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下雪了十篇

  小学生作文下雪了篇1

  【关键词】呼伦贝尔 民族文化 小雪雕

  一、关于呼伦贝尔民族文化风情小雪雕课程创设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地处祖国北疆,这里生活着包括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人口较少民族在内的许多少数民族。北方的冬天虽然寒冷,但白雪却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天然风景。呼伦贝尔的冬季十分漫长,一年里有5个月白雪厚厚地覆盖着大地,就仿佛白玉覆盖着大地一样美丽,是呼伦贝尔最华丽的装饰品。冬季的呼伦贝尔素有“银色呼伦贝尔”的美誉,这里的冬天有着苍茫之美,极为独特。近几年冬季,呼伦贝尔市区的大街小巷出现了形式各异且极具地区民族文化风情的洁白的雪雕作品,深得当地居民及游客的喜爱和赞美,为美化地区环境,提高居民文化修养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美术工作者,笔者一直很关注这个现象。

  冬季的一天,下起了鹅绒雪,笔者看到学生兴高采烈地从教室跑出去拍照,在洁白的雪地上玩耍着。这说明学生喜欢雪,会欣赏美景。而在日常生活中笔者也了解到,他们对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有着较高的兴趣和了解。这些使笔者产生了在美术教学中设计“呼伦贝尔民族文化风情小雪雕”课程的想法。

  美术课中探索使用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美术地方特色课程教学是一种创新课程,符合新课标要求。北方冬天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美丽的雪。雪就在身边,美也就在身边。冬季的呼伦贝尔,遍地白雪,可用于制作雪雕的材料丰富,取用方便。用雪制作雪雕形式生动,制作中可以随意更改、随意雕刻,不受材料、形式的制约。

  呼伦贝尔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族的狩猎文化,巴尔虎蒙古族、布里亚特蒙古族的游牧文化以及俄罗斯民族文化独具特色。各民族群众相互团结、相互了解,形成了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良好态势。制作民族文化风情小雪雕,可以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不受任何形式制约、独立发挥想象力的艺术创作和探索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自然,感受不同民族文化风情,感受艺术,感受创意。有助于他们在日后的美术教学与创作中热爱和开发本土自然与文化资源。

  二、呼伦贝尔民族文化风情小雪雕课程具体教学过程

  呼伦贝尔地区学生民族成分多、文化多样。所以在呼伦贝尔民族文化风情小雪雕课程中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主,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活动。在制作雪雕的过程中,让每个学生感受创意的乐趣,感受美感、体验美术课的魅力。让他们在愉快、美好的学习气氛中自由发挥想象力,体验实践的快乐。

  改变学生脑海中固有的必须用笔和纸来完成美术作业的想法,在全新的自然环境中制作美术作品,感受创作和美感的无限空间。笔者根据学生所属民族及其作品的情况,因人而异地辅导每个学生,同时注重给予学生创作的信心。

  首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欣赏雪景、感受雪,重新感受身边的自然资源。

  有一天上美术课时正赶上下雪,笔者告诉学生要到教室外欣赏雪景,学生听后高兴地跳跃起来。笔者带领着学生在雪地里拍照、玩耍、打雪战、欣赏雪景,亲密地接触洁白无瑕的雪,在轻松、愉快的玩耍中感受雪景、感受身边的美。

  其次,欣赏雪雕作品,讲解当地民俗文化。

  近几年冬季,呼伦贝尔街道两旁形式各异的民族文化风情雪雕成为了最吸引人的一道美丽的风景。这些雪雕包括鄂温克民族儿童、蒙古族摔跤手和骑手、达斡尔民族舞蹈、鄂伦春猎民、俄罗斯异国建筑等,都是以呼伦贝尔地区居住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为题材的雪雕作品。美术课堂中,笔者在带领学生欣赏这些雪雕的同时,向他们介绍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三个少数民族的狩猎文化,巴尔虎蒙古人、布里亚特蒙古人的游牧文化,以及俄罗斯民族文化。让学生感受这些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美感及其美术表现形式。

  在寒冷的冬季制作雪雕,笔者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在这种愉悦的、放松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学习就像游戏一样简单和有吸引力。笔者用手中的白雪做出一个简单的“美女”,学生看后高兴地欢呼起来,马上纷纷效仿,开始了各自的雪雕创作。这时,笔者再给学生讲雪雕的制作过程,并结合学生所做的雪人讲了创意要点,进而鼓励他们分组进行创作。

  在约零下30度的寒冷冬季里,学生感受着创作所带来的快乐,都不觉得冷。有的学生埋头制作雪雕;有的学生则左看、右看,看到谁的好看,就马上又改变了自己的雪雕;有的学生在给别人帮忙;有的则用帽子、围巾装饰着自己的雪雕……强烈的创作欲望下,冬天变得不再寒冷。

  三、呼伦贝尔民族文化风情小雪雕课程教学思考

  小学生作文下雪了篇2

  在学习《第一场雪》第3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自己默读,随后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生1:我觉得雪下得很大。从“鹅毛般”这个词可以看出来。

  生1:我还从“簌簌”和“一会儿就白了”感受到雪下得很大。

  师:是呀,作者从黄昏看雪到夜晚听雪的细致描绘都让我们感受到这真是一场――

  生:大雪!

  师:那你能把雪大的感觉读给大家听听吗?

  (指名多个学生读,学生大多强调“鹅毛般”、“一会儿就白了”。)

  生3:老师,我读的时候感觉雪是可爱的!

  师:哦?说说你的想法。

  生3:开始下雪时还伴着小雨。不久就只见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这里把雪花比作“鹅毛”,那洁白的,在空中轻轻飘落的雪花不是很可爱吗?它们这样“飘落”下来(她做了一个轻柔的手势,拖长尾音,轻轻地读出“飘落”一词。),就像是从天而降的小精灵!我多么希望也能见到这样一场雪呀!

  (全班同学静静地听着,都跟着微笑)

  师(激动地):在咱们南方,雪是很少见的。你能根据文字展开想象,让我们好像也都看到了那可爱的雪。真了不起!来,把你那可爱的雪读给大家听!

  (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起来)

  师:多好!读书就要像她这样,融进自己的想象。读出自己的感受!

  晚上,我批改练习册时。发现其中有道题大家的答案整齐划一。作业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后回答问题,要求学生填的词语就是这第3自然段中的“鹅毛般、白了、簌簌”。让学生回答的问题是:这一段写下雪时的景色,写出了雪( )的特点。全班学生的答案都是:很可爱!

