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者分析十篇
竞争者分析篇1
[关键词] 出版社;少儿出版社;潜在竞争者;民营出版企业
[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4)01-0087-04
[作者简介]沙群(1982―),女,安徽铜陵人,硕士,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少年文艺》编辑部编辑;文杨(1982―),女,广西玉林人,本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图书出版分社编辑。
一、少儿图书市场潜在竞争者
少儿读物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以及4亿少儿读者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淘金者加入。对我国少儿图书出版行业来说,潜在竞争者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国内民营企业,二是国外跨国出版集团和传媒集团。本文着重分析前者。
民营书业相对于国有出版企业而言,大体可理解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以图书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各级批销和零售商,除新华书店等国有书店外,其他各类经销商都可以纳入这个类别。第二类是个体书商、文化公司、图书工作室、创作室等以策划出版图书为主的民营出版企业,它们直接参与出版上游选题策划、制作等环节。笔者在此讨论后者。
长久以来,由于受限于出版政策的管制,民营出版企业一直游离于出版体制之外。2003年,民营出版企业的身份地位开始得到改善,一些达到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能够与国有出版社以平等的身份进行竞争。2009年4月,《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民营图书出版企业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春天。该文件的出台意味着政府开始重视民营出版力量,文件对民营出版的定性和定位都很高,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民营出版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民营出版问题提上了全国性的日程。[1]
2012年2月,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着力推动联合重组,破除地区封锁和行业壁垒,实现出版传媒集团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文件特别指出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要引导和规范国有出版传媒集团与非公有文化企业开展合作,即引导和规范国有出版传媒集团与非公有文化企业开展产品合作、项目合作、资本合作;允许国有出版传媒集团引进具备资质的非公有文化企业作为国有出版传媒集团的一个部门参与出版活动;允许出版传媒集团控股或参股成长性较好的非公有文化企业,实现跨所有制发展;等等。[2]政策的明确有助于吸引民营资本加速进入出版行业,行业重组也会加速。
二、潜在竞争者竞争实力分析
(一)民营出版企业的市场表现
近年来,少儿图书渐渐成为拉动我国图书零售市场规模的主力,这一领域正是民营企业踊跃介入的热点。大多数民营出版企业以图书工作室和文化传播公司的形式存在。根据业内人士统计,从事民营图书出版的企业总数应该有1万多家,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大城市。2009年,北京有5000多家民营出版机构,年策划出版图书5万多种,其策划出版的畅销书占全国40%的市场份额。[3]仅北京一地的民营企业出版能力便如此可观,全国范围内民营图书出版业的出版力量便可想而知。
我们从一些个案入手分析民营出版企业的市场表现。
1.北京禹田瀚风图书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1999年,其产品定位中高端路线,目标读者是0~18岁,其亮点产品主要集中在文学、百科和绘本上。该公司市场认可度高、社会效益好的产品主要有:大宇神秘惊奇系列,总销量累计达1200万册;美冠纯美阅读系列,已有30个品种,若干单册的销量接近或超过20万册;阳光姐姐伍美珍“非常班级”系列,已经出到第三季,单册平均销量超过11万册;中国名家经典童话系列,个别分册累计加印超过20次。[4]该公司百科探秘类图书中,“权威探秘百科”系列引自世界顶级百科出版机构威尔登?欧文公司,被业内众多资深人士所看好。此外,加菲猫的“Baby Garfield”形象已经被该公司买断,这将成为禹田动漫大家庭中的主力之一。
