结果。小作者能够关注到出发点和导致结果之间的错位,并看到长此以往所产生的弊端,眼光犀利)
更为重要的是,便捷地点赞、转发的表面下,其实缺少了深入斟酌的过程。我们不能忽略了他人观点所必然带有的单一、片面,没有绝对的错误的观点,但也不可对所有的想法都抱有“存在即合理”的态度。在只需手指轻敲几下的过程中可能是观点所带有的符合个体趋向的话题、言论,可能甚至只是因为热门而盲目跟风认同,在潜移默化中,个体以及其推导出的社交好友圈子都会在思想上受到影响局限,在他人观点的裹挟中,我们丧失了思辨、质疑能力,甚至有可能成为他者操控的提线木偶,在后真相时代成为网络暴力的制造者,舆情的煽动者,谣言的传播者,自以为站在正义的高地,实则是无知的施暴者。(小作者关注到了点赞转发内容所产生的后续社会影响。人们往往认为自己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却不知道看到的或许也只是冰山一角,扩散出的消息也会成为施暴的延续)
由此可见,“这就是我的想法”,或许只是一厢情愿的自我虚荣,或是被他人想法裹挟的盲目不知,折射出的是自我思考能力的衰退,自甘让渡宝贵的思考力,物化为他人思想的容器。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他人的想法很多时候确实丰富了我们的见解,但思想是个人的,我们可以把旁人的合理见解作为我们向上的基石,但这并不可以成为我们所达到的目的地。从根本上来说,只有独立思考才是一个人真正的灵魂。思想只有经过个体不断发展的认识,才能具备进步的潜力。
向外张望的人是盲目的,向内审视的人是清醒的,在这样一个流媒体信息左右人们思想的时代,作为个体,我们需要的是时刻保持内在思想的活力,审慎思考他人观点。在众声喧哗中发出自己的有力量的、理性的声音,这尤其需要我们具备真正的自己的想法。
“风可以吹走一张纸片,却吹不走会飞的蝴蝶”,因为蝴蝶有自己的想法,有独立的思考。
点评:
一篇亮眼的文章,主要是有两方面,清晰的逻辑和深刻的思想。本文行文逻辑清晰流畅,首段处即抓住核心:这是否就真的是我的想法呢?一句反问,直接引领读者到达灵魂拷问处。第二段先分析其合理性,用笔不多,重心在三、四两段的分析上,着力于思考这种表达方式对自我、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分析过程眼光犀利独到,从人们心理预期和实际效果之间的落差,来反思这种表达方式的弊端。进而得出结论,“这就是我的想法”,或许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虚荣或者被裹挟的认知。最后三段提出具体做法,可以把他人观点作为自己向上的基石,但不可全部替代,更应保持审慎的理性,才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想法。层层推进,重心突出,言说辩证,过程分析紧扣首段的主问题,基于人们的点赞转发行为出发,去思考深层的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充满思想的力量。
深思熟虑 谨言慎行
秦辰怡
据中国人民大学统计,每人每天平均会点赞转发各种消息3.72条,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仅仅手指动动,就可以表达自己赞成和认同,一系列精简的网络词语“可”“绝绝子”“+1”等受到自媒体人的青睐,表达传播观点的门槛无限降低。(以具体的数字和形象的网络用语代入,让文章很有可读性)
这是信息时代便捷的社交方式,让我们轻松地维持了表面的社交的同时,也浏览了更多“前沿资讯”,实现了更高效的自我扩展,我们很容易借着转发一篇文章向朋友宣告“这就是我的想法”。
但这真的就是“我”的想法吗?我看未必。转发代表的只是创作者自己的想法而已,我们作为传播者,顶多只能算是思维碎片的认同者。大众盲从地只是“转发”,没有辨别,没有考证,没有探究就形成不了自己的想法,自我的思维会被大流量的信息裹挟,难以形成自我真正的见解。
奥斯顿在《娱乐至死》中写道“越是浅显的舆论越容易获得认可,传播得越多。”如今网络上,人们往往迫不及待地对事物表态,在事情并未露出全貌的时候做出论断,在舆论转向的时候轻易调转矛头,“肆无忌惮”地转发各种观点,“只要我喜欢”,如《乌合之众》所言“群体不善推理,却又急于行动”,对浅显与武断的观点不假思索地传播,最终形成一股感性的潮流,有时候甚至会完全远离真相。所以,形成自己的想法,首先必须对眼前的信息予以甄别与明辨,绝不是“点赞”“转发”即可了事的。(“群体不善推理,却又急于行动”这一句引用非常绝妙,点赞转发来表达自我这种行为,往往建立在感性认知之上,缺少理性的思考)
更况且,在这种发表观点成本极度降低的背景下,人们的表达能力也在不断下滑。动动手指就能表达善意,一个“可”字成为了最大的认同,“绝绝子”竟然成了顶级夸赞的不二词语……回想千年以前,柳永用“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表达不满,李白用“云想衣裳花想容”来表达对贵妃之美的称赞……这样的文化瑰宝,丰富了我们情感表达的内涵,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表达,而我们如今在网络上用“一言蔽之”的方式,以后能给我们的后人留下些什么呢?