  面对这次教学,我的第一感觉是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说某个学生的理解是对的,其他学生就会沿着所谓“对”的方向走;教师说某个学生的理解是错的,其他学生就可能调整自己的所谓“错误”行为: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不作任何评价,他们也就不确定自己理解是否正确。上述教学,前两个学生说雪大。我没有特别的反应;而第三个学生说雪可爱时。我的表现是兴奋的,评价是高度赞美的,所以大家以为第三个学生的“感受”比前两个学生的“感受”高明。于是自然就舍弃“雪大”而取“可爱”了。

  为什么我对说“雪大”没有特别肯定,而对说雪“可爱”特别赞美呢?主要原因是我想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体现“个性化解读”。但我错误地把“个性化解读”定位成“与众不同”的见解,所以当“雪是可爱的”这个感受出现时,因其与众不同。我便过分“呵护”,导致这个答案最后定格在学生脑海中,反而成了“千人一面”的见解。

  其实,个性化解读并非指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都不同,而是要求他们用心去读文本,从阅读实践中获得对文本真切的感悟。如果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自读文章之后概括出来的、课文的思想感情是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体会到的、文章的表达方法是学生经过认真阅读揣摩后自己感悟到的,是他们自己用心揣摩的结果,不是坐待教师讲了之后才理解,那么这些就是他们的“个性化解读”。这才是个性化解读的真谛!

  小学生作文下雪了篇3

  小雪在新学校仍然将她和善亲切,成绩优异,美丽善良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人就是这样,只要你是一个有才华的人,无论你去到哪里,你的才华也都决不会被埋没的。小雪参加的竞赛项目基本上都跟阿焰一样。最让人羡慕的是,这次的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全市只有两个一等奖,这两位,我不说,大家都知道了吧。

  时间决不会等人。明天就是升中考试了。(小学升初中的考试。)阿焰复完习,做在课桌前,又想起了自己的知心朋友小雪。阿焰报考的是实验中学,其实小雪也是,只不过他们俩都不知道。想想,小雪走了也已经有一个多学期了,也不知道小雪在新学校生活得怎么样,和同学们相处好不好。说不定小雪已经把我忘了呢!算了,还是努力一些,一定能和小雪考上同一间中学的。倒是小雪,虽然想起了阿焰,却仿佛有预感,小雪知道,有缘人始终可以相遇的,因为,缘分就是这样,无论你怎么抹都是抹不掉的。

  考试。阿焰昂首挺胸地走进考场,春风满面地走出考场;至于小雪嘛,哼着歌走进考场,看着天空走出考场。结果当然是,两位都是实验中学的学生拉!

  小学生作文下雪了篇4

  关键词:黄玉雪;华女阿五;美国化;个人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023-01

  1922年,黄玉雪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的中国城里。在当时种族歧视严重的社会下,黄玉雪经过自身艰苦奋斗,实现了华人的美国梦。她在24岁时成为了旧金山唐人街第一个拥有小轿车的人。1950年美国商业出版社东海岸出版社出版了她的自传小说《华女阿五》,小说一经出版就在美国引起巨大轰动,黄玉雪也因此成为第一位走红的华裔作家,成为“模范少数族裔”的代表。

  一、引言

  《华女阿五》讲述的黄玉雪5到24岁之间成长故事,小说是典型的美国式成功奋斗史。黄玉雪从有色人种的角度为读者描述的华人美国梦的可能性――只要努力便能成功。即使作为有色人种,美国也能给予她成功的机会。《华女阿五》之所以在不利历史背景下也能获得成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二、家庭因素

  黄玉雪自身的优良品行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的。毫无疑问,对玉雪成长影响最大的便是父亲。在接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父亲并不迂腐,他认为女孩子也应该接受教育,因为“儿子们必须有聪颖的母亲”,否则谈不上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国也不可能成为强国。因此玉雪并不像唐人街的其他女孩辍学在家,她在家人的支持下完成的基础教育。

  另外,中国的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对于玉雪坚强不屈,自尊自立的品格也起到的重要作用。在黄家,弟弟出生的时候,父母张灯结彩,亲戚高朋满座,而相比之下,妹妹出生时家里却是冷冷清清。此外,当玉雪提出想上大学时,父亲明确地告诉她,给黄家传宗接代的是儿子,女儿婚后是给丈夫家生儿子,传宗接代的,如果她有志要继续深造,必须自己解决大学学费等一系列问题。她为了解决她的经济危机,决定出去打工,在15岁时已经可以独立支付自己的各种花销,形成了独立自强,顽强不息的性格。这为她今后的成功创造了必要条件。

  三、黄玉雪自身的美国化

  作为第二代华裔,黄玉雪并不像父辈那样全盘接受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她在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外面却是接受的是美国文化,美国价值观。她有典型的黄皮肤下的美国心。一方面她接受着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观,一方面她也极力反对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一面,如重男轻女,严格的等级制度等。在美国文化的包围下,她挣脱了传统文化的束缚,追求美国式的个人主义,最终获得了成功。 首先,黄玉雪第一次接触到美国文化是在美国的学校。美国的教学制度和华人学校完全不同。在华人学校,从教学内容到方法都很陈旧,古板。孩子们在这里学习国语、书法、作文、尺牍、当代文学、古代文学等等(华女阿五 94)虽然这些对今后黄玉雪的文学创造奠定了素材基础,但是对于她的个人发展却毫无益处。与之相反,美国学校却十分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个人自由。如书中所示“美国小学的图画课极为有趣,学生能自由表达”(华女阿五 18)。在大学里,老师鼓励她独立思考(华女阿五 162)、发掘个人独特的才能(华女阿五 175)。不管玉雪获得多小的成就,她在白人的世界里都能得到表扬和鼓励,这为她的个人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个人主义精神在美国世界里得到了肯定,这使她更加肯定自我,更加努力地去追求和实现“美国梦”。

  四、中华民族的内在身份

  在主流白人文化的世界里,黄玉雪作为少数族裔的存在,是不幸而又是幸运的。不幸是因为当时严重的种族歧视,幸运的又是特殊的族裔文化满足了白人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玉雪曾在比尔斯大学教务长家做过两次中国菜,一次是招待同学,另一次是招待来校演出的乐队成员和家属以及一些教师。玉雪的两次厨艺展示不仅宣传了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同时也为她和白人之间的友好人际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在大学期间,她发现只要是描写华人家庭的作文总能取到好成绩。在英文老师的鼓励下,她也开始发表一些文章。1945年《哈泼》杂志主编、纽约出版家伊丽莎白?劳伦斯约请黄玉华写一本有关她在旧金山唐人街成长的故事。这也是为什么《华女阿五》得以发表的原因。正是中华民族的内在身份使得黄玉雪在种族歧视严重的白人世界里取得了成功。

  五、结语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说,黄玉雪的成功并不典型,但是却很特别。作为第一个在美国走红的华裔作家,黄玉雪的成功跟她自身顽强不屈,自立自强的性格不可分割。她拥有的这些优良品格与她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美国人和中国人的结合体的双重身份使得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获得机遇,最终实现了作为华裔美国人的“美国梦”。

  小学生作文下雪了篇5

  [关键词]日记活动课 情境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85

  《小学低年级说写日记训练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是我校开展的一项市级立项课题。一年来,我们通过大量实践,摸索出了“创设说写情境,激活创新思维”的说写日记训练方法,引导学生走进趣味说写日记的大门,迈开了起步作文教学的步伐。

  一、创设情境,注重心情教育

  儿童心理活动的方式是直观的、感性的,他们往往是从感觉的聚积中体验自己的内心情感,并贮存于记忆系统中。

  课例一:

  课上,我先展示了一组枫叶标本:“请仔细观察,说一说它们的形状。”学生有的说像鸭子的脚,有的说简直就是金鱼的尾巴,漂亮极了;还有的别出心裁,认为枫叶就像一叶挂着帆的小船……我再问:“老师制作的枫叶标本美吗?”学生异口同声地答:“美。”“还有更美的,请看――”我像变魔术一般,取出了两朵野的标本,然后拣几片不同形状的枫叶组合在一起,竟然成了一幅生动的画。

  此时,环顾教室,人人兴奋,于是我布置了一项任务:到校园里找一找你喜欢的叶子,然后制作叶子标本。蜂拥出教室的学生们犹如一群快乐的小鸟,开始细心找寻起叶子来,十多分钟后,人人满载而归。于是,各种叶子的展示会便开始了。

  司勇先发言:“我找到了几片金黄的银杏叶,看,它们真像一把把金色的小扇子。”细心的李小文迫不及待地说:“老师,刚才一阵风吹来,从树上落下的银杏叶就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嘴里叼着叶子的王飞也发言了:“看,黄杨的叶子像不像一枚枚绿色的铜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有了源头活水,学生自然佳作纷呈。

  二、活动产生情境,情境引发问题,问题引发思考

  目前,农村作文现状令人担忧,学生害怕作文,不知怎么写。说写日记活动课恰好能改变这种现状,变“一元”为“多元”。

  课例二:

  一天早上,天阴沉沉的,同学们正上早读课,天空飘下了雪花。见到久违的雪花,学生们兴奋异常,拍手跳跃,欣喜之色溢于言表。

  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孩子们写一写盼雪之情?果然,情之所至,不一会儿便佳作纷呈。有的写盼望下雪打雪仗、堆雪人的兴奋心情,也有的想象大雪覆盖大地,大地一片洁白的景象;还有的竟然作起了诗:“看/洁白的雪花/在我们的校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于是,我提前下课,让学生们将兴奋之情带到雪中:数数雪花的瓣数,尝尝雪的味道,听听下雪的声音……学生们诗兴大发,有的说:“雪花雪花满天飘,冬天冬天来到了!”有的说:“小雪花,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还有几个学生在雪中边跳边唱起来:“我是洁白的小雪花 / 我从高高的天空轻轻地飘下 / 我落满高山 / 高山像一位新娘 / 披上美丽的白纱 / 我落满大地 / 消害虫,灭病菌 / 我是洁白的小雪花……”这不是幼儿园学的儿歌吗?歌声随着雪花飞舞,飘荡在校园的上空……

  由此可见,说写日记活动课的开展必须抓住时机,找准突破口,让学生兴奋,令他们动情。

  三、为学生的个性提供多元化的发展空间

  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的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

  课例三:

  上课铃响了,老师走进教室,说:“今天我们做个游戏,请小朋友拿出自己喜欢的人物或动物画片。”话音一落,学生个个兴奋不已,高高地举起自己的画片。教师情不自禁地赞叹:“小组同学能不能合作编一个精彩的故事,让这些可爱的人物或动物活动起来?”教室里像炸了锅,学生讨论纷纷。经过启发、引导,一个精彩的故事“奥特曼大战怪兽”博得了热烈的掌声。课堂上这一智慧的火花,照亮了学生思维的空间,他们个个跃跃欲试。《龟兔赛跑续集》《黄鼠狼给鸡拜年》《傻大猫和翠笛鸟》……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的海洋中,课堂教学高潮迭起。学生表现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令我欣喜。

  小学生作文下雪了篇6

  教学目的:

  知识、技能

  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写作手法。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雪带给人们的喜悦心情。

  领悟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联想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表达能力,提高朗读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使学生学会评价他人,学习他人。

  3、使学生学会与他人交谈、提高协作能力。

  探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怎样读好课文,做到感情真挚。

  让学生情景表演,综合应用语文,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设计理念:

  通过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学生如何与别人谈论天气。通过朗读指导和训练教会学生如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提高朗读水平。并通过课外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和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介绍背景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谈了雪,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写雪的文章。板书:第一场雪

  (笑)同学们,现在我们当中有一些追星族,喜欢听流行歌,这可不是最近流行的那首歌,什么???第一场雪

  这是峻青爷爷写的,写于1962年,(板书:峻青 1962)注意:问题就出在这个年代上,这三年是什么年代?你们听说过没有?1960到1962年我国遇上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人民生活非常困难,农业歉收,经济停滞,所以人们叫做“三年困难时期”。在这困难时期的最后一年冬天,作家看到了这么一场预兆着丰年的大雪,非常高兴,写下了这篇文章。下面,我来读,你们看着文章,想一想他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都写了那些内容。

  师读课文。学生听,思考。

  二、学生回答 理清文路

  师问:课文的写作顺序什么?写了那些内容?

  学生回答,出示课件(课文结构)

  三、创设情景 培养说话

  咱们先来看雪前的天气变化,我想这些变化当时人们一定都注意到了,人们想没想到要下雪了?希望不希望下雪呢?试着想象一下,人们会怎么谈论天气,根据你从文中相应部分体会到的,表演完成对话。

  出示对话:

  小王:兄弟,你还别说,这天气预报还真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李:可不是,你看前几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王:就是,你看今天,这天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李:是呀,你看今天,这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王:……

  小李:……

  表演的真好,眼看一场瑞雪就要从天而降了,那雪到底下了没有?下的大吗?人们的心情?作家看到这场大雪想到了很多,人们一定也会由这场雪产生很多联想。他们在一起又会怎么谈论这场雪?请你根据你从文章相应部分体会到的,表演完成对话:

  出示对话:

  孙子:爷爷,这雪可下的真大呀!

  爷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子:不就是一场雪吗?人们为什么那么高兴?

  爷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爷爷:……

  孙子:……

  真不错 ,刚才我们表演了两段对话,它是那两部分的内容?(雪前、联想)

  那谁能总结一下雪前这部分的情况。抓主要词语。

  联想部分:

  板书:寒风凛冽天骤变

  更喜瑞雪兆丰年

  四、以读代讲 体会感悟

  这场雪到底下的怎么样?雪后的景色如何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欣赏课件

  雪下的大不大?雪景美不美?

  那一部分写出了雪大?(雪中)

  这一部分是写下雪的过程,我们如果要写一个过程,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去写?(时间顺序)

  很好,那你们能不能从这一部分中找出最重要的一句话,使人一看就知道先写什么时间的雪,再写什么时候的雪?

  学生找,老师引导

  “冬天的………”

  想一想,这句话以前写什么时候?(白天)以后呢?(晚上)

  白天雪的特点一个字:“大”

  谁能通过读给我下一场大雪?(指导朗读)

  这是下雪的前半段,白天雪下的很大,到了晚上还能看见吗?晚上怎么办?手势(听)

  生说 “听” 真富有诗意“听雪”好!