2.湖南艺文新童话传媒有限公司
该公司于2011年3月成立,产品主要面向6~14岁的儿童人群。产品的突出特色是以新童话理念为创作根本,且以图书为核心,以线上、线下游戏,动画产品,衍生周边为整体的产品。公司选择主题多以探险类、科幻类题材为主,亮点产品包括《魔法小公主》《潘多拉星球历险记》《冒险小王子》《摩尔庄园》《英雄赛尔号》等。2011年,《魔法小公主》(1~4册)以单本首印8万投入市场,市场反应良好;《潘多拉星球历险记》(1~4册)以单本首印5万投入市场,销售情况喜人;新童话系列代表作《冒险小王子》累积销量即将突破600万册。
3.蒲公英童书馆
该馆于2006年年底成立。读者定位在12岁以下阅读群体,年出版图书品种约四五十种,既有引进选题,也有原创选题,包括少儿文学、图画书、科普、低幼认知几大板块。该馆的亮点产品,像“斯凯瑞金色童书系列”销量达到300万册,“神奇校车系列”200万册,“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50万册,“鹂声分级阅读系列”30万册,“中国优秀图画书典藏系列”25万册。2011年蒲公英童书馆销售总额达6000多万码洋。
4.耕林文化有限公司
该公司于2007年成立,其出版规模以每年2000万实洋为准线逐年递增,图书品种以儿童文学、科普、图画书三个板块为主,坚持高品质、低价格的策略。该公司图书最大的特色是插图精美、制作精良、选题独到。例如《最美的科普》,作为科普书,却有着散文般优美的文字和画册般精美的插图,受到读者的喜爱,重印7次,销售30多万册。
5.磨铁童盟文化传媒公司
该公司于2011年成立,其少儿图书主要有三大系列:卡通动漫系列、儿童文学系列、低幼益智系列,目前已达到350个品种。该公司结合少儿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求,生产迎合市场和读者需求的少儿图书产品。亮点产品包括“喜羊羊”系列、“儿童职业体验”系列、“九鼎记”系列、《铠甲勇士》期刊等。其中“喜羊羊”系列单本销售30万册以上、“九鼎记”系列全国发行销售5万套、《铠甲勇士》期刊首期单本发行销售20万册以上。
6.北京启发世纪图书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1994年,出版的少儿图书规模小、品种精,并坚守0~14岁专业优质少儿图书的出版。以国际大师、大奖作品为基底,名家桥梁书、少年小说架接,同时开展科学阅读路线,以期培养兼具理性和感性、综合素养齐备的孩童。经过数年的推广,不论在家庭亲子阅读中,还是在学校、媒体、国际同业间,该公司的产品都得到极高的评价。这种肯定也体现在该公司每年两位数的销售率增长上。
(二)民营出版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1.民营出版企业的优势
(1)民营出版企业产权结构清晰,经营机制更加灵活,在市场竞争中主动积极、具有活力。这些优势促使民营出版企业注重经营管理上的效率,注重成本的节约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在这种机制下,民营出版企业能积极遵循市场规律,在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及管理制度等方面,能按照实际需求进行有效的配置和快捷的调解。这些优势使民营出版企业洞察市场、适应市场的能力更强,对产品选题的选择更加广泛,而且流程顺畅、简洁。这也成为民营图书公司制胜的法宝。
(2)产品紧跟市场。民营出版企业的产品内容丰富,更加贴近市场的需求;产品的时效性更强,市场竞争力更强。民营出版企业市场反应敏捷,比较注重选题策划,能够紧扣热点和市场潮流,出版适应市场和读者口味的书。绝大多数民营出版企业拥有经营决策权,能够随着市场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行为。与国有出版企业相比,他们没有漫长的审批程序,也没有冗杂的机构设置。而且,相较于传统出版社的选题“三级论证制”,民营出版企业很多时候都是自下而上论证选题的,选题来源非常广泛,具有选题策划创新化、市场化、全程化、迅速化等特点。
(3)提供优质服务。民营出版企业更加贴近消费者和读者,服务更加优质。他们始终带着深深的忧患意识,在出版市场上小心地经营、开拓,他们一直都在提供优质细心的服务,以良好的服务稳定了不少消费者。
(4)运作和推广也是民营出版企业所擅长的。湖北海豚传媒公司为了推广绘本,配有专门的绘本推广人员;小海豚书店中分有绘本区和游戏区,还能提供富有特色的家庭服务等。
(5)团队的年轻化。这样的团队无论在创意和执行力上都有着可以无限激发的潜能。他们对于产品有更多的新思路,比如营销渠道的多样、不同的市场网络研发,等等。
2.民营出版企业的劣势