所以,在信息时代,我们更需要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有想法”需要行动去了解,作家梁鸿说过:“只有建立在全面了解,深入思考后,发表的独特观点,才称得上是一个人真正的观点。”他在采访了18位梁庄人,走访了8座梁庄村寨,翻阅了大量资料后才发表了自己对于梁庄的观点,写成了《出梁庄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真相和大众的责任心是每一个自媒体人需要反躬自省的。(在“怎么做”的具体阐述上,小作者使用事例恰当且典型,便捷的网络时代,更当以负责任的态度来表达自我真实的想法)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当网暴发生后,人们才会意识到随意“点赞”“转发”,群体性“缺乏思考”的状态是多么的可怕!
当信息蜂拥而来,请深思熟虑,谨言慎行!
点评:
文章以详实的数据和形象的网络用语开头,作为材料的有力印证,与之呼应,颇有吸引力。行文过程中小作者用词颇为讲究。如通过连续动词的使用,思维更深一步。如第三段中只有“转发”,却没有“辨别”、“考证”、“探究”,这系列行为的断裂,造成自我真正想法的缺失。引用合适素材来论证观点,如通过诗词歌赋来作为另一种表达自我思想的示例,柳永和李白的诗句引用,充满诗情画意,丰富了文章形式,也开拓了读者思维空间。
附:
普陀2022二模试卷
2022届高三语文适应性随堂练习(2022.06)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 积累运用(10分)
1. 按题目要求填空。(5分)
(1)质胜文则野, 。(《论语·雍也》)
(2) ,多于市人之言语。(杜牧《 》)
(3)《蜀道难》中“ , ”两句凸显了蜀地与关中阻绝时间之长,表现出蜀地自古以来便与世隔绝的神秘色彩。
2. 按题目要求选择。(5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
从凝固的历史建筑到美好的文旅新空间, , —— , ,把都市资源变成文旅消费流量,打响“上海文化”和“上海旅游”品牌。
①让它们活起来、“潮”起来
②申城百年石库门弄堂嬗变的背后
③是上海探索城市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新理念
④在尊重老建筑的基础上挖掘、提升弄堂文化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②①③
(2)以下是一名高三学生写的自荐信片段,四处画线部分中表达恰当的一处是( )。(3分)
[甲]再次感谢您于百忙之中抽空垂阅我的自荐信,[乙]如果有幸被贵校录取,我定会一如既往地勤勉求学、不耻下问,不仅要为实现个人理想而继续奋斗,[丙]也希望凭一己之力为学校争光添彩。[丁]恳请贵校务必给我一个机会,我会用行动兑现自己的诺言。
A.甲 B.乙 C.丙 D.丁
二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如何评价判断
齐亮
①世人大多希望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判断,可什么样的判断才是正确的呢?人们的答案或许并不统一。
②我们评价一个判断,有两种合理的方法:第一种是用经验上的标准,即在现实中它是否符合客观的事实;第二种是用逻辑上的标准,即在理论推导中它是否自相矛盾。按照心理学理论,方法一评价的是“通信”,即“判断”和“作为判断对象的事实”之间保持一致的能力;方法二评价的是“连贯”,即“判断”中各因素在逻辑上保持一致的能力。
③理性的人,常被认为应该有更强的评判力,然而理性往往只是跟逻辑联系在一起,用以衡量判断是否逻辑自洽,与方法一没有太大关联。假如我说,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有60米高(实为78米),如果不知道这宝塔的实际高度,无法找到任何资料去验证,也不能亲自前往实地去测量,不管你有多理性,都不可能通过逻辑评价我刚刚的判断是对是错。但假如我向你讲述自己填报高考志愿的故事,讲到“考分达不到一本线”,又表示自己“因爱好文学而放弃了北大医学院的临床志愿”,你会立即认为我“前言不搭后语”。显然,我没去北大学医,与所宣称的“文学爱好”没有关联,主要原因其实是考分不够高。