  那晚上听雪有什么特点?一个字 “静”

  既然是静,那就一定要读出静,用轻重两种方法读,指导读出“静”。

  既然是这么静的,为什么还要搞出那么多声音来呢?(指导用反衬的写作手法)

  静中微响 更觉其静

  师总结:这一部分作者通过看雪、听雪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山村雪夜图”,我们一起来把这一段用几个字概括一下。

  板书:山村夜静(听)雪漫天(看)

  整个下雪这一段写的是个过程,是以时间为顺序的,第三部分是写雪后的美景,是一个场面,能不能以时间为顺序? 学生答

  课文中同样有一句话,抓住这关键的一句话,你马上会明白? 学生找

  这句话是怎么写?(总写、概括写)

  以后呢?(具体写、细致写)后面写了三个细节,引导学生分别说出:银条、雪球、彩虹、

  写了银条、雪球、彩虹、三个细节。读的时候,写整体的句子要读的壮阔一些,雄壮些(范读) 后面就要读的细腻一些(范读)

  学生练习读课文。

  男女分组读 老师指导。

  这是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那是个怎样的世界?还可以说成怎样的世界?

  学生回答。

  引导板书:粉妆玉砌

  这样的美景中人们的活动怎么样?板书:人欢笑

  指导读出高兴。

  听了大家的朗读,我感觉真是享受,我很高兴,我决定把我的读书秘法传授给你们,你们愿意学吗?

  出示读书歌:

  读书做到有感情,

  讲说语气要记清。

  体会作者心中想,

  设身处地入情境。

  轻重缓急要分清,

  抑扬顿挫要分明。

  下面你们就用这个秘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课。

  指名读

  读的不错,现在来看看老师的板书,象什么?写什么的诗?

  读一读

  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古人写雪的名句:

  出示: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 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这三句诗句,是巧妙地运用了雪与梅花在颜色、季节以及她们给人以春天来临的希望上,进行了相互村托的描写。我们也可以借鉴作者的手法,把自然界中很多相关的事物,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利用映村的方法,把事物写具体逼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元稹)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这两句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的是典型的北方雪天的情景,"是典型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足不出户的恶劣天气。但是,诗句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自然景色抒发的情感,却是积极向上的,作者通过'千株玉、万朵云、琼枝',把北国的冬天变得温情脉脉,不在因雪而凌厉肃杀。作者把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表达的具体贴切。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必须与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结合起来,才能真切感人。)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这两句诗是作者运用雪去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这是典型的借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是借助对自然景色渲染,让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雪与春天,这是我们对诸多写雪的诗句最熟悉的。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饱满的热情和乐观的人生观。作者利用诗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画卷,提示我们联想春天的美丽,正是文学作品对人思想的启迪。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这是李白直接描写大片雪花的诗句,我们可以直接引用来描写雪。我们要学习诗人通过细致观察、进行形象刻画的创作品质。

  小学生作文下雪了篇7

  关键词: 残雪 卡夫卡 现代意识 影响

  上个世纪80年代,残雪小说甫一出世,就显现出其“异类”的本色——《黄泥街》、《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等作品从外在形式到精神内核,都显然不是中国文化的土壤所能生长出来的“异形”。对此,她坦然宣称自己创作的根基是西方文学传统中源远流长的非理性传统,她要以异域的武器批判自己身上的传统,以求新生。[1]6在残雪富于生命力和生长性的创作生涯中,她一直以一种虔诚的态度从西方文学中汲取养分,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卡夫卡、博尔赫斯等都对她产生过程度不同的影响,他们的文学和思想同残雪自身独特的气质互相激发,从而形成了残雪作品独一无二的风格。

  其中,就影响之大之深,当以卡夫卡为最。残雪自己也说,卡夫卡对她“有过决定性的影响”[2]132。在《灵魂的城堡》序言中,残雪谈到初读卡夫卡时的情况:“二十多年以前,当我还是一个刚刚做了母亲的家庭妇女时,在一个阴沉的日子里,我偶然地读起了卡夫卡的小说,也许正是这一下意识的举动,从此改变了我对整个文学的看法,并在后来漫长的文学探索中使我获得了一种新的文学观念。”[6]1由此可见,卡夫卡小说中的现代意识和艺术风格对当时只接触过现实主义文学(其中大部分为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残雪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是颠覆性的,并决定了残雪一开始的创作方向。

  对比卡夫卡的作品与残雪早期的创作,我们不难发现残雪小说对卡夫卡有意或无意的模仿与借鉴。在模仿与借鉴中,残雪本身的艺术敏感、自主创作意识和创造力使她很快摆脱了其学徒身份,日趋成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一、内在的真实

  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不同,卡夫卡的小说呈现出一个与通常所说的“现实”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小职员格里高利变成大甲虫,银行职员K遭受一场莫名其妙的审判和死刑,乡村医生风雪夜赤身从病人处逃离,死在雪原上,“坐在人间的车子上,而驾着非人间的马,四处奔波,饱受严寒的折磨”,地洞中生存着一个担惊受怕、忧心忡忡的不明生物,土地测量员殚精竭虑地想要进入一座面目模糊的城堡……这个世界尽管充斥着各种真实的细节,然而绝对不是对人们所处的现实世界的模仿与再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比任何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复制”出的世界都要真实,因为它显现的是世界在人心灵中的图像和人的心灵的本质。

  在卡夫卡的影响下,残雪所执着于描绘的,也正是这样一种内在的心灵的真实,企图“用世俗中的材料来建造幻想的大厦,从地上修建通天塔”[2]86。《黄泥街》中,那条梦境一般不确定的街道上人们荒诞的生活图景展示的既是时期人们的集体生存状况,同时也是一幅更具普遍性的现代人的精神图像。《山上的小屋》完全是一个超验的时空,一个梦魇般的变形的世界,《苍老的浮云》、《历程》中同样也是如此,人物抽象,情节跳跃,时间和空间都模糊不堪,所呈示的不再是外部世界的种种现实,而是人精神深处的欲望,恐惧,焦虑和追寻。残雪从最初对的批判和反思越来越转向对人性的批评以及对人的本质的揭示,越来越深入到人的心灵当中,开拓了一个同外部世界不同的自我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深入地挖掘人丰富的潜意识、人性的矛盾与冲突,寻求个体精神的价值。

  在残雪看来,普通人单单靠理性是无法到达这个世界的,唯有艺术家能通过理性与幻想的合谋,呈现这个世界的形状。残雪将她的创作方式称为“自动书写”:“我的小说是属于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特殊写法,即全身心地沉浸在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有点奇怪的时间与空间里头,让笔先行,让自己所不知道的主题自行展开,让自己控制不了的结构自动形成,让每一个词自动携带着另一个世界的神秘气味。写这种小说的作者,一般来说是很难意识到自己的创造物的深层含义的。写了就写了。”[1]86这与卡夫卡的创作体验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在1913年致女友费莉丝的书信中,他如此解释道:“《判决》是无可解释的。也许我哪天会给你看几段日记。故事中充满了抽象的事物,承认不承认都是如此。那位朋友很难说是个真实的人物,恐怕不如说他是父亲和盖奥尔格两人的共同的东西。故事也许只是围着父子二人转圈,那位朋友的不断变化的形象恐怕就反映父子关系在视角上的变化。不过这一点我也没有把握。”[5]19