根据波特五力模型理论,新进入者的进入障碍主要包括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本需要、销售渠道开拓、不受规模支配的成本劣势、政府行为与政策、转换成本、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等诸多方面。这些障碍中,有些是很难克服的,无法以复制或仿造的方式去突破。[5]在这些因素中,对于民营出版企业而言,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资金需要是比较好解决的三因素,而政府行为与政策、不受规模支配的成本劣势、销售渠道开拓则是大部分民营出版企业需要直面的问题。
(1)政府行为与政策。我国出版业实行出版管理制度,出版社的设立要经过国家审批,书号要事先申请,管理部门会根据出版社的出版能力进行分配。民营出版企业没有书号资源,缺少相关政策支持,也没有优惠的税收政策,必须寻求与国有出版社合作,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2)不受规模支配的成本劣势。行业的先进入者拥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具有一种成本优势,而新进入者面对这些竞争者不免显得底气不足。此外,经营规模偏小、专业人员匮乏也使得产业层次相对较低,部分生产制度也不够规范,品牌意识相对薄弱。
(3)销售渠道开拓。在构建销售渠道方面,新进入者在初期往往会处于劣势,不能获得经销商的信任,他们往往需要支付高出行业水平的代价,比如以打折和促销等方式获得进入市场的资格。
(4)人员素质。民营出版企业的人员素质还有待提高,他们一定程度上存在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
(三)跨国出版集团和传媒集团
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少儿出版企业的相互对抗与合作加剧,给未来中国少儿出版市场带来一些新的变化。外国出版社或传媒巨头如迪斯尼公司、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等想方设法欲进入中国少儿出版市场,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他们通过合办刊物的中文版、开办读者俱乐部、成立文化公司、开展版权收购等形式大举抢占中国国内市场,其资金实力、图书质量、管理方式、市场营销水平都远远超过中国少儿图书出版企业,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均难以与之一争高下。
麦克米伦出版集团与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共同投资的麦克米伦世纪咨询服务有限公司2012年在北京成立,致力于少儿大众图书的策划、加工、引进和推广。它的诞生首创了国内品牌出版社与国际著名出版集团在资本层面合作的先例,实现了中国出版与国际高端出版的对接。借助于麦克米伦集团在全球各地的分支机构和销售网络,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将为国内图书“走出去”打造出一条“黄金通道”。与此同时,江苏凤凰出版集团联姻法国阿歇特出版集团,为苏少社带来了全球著名学前教育品牌“迪士尼学而乐”等品牌读物。[6]
三、潜在竞争者进入障碍分析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理论,行业的进入壁垒和行业内现有守成者的反击是进入某行业的主要障碍。对于我国少儿图书出版产业而言,新进入者的威胁主要取决于行业进入壁垒。
2005年,我国出版产业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各家出版单位纷纷选择合适的海外合作伙伴,这为境外出版集团进入国内提供了绝佳的条件和机会。“虽然政府的政策这道阻止进入者的最后一堵墙上有大大小小的漏洞,但仍是国有出版社尤其是大批核心竞争能力极度匮乏的出版社最后的保护伞。”[7]可见,国家政策的限制,是民营出版企业和国外跨国出版集团的主要障碍。少儿图书出版行业的进入威胁一直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存在着、渗透着,未能以强烈之势来袭,是由于政府的保护和限制。一旦政策放开,笔者预计将会立刻涌现出数以千计的出版社,诸多出版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少儿图书出版业的生态环境和格局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吕海茹.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竞争状况分析[D].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J].中国出版,2012(5).
[3]郝振省.2009中国民营书业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
[4]刘佳.民营出版的少儿经[J].出版商务周报,2011-12-16.