④由此可见,方法一讲事实,方法二讲逻辑,两者的适用范围各自不同,“理性评判”也有其局限之处。某畅销书作家曾公开表示理论推导实际没什么用,理由是2000年美国邀请几百名军事分析专家和软件专家,建立了一个复杂、强大的军事推演模型“千年挑战”,然后请一位有丰富实地作战经验的军官与使用该模型的专家们进行模拟对战,结果专家们输给了军官。如今许多人喜欢讽刺专家教授,理由和这位畅销书作家相似。当专家们试图用逻辑自洽的方式来证实自己的判断时,老百姓已经在用事实反驳他们了。显然,在上述案例中,普通民众不可能去深入研究模型中各种方程是否合理,他们只会关心事实上的结果,即到底谁打赢了战争。也就是说,在方法二无法实施的情况下,人们就会用方法一来评价判断。
⑤那么,万一没有可测量的事实,人们应该怎么办?一个国家几十年没有经历大规模军事冲突而无法获取相关信息,该国的军队参谋人员也仍然需要战战兢兢地进行各种模拟和假定。你能说他们不该这么做吗?难道非要为了验证某个模型而发动真实的战争?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既然没有充足的事实信息来评价模型中的判断是否正确,专家们只好使用历史上已经存在的数据来开展工作。专家们觉得,虽然没有近期的事实作为依据,但至少要先保证模型在逻辑上没有问题。同行们怎么认定这个模型的好坏呢?无非也是看模型的逻辑是否讲得通,推断的结果是否符合之前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专业人员也只能用方法二来评价判断。
⑥因此,我们在评价某个判断时,往往是先寻求可利用的方法。方法一用不上就试着用方法二,方法二用不上就试着用方法一。两种方法都用不上怎么办?许多人就此化身为撒泼耍赖的吵架高手:你跟我摆事实,我就跟你讲道德;你跟我讲道德,我跟你论老子;你跟我论老子,我跟你装孙子。
⑦有学者悲观地认为,其实人类一直以来都知道,人是一种缺乏耐性、容易激动和发怒的动物,理性根本不足以引起人类的重视。但我依然要表明自己的立场: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理性。虽然理性并不是万能的,但正如古希腊先哲们所说的那样,人类是唯一有能力进行逻辑推断的物种。在现今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如果理性不可靠,那么我们还能靠什么?无论如何,爱智求真之路,感觉上总会让我们离愚昧的困境远一些,离幸福的未来近一些。
(有删改)
3. 按照第②段心理学理论,以下属于“通信”能力不足的一项是( )。(2分)
A. 判断《红楼梦》原著有四十回,并说加上高鹗续写部分共八十回。
B. 判断《红楼梦》主要人物个性鲜明,并说宝黛钗性格具有复杂性。
C. 判断《红楼梦》以贾府兴衰为主线,并说小说注重描写家庭琐事中的细节。
D. 判断《红楼梦》是现实主义作品,并说对太虚幻境的描写有浪漫主义色彩。
4. 第③段中的“前言不搭后语”是指 。(2分)
5. 第⑤段画线句的推断是如何成立的?请根据第②-⑤段内容分析。(4分)
6. 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 追求理性意味着不以身份论高下,坚持实事求是。
B. 追求理性意味着提升逻辑推断力,坚持爱智求真。
C. 如果拥有理性,我们就会优先选用方法2来评判。
D. 如果拥有理性,我们就能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
7. 有学生认为,掌握评价判断的方法一就足够了,理由是普通人平时很少用到逻辑,而且作者提倡理性,本来就只是对专业研究人员提出的要求。对此,你是否认同?根据文意,结合生活或语文学习中的例子,谈谈你的看法。(5分)
(二) 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5分)
【甲文】 锦书谁寄来
向迅
①父亲曾给我写过许多信。
②那些信寄自乌鲁木齐,贵州某县,或者别的什么地方。我据此知道父亲正在哪里谋生。每每有他的信被邮差送来,我都会怀着隐秘的喜悦,躲到无人打扰的角落,逐字逐句地读。
③父亲在字里行间流露出陌生的一面。这个父亲,就像是换了一副嗓子,换了一副面孔,和颜悦色地说了许多平日里听不到的话,甚至还有点啰唆——在他嘘寒问暖的时候。而且每封信的开头,他总是模仿古人的笔调:吾儿向迅,近来可好?读着这样的句子,总觉得怪怪的,令我忍俊不禁。
④实际上,父亲识字不多,信中因此时不时地蹦出一个错字、别字,乃至他自己造出来的字。但我都会毫无障碍地认出它们,并准确领会他要表达的意思。只是,我那时从未设身处地地想过一个问题:他提笔给远方的儿子写信之前,是否有过片刻的犹疑?
