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阅读《沉思录》?你对这本书的理解、建议、意见有哪些?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斯多亚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百度知道)

  不要拿书中的认知来覆盖自我意识。

  【关于如何阅读】

  要说怎么阅读,得先看看这本书到底是什么。

  准确的说这其实不是一本书。这是奥勒留作为罗马帝国的皇帝在征战途中断断续续写下来的内容。虽然形式上分为十二卷,卷下面有小节,但实际上前后卷之间也并无什么逻辑先后关系,每一小节内也并不拘束于固定的话题,说白了就是无组织无纪律。。。再加上是译本,所以我非常能理解读这本书能睡着的人,包括温总理,他在床头放着这本书并且读了几十遍,我猜测每次结束都是因为睡着了。。。

  【关于内容】马可·奥勒留作为一代罗马皇帝,且这本书毕竟传世这么多年,温总理也倾力推荐,不管再怎么不像一本书,我觉得应该还是有些干货存在的。于是,慢慢的品这碗鸡汤,还是品出来了一点奥勒留的人生哲学,因为“一个人靠什么指引呢?唯有哲学”。宇宙不过是在按照它的本性永恒运转

  书中第一卷作者就提到“宇宙是通过各种元素及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事物的变化保存其存在的”。奥勒留的宇宙观,用马克思主义的话来讲,就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宇宙是按照什么运转的呢?“本性”。本性,几乎是全文词频最高的一个词了,在东方文化里,译者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对应:“道”。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那个人类尚很懵懂的年代,圣贤们都感觉到世界的运转有一种唯一性的神秘力量在维持(当然他们肯定不知道现代物理学的standard model这种东西)。这种“本性”是贯穿在整个宇宙中的。

  整体和部分

  整体和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也是常见的一对概念。奥勒留认为整体和部分遵从的是同一本性。所以可以推导出来,同样作为宇宙一部分的“人”和其他事物,本性是一致的,所以无论周围的事物怎样变化,人都不应该觉得奇怪,因为人不应该对符合自己“本性”的东西感觉到奇怪——“正像对无花果树结出了无花果感到大惊小怪是一种羞愧一样,对这世界产生了本来就是它产物的事物大惊小怪也是一种羞愧……一个舵手对风向不遂人意大惊小怪,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羞愧”。

  事物并无善恶之分

  就像上面所说,既然世间万物遵循同样的规律在运行,怎么可能有善恶之分呢?“死生、荣辱、苦乐所有这些事情都同样地发生于善人和恶人,它们并不使我们变好或变坏。所以,这些事物既非善亦非恶。”

  可是既然善恶不是事物的属性,那善恶存在于何处呢?且看下一段。

  人的三个部分

  “不管我是什么人,都只是一小小的肉体、呼吸和支配部分。”所以在奥勒留的观念中,人是这三部分组成的。而他是极度轻视肉体的,“要始终注意属人的事物是多么短暂易逝和没有价值,昨天是一点点黏液的东西,明天就将成为木乃伊或灰尘。”“一言以蔽之,属于身体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属于灵魂的只是一个梦幻,生命是一场战争,一个过客的旅居。”

  那这三部分中,什么是重要的东西呢?毫无疑问,是“支配部分”。这个支配部分,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类的“选择的自由”,或者叫“自由意志”。作者可是对它毫不保留溢美之词,他引用爱比克泰德的话来说:“没有任何人能夺走我们的自由意志。”而作者自己的毕生追求则是“我的欢乐是使支配能力健全同时又不脱离任何人或对人们发生的任何事情,而只是以欢迎的眼光看待和接受一切,根据其价值运用每一事物。”

  所以书接上文,正因为作者认为支配部分是我们自己人生中唯一能掌控的东西,那么善人和恶人的分界线也就在此:外界事物因为是中性的,而人心中却可能因此产生了善和恶的“意见”。当然人也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防止一切意见的产生,所以才有下面的句子:“丢开你的意见,那么你就丢开了这种抱怨:’我受到了伤害。’而丢开了‘我受到了伤害’的抱怨,这伤害也就消失了。”

  “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刚才已经说到奥勒留是服从于客观世界的运转,以及轻视肉体的。所以他在书中反复的提到人生之白驹过隙,甚至有若干节的标题都在重复表达这同一个意思:“最长久的名声也是短暂的”;“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遗忘了”;“痛苦不是不可忍受的或永远持续的”。

  PS:这本书因为是奥勒留的行军途中的笔记,并非有意成书,所以很多观点都是会反复多次出现在不同的章节,被强调。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度过我们的人生?

