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论文范文(5篇)

  第1篇:健康管理论文范文

  大学生由于家庭因素、个性特征、文化差异、个人经历不同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在心理健康方面也会存在着各种差异。今年来学界已经开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投入了更多的关注。一项以全国12.6万名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23%的人存在不同的心理障碍。据北京16所大学的联合报告,因心理、精神方面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占总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清华大学在死亡和退学的学生中,精神分裂症占60%,中国人民大学因患精神分裂症死亡的学生占死亡学生总数的33.3%。有关单位对南京4所高校的一万多名大学生精神状况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有心理问题,有11.7%的学生患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另外,对南京市的608名同学调查时发现,有过心理危机的占75%。一项有四川农业大学生的学生组织的调查问卷显示,95%的大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值得重视”。

  南开大学一项对天津市20所高校2.3万余名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25.26%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障碍或疾病。一位学者在2007年10月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就大学生心理健康对4400个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有心理障碍疾病或问题的人数占总学生人数的59%:其中有12%的同学感到心理是空虚的;15%的同学对自己缺乏信心或没有信心;10%的同学完全的从众行为;6%同学恋爱动机不明确;16%的同学感到社会压力大,不知道如何适应社会。除此外全国有许多高校都对本校内的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做过调查。例如浙江林学院采用SCL-90对该校不同经济背景家庭的102名经困生、101名经富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经困生除躯体化和敌对因子外,其他因子显著高于经富生和全国常模;经富生在恐怖、偏执因子上显著高于全国常模,抑郁因子显著低于常模;经富女生心理最健康,经困女生心理最不健康。有学者使用UPI对大连工业大学2007级3219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新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男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女生;大部分新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自我评价低、学习障碍、人际关系不良、情绪稳定性差等入学适应问题。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大学生已经逐渐的成为弱势群体,数人的心理都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有:来自学习的问题;来自生活的问题;就业的压力;郁闷迷茫情绪普遍存在于本科在校大学生中;大学生的婚恋观对其心理的影响;对网络的依赖程度逐步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下降。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从这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以看出我国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最终导致了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在高校大学生中滋生蔓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明显

  目前,一些教育者在把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作为教育工作的导向的同时,忽视了构建层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意义;在教育过程中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指向和总目标的同时,未能根据实际需要生成必要的层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事实上每个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结构和心理发展的起点、特征等都是不同的。一味生搬硬套地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却不重视根据需要建构层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只能造成教育缺乏可操作性,使教育的实施过程封闭化、僵硬化,脱离与实际的联系,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也失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还有的教育者虽然设置了具体层级目标,却未重视教育目标的动态发展性,常局限于解决某一阶段的教育问题,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体需要及时地调整或生成教育目标以推动学生心理素质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教育目标僵化不前。

  2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缺少专业的师资力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程度不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任课教师首先要具备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其次要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和很高的专业素养,再次还要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和良好的工作态度。但是现在很大一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是由德育工作教师或辅导员兼任他们并未系统学过心理学知识,或者并未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经常采用教导、训诫的方式进行授课,甚至有的教师自身人格和心理素质都存在缺陷。一些咨询员凭借主观臆断下结论,经常把心理问题扩大化或者“道德化”,等等,人为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期望学生达到自己“预设”的要求与标准,不仅未能帮学生构建积极的心态,反而危害了其身心健康;部分教师咨询方式单一,忽视了教育途径的多样性和针对性,由于性格等原因,面对面咨询方式使部分羞怯、封闭的学生望而却步。

  3从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性”制宜的角度来看,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针对性不够

  所谓因“时”制宜,是指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面对主要问题是不一样的,比如,大一主要是心理断乳、适应的问题,大四主要是升学、就业以及后续自己的情感问题,在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候应有所侧重。因“地”制宜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应从本院校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设置,即不仅要根据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共同规律来设置内容,也要关注他们此时此地的心理需求。因“性”制宜是指在当前的文化背景下,男生和女生的心理问题、心理需求是有差异的,同性别的教师给同性别的学生上课,和同性别的学生探讨、互动,更能产生心灵的共鸣。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放力度不够