  尽管一开始的时候残雪对自己创作的认识是模糊的,不过后来终于清晰起来:在《什么是“新实验”文学》一文中,她把自己的小说命名为“新试验小说”,认为这种“内向的文学实际上比大部分表面层次的向外的文学要宽广、宏大得多,因为我们各自开掘的黑暗地下通道所通往的,是无边无际的人类精神的共同居所”,“在文学上,深与广是成正比的;你切入了本质,你就获得了最大的普遍性。”而且她坚信,这种个人化的文学虽然暂时没有多大社会效应,也不为大众所关注,却具有无限的潜力。[1]129如卡夫卡的小说,是关于永恒的,其自身也将是永恒的。

  二、现代生存境况的呈示

  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是这样表述残雪的:“残雪的小说是‘’后文学创作中非常独特的存在。她用变异的感觉展示了一个荒诞变形、梦魇般的世界,阴郁、晦涩、恐惧、焦虑、窥探和变态的人物心理及人性丑恶的相互倾轧与仇视,在她的作品中纠缠在一起,不仅写出了人类生存的悲剧,而且写出了人的某种本质性的丑陋特点。”[8]272

  在这里,陈思和点出了残雪小说的一个特质,即对人类生存境况和人性本质的呈示。这一点恰是卡夫卡所代表的现代文学所关注的焦点。《变形记》中,格里高利的甲虫形态打破了家庭温情的面纱,也将自己从人类集体中剥离出来,展现出了个体的人从根本上就孤立无援的孤独处境,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家庭关系的脆弱不堪一击;《地洞》描述了个体在世界中所感到的焦虑与不安,始终处于不可知的危险的笼罩之下;《城堡》更是以一种寓言的形式展示了人在非理性世界内的生存困境: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境遇的荒诞,理想的丧失,行动与意义的断裂,人性的压抑,救赎的缺失……

  卡夫卡小说中所展示的现代人的荒诞处境、孤独感、焦虑不安以及人性的矛盾,同残雪对自身境遇的感受产生了一种共鸣,从而激发她将自己的发现和感知诉诸文字——于是一种现代意识出现在残雪的作品里。

  《山上的小屋》中的叙述者“我”带有《地洞》中的不明动物那种被害妄想症式的特点,时刻感到不安,而她的处境也的确危机四伏:北风凶猛,许多小偷在房子四周徘徊,山上会滚下砂石,家人把“我”的抽屉翻得乱七八糟,东西遗失,家庭成员间相互敌视,彼此折磨,作为某种希望和救赎的象征的“山上的小屋”若有若无,不可企及。《旷野里》中,一对夫妻犹如两个鬼魂住在一个有许多空房间的大房子里,他们相互窥视,彼此充满敌意,房子如旷野般空寂,心灵也如旷野般空虚,恐惧和焦虑如旷野般无可逃避,而希望若有若无,不知何时到来。《苍老的浮云》中的家庭关系被彻底颠覆,夫妻、母女、父女关系冷漠,人物精神封闭孤独,人与人互相窥视,人物行为荒诞,慕兰不停吃酸黄瓜,老况不停吃蚕豆治疗失眠,对世界有一种儿童式的不安与恐惧,更善无在世俗生活中遭到了荒诞的失败,虚汝华活在巨大的虚无感中,闭门不出,身体同房屋一起腐朽……在这些作品中,现实主义小说所表现的各种岿然不动的社会和伦理秩序被打破了,被忽视的个体的内心世界通过一种新的、怪异的文学形式,通过一种陌生化的语言被呈现了出来,

  我们可以说,现代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的困境,这些作品所呈示的生存图景乃是灵魂的图像。它们一反后以社会批判为核心的文学主流,最先显露出一种现代个体意识和超越意识形态的纯文学意识,开拓了一个新的文学空间,展示了人类存在的可能性。

  三、怪诞的美学风格

  卡夫卡的小说从人物到情节,莫不呈现出一种怪诞的美学风格,到了残雪那里,这种怪诞被发挥到了极致。她的作品中充斥着大量丑陋、荒诞、肮脏的人与物,情节违反日常逻辑、奇异荒诞,语言如同梦呓般破碎混乱。这些共同构成一个反常的世界,冲击着人们的传统审美观。

  1.形象的变形与扭曲

  卡夫卡的《变形记》格里高利一觉醒来变成一只甲虫;《乡村医生》中已经死去的医生仍能讲述自己的故事;《猎人格拉胡斯》中,生者与死者生活在一起,活人能同死人交谈,尸体能吃能喝能活动,人快乐幸福地等待死亡;而残雪的小说中,无论是人的形象还是物的形象都呈现了一种异常性,文本基本上成为各种怪诞形象狂欢的舞台:《黄泥街》中死人重返人间,《山上的小屋》中父亲夜晚变成狼嚎叫,《苍老的浮云》中虚汝华的肚子里装满芦秆,身体像木乃伊,“灰白的皮肤上长着许多绿的斑点”……残雪用各种丑陋的物象堆叠出一个荒诞的梦魇般的世界,苍蝇、老鼠、蛆虫、蝙蝠、粪便、毒疮、尸体等等,给读者的艺术感知造成极其强烈的冲击,形成一种颠覆性的审美体验。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出现在《黄泥街》等早期作品中的那些世俗色彩强烈的意象、场景在后面的作品中出现的越来越少,残雪的语言愈发的抽象、纯粹,然而,那些阴冷、肮脏、扭曲变形的“象”虽然没了,“意”却彻底地保持了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加接近卡夫卡的内核了。

  2.情节的反逻辑、荒诞不经

  传统的文本结构要求符合线性时序,符合事件发生发展的内在因果逻辑,而在卡夫卡的小说中,情节是反逻辑的,荒诞不经的。如《判决》,在格奥尔格与父亲的日常会话中,父亲突然大怒,判决儿子去死,儿子竟然谨遵父令,立刻投河死去了;《诉讼》中约瑟夫K莫名其妙地被逮捕、审判、处死,自始至终没有对此提出任何解释说明;《流放地》中军官用自己制造的处刑机器处死自己;《敲门》中,“我”因为妹妹敲了某个庭院的门而被逮捕;《城堡》中的K,城堡就在眼前,却无论如何也靠近不了。这一切显然不合情理,不符合日常生活的逻辑。

  残雪在这一点上,比其前辈卡夫卡还要怪异。卡夫卡的小说虽整体荒诞,但具体细节还是真实的,残雪的小说则在两方面都呈现出一种反常的、怪诞的特点。《黄泥街》是一条虚构的街,其整体结构是荒诞的,而且人们夏天依然穿棉衣,吃腐烂水果,天上下烂鱼,宋婆烧吃蝙蝠,人们的行为、语言等种种细节的构成元素同样是荒诞的,不合逻辑的;《苍老的浮云》几乎没有连贯的情节,人物举止怪异,行为毫无逻辑和连贯性,更善无被麻老五无端欺辱,老况毫无缘由的失眠,人的梦从一间屋子溜到另一间屋子……我们可以发现,残雪小说的可靠性越来越弱,文本意义也愈发晦涩。

  借助种种怪诞的意象,荒诞的情节,残雪构造出的一个同我们已知的现实世界全无相似之处的文本世界,而这个世界却像她所描写的会流动的梦魇一样,已经渗入了我们所处的现实之中,因为它本来就是我们所未察觉或者拒绝察觉的关于世界的真相的一部分。