  ——“唯一能从人那里夺走的只有现在”。“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丧失过去或未来——一个人没有的东西,有什么人能从他夺走呢?”从这句话来说,奥勒留可是活在当下的大师,我还怀疑,是否乔布斯也从奥勒留这吸取了精神养料:“在采取每一个行动时都问自己,它是怎样联系于我呢?我以后将后悔做这事么?还一点点时间我就要死,所有的都要逝去。”

  除了要珍惜当下,珍惜时间以外,奥勒留还给我们什么教诲呢?“让任何行为都不要无目的地做出”,这让我想起《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以终为始”。另外,他还给我们暗示了幸福之道:“只要你将以你的本性所欲的这种方式度过你的余生你就是满足的”。他也高度赞扬了那些热爱自己事业的人:“热爱……各自的技艺的人……这些人,当他们对一件事怀有一种强烈的爱好时,宁肯不吃不睡也要完善他们所关心的事情。”

  总之,这书虽然比较凌乱,但还是比较完整的呈现了奥勒留的哲学。当然,一方面由于是译文,一方面是本身内容编排就没有什么规律,还常见一句话说好几遍,而导致了可读性没有那么强,但能读到以上的东西,仍觉得受益匪浅。

  ++++++++++++++++++++++++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

  一般读:汲取精神力量、人生经验。深入读:了解哲学史之斯多亚主义。

  《沉思录》可以说是一部自我对话录,一个人的自剖之语,一部私人日记。作者只是为了愉悦自己,并没有藏诸名山、传之后世的宏伟愿望。

  本文作者玛克斯·奥勒留,为古罗马帝国皇帝,斯多亚主义信奉者,活动于公元二世纪(121-180),距今已19个世纪。

  他曾在笔记里记录:每个人都不应该在乎同时代或后世人对自己的评价,浮云而已。没想到他的《沉思录》却流传了下来,其书不知暗自打动了多少读者。我们不得不对他做出评价:你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一本关于安身立命的书,共收录警句箴言十二卷四百余则。作者利用四方征战与政事辛劳之间的片暇,记录下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为后世在人生向度上开启了别样的风景。远古与当代,帝王或凡人,外部世界的进取终难替代内部心灵的安顿。今天,当工具理性与世俗浪潮蔓延至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时,我们更有必要从这穿越千年的不朽文字中,探望人生,寻找精神的故园。

  仔细阅读四百余则警句箴言,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奥勒留就是「三教合流」的产物。总的指导原则为:宇宙理性,可视为「道家」。

  他认为宇宙是一个大整体,自有一套运行法则,通过理性主宰万物生灭。世间万物都是宇宙的一部分,万物的职责就是合于「自然之道」。其二,在「宇宙法则」下,人生万物不过是一场幻化,可视为「释家」。

  人的生命短暂,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与永恒不断的宇宙大道相比,生死只是一个自然定律而已,因此生死之间的名利、权力、物欲到头来都是虚妄。

  与佛教不同的是他不强调轮回,他对生死的看法颇似庄子,死亡即回归宇宙大道。把一切都看得十分平淡,一切都不能激起心中的波澜,因为世间万物最终都会同归于寂灭,外在一切只是梦里梦落一场空。最后,奥勒留看似是一个「得道高僧」,但仍然对社会抱以极大关注,可视为「儒家」。

  重视真善美,重视美德与自律,重视公共利益。你做一件善事,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希冀的?你做了一些与你本性相合的事,难道这还不够?你还想有什么报酬吗?好像是眼睛能看也要索酬,脚能走路也要索酬,眼和脚就是为这特殊工作而设的,做了这工作才算是尽了本分。人也是一个样,生来就是为加惠于人的,对人有恩惠或是用任何别的方式对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时,他正是尽了本分,得到了所应得的报酬。一般人隐居在乡间、在海边、在山上,你也曾最向往这样的生活;但这乃是最为庸俗的事,因为你随时可以退隐到自己心里去。一个人不能找到一个去处比他自己的灵魂更为清静,尤其是如果他心中自有丘壑,只消凝神一顾,立刻便可获得宁静,所谓宁静亦即有条不紊之谓。