⑤我想象父亲给我写信时的样子:夏日无聊的午后,或是春雨霏霏的凉夜,父亲在外省临时的寄居之所左顾右盼,确定房间再无他人,于是鼓起勇气,快速地从枕头下翻找出页面边缘卷曲的笔记簿和圆珠笔,然后正襟危坐于床沿,把笔记簿摊开在沾着泥浆的双膝上,深吸一口气,开始捉笔写信。
⑥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对父亲而言,要把那些散落于记忆深处、已经爬满青苔的汉字搬到信纸上,就跟在老家没有门窗的羊圈里摸黑逮羊一样困难。他需要凭借顽强的毅力,才能把那些奔跑跳跃在无尽黑暗中的汉字一个个捕捉到,再使用一根无形的绳子把它们穿连在一起,费力地赶上坑坑洼洼的道路。
⑦终于写完了,父亲抬起头舒了一口气,再俯下身子,把信从头至尾默读一遍,最后庄重落款——“父亲某年某月某日”。
⑧搁下笔,他在信纸里侧折出一道痕迹,把它们小心翼翼地从笔记簿上裁下,举到胸前,拢起嘴唇吹了吹,然后把它们工整地对折好,揣进上衣衣兜,并用手轻轻地压了压。
⑨当天下午或次日早晨,父亲搭乘摩托车或卡车从喧嚣的工地出发,翻越一座座山冈和绵延不绝的山丘、庄稼地,最终到达镇上的邮局,购买信封和邮票,装好信,写下收件地址,郑重地投进邮筒。——收到信时,我仿佛还能触摸到父亲的双手留在信封上的余温,他落在信纸上的目光,还有他火焰般明亮的寂寞。
⑩我自然也会给父亲回信。但很多时候,他都会特地在信末嘱咐,不必回信。因为他所从事的工作流动性强,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收件地址。“你寄给我了,我也收不到。”父亲说。但不管怎样,几年下来,我攒下了一摞父亲写给我的信。
?我所熟悉的那位父亲,是一个出了名的暴脾气,不如意的生活让他极少表现出父亲应该具备的耐心。而在信中,父亲真的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在他朴实无华的措辞中,我不仅充分感受到了他发自肺腑的关心与爱意,还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位父亲的无奈与悲哀,我甚至还隐约感受到了他为试图敞开心扉与我沟通而做出的巨大努力。
?信中的父亲与现实生活中的父亲,恰如地球的南北两极,也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父亲、立体的父亲。这个父亲,有幸被我看见了,读到了,感受到了。
?我曾把父亲写给我的那一摞信件视为珍稀之物。
?正是在湘江之滨,我开始书写父亲,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男人。同时也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某一日,我怀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把父亲写给我的那些信件和其他一些比较私密的信件,悉数销毁,把它们撕成碎片,扔进了垃圾桶。冷静下来,我才后悔莫及。
?一年之后,那摞信件的重要性显示出来。那年夏天,父亲因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任我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父亲写给我的只言片语。如果那些信件还被我完好无损地保存着,那么我们就可以在阅读每一封信的时候感受到一个真实的父亲。否则,就只能通过回忆了。
?而这,也是我这几年不停书写父亲的原因。我担心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父亲的记忆会越来越模糊。我要通过书写的方式,让父亲活着,让他逐渐模糊的形象重新变得清晰起来。
?这是我理解父亲的方式,也是我怀念父亲的方式。
【乙文】 《与父亲书》后记
向迅
①五年前,收到上一本散文集样书之时,我们还幸运地拥有父亲。
②如今,他的墓地早已褪尽颜色,春夏芳草萋萋,秋冬一派萧索。物是人非之感,不是一声叹息就能安抚。
③“与父亲书”,顾名思义,写给父亲的书,献给父亲的书。父亲是那个特定的读者。我们完全可以把这本书看成是一封写给父亲的长信。在这封可能永远也不会结束的长信中,我试图与父亲进行一番马拉松式的长谈。像亲密无间的父子那样。像有过命之交而又惺惺相惜的兄弟那样。
④这,便是推动我创作《与父亲书》的力量。
(有删改)
8. 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体现了作者巧妙的构思,请加以赏析。(3分)
9. 以下是第?段画横线部分的原文和对照版,请辨析它们在表达效果上的同异。(4分)