  从残雪早期的作品中,我们还能隐约看出萨特、贝克特、乔伊斯等现代主义作家的影子,存在哲学、精神分析理论也被残雪有意或无意地接受。不过,显而易见,卡夫卡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残雪80年代后创作的同时,也一直在阅读西方文学经典,并且进行相关的文学评论写作,但丁、歌德、莎士比亚、博尔赫斯等艺术大师都极受她的青睐。被她一一评论过,在这些西方资源的共同滋养下,残雪的作品如同“异国的植物长在了有五千年历史的土壤之中”,尽管“这样的植物是很怪的,非中非西,无法归类”,[7]4却以坚韧的生命力存活下来,而且不断生长,形态上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尤其是90年代残雪同博尔赫斯相遇后。残雪目前依然在做那三件事:写作、阅读、批评,她的这株异形植物能长多久,长成什么样子,则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了。

  参考文献:

  [1]残雪.残雪文学观.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

  [2]残雪.为了报仇写小说——残雪访谈录.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3]罗璠.残雪与卡夫卡小说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邓晓芒.灵魂之旅:90年代文学的生存境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5][奥]卡夫卡.卡夫卡文集(第四卷).祝彦,张荣昌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6]残雪.灵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上海译文版社,1999.

  小学生作文下雪了篇8

  [片段1](揭示课题《雪儿》后)

  师:读了课题,你们的脑海中会迸发出什么问题?

  生:雪儿是什么?

  生:它什么样儿?

  生:课文写了雪儿的什么事?

  生:作者为什么要写雪儿?

  师:答案就藏在课文里,会读书的同学一定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解开疑团。请大家带着疑问去读书。

  【评析】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诱发学生质疑问难,鼓励他们从“不敢问”到“勇于问”,并通过引导,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做到既“勇于”更“善于”质疑问难,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

  二、 角色互换,培养自主性

  [片段2](生词教学让学生走上讲台当起了“小老师”)

  小老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的生字,哪一组愿意开火车读一读?(一小组开火车读)

  小老师:读得很正确,里面有个字的读音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剩”字是后鼻音,请跟我再读两遍。(生读)

  小老师:“剩”字在写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谁来说说?

  生:“剩”字左边的“乘”的最后一笔不是捺,而是点。

  小老师:是的。请跟我一起来写写这个字,做到左宽右窄。(板书演示)

  小老师:“捡”和“检”是同音字,谁有好办法区别它们?

  生:“捡东西”的“捡”是提手旁,“检查”的“检”是木字旁。

  小老师:对,“捡”表示动作,所以是提手旁。(做捡粉笔的姿势)

  【评析】当“小老师”是学生莫大的荣誉,在担任“小老师”之前,充分的预习,像老师备课一样,积极查阅资料,思考注意点。学生主动地去预习,去发现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获得学习的能力。讲台成了他们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 合作探究,提升阅读力

  [片段3](精读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读课文,找找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我”对雪儿的爱,画一画,写一写,再在小组内交流集体交流)

  师: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交流大家的体会。

  生:我从“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一句,体会到“我”爱雪儿。

  师:是的。谁再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生:我从“天天”这个词,体会到他每天都是这样的,他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生:蓝天衬着飘飘悠悠的白云多美呀!“我”带着雪儿一起欣赏,“我”是多么爱雪儿呀!

  生:“我”腿伤了,不能到外面自由活动;雪儿翅膀伤了,不能自由飞翔。“我”和雪儿成了难兄难弟,同病相怜。

  【评析】阅读应让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对语言有着自己独特的品悟。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宽松、民主的空间,给足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时间,调动学生课堂交流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的理解和体会。

  四、 角色表演,培养想象力

  [片段4]在音乐声中,让学生想象“我”和雪儿分别时的情景,和同桌演一演,并推选一组向大家展示)

  “我”:(饱含深情地凝望着雪儿)雪儿,飞吧!你应该属于蓝天。别忘了回来看我呀!

  雪儿:(在空中回旋着)小主人,你的伤也要快点好起来,就可以和好朋友们一起玩耍了。我会常来看你的。

  “我”:(轻轻抚摸着雪儿的头)飞行时遇到了恶劣的天气,一定要好好保护好自己呀!(雪儿飞远,不时转身回望)

  小学生作文下雪了篇9

  快乐的寒假350字作文素材一

  丰富多采的寒假已过去,我的寒假生活很愉快,有滑冰、到北京旅游参观、写毛笔字、练钢琴……

  我最高兴到北京旅游了。天安门广场上有纪念碑、有人民大会堂、还有红旗飘飘。在北京动物园里,我看到了猴子、小鸟、大象、老虎、骆驼等等,这么多的动物,也算得上是动物王国了。我喜欢猴子,猴子很调皮,猴子很利索,猴子也很可爱,它们的神态很精神。有灰叶猴,眼睛耷着,下巴像长着一把白胡子,有的在说话,有的锻炼,还有的在表演节目。我还喜欢小鸟,小鸟有长尾巴的,有蓝翅膀的,小嘴是白的,头也是白的,它们有的在仔细地吃东西,有的在跳舞,还有的在找朋友玩耍……

  我喜欢小动物们,因为动物是我们的朋友。

  寒假里,我非常高兴。

  快乐的寒假350字作文素材二

  可以说寒假是一个新的起点,正在离我们不远处等着我们全市界的小朋友们.当然,还会有我们学校的一些大同学.每当一个学期过去了,都有一个快乐的假日。下面我就把我假日中的一天写给大家,好吗?

  这是我生日的一天,阳光明媚,到处飘洒着春天的气息。中午,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必胜客吃饭,必胜客里的食品是我最爱吃的了。我们一家人都特别高兴。都吃的饱饱的。吃晚饭后,我们来到海边。那海里的水波涛汹涌,如同千万匹骏马齐头并进!那响声如同千万辆坦克开动,震耳欲聋!大海好先要到天上去吃掉太阳!广阔的沙滩无边无际。我们照了许多好看的照片。

  我们照了许多好看的照片。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围坐在餐桌旁边欢聚一堂,伴随着生日蜡烛的亮光,唱唱跳跳。

  今天,过得真高兴。

  快乐的寒假350字作文素材三

  这是今年入冬以来的最大的一场雪,也是十五不遇的一场大雪。

  昨天上午,忽然从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下雪花来,渐渐地雪越下越大,只见大片大片的雪花犹如雪白的棉花一样,从乌云密布的天空中飘了下来。这么大的雪花,不一会地上白了,树上白了,屋顶也白了。

  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今天早上我打开窗一看,啊!好大的雪啊!这雪白雪白的雪,好像给大地妈妈盖上了棉被,也给树儿穿上了新装。雪还有几点坏处,比 如说要穿厚厚的衣服,容易打滑等等。当然也有好处,比如说搭雪人可以让我们的手更加灵活等等。瞧!还有许多小朋友在打雪仗、滑冰、搭雪人等。

  今年的雪真是既大又厚。厚的都有十多厘米高。大得连粗壮的树枝都压的断,你们说大不大呀!