  一个人不管是抱着何种价值观,他的生存本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你追求功名利禄,渴望建功立业,可能是因为你心存此志或期望改变某些事情;你不愿与世俗苟且为伍,向往自然,诗酒田园,这也是你对某些现象的规避。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以「满足自己」而告终,都是「尊重自己」的表现,即跟着你的心灵走。所以儒家「入世」与道家「出世」根本就没有对立不可调和之处。

  最好的隐居不在山林,也不是远离尘世,或避免某种功利性追求。最好的隐居就在你心里,此心安处,即是吾乡。外在表现就是「乐观知足」。

  现代人侈谈「理想」,开口便是金钱,嘲笑「诗与远方」。他们认为没有钱,没有一定物质基础,何谈「理想」?没有金钱,如何到达「远方」?

  这就是典型的「望文生义」,从没有一个人说过追求理想不以追求物质基础(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为前提。但是绝大多数人往往在追求过程中或被动或主动忽略、放弃了自己内心的召唤,渐渐沦为平庸。理想就是在满足一个人肉体生存的基础上追求精神愉悦,它是让人感到自己有方向(不迷茫)、有价值(不白活、确定意义)的期待性目标。我们甚至可以说理想最终实现与否是无所谓的,因为在你的现实生活中它曾经一直予你动力,是重复枯燥生活中的一抹清凉。

  「诗与远方」也不仅仅指现实生活中具体存在的「诗与远方」,它其实更偏向精神性——「理想」的抽象别称,一种「人生态度与价值」而已。不一定非要到过海角天涯,不一定非要前往斯里兰卡,不一定非要攀过珠穆朗玛。「诗」就在你的身边,「远方」就在你的心里。此刻,打开《沉思录》,与哲人对话,与自己对话。这就是「远方」,这就是「诗意」。适应你命中注定的环境,爱你命中注定所要遭遇的人,而且是要真心地爱。

  这句话不是指人要被动顺应命或命运的安排,而是强调不抱怨,接受现状,在自然中奋争、前进。

  敬业乐群,各司其职,真心诚意,经营好「目前」,不去怀念过去或忧虑未来。像极了道家「无为而无不为」思想,也包含一种「知足」思想。凡是你自己所无从选择的事物,如果你以为其中某一件对你是好的,某一件对你是坏的,那么一旦遭遇了一件坏事或错过了一件好事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你要怨天尤人,认为那必是或可能是致祸之由;而事实上常是我们自己犯了错误,因为是我们自己硬把价值观念加在事物上面。

  很多人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出生,认为家庭背景影响了自己,然而本质根源还是在于个人。

  所有的官一代、富一代不都是从无到有打拼起来的吗?外在因素往往只是锦上添花,没有花,你依旧是锦。

  个人内在的态度才是治根之本,人要自由、快乐就得尽量除去外在强加给你的价值观念。

  你不是不能减肥,而是你真的下定决心了吗?若下定决心,你自能管住你的嘴,自能驱动你的腿。

  你为什么要减肥?这其中有多少外界施加给你的「价值观念」?如欲鼓起欢欣的心情,你可以想想伙伴们的优点;例如,这一个精力过人,那一个谦逊有礼,另一个慷慨好施,还有一个另有特点。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人,从他们的性格上反映出来的美德尽量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那乃是最令人愉快的事情;永远要把这些印象留驻在你的眼前。

  有时我在想:乐观的人的「乐观」凭借在哪里?现在基本上已经有了答案:心态。具体的做法就是忘掉「黑暗」、忘掉「麻烦」、忘掉「缺点」,「忘掉」不是真的忘记,而是指对已经发生过的「不好」事情,记住并且避免再次发生。把自己的关注点转移到「崇高」、「优点」、「光明」上来。大到对战争、政治的看法,小到宿舍舍友间的相处。

  其次,客观化。将一切现象都看成是正常现象,比如「人会死」、「人会失恋」、「人会离婚」、「人会出轨」、「有坏人」、「人利己多于利他」……借此用客观、理性祛除失控情绪,是谓「以理化情」。