  在全国有许多的高校都没有开始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有的学校只在大一新生入校时举办一两次心理健康讲座,有的学校在校内开展了心理健康相关的选休课。但是很少有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列入必修课的行列中。使得许多的大学生自大一之后就不能在接受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的学习虽然开始有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但事先设置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最后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缺少针对性。

  5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缺乏灵活性

  从以往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授课形式仍然主要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学形式单一,教学交流单向,教学手段传统。学生的情感、态度、需要、反馈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基本都被省略或忽略。在教学手段上,虽然大多数教师也能用多媒体制作Powerpoint进行教学,但所做课件更多的是板书的替代或补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使课堂突破时空的限制,达到声感、形感、动感的有机结合。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改进措施

  1加强家校合作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大学生家庭的重要责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重视家校合作这一项重要途径。家庭因素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影响日益突出,使得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不能回避家庭因素。目前,在这方面已有大量的相关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贫困家庭背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家庭环境因素(如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出身富裕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等诸多方面。

  2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学科学性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制约心理健康课教学实效的“瓶颈”。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和保障。教师除了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在知识的广度上下功夫努力健全知识结构,广泛延展思维触角。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课堂变的更加的生动。为了给学生做好表率,教师还要锻造自己自信、乐观、开朗、热情、富有爱心、善解人意、乐于助人的品质。”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教师还应该根据心理健康课程本身的特点,“量体定做”出全新的教学理念:即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和核心,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积极成长的强烈愿望和巨大潜能;教师在课堂上应是引导者、帮助者和支持者;师生关系更多的是共同参与、体验、分享和支持;助人的最终目的是“自助”。

  3合理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是目标的载体,由于课程目标的建构性特征,课程内容也不是毫无生机的“死水”,是“动态化”的知识,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育心理学也证明,教育要发挥作用,必须以学生的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想取得成效,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才能做到这一点。课程内容应避免浓厚的学术色彩,生成具体的生活化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消除疑虑,把课堂学到的内容应用于现实生活,促进心理发展。教育内容应该多元,教师要洞悉学生各方面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使教育内容全面化,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4注重传统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令我们的课程更直观生动,更富有感染力,从而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加深学习印象,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现代教育技术为这种结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准备多媒体课件,把电影剪辑、动画等融入进来,图文并茂,加深印象,活跃气氛,提高兴趣,增强课程的吸引力。

  第2篇:健康管理论文范文

  性偏差是指大学生在性发育过程中的一种不良反应,比如迷恋黄色书刊和杂志、看黄色影视剧等,他们不属于心理障碍。但这些不良行为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应给予一定的干预,要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他们转向其他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文体活动。5.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主要是睡眠量不正常和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大学生的睡眠障碍主要有失眠、梦魇、过度思睡等,造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身体疾病等。而且,失眠常常是由生活、学习压力造成的,也可能是神经症的伴随物。所以长期的失眠会导致大脑功能的紊乱,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二、齐抓共管,合力创造心理健康的教育管理环境

  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校要切实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比如,开设恋爱与心理教育课、心理健康课等,向学生传授和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首先,用教学的形式,通过给学生系统的心理知识培训,让学生的心理发展由“自发”向“自觉”过渡。其次,开设兴趣活动小组,授课教师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相结合。这样,不仅活动气氛轻松,学生可以自由地学习、讨论和研究,提高自主创新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磨炼学生的学习意志,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拼搏精神,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

  2.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

  学校要定期开展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活动,在参与中真正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在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强调大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行动的全面投入;在组织上结合各个班级和各个团队活动来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有关知识,也可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或者小组辅导。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大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管理自己、接纳自己,认识掌握了周围环境,并不断与其相适应,增强他们应对困境和压力的能力和勇气,并鼓舞学生寻求生活的真谛。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科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心理发展过程。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疏导,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同其他心理教育的方式相比,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仅有广泛性,而且有整体性。因为它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一学生的心理问题来辅导,而是针对广大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倾向来咨询和辅导,这种教育是隐形的,它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方法将心理影响积淀在学生的心理结构中。所以,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灵活性。