原文:我把它们放在随身携带的行李箱里。它们陪着我挤公交,搭乘长途巴士,乘坐绿皮火车。我把它们从江汉平原带到珠江三角洲,又从珠江三角洲带到湘江之滨。
对照版:我把它们放在随身携带的行李箱里,挤公交,搭乘长途巴士,乘坐绿皮火车,从江汉平原带到珠江三角洲,又从珠江三角洲带到湘江之滨。
10. 回忆性散文常借“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对往事的不同视角,表现出认识和情感的变化,请以第③④段两处画线句为例加以分析。(4分)
11. 甲文《锦书谁寄来》是散文集《与父亲书》的序言;该书作者打算补充乙文作为后记,要在“为父亲而写作”“家书寄远人”中选择其一作为后记的标题。假如你是这本书的编辑,会推荐他选用哪个?请说明理由。(4分)
(三)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8分)
夜过瓜洲①
〔清〕袁枚
霜雁一声语,烟江两岸秋。
芦花三十里,吹雪满船头。
我欲乘潮去,孤帆夜不收。
苍茫云树外,明月出瓜洲。
【注】①夜过瓜洲:1759年作者赴扬州访友,途经瓜洲时写了这首诗。
12. 依据题材,本诗可归入的一项类别是( )(1分)
A. 咏物类 B. 送别类 C. 感遇类 D. 行旅类
13. 以下对本诗的写景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写景角度先从高到低,再从低到高。
B. 远景近景层次井然,衔接巧妙自如。
C. 视觉和听觉多感官结合,意在以静衬响。
D. 有现实之景,也有联想之景,虚实相生。
14. 这首诗是否适合选入《悲秋诗集》?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5分)
(四) 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19分)
①王朴,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使杨邠。邠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①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邠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邠东归。后李业等教隐帝诛权臣,邠与章、弘肇皆见杀,三家之客多及,而朴以故独免。
②世宗②即位,授比部郎中。是时,世宗锐意征伐,已挠群议,亲败刘旻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数顾大臣问治道,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惟朴言用兵之略,献《平边策》。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显德三年,征淮,以朴为东京副留守。还,拜户部侍郎,迁枢密使。
③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世宗征淮,朴留京师,广新城,通道路,壮伟宏阔,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至言诸国兴灭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并③必死之寇,最后亡。”其后宋兴,平定四方,惟并独后服,皆如朴言。
④六年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过故相李穀第疾作仆于坐上,舁④归而卒,年五十四。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赠侍中。
⑤呜呼!作器者,无良材而有良匠;治国者,无能臣而有能君。盖材待匠而成,臣待君而用。王朴之材,诚可谓能矣。不遇世宗,何所施哉?世宗之时,外事征伐,内修制度,所用者五代之士也,岂皆愚怯于晋、汉,而材智于周哉?惟知所用尔。
(节选自《新五代史·周臣传》)
【注】①隐帝:指后汉末代皇帝刘承祐。②世宗:指后周皇帝柴荣。③并:并州。④舁:抬。
15.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邠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 ) (2)当时无敢难者( )
16. 结合文意,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已挠群议( )