  据报道,由于这场大雪,高速公路都变得不通畅了,还导致大片地区的封车等。

  一转眼就过去了,我真怀念去年的最后一场雪。那场雪使我难以忘记,真是一个难忘的回忆啊!

   

  快乐的寒假350字作文素材相关文章:

  1.有趣的寒假350字作文素材

  2.有意义的寒假作文素材350字

  3.快乐暑假作文350字素材

  4.快乐的寒假作文300字素材

  小学生作文下雪了篇10

  关键词:残雪;卡夫卡;隐喻作品;隐喻解读

  中图分类号:1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3-034-03

  残雪的《灵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以下简称《灵》)是“一部关于卡夫卡的小说作品的作品”。残雪写这部作品时说,“我既评价别人,也评价自己。我想,对于我这种写特殊小说的作家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必要的精神上的调整。我现在已想不出,除了文学之外,还有什么能使我的注意力如此地集中。读者将会发现,即使是写生活方面的文字,字里行间透出的还是那一件事:人性中的矛盾――这文学中的永恒主题。”如此看来,残雪笔下的卡夫卡仍然没有离开她所常说的主题――人性。残雪一直认为,人性中的最本质的东西便是矛盾。矛盾实质是悖论,顾晓明曾在《犹太――充满“悖论”的文化》一书中对犹太文化的矛盾方面作了仔细的分析,卡夫卡作为犹太人的后裔在他的作品中自是把犹太文化的矛盾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我们将发掘灵魂城堡里的卡夫卡形象,找出残雪之所以心仪卡夫卡是源于卡夫卡编织了一个远处的风景,一个只有《圣经》时代才有的精神世界或者说是灵魂世界。残雪在《读书》杂志上发表《我读圣经?旧约》就持这样的观点。故而,残雪的解读卡夫卡,其实质是找回艺术的故乡,追求一种灵魂(艺术)的生活,寻找精神寄托的家园。

  一、悖论的风格

  卡夫卡说过:“除了精神的世界之外,其他的一切都不存在:我们称之为感性世界的东西是精神世界的恶,而我们称之为恶的东西,不过是我们永恒发展过程中一瞬间的必然。”它充满着深邃的哲理,它反映了一种矛盾(即一种人性的矛盾)。精神世界与感性世界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人类便在这样的永恒的瞬间中生存。故而,残雪在《灵》中便从人性的角度入手,通过对矛盾二重性的分析开始揭开一个个卡夫卡留下的谜,正如残雪在解读卡夫卡的《美国》对卡尔的评价:“从感情上。她们两人都不相信卡尔是坏人;从理智上,她们必须相信卡尔做了坏事。处在这样无法调和的内心冲突中,女厨师长说了一番典型的自相矛盾的话。一方面,她绝对同意总管的判断,因为她通过多年的交往证实了总管是最为可靠的人,他的推理谁也不能辩驳;另一方面,她又仍然认为卡尔是个正派的孩子。她的内心下不了这个结论,只能在地狱中煎熬。”

  可以认为,残雪之所以对卡夫卡情有独钟,是因为残雪在卡夫卡的艺术故乡,发现人性永远充满悖论。人类便在这样的悖论中生存,一方面人类需要上帝的保护,另一方面人类却在上帝的保护中永远无法长大,所以只好断奶,断奶在另一种意义上应当理解为抛弃。(关于抛弃,残雪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抛弃,实际上意味着精神上的断奶。一个人孤零零地独立于这充满险恶的、拒绝他的世界或‘原则’面前,如果他是一个不甘堕落的、有激情的人,那么唯一可做的事就是拼命挣扎,世界或‘原则’也不会网开一面,让他进入,因此人的努力也成了无止境的。”令人惊奇的是,卡夫卡居然也说过同一意思的话:“他们可以选择,成为国王或国王的信使。所以,世上的信使多于牛毛,他们穿梭来往于世界各地并相互高声转告――由于没有国王――已变得毫无意义的消息。他们很愿意结束这种悲惨的生活,但由于就职时发过誓言,他们不敢这么做。

  他们不敢做的是放弃对上帝的信仰,他们一方面对上帝抱怀疑,另一方面他们担心离开上帝之后不能生存。于是,卡夫卡便说:“有什么比信仰一个家神更令人高兴的呢。”因而,卡夫卡一直认为,人性的矛盾是由上帝安排好的,“有些问题我们是无法回避的,除非我们生来就不带有这些问题”。卡夫卡所指的这个问题就是原罪,原罪成为了所有西方艺术亘古常新的主题,原罪也是西方文学家常常表现的主题。卡夫卡作品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原罪也定下了卡夫卡创作的基调,他的作品永远充满了矛盾,充满了悖论,一方面,卡夫卡认为上帝只生活在人类的彼岸,上帝不可能给人类以救赎,另一方面,卡夫卡却认为只有上帝才可以救赎人类。

  残雪对卡夫卡的如此解读,也正是从这一点入手的。无论是《美国》里的卡尔,还是《审判》里的K,或《城堡》里的K,他们在生活中都充满了矛盾,充满着一种自我的对话,自我的悖论。例如,《审判》里的K,他明明知道自己没有罪,但他却在寻找自己的“罪”,残雪对之的解读是――“他内心自审的开始”。他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彬彬有礼的上流社会的绅士,但“法”,那另一个世界的存在,却对他进行了审判,同时认为他有“罪”。K在对抗他的审判和限制时,有一种认为自己无罪的优越感,但当他与无比强大的法庭抗衡时,他却一败涂地,最后郁郁而终,这就是悖论。在肯定与否定之间,卡夫卡把“法”体现得惟妙惟肖,残雪把卡夫卡的故事解释得活灵活现。尤其是K去请律师,“K追求的是活下去,在生活当中理解那不可理解的法;律师追求的是让法在K的生动案例中得以鲜明的体现。”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一方面,K要求早点解除法对他的限制,但另一方面,律师却在尽量拖延。另外,残雪把《美国》里的卡尔理解成为一个走向艺术故乡的孩子,残雪只是把卡尔当作自己艺术思维的载体,准确地说,在残雪眼里,卡尔只不过是卡夫卡在她文章中的笔误罢了。所以残雪既要以卡夫卡的文本为解读对象,又要灌输她自己的创作理念,这必然在《灵》一书里形成一种悖论的风格。

  二、流浪的文化

  残雪与卡夫卡应当被称为异类作家,他们的作品体现的文化都与传统不一致,他们都不代表当时的主流文学,对于传统文化,他们只不过是流浪汉,于是,残雪在解读卡夫卡时,便有意忽略了卡夫卡的文化传统,这在《灵》里有生动的表现“毫无疑问,残雪是用自己那敏感的艺术心灵去解读卡夫卡的。在她笔下,卡夫卡呈现出了与别的评论家所陈述的、以及我们已相当熟悉和定型化了的卡夫卡完全不同的面貌。这个卡夫卡,是一个最纯粹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道德家、一个宗教学家、心理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批判家。”