  故纸君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每一个阶段,尤其是大学时期,一个宿舍的成员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都有自己的习惯,它们往往只适用于个人,不一定适用于整体,矛盾冲突便在这里发生了。

  每次当自己看到这些「现象」时,在那一瞬间总是恨得发火,几于爆发,可是几分钟过去,胡思乱想间,忽然发现不久前自己还受过对方的「恩惠」,一下子心情又变得晴朗起来。

  大学时,有些同学喜欢坐在上铺剪指甲,每当听到咔嚓、咔嚓、哔剥、哔剥的声音,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群甲乱舞」的画面,心中也跟着咔嚓声亦跳亦趋。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当你想到「群甲」源自「人脚」之后,心中的感受可想而知。

  不过一想到同学的无私、公正、热心……很多小事也因此不值一虑。

  在这个急功近利、虚华浮躁的时代,很多人做事总是带着某种目的,因此总有人疑问:读书有什么用?阅读的作用正在此:当你陷入困境,给予安慰;当你迷茫,点亮指路明灯。

  书本就是记载历史的载体,通过文字,我们总能找到某种力量(优点),重新满血复活。此心光明,亦复何求?

  只要端正了心态,你会发现整个世界仿佛都和颜悦色起来。原来讨厌的人事物,此刻看起来竟有一点可爱。受益之事,无人嫌其多;按照自然的法则去行事,本身便是益处。所以不要疲于去做「既利己而又利人的事」。

  近来,在网络社交媒体上,「爱国」似乎已经被说成一种既「无关」又「神圣」,既「脑残」又「伟大」的行为。甚至追根溯源,跑到「形而上」去探究国家的起源是什么?爱人民、爱民族与爱政府之间的区别?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人权」与「主权」的区别?

  总之,在太平年代讨论「中国人必须爱国吗」、「爱国与个人有何关系」、「国家不爱我,我为什么要爱国」等类似问题,都是典型没事找事做(除非爱不爱国影响到你的切身利益)。

  是否真的爱国只有在危急存亡之秋(面临选择、涉及自己的利益时)才能体现出来,就像检验什么是「真恋人」、「真朋友」,当你生一场大病或陷入绝境向他求助时就知道了。不过,我个人并不认同「陷入困境时帮你的才叫朋友」[1]。

  当然,这种危急、绝境发生的概率不大。因此,在太平年代就别再评价历史上发生过的「爱国」「不爱国」事件,也别评价历史人物,所有的评论者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那么,处在当今时代,处在此时此刻,又该如何定义「爱国」呢?

  非常简单:做自己。

  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追求自己所追求的。为个人,为家庭而奋斗。

  换句话说,别认为爱国就是指为国奉献,就是指立大功、行大善。

  顺其自然,你把自己打理好了,把你的「小家」打理好了;整个社会,整个「大家」自然一派和谐。这就是「爱国」。

  如果你是一名边防战士,每天准时保质完成巡逻站岗任务,就是爱国;

  如果你是一名辛勤园丁,培养更多的自然科学或人文学科精英,就是爱国;

  如果你是一家跨国公司,不偷税塑造民族品牌,就是爱国。

  「爱国」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2018.03.16

  19:48

  【往期回顾】反思婚恋128条阅读「浪漫主义」(一)詩學咀華集(一)学习「文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为什么陶渊明不写《菊花源记》?有什么典故吗?「陳王昔時宴平樂」之「樂」字讀音考综评李清照考證:適合放在手邊或裝飾書房的書高士傳校註复原我处理古代文献的步骤《将进酒》的版本问题:网上关于古代诗、词、文「异文」的一些大惊小怪的言论十三個版本下的《蜀道難》哲学书目经眼录(一)讀哈比布《文學批評史:從柏拉圖到現在》(一)

  大家好,我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雷思温。哲学不但不但在于不断为人生提供一个标准的现成答案,更在于它重新让不成问题的观点成为问题,在看似确定的地方提出疑惑,因此我也更愿意将哲学比作是林中的小路,我们可以想象有一片茂密的森林,在其中有各种各样的蜿蜒曲折的小径,因此,哲学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它塑造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哲学从来都拒绝给你提供一个标准答案,所以哲学就是让我们自己在思想的森林之中去真正开始寻找答案,并且鼓足勇气去面对未知的历险和旅行。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沉思录》这本书。