[5]〔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竞争者分析篇2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脑功能; α波; 熵值
The Analysis of the Brain Function and the Alpha Competitive Structure of Alzheimer’s Disease/SUN Zheng-hai,ZHU Jia-jin,MENG Jing-wen,et alhttps://www.gwyoo.com/haowe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5):038-04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brain function and the alpha competitive structure of Alzheimer’s disease.Method:30 patients of clinically diagnosed AD were selected as the case group.According to the matched general conditions,30 healthy elderly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brain function and the alpha waves of two groups were tested by the Encephal of lutuograph technology,the resul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The anterior-posterior reversal rates of dominant power in encephal of lutuograph in cas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left-right reversal rat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Alzheimer’s disease; Brain function; Alpha waves; Entropy value
First-author’s address:Mental Health College in 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Qiqihar 161006,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5.01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病因迄今未明。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老年痴呆的患病率约5%,AD是我国痴呆的主要亚型,其患病率高于血管性痴呆和其他类型的痴呆,给社会经济发展和卫生保健带来了沉重负担[1-3]。我国老年痴呆患病已达1000万例,居世界各国之首。预测到2050年,每85例患者中就会有1例患有老年痴呆症[4],中国老年痴呆症的患病例数将猛增至2.8亿例[5]。全球用于痴呆方面的费用已从2010年的6040亿美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8180亿美元,增长了35.4%,预计3年内痴呆相关方面花费将增至1万亿美元[6]。作为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AD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医学与社会问题,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7-8]。但是目前AD的病因尚不清楚,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本研究应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技术,探讨AD患者脑功能状态和α波竞争图特点,为阐明其认知功能损害的神经生理学机制提供一些参考与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齐齐哈尔与哈尔滨城区年龄≥60岁的30例经临床确诊的AD患者为病例组,AD的诊断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的诊断标准,并排除血管性痴呆和其他类型的痴呆。选择一般情况相匹配的年龄≥60岁非AD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为与病例组相同性别、文化程度、生活环境、年龄(±3岁)的非AD健康者。两组均需排除其他精神疾病和中枢神经疾病,并获得本人或可靠知情者同意。两组受试者在检测前1 d,都未服用可能对脑功能和中枢神经递质产生影响的药物,测试当天禁止饮酒。
1.2 脑电超慢涨落分析技术(Encephal of Lutuograph Technology,ET)检测方法 使用北京同仁光电技术公司生产的ML2001型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采集被试者在餐后2 h后的安静、清醒、闭目状态下18 min的脑电信号,并进行分析。根据国际标准导联10-20系统位置放置电极,采用16导单极引导脑电记录。时间常数设置为0.3 s,放大倍数设置为2~5万倍,采样频率为0~256 Hz。脑电信号经A/D转换后,对α波的8、9、10、11、12和13 Hz 6个频段的功率进行扫描,运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程序自动分析处理,观察各个频段出现的优势几率情况,得出α波竞争图。依据α波竞争图中的熵值,能定量说明α波能量的分布特征。α波竞争图和普通脑电图相比,不仅能对α波能量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更强调不同成分之间的复杂竞争与协同关系,即脑的自组过程[9-10]。根据检测分析结果,比较A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脑功能状态和α波竞争图特点。
1.3 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被试信息进行核实和编码,使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AS 9.13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算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优势涨落功率前后梯度变化的比较分析 每个被试有16脑区,共形成12个相邻前后脑区。前后梯度逆转为:相邻前后脑区的优势涨落功率值的比值>1。病例组优势涨落功率前后功率梯度逆转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优势涨落功率左右不对称性变化的比较分析 每个被试者16脑区中共有8个左右对应的脑区(如C3和C4、F7和F8等),一般情况优势涨落功率呈左小而右大的不对称性空间分布。因此,当左右对应脑区的比值大于1时为优势涨落功率分布的左右逆转。