  卡夫卡为什么成为了传统文化的流浪汉?这一切都是残雪的有意为之,卡夫卡作为残雪的精神导师必将使残雪在各个方面都进行模仿。卡夫卡创造了一个神经质的敏感世界,残雪以弗洛伊德心理学为基础创造了一个以潜意识为舞台的灵魂世界,残雪是导演,卡夫卡作品中的人物是演员,同时残雪充当的只是编剧的角色。

  残雪对卡夫卡的文化背景进行了归纳,首先,卡夫卡是一个艺术家,卡夫卡的所有一切都是为了艺术而生;其次,卡夫卡是一个对法有透彻了解的专家,他在23岁就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最后,卡夫卡是一个对前途充满迷惑的矛盾体,他的《城堡》便表现了这一点。在 残雪的《灵》中,我们看不到卡夫卡与西方传统文化的关系,在残雪的解说中,卡夫卡的文化传统得到了隐藏,这也如同残雪对待自己的文化传统一样,残雪生长在具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国,她的文本里居然很难读到中国文化传统的相关信息,哪怕是一句唐诗宋词。读者所读到的残雪作品,里面顶多只有几句民谚俗语等下里巴人所经常运用的语言。从这个角度来说,残雪还是在用自己的一套艺术标准在衡量卡夫卡的作品,她读的是别人的作品,评的是自己的文章。

  事实上,卡夫卡是一个典型的犹太徒,同时也是西方“罪感文化”的继承者,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文学事业,他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的了解不比任何人差,对一个众所周知的对西方文学与文化传统有着很深根基的作家而言,卡夫卡只在他的作品中所体现的艺术理想(而这理想也是残雪在她的作品中赋予卡夫卡的)这方面吸引了残雪,而卡夫卡作品中的其他西方文化却被残雪忽略不计了,这就是残雪解读卡夫卡与其他评论家不同的所在。“残雪是用自己那敏感的艺术心灵去解读卡夫卡的”,而艺术心灵是不带有文化记忆的一种感觉,如果我们要阅读他们两位的作品,我们就只能调动自己的一切创造力,去尽量与他们同步。因此,卡夫卡所透露出来的文化在残雪眼中就自然带有一点寓言色彩,有点玄,残雪一直思考的问题就是卡夫卡为什么要这样做,多少年来,无数研究者在这方面费尽移山心力,得到的却是一头雾水,而残雪竟然长驱直入到了卡夫卡作品的“核心”。

  当我们可以这样假设时,我们再回头来看残雪的《灵》,我们就不再有什么疑惑,而会象残雪那样“终究乐此不疲”,毕竟,文学作品是用来欣赏的,我们当然可以将残雪对卡夫卡的理解当作另外一种风景,残雪眼中的卡夫卡的文化又何尝不是残雪自己眼里的文化呢,残雪一味的要抛弃自己的传统,创造另外一种语言,却不知传统已在自己的心头烙下了深深的印痕。所以,他们两位艺术家的文化都是寓言式的,不能从字里行间随意找出,而要用心去体会,去创造,因为残雪所描写的是,也仅仅是灵魂世界。她眼里的卡夫卡也不过是一个追求艺术的时常被艺术折磨的有悟性的角色,他既是卡尔,又是K或许是《地洞》里的小动物。卡夫卡的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人的心灵,在遥远的地方与残雪相遇;残雪也执其一端截取卡夫卡作品中的艺术心灵等因素来加以解读,这都与残雪和卡夫卡用“心灵”“悟性”写作,且他们的写作都直指人性,而不包括社会中的一些虚幻的现象有关。正如叶廷芳先生所说:“原来作者把自己捣碎在里面了!这就不难理解,他的作品何以有着如此入木三分的真实,一种任何写作高手凭经验和技巧都‘创作’不出来的真实!这就是卡夫卡的独特性,这就是出身于表现主义而又胜于表现主义的卡夫卡。”

  正因为残雪可以这样去思考,自然的,她笔下的卡夫卡就比别人的生动得多,饱满得多,卡夫卡只是一个代名词,只是残雪解读文本、创造自己的作品的需要。

  三、表演的艺术

  残雪特别喜欢表演这个词,她的长篇小说就取名为《突围表演》。我们读她的专著《灵》时,我们发现,在残雪的眼里,卡夫卡居然也成为了一个表演者,只不过,卡夫卡是一个艺术的表演者。社会人的本质就是表演,即按既定的剧本,台词和预先设计的角色(在生活中和艺术创作中则是按既定的社会规范,艺术制度,语言规则)表演自己,你必须服从规则,也可以突破和创造规则。于是,我们自然可以把残雪的小说与评论当作她的艺术表演,残雪作品中一系列人生的突围表演,其实就是由残雪的创作谈使这种表演成为“作品”的(因为它终究还是一种文学),如果残雪没有评论家和读者的帮助,残雪的表演很可能对于外人来说永远只是一场梦。因此,残雪自己便用一种表演诠释另一种表演,这表演的高峰就体现在对卡夫卡的评论中,并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残雪对他人与对自己的注释的评论性表演作品并非首创,而是来源于卡夫卡。卡夫卡在《桑丘?潘沙真传》里这样写到:

  桑丘?潘沙――顺便提一句,他从不夸耀自己的成绩――几年来利用黄昏和夜晚时分,讲述了大量有关骑士和强盗的故事,成功地使他的魔鬼――他后来给它取名为“堂?吉诃德”――心猿意马,以致这个魔鬼后来无端地做出了许多非常荒诞的行为,但是这些行为由于缺乏预定的目标――要说目标,本应当就是桑丘?潘沙――所以并没有伤害任何人。桑丘?潘沙,一个自由自在的人,沉着地跟着这个堂?吉诃德――也许是出于某种责任感吧――四处漫游,而且自始至终从中得到了巨大而有趣的乐趣。

  这种文风与残雪评论卡夫卡作品的《灵》里的文风是何其相似。如果我们无法拿出证据来证明残雪在这种文字方面对卡夫卡进行了模仿,我们就只能说,残雪是用心在触摸文学,并与卡夫卡在对文学的把握上“心有戚戚焉”。再多说一句,有论者把残雪为什么没有在她的《灵》里提到《变形记》进行了分析,事实上,卡夫卡在1914年1月19日的日记里就写到“对《变形记》有很大反感。不可读的结尾。不完美几乎直至根本。”在艺术的故乡里,他只不过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残雪在文章中的笔误罢了。

  事实也是这样,为了对美的探索与对真的探索,卡夫卡几乎寂寞孤独了一生,他生前只发表了四本薄薄的小册子,直到他死后多年,世界始终报之以沉默,然而,他付出的代价是惊人的,可以这样说,他几乎是耗尽了他所有的生命来进行创作。他为了“灵”(艺术)的至圣至美,付出了“肉”(生命)的彻底牺牲。因此,叶廷芳先生认为,像卡夫卡这样的时代先驱不仅是一位艺术的探险者,而且是一位艺术的殉道者。卡夫卡在他生命的最后岁月刻画的两位动人的艺术家形象,即《饥饿艺术家》和《约瑟芬,歌唱家或耗子的民族》中的主人公,就是艺术殉难者的自画像,也可以说是作者的自我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