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婴闹剧背后是家庭伦理缺失
社会广泛关注的“河南周口婴儿丢失事件”有了新进展。5月20日,新京报记者从知情人处获悉,该事件系男婴母亲因家庭矛盾,和其亲友策划“自导自演”。(5月20日《新京报》)
5月16日,河南周口一女子称自己散步时晕倒,醒来后4个月大的孩子不见了。消息传出,各方关切,警方悬赏5万求线索,亲属也悬赏10万元寻人。5月19日,婴儿被警方安全找回。所谓的“婴儿丢失”也被查明真相,参与策划的多人已被拘留,“(男婴)母亲尚在哺乳期,等哺乳期过后也将受到处理。”
新闻的反转,让各方的情绪随之起落,从孩子丢失的揪心,到找回后的放心,到闹剧收场的痛心,喜的是孩子平安,无语的是“自导自演”消费了众多爱心,社会力量被无端调动白白折腾。虽然当事者会受到法律处罚,其实并不解恨,谁都知道,一个孩子失踪的消息,往往牵动全社会的神经,报假警不仅浪费警力,更是伤害世道人心,透支大家的牵挂与同情,透支这类警情的公信力。
2018年12月,“浙江乐清一男孩失联5天,家人悬赏50万求线索”,后被查明“失联”事件系男孩母亲故意制造的虚假警情。余波未了,周口“婴儿丢失”消息传来时,有网友就怀疑有诈,如今果然被证伪,如此愚弄公众的后果,真的是很严重。以后真有孩子丢失,都不会让人轻易相信,其负面影响岂是几个当事人的受惩处所能承担的。
再往早前的北京丰台区某商场“抢孩子”一案,虽然系奶奶一行认错儿媳抢错孩子的误会,也是荒唐透顶。因与儿媳关系欠佳,奶奶为争夺对孙子的抚养权,不惜来“抢孩子”,结果还将他人婴儿误当自家孙子抢走,伤害无辜,也损害大家对儿童安全的关注。而浙江乐清那位母亲,只为测试丈夫对其及儿子是否关心、重视,竟策划制造虚假警情。周口“婴儿丢失”,剧情还离奇,据媒体披露,男婴生父另有其人。纵观这几起“虚假警情”,共同原因都是家庭关系出了问题,想诉诸非正常方式来达到目的,社会力量因此被动卷入,造成不必要的困扰与损耗,不仅是假警情让人闹心,不健康的家庭关系同样让人闹心。
古人将修身、齐家与治天下相提并论,自有其道理,因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家庭不稳会影响社会稳定,上述几起事件,均是家庭纠葛波及社会。可见,一个健康的家庭关系何等重要,找回了孩子,更要找回正确的婚姻观与家庭观。维系家庭正常运转的,除了感情基础就是道德与法律意识,任何家庭成员都必须遵守公序良俗,对法律与道德保持敬畏,不做逾矩之事。有了问题,要依法依规处理,把影响限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避免家庭矛盾激化。诉诸非正常方式,只会带来更深更多的伤害,并殃及无辜与波及社会,不可造次啊。
文/余人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