  塞涅卡,古罗马政治家、斯多葛派哲学家、悲剧作家、雄辩家

  斯多亚学派的不动心概念,成为了吸引罗马贵族的生活方式。斯多亚学派崇尚用理性来组织安排人的欲望,进行克制欲望的理智生活。

  斯多亚学派对神的态度与伊壁鸠鲁学派相左,认为神的理性运转万物,人分享神的理性方能拥有自己的理性,故而应当用理性控制、指导自己的生活。

  担起自己的责任,追随宇宙的理性进行不动心的生活,主动追随命运的步伐,是斯多亚主义的核心态度。为此需要做到三条原则,独立于事物之外;过单纯生活;顺乎自然。

  ——知识延展——

  斯多亚学派通常比伊壁鸠鲁学派更怀疑我们有能力控制外在的善,因此斯多亚学派建议人人都独立于外部因素。如果我们想要确保我们的幸福,我们必须学会尽可能独立于这些无法控制的外部事物,学会生活在我们能够控制的内在自我之中。

  斯多亚学派认为幸福实际上并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善。他们采取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同样的立场:一个人幸福的唯一条件是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而德性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斯多亚学派完全前后一致地坚持这个立场。

  有德性地生活是一个人唯一的善,而不去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是唯一的恶。任何其他外部境况,诸如生命、健康和富裕与此都不相干。我们生活中是遭遇不幸,还是取得成功、获得荣誉,都无关紧要;我们是主人还是奴隶,是贫穷还是富裕,也没有关系。知识、德性和幸福都独立于所有外部境况。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App 内查看

  奥勒留写这本书,既不是要让自己治理国家的思想长存于世,也不是要宣扬斯多亚学派的哲学,而是写给自己的一本哲学笔记。

  作为历史上唯一的“皇帝哲学家”,奥勒留在年轻的时候接受过很好的哲学教育,尤其是受到斯多亚学派的影响。在带兵出征的时候,奥勒留也没有放下自己的哲学思考,这本《沉思录》就是在他带兵打仗的间隙写成的。

  《沉思录》核心内容是奥勒留与自己进行的对话和反思,目的是让自己过正确的生活。而且他还特意选择了用希腊语,而不是罗马的官方语言拉丁语,来写作,这样他似乎能够更好地与纷扰的政治、军事环境隔离,沉入自己的内心世界。

  《沉思录》札记中他把哲学和皇位比作母亲和继母,他虽然要孝敬继母,也就是从事政治,但是更要经常回到母亲身边,从哲学里获得滋养,从而让政治生活变得更加容易忍受。

  奥勒留是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的最后一位皇帝,是“五贤帝”时代,这五位皇帝之间的关系也很有意思,后一位都是前一位皇帝的养子。在他之前是内尔瓦、图拉真、哈德良和安东尼努斯。

  《沉思录》要从“斯多亚学派”说起,“斯多亚学派”其实有好几个不同的中文译名,有时候翻译成“斯多葛学派”,有时候翻译成“廊柱派”或“廊下派”。“斯多亚”这个名字,来源于这个学派最开始挑选的讲学地点,这个地方在雅典市场里一个叫作“画廊”的公共建筑,这是一个有壁画和廊柱装饰的大厅。这个“画廊”在希腊语里的发音接近“斯多亚”(stoa),斯多亚学派的创始人叫芝诺,大约在公元前334年出生在塞浦路斯。芝诺在三十多岁的时候来到雅典,开办了自己的学园,讲授哲学,很快就吸引了很多门徒。斯多亚学派也和怀疑派、伊壁鸠鲁学派一起,并称为希腊化哲学的三大流派。

  我们了解一下伊壁鸠鲁学派的两个核心观点是原子论和快乐主义。在解释宇宙的时候,伊壁鸠鲁学派认为,整个宇宙都是由原子的随机运动、碰撞、聚合、分离构成的,一切都是偶然的、没有目的的,这个宇宙里就算是有神存在,也不会关心人间的事务。而在人生哲学方面,伊壁鸠鲁学派主张,幸福这个人生的最高目标,就在于快乐的感觉,他们很看重朋友间的亲密关系,但是不重视公共的政治生活,甚至主张要“远离政治”。