A.搅动 B.阻止 C.困扰 D.屈服
(2)然人亦莫能加也( )
A.欺凌 B.惩罚 C.超过 D.帮助
17. 把第②段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6分)
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
18. 第④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世宗遣朴行视汴口过故相李穀第疾作仆于坐上
19. 文中多次提及王朴的用兵策略,其中第②段突出他在□□上有别于一般文士的见解,第③段则进一步强调他在军事谋划上的□□□□。(2分)
20. 关于王朴去邠东归的原因,《旧五代史》的记载是“是时汉室浸乱,大臣交恶,朴度其必危”。本文第①段对此的表述有所不同,请联系第⑤段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12分)
上高县学①记
〔宋〕苏辙
①古者以学为政,择其乡闾之俊,而纳之胶庠②,示之以《诗》《书》《礼》《乐》,揉而熟之,既成使归,更相告语,以及其父子兄弟。故三代之间,养老,飨宾,听讼,无不由学。习其耳目,而和其志气,是以其政不烦,其刑不渎,而民之化之也速。
②然考其行事,非独于学然也,郊社祖庙,山川五祀,凡礼乐之事,皆所以为政,而教民不犯者□。故其称曰:“政者,君之所以藏身。③”盖古之君子,正颜色,动容貌,出辞气,从容礼乐之间,未尝以力加其民。民观而化之,以不逆其上,其所以藏身之固如此。至于后世不然,废礼而任法,以鞭朴刀锯力胜其下。有一不顺,常以身较之。民于是始悍然不服,而上之人亲受其病,而古之所以藏身之术亡矣。……
③上高,筠之小邑,介于山林之间。民不知学,而县亦无学以诏民。县令李君怀道始至,思所以导民,乃谋建学宫。县人知其令之将教之也,亦相帅出力以缮其事,不逾年而学以具。奠享有堂,讲劝有位,退习有斋,膳浴有舍。邑人执经而至者数十百人。于是李君之政不苛而民肃,赋役狱讼不诿其府。李君喜学之成而乐民之不犯,知其为学之力也,求记其事,告后以不废。予亦嘉李君之为邑有古之道,其所以得于民者,非复世俗之吏也。故为书其实,且以志上高有学之始。
(有删节)
【注】①县学:旧时各县供生员读书的学校,规模视各县情况而定,有的仅于孔庙处设一讲堂,有的另造校舍,配备食宿设施,有的在校内专门修建了祭祀孔子的殿堂等,部分还设有亭、台等游艺场所。②胶庠:指学校。③政者,君之所以藏身:言上位者施政于外,人止见其政,不见其人。
21. 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耳 B.矣 C.也 D.焉
22. 如要在第②段末尾补充一则古人事例,以下最合适的一项是( )。(3分)
A.子路治理蒲邑,忠信宽厚且明察果断,被孔子赞誉的故事
B.子游为武城宰,遵从孔子的教诲,以弦歌教化百姓的故事
C.庄子拒为楚相,倡导无为,不丧己于物、失性于俗的故事
D.孟子周游列国,劝说君王以民为本、行王道施仁政的故事
23.根据第③段及注释信息,为“文化中国地方志”丛书梳理并具体记录上高县学始建情况,完成下表(用自己的话填写)。(3分)
上高县学始建情况
始建时间
北宋元丰年间
办学起因
(1)
建筑设施
(2)
(3)
数十人或至百人
24. 综观全文,结合以下材料,分析苏辙批评世俗之吏“废礼而任法”的原因。(5分)
“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三 写作(70分)
25. 在飞速发展的社会里,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知识、新科技、新生活、新思想……人们倾向于认为“新总是比旧好”,对这一观点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1)文胜质则史
(2)管弦呕哑 阿房宫赋
(3)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2.(1)B (2)A
3. A
4.对没去北大学医原因的表述前后自相矛盾/逻辑不自洽/缺乏逻辑一致性
5.在明确评价判断的两种合理方法,即“用经验标准”“用逻辑标准”/“讲事实”“讲逻辑”后(1分);通过限定条件“没有可测量的事实”/“不了解相关事实信息”/“不具备相关现实经验”,排除了根据既有现实信息评价判断的可能性(1分);又通过关于战争数据获取的伦理追问,排除了通过实践操作来获取充足事实信息的可能性(1分),由此推出结论:在无法获取充足事实信息的情况下,专业人员只能用逻辑标准来评价判断。(1分)