  4.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素质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心理发生着巨大变化,使一些高校教师的心理产生了压抑感和冲突感。教师的行为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所以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代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所教学科和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充沛的精力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崇高的品德、严谨的治学风格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富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人格特征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了解大学生为基础,营造和谐的气氛为前提,教师通过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用自身的健康心理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5.注重学生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

  第3篇:健康管理论文范文

  1.1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多阶段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分别来自市级三甲医院和县级二甲医院,共发放问卷960份,收回有效问卷868份,有效收回率为90.42%。调查对象年龄25-60岁,平均32.46岁;男281人(32.37%),女性587人(67.63%);未婚356人(41.01%),已婚512人(58.99%);医生416人(47.93%),护士452人(52.07%);大专及以下学历233人(26.84%),本科学历395人(45.51%),硕士及以上学历217人(25.0%),缺失项23人(2.65%);初级职称406人(46.77%),中级职称325人(37.44%),副高级以上职称116人(13.36%),缺失项21人(2.42%)。1.2研究工具使用《医护人员满意度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根据SCL-90使用标准,凡SCL-90总分>160分、或任何一项因子分≥2、或阳性项目数>43,符合其中l项者视为阳性。

  1.3统计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行卡方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

  2.1.1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

  868人中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人数为208人,阳性率为达23.96%,根据有无心理问题划分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组和欠佳组。

  2.1.2不同岗位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

  不同岗位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比例明显高于医生(P<0.05)。

  2.1.3不同性别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

  不同性别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女性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5)。

  2.2医患关系

  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分层回归分析。分层回归的第一步,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没有显著差别;分层回归分析的第二步,剔除不显著的自变量后,性别、岗位、职称三个变量对于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性别角色差异、工作应激因素、工作经验等有关,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分层回归的第二步显示,医患关系对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的影响(P<0.01);并且,良好医患关系对于医护人员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3讨论

  第4篇:健康管理论文范文

  一、开展健康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我国历来重视人民的健康工作,起始于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直是民生保障领域的重点工作;2016年,国务院印发并实施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开展健康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按照国际通用的年龄中位数指标,人口年龄中位数超过30岁,便已经步入老年性人口社会。我国在2000年第五次的全国人口普查中,人口年龄中位数就已经超过了30岁,且近些年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可见,人口老龄化已是我国突出的社会问题。老年人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机体和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很多人还有着慢性病的困扰,因而特别容易患病,他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是其他年龄段人口的数倍。而我国目前的医疗资源和社会福利制度却难以满足所有老年人口的健康保障,这种情况下就急需健康管理来解决当下的医疗服务业的缺口,避免人口老龄化制约社会的发展。此外,社会发展离不开经济助力,劳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人的健康程度则直接决定了其劳动的能力。经济学认为,一个社会中人群的健康程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成相互依存的正向关系,人群越健康便越可以提供优质的劳动力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的增长亦可以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为人们的健康带来保障。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丰厚的劳动力资源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得以飞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但近些年来,我国公民的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慢性病患病率逐年上升。根据2016年的《中国老龄化和健康国家评估报告》,到2030年,中国非传染性慢性病的患病率将至少增加40%。[2]因此,若想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及时开展健康管理,提高社会整体健康水平。

  2.落实健康管理工作是履行健康责任的必然要求。健康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一项基本人权,它的产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同时也是医学科学进步和健康价值提升的体现。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讲,“权利”是与“责任”相对应的,它们虽然反映着不同的伦理学立场,但却总是成对出现,当我们享受某种权利时,往往意味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目前,健康权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认可,世界各国虽然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同,但都在积极整合国家力量建立健康责任共同体,以保障国民健康。可以说,为了促进和维护公共健康,拥有健康资源,就必须要落实健康保障的责任主体,督促责任主体履行健康责任。众所周知,健康的调控因素十分多元,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健康=60%生活方式+15%遗传因素+10%社会因素+8%医疗因素+7%气候因素”。[3]虽然其主要决定因素是生物体本身的生活方式,但社会环境和国家政策也会对其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履行健康责任需要个人、社会和政府三方面主体的共同配合。从个人层面讲,履行健康责任就意味着在能力范围内减少健康危险因素对健康的侵害,选择一种科学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自身健康管理和自我健康教育。从社会层面讲,履行健康责任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健康至上的理念,将提升人群健康水平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并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营造相应的健康管理氛围。从政府层面讲,履行健康责任就是调动国家力量保障国民健康,通过完善法律法规、调整卫生政策、增加资源投入等各种方式全方位地促进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