病例组左右功率梯度逆转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α波各成分全脑平均优势几率及熵值比较 病例组8 Hz的全脑平均优势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 Hz的全脑平均优势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正常老年人的脑电功率呈额低枕高表现,然而脑电功率在老年性痴呆患者身上常表现为由额低枕高向额高枕低转化至逆转[11]。本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功能优势涨落功率的前后功率梯度逆转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与孙正海等[12]研究结果一致,而AD患者左右功率梯度逆转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年龄和认知因素都可能会对脑电超慢涨落分析技术(Encephal of Lutuograph Technology,ET)功率产生影响,认知功能与前后脑的协调活动密切相关[13-15]。梅磊[9]采用脑ET技术,对人的记忆过程进行试验测试中证实,记忆好组优势涨落功率的前后功率逆转情况明显少于记忆差组,而记忆差组优势涨落功率的左右不对称性明显大于记忆好组。AD患者常伴有记忆等认知功能的损害,本研究中AD患者脑电功率的变化特点可影响记忆等认知功能,与梅磊[9]采用ET技术对记忆过程进行研究的结果一致。
α波是正常人清醒状态时的脑电图特征性波形。脑电α波频率和其相对功率在儿童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脑电α波的特点反应了脑功能的成熟状态[16]。一般认为,脑电活动频率越慢说明脑神经元的兴奋性越低,反应性越差[17]。本研究发现,AD患者α波慢化,8 Hz全脑平均优势几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其10 Hz全脑平均优势几率低于对照组。脑电图基本节律减慢是脑功能减退的主要标志,α波慢化可能是大脑由正常生理功能转入老化或其病理状态的一种早期敏感指标[18]。脑电α波中的10 Hz成分是正常人的优势频率,以10 Hz为优势频率的脑功能状态应处于高工效的状态,李捷[19]研究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时发现,α波的10 Hz成分为认知参量[19]。由此笔者认为,α波慢化,尤其认知参量10 Hz成分减少,影响AD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是其认知功能损害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熵值在脑ET技术中,反应的是人体大脑信息的集中和有序程度。本研究中,熵值反应α波8、9、10、11、12和13 Hz等各个成分涨落的不确定性和优势频率的有序性。范围0~1,熵值越大,说明脑内信息越分散,优势频率涨落的不确定性增大,有序性变差;熵值越小,说明脑内信息越集中,优势频率涨落的不确定性变小,有序性较好。本研究显示,病例组各脑区的熵值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AD患者脑内信息集中性差,有序性降低。信息加工理论认为,熵值过高说明大脑接受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下降,信息编码处于混乱状态,进而导致认知功能下降[20]。
综上所述,AD患者脑功能状态较差,脑有序性降低,α波竞争图具有α波慢化、代表认知参量的10 Hz成分明显减少和熵值增高的变化特点,这些变化可能为AD患者出现记忆力差等认知功能下降的神经生理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以松.我国痴呆流行病学调查现况[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5,10(2):81-86.
[2]李林.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5,29(5):765-782.
[3]雷婷,马亚娜,聂宏伟,等.中国现阶段老年期痴呆患病率的Meta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809-811.
[4]于大林,肖军.阿尔茨海默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况[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3):152-155.
[5] Heneka M T,Kummer M P,Stutz A,et al.NLRP3 is activated i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contributes to pathology in APP/PSI mice[J].Nature,2013,493(7434):674-678.
[6] 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World Alzheimer report 2015.[EB/OL][2015-09-23].http://worldalzreport2015. org
[7]祁金,王洪奇,乔健天.阿尔茨海默病缘何成为当今医学领域多学科的焦点[J].医学与哲学,1999,21(7):47-49.
[8]齐斌.老年性痴呆的康复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3):144-145.
[9]梅磊.ET-脑功能研究新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288-300,356-362.
[10]张理义,徐志熊.脑电超慢涨落图技术在心理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6):569-570.
[11]李秀艳,卢国华,王力,等.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脑电功率及脑神经递质的变化规律[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2,22(1):1-2.
[12]孙正海,赵玉环,王文林,等.老年性痴呆患者脑功能和脑内神经递质变化的脑电超慢波涨落图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0):62-64.
[13]刘昌,李德明,梅磊.成人脑涨落图年龄变化特点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6,28(3):307.
[14]李德明,梅磊,刘昌,等.与年龄及认知功能相关的成人脑波功率涨落图特点[J].心理学报,1996,28(4):405-413.
[15]刘昌,李德明,梅磊.成人脑波涨落图功率空间构型的年龄变化特点[J].心理学动态,1997,6(1):54-57.
[16]孙黎,王玉凤,何华,等.伴学习困难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α波竞争图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4):238-241.
[17] John R.Hughes.临床实用脑电图学[M].2版.马仁飞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1.
[18]梁绍材,陆泳.52例老年性痴呆的脑电图[J].临床脑电学杂志,1994,3(2):107.