6. B
7.(1)对理由二的看法(最高3分)
“不认同”的角度:①作者对所有人都倡导理性(明确作者观点指向1分)。②在作者看来,人类整体上都具有逻辑推断力,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特点,需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如作者所说,追求理性、爱智求真能让我们获取进步和幸福/现今社会充满不确定性,普通人更难获取充足的事实信息,需要重视理性,依靠逻辑来尽量避免陷入愚昧的困境……(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答出1点1分,最高2分)
“认同”的角度:①作者没有苛求所有人都运用方法二,如文中所说,普通民众不可能去深入研究各种复杂的逻辑推理是否合理②当运用两种标准评价的结果出现矛盾时,事实标准更有现实说服力③探究和应对未知是专业人员的职业需要,对普通人来说,重视事实结果、讲求实践经验的做法更符合现实需求…… (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答出1点1分,最高2分)
(2)对理由一的看法(最高4分)
“不认同”的角度:①普通人也经常需要运用逻辑评价判断/虽然对逻辑的运用不及专业人员那么频繁,但依然是需要该项能力的(明确自己的看法1分)②掌握逻辑标准对普通人突破认知盲区、提升评判力大有好处,有助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提出自己的理由1分)③结合生活或语文学习中的例子分析论证(2分)。
示例1:例如互联网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收到大量难以现场验证的消息,运用逻辑检验它是否存在偷换概念、强加因果等问题,可以有效地甄别信息,降低受骗的风险。
示例2:例如分析《拿来主义》中隐含的推理,把握其通过否定“闭关主义”等错误做法来证明“拿来主义”的写作思路,更能认识到“只有自己去拿”这一判断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正确性。可见懂得逻辑对日常阅读理解很有用。
【未结合生活或语文学习中的例子,整道题最高得4分】
“认同”的角度:①普通人日常需要评价的各类判断相对简单,借助事实经验已经足以应对/运用逻辑需要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难度太高了/遇到自己用事实经验无法评价的复杂判断,可以求助专业人员……(提出自己的理由1分)②结合生活或语文学习中的例子分析论证(1分)。
【认同“只需掌握方法一”而不结合文本相关内容,最高得2分;能结合文本内容,最高得4分】
8.画线句是对写信如摸黑逮羊这一比喻展开的进一步想象,“奔跑跳跃”“用绳子穿”“赶上坑洼道路”等描写,将父亲绞尽脑汁组织语言写信的情景与费力逮羊的过程一一对应,将难以描摹的无形感受变得具象可感,符合父亲农民工的身份和质朴而顽强生活的形象,写信过程的艰辛更体现出父亲对我的关爱。
9.相同:都用整齐的句式突出“我”带着书信辗转各地,一直形影不离,更表现出对信件的珍视。
不同:对照版以“我”为主语,一句到底,突出“我”奔波搬家的行为过程。原文中书信人格化地“陪着我”,主语“我”“它们”交错回环地出现,使情感从单向注入变为双向互动,突出“我”与书信的相依相伴;断句的处理使节奏更加舒缓,更能体现“我”反复品味书信传递的父爱而获取的深沉情感慰藉。
10. 前者从多年前的“我”的视角,记录读信时的直观感受,关注父亲与日常不同的语言表达,既体现对信件背后陌生慈父形象的诧异,也表现出当年的自己感受到出人意表的父爱时隐秘的喜悦。后者从多年后的“我”的视角,审视、反思过往父子间的隔膜,体悟到父亲试图与我沟通做出的巨大努力,表达对当年未曾设身处地理解父亲的后悔和愧疚。
11.答案示例一:推荐“家书寄远人”。作者在后记中交代了这本书可以看成是写给父亲的长信,并想以此和远在另一个世界的他进行超越一般父子关系的长谈,该标题能贴切地传达其中复杂的情思;相比“为父亲而写作”的直白,该标题更加含蓄委婉,更富有诗意,也和后记的语言风格更协调;还能和序言标题“锦书谁寄来”形成巧妙的呼应,既增添了形式上的美感,又暗含着父子双方远隔时空互寄遥思的深沉情感,奠定整本书的抒情基调,更能打动读者。
答案示例二:推荐“为父亲而写作”。序言和后记中,作者清晰直白地向读者介绍了写书的目的是为了理解和怀念父亲,以此为题,契合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作为写给父亲的信,“家书寄远人”主题内容不够显豁,本标题更容易被理解,朴素的标题和父亲的形象更匹配;这一标题还和书名《与父亲书》在语言形式上保持风格的一致,简单而庄重,增添了追忆的厚重感。