  二、当下我国健康管理存在的伦理问题

  健康管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我国发展已有十余年,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虽然发展的速度较快,但还存在很多不完备的地方。笔者经过多方研究,认为当下我国健康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伦理问题。

  1.资金投入偏少,卫生服务资源分配不均。政府在卫生领域的支出主要用于医疗和预防两方面。目前,我国政府对于卫生服务的投入比例偏少,在资金投入上更倾向于经济效益高、收效明显的医疗领域,在资源分配上也更倾向于生活水平较高的发达地区,而见效慢、收益低的预防服务领域则明显资金投入不足,在条件相对落后的小城市更是难以支撑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健康管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规划,在需要相关产业政策扶持的基础上,也需要配套的物质资源。目前,我国政府在卫生领域投入的价值偏差,是导致我国基层健康管理产业发展困难的原因之一。而且,我国这种偏向治疗型的卫生服务产业,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死亡率,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患病率高的问题,从长远来说不利于全民健康的社会发展目标。

  2.个别健康管理机构诚信缺位,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目前,我国很多的健康管理机构采取的经营模式还处于较为初级的市场模式,很多健康管理机构是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其贩卖的健康产品主要强调经济性,健康管理对象的健康诉求被置于次要位置。因此,健康管理机构愿意将更多精力放在有经济收入的项目上,如推销医疗保险和保健品、开展收费检查项目等,而对于没有经济收益的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等工作大都敷衍了事。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国家为了促进全民健康的发展,提高健康档案的覆盖率,会对一些公立健康管理机构进行补贴,如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公立医院体检科等,补贴的金额取决于其创建的健康档案数量,而很多服务机构为了获取政府补贴大搞形式主义,只注重健康档案的数量,不重视质量,甚至在个别地方出现了编造假档案的情况。有效的健康档案是健康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不详实的健康档案严重浪费人力和财力资源。以上这些情况都显示了一些健康管理机构存在诚信缺位的问题,他们不仅没有尽到健康管理机构最基本的职责,更是使群众对健康管理产生了抵触情绪,在无形中为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增添了障碍。

  3.公众无视健康责任,对健康管理接受度不高。健康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在享有健康权利的同时,也意味着要履行一定的健康责任,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但还有许多人认为身体是自己的,健康也是自己的,与别人无关,并没有意识到履行健康责任也是自己必须要尽到的一项义务,明知道抽烟喝酒对健康有害、高油高盐饮食会导致多种慢性疾病却还是贪图一时快活而不予节制。这种忽视健康责任的行为,不仅是对自己和社会的不负责任,更是给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增加负担。而且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和国民素质都还有待提升,国民对健康的认知不够深刻,大多数人还不能接受为了预防某种可能发生的疾病而支付费用的健康管理观念,在全社会也就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健康管理氛围。

  三、发展健康管理事业应遵循的伦理要求

  健康管理是将医学技术和管理学手段结合起来对人的生活方式进行管理,归根结底其管理对象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那么,要促进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除了追求先进的医学手段和科学技术之外,更要遵循一定的伦理要求,将人文思想融入管理之中。[4]