  斯多亚学派的基本观点和伊壁鸠鲁主义截然相反。他们认为,整个宇宙都是由一个最高的神用理性掌控的,世间万物没有任何东西是偶然的,一切都是必然的、有目的的,也都是最好的。在人生哲学中,斯多亚学派强调人的社会性和政治性,主张道德就是让人们能够更好地共同生活的规范。他们认为幸福和快乐无关,完全在于符合道德的生活,也就是用理性掌控欲望和激情。除了每个人内心的道德规范之外,不管是财富、地位、快乐,还是亲人、朋友,这些外在的事物都对我们的幸福毫无影响。从神意和社会性出发,斯多亚学派最早提出了自然法的观点,认为宇宙中有一套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范,这套自然法把整个宇宙联系成一个巨大的城邦。

  马可·奥勒留很清楚在斯多亚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之间的那个核心争论:世界到底是由神意掌控的、有序的,还是由原子的偶然聚散构成的?他经常把这个对立概括成一个简单的问题:神意还是原子?

  这个问题代表着世界观上的根本性选择。奥勒留的选择当然是坚定地支持神意。在他看来整个宇宙都是由神的理性来掌控的,宇宙中的万物彼此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事物都有恰当的位置、恰当的作用。那怎么证明神的存在呢?奥勒留认为,神首先是真实可见的,因为他把天上的星辰都看作是神。但是证明神更重要的证据反而是间接的。就像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灵魂,但是可以通过考察灵魂的感觉和思考之类的功能来认识它,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宇宙运行来间接地认识神。我们可以看到,宇宙中的一切东西,大到星辰运行,小到一个动物身上的各种器官,都是和谐运作的,每个东西都有各自的目的。奥勒留关于世界的看法,他坚持从整体的视角去看待宇宙中的一切,这种宏观的视角能够给人带来更加豁达的心胸,看淡周围那些纷繁的变化。

  咱们国家的老子讲“道法自然”,我们今天也会经常说生活要“顺应自然”,这些说法里面的关键就是“自然”,那么“自然”到底是什么?在老子那里,“自然”带有很强的自发性,而我们今天说的“顺应自然”是说尊重自然的节律。但是奥勒留和斯多亚学派说的“自然”比这些要严格得多。

  奥勒留主张,合乎自然的生活就是理性的生活。我们在前面提到,神意用理性支配着宇宙万物的运行,而人的理性同时也是宇宙理性的体现。理性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都是和谐而必然的;理性也告诉我们,人都具有社会性,要和其他人共同生活、和谐相处。那些有利于人们和谐相处的品质,就是德性,它们就是我们作为人应该履行的义务。这些德性或者道德义务包括了很多内容,比如虔诚、正义、节制、简朴、勇敢、明智、真诚、坦荡、自由、仁慈等等。它们就构成了幸福生活的全部内容。

  除了回归内心、善待他人之外,“符合自然的生活”还体现在,人应该作为某个共同体,乃至宇宙中的一个有机部分发挥作用,而不是好吃懒作,游手好闲。发现自己的本性适合做什么,热爱自己适合的工作,这才是人的生活。我们应该时刻努力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做好属于自己的工作,要确保在任何时刻我们的生活都是完整的,在任何时候死去都可以毫无遗憾。

  奥勒留反复告诫自己要“回归自己的内心”或者“回归内心的城堡”。“回归内心的城堡”也成了奥勒留最广为人知的名言。

  斯多亚学派却成了少数直接影响基督教思想的古代哲学流派。在“四福音书”最哲学化的《约翰福音》里,就能看到不少斯多亚哲学的痕迹。也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斯多亚学派的宇宙观和神学,引发了反对基督教的“泛神论”,这种思想反对基督教里面关于神是有人格的教义,认为神就是“自然”,并没有人的情感和意志。因为坚持日心说而被烧死的布鲁诺,就是这种泛神论的信仰者;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也受到了泛神论和斯多亚伦理学的影响,认为自由就是认识到必然性,并按照这种必然性行动。

  人们对于斯多亚学派的评价通常会比较两极化,喜欢它的人会盛赞这种哲学对于人内心力量的高扬,和对道德理想的坚守。不喜欢它的人就会批评它是一种典型的“酸葡萄心态”:既然不能改变世界,就退回到自己内心之中,改变自己,接受命运,还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