思考角度:(1)文本角度:与文本内容、形式的匹配度,语言特点的表现力,内涵意蕴的丰厚度等;(2)情境角度:整本书的统一定位,序言和后记的关联,读者审美预期等。(选“为父亲而写作”最高3分)。
12. D
13. C
14. 首联“一声语”“两岸秋”勾勒出一幅空旷苍茫的景象,略显寂寥。但作者并没有沉浸于此,颔联将沿岸芦花飞絮想作飘散船头的漫天飞雪,空蒙而又灵动,使原本孤寂的行程平添新奇的感受;颈联转向对诗人内心和行为的描写,“乘潮去”“夜不收”不仅没有流露丝毫悲伤,反而在快行的轻舟上展现出诗人乘兴而行的洒脱姿态;尾联明月当空映照,一个“出”字将先前的孤寂感一扫而尽,画面一下子开阔明朗起来。整首诗感秋而不悲秋,不适合收入《悲秋诗集》。
(对四联的分析基本合理4分,整体分析1分)
15.(1)嫌怨 (2)责难
16.(1)B (2)C
17.世宗平素就了解王朴,等到看到他的议论卓异超群,更加认为他是奇才,召他来商议天下大事,意见没有不合心意的。
18.世宗遣朴行视汴口/过故相李穀第/疾作/仆于坐上
19.治道 远见卓识
20.《旧五代史》以“度其必危”表现出王朴的洞察时局全身避害;本文第①段则以“知其必乱”强调王朴对国家兴乱的准确预判,更突出后汉政权群臣交恶、朝纲混乱的局面是由于统治者任用小人所致,与第⑤段人才之际遇、国家之治乱全在君王用人之道的议论相呼应,表现作者对王朝兴衰胜败的历史规律性认识。
21.C
22.B(3分)【选A得1分】
23.(1)县令李怀道为教化民众而建 (2)祭祀孔子的殿堂、授课讲堂、自习斋室及食堂浴室等修建完备 (3)就学人数/生员规模
24.中国古代基层社会维持秩序依靠的是礼治,而实施礼治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让人们经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而言行庄重得体,主动地服膺于礼教规范,养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可收政通人和之效。世俗之吏不行礼治之道,“任法”的本质是依靠国家权力强行压迫百姓屈服,是一种外在的暴力监督,最后往往激发矛盾、导致冲突,民众悍然不服,社会也就不可能风清民肃。苏辙看到废礼用法的弊端,所以加以批判。
25.参照“2021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一类卷 (63—70分) (一类下63—64;一类中65—67;一类上68—70)
准确理解材料,角度恰当,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二类卷(52—62分)(二类下52—54;二类中55—58;二类上59—62)
理解材料基本准确,角度较恰当,立意较深刻,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分)(三类下39—43;三类中44—48;三类上49—51)
能理解材料,角度尚恰当,立意一般,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21—38分)(四类下21—24;四类中25—29;四类上30—38)
偏离材料,角度或立意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脱离材料。(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说明:(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3)文面不整洁,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文章来源: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本文由语文月刊(yuwenxuexiao)编辑,转载注明来源致原创作者:若发现误侵了您原创保护版权,应系第三方原因,请联系,马上删除!谢谢!欢迎原创投稿,打赏全归作者,阅读量大有稿酬。投稿:3433408418@qq.com,注明原创,商务合作 QQ3433408418长按识别关注语文月刊(yuwenxuexiao)公众号初中试题库大(stkuda)小学满分100(manfen100xx ) 高中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