  1.政府完善价值取向,加大对健康管理事业的扶持力度。我国目前的医疗问题十分严峻,重治疗轻预防的局面是必须转变的,健康管理的出现将为转变这种局面提供重要的推动力量。除去先天遗传因素,很多疾病是由后天因素导致的,比起患病后的医学治疗,健康管理能以更低的成本从根本上解决患病率高的问题。因此,政府应调整现有的医疗资源分配比例,优化资源配置,在预防医学方面投入更多。另外,我国民众对健康管理接受度不高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健康管理服务的费用过高,目前我国实行全民医保制度,可以将健康管理费用纳入医保可报销范围内,这样不仅解决了民众的困难,又完善了我国医保制度。与此同时,健全的法律制度也是保障健康管理事业发展的一个必要因素。截至目前,我国尚没有一部专门的关于健康管理的法律法规,能够找到的相关法规也都散落在不同的法律条文中,且存在着相互冲突、矛盾的地方。因此,建议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这样就可以规范市场,为我国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健康管理机构应注重人文关怀,平衡好经济收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健康管理机构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寻求经济利益本无可厚非,但若仅仅追求经济收益,忽视整个社会的健康利益则必将被市场淘汰。健康管理机构除了营利的目的外,还有保障和维护公众健康的社会责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注意将人文关怀融入其中,只有以维护健康管理对象的利益为出发点,坚持以为人本,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健康管理机构可以通过层次划分的方式,根据健康管理对象的消费能力制定不同的健康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人群的健康管理需要。另外,各机构在健康管理师的培训和选拔中,应将职业道德素养作为一项培训内容,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训练,将以有利于服务对象的利益作为第一行为准则,能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改善健康状况的就不选择药物治疗,能进行一般检查的就不推荐高价特殊检查,并且要履行自己作为一名健康管理师的社会责任,对服务对象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宣传。

  3.增强个人健康意识,强化公民健康责任。个人是健康最主要的保护者,也是健康最大的受益者,而且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个人健康是构成社会健康的基础,整个社会的健康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5]所以为了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促进我国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就必须增强公民健康意识,强化个人健康责任。首先,国家应加大宣传力度,在电视和网络视频中插播健康知识宣讲,在人们常用的手机软件中增设健康专区,在社区组织免费健康讲座和健康体检等等。其次,企业可以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健康知识培训,并将员工的健康状况纳入年度考核范围,让员工意识到健康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最后,个人应该有意识地关注自身健康,戒除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避免意外伤害,有效排解压力,按照专业人士的指导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适度锻炼、合理饮食、定期体检。

  【参考文献】

  [1]张艳丽.我国健康管理模式发展现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5(1):78-80.

  [2]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EB/OL].

  [3]毛瑛.健康保障[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4.

  [4]王凌,刘建宏,崔欣,等.关于健康管理的医学伦理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1(11):1481-1484.

  第5篇:健康管理论文范文

  (1)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2)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为教学工作做铺垫,让学生在健康的心理的支撑下,全身心、高效率地投入到学习中,提升小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成才,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学生今后发展进步的基石和保障。

  二、在小学管理中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在小学管理过程中,定期举办一些有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讲座,对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非常有效果的。在心理健康讲座中,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或者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人员到现场进行讲座,将通俗易懂的道理与一些能够吸引小学生、引导小学生的生动事例相结合,让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一个简单的、正确的认识,并学会如何面对困难、挫折,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心理难题,如何与人交流相处等,让小学生通过心理健康讲座,能够对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一个简单的认知,了解到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是不好的,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讲座,一定要注意语言的通俗性、生动性,要多结合相关故事、事例,要注意通过适当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由于讲座的枯燥、难懂造成学生的反感。

  2.观察学生的心理状况

  在小学管理中,和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教师,因此,教师最可能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况,最可能发现心理不够健康的学生。教师对于班级内学生的心理状况的观察,对于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观察,教师应当做到这几点:

  (1)及时发现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在必要的时候和学生家长交流,告知家长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2)在平时的生活和授课过程中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采取特殊的、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相处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和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产生自信心,通过健康、积极的环境影响,让学生的心理逐渐回到正轨。

  3.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目标

  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前,首先应当制订一套详尽、科学的计划,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内容、流程、参与人员、意外情况处理等,并为心理健康教育制订阶段性的目标,如此,方能有效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空洞化的情况发生。另外,不同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和目标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相关的小学管理工作者应当根据学校自身的学生人数、经费、课程安排等,灵活制订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和目标,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学工作不冲突的前提下,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阶段性目标的制订和严格实施,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率。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