[19]李捷.运动技能形成自组织理论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竞争者分析篇3
[关键词]竞争情报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分类号]G35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管理者日益认识到作为关键资产的竞争情报与知识的重要性。竞争情报被认为是一种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管理工具和主要技术,是商业界增长最快的一个领域。笔者通过用“competitive intelhgence”作为题名检索《Firstsearch》中的"Worldcat",发现国外在1996―2008年间出版了56种竞争情报著作;用同样方式检索《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bstract》和《Library,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 Abstracts》1996-2008年数据,分别得到153和164条记录。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内容,得知国外对竞争情报基础理论研究(包括竞争情报定义及其相关概念、分类、来源、目的、功能和作用、发展历程、影响因素、法律与道德问题、流程、分析方法、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反竞争情报与安全等)取得许多进展。
1 竞争情报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竞争情报既是一种产品,又是一个过程。作为产品,它是有关竞争对手目前竞争地位和未来发展规划的信息,是关于市场驱动力的信息,是有关特定产品和技术的信息以及市场以外的信息,如经济、法规、政治、人口等能够对市场产生影响的信息,即一种能够描述企业现在与未来运行环境且具有管理价值的已加工信息。作为过程,竞争情报是合乎道德地收集、分析、传播有关商业环境、竞争对手和组织本身的正确的、相关的、专门的、及时的、预见性的行动情报的过程。
竞争情报不同于情报。情报是一种把收集来的有关竞争对手和市场的无序信息转变为有关竞争对手能力、意图、成就和位势等方面知识的分析过程。相反,竞争情报涉及利用公共资源来开发竞争、竞争对手和市场环境信息,并通过分析把这些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情报除了包含竞争对手情报外,还有客户情报、市场情报、技术情报、伙伴情报等。
竞争情报不是假情报。假情报故意提供错误的信息,它传播一种隐蔽行为来欺骗对手或误导他们就真实意图形成错误结论。商业中的假情报来自于组织中的各种信源,包括售货员、财务公告、广告和公共关系、假情报散布者、竞争情报获取、企业通信战略等。企业使用假情报虽然可以获得短期利益,但从长期来看是得不偿失的。
竞争情报不是工业间谍,“把竞争情报比作间谍是歪曲真理。”两者的明显差异在于竞争情报是合法地收集和分析开放或公共领域的信息,不涉及非法的、不道德的活动。间谍是使用不合法手段来收集信息。当企业情报涉及偷窃专有资料或商业秘密时就成为商业间谍。
2 竞争情报的分类
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国外对竞争情报分类有多种不同认识。根据实施意图的不同,竞争情报可分为前摄的和反应性的。前摄性竞争情报涉及有意的、预谋的行动以避免措手不及,包括定期监视、持续监控、定标研究;反应性竞争情报有更强的防御性,更可能根据实际存在的或预期的竞争威胁来采取某些手段。
根据获取信息方式的不同,竞争情报有正规与非正规之分。正规获取经常速度更快,组织和反应更好,花钱更多,常常有一名或一名以上负责竞争情报的职员。而非正规情报活动常常是不协调的、不集中的、肤浅的,其成本不高,但效率也不高。
根据竞争情报战略意义的不同,竞争情报可分为战略导向型、战术导向型、技术导向型、目标导向型4类。战略导向型竞争情报意味着对一个组织及其竞争对手现在和将来竞争、经济、法律和政治环境等方面信息提供高层次的管理;战术导向型竞争情报是基于现有活动和市场可识别的近期计划来开发的,拥有大量市场或营销情报;技术导向型竞争情报帮助公司响应或识别科技变革产生的威胁或机会,拥有大量技术情报或竞争技术情报;目标导向型竞争情报是有关竞争对手及其能力、现有活动、计划和意图的情报。
根据竞争情报分析活动的不同,竞争情报可分为临时的、持续综合的、持续集中的、基于项目的4类。临时竞争情报分析是应某种请求以预期或响应市场中的某个事件来执行的,它不必需要正式的竞争情报职能部门;持续综合竞争情报分析是由正式的竞争情报人员连续进行的行业竞争力调查与分析;持续集中竞争分析是由正式的竞争情报人员针对战略决策者定义的特殊竞争问题所进行的情报分析;基于项目的竞争情报分析是由项目团队分析与了解竞争对手是如何影响项目成功以及评价项目的强势和弱势。
此外,根据竞争情报收集内容的不同,竞争情报还可分为市场情报、竞争对手情报、技术情报、战略和社会情报4类。
3 竞争情报的来源
竞争情报流程所需的所有信息80~90%来自于公共领域,或者可经系统地、合法地和合乎伦理地开发公共信息而得到。这些信息可分为主要信息源与次要信息源,其中主要信息源包括行业专家、企业员工、高级管理者、客户、供应商、一些部门的关键人员;次要信息源包括各种数据库和印刷出版物,如分析师报告、政府出版物、行业新闻、年度报告、经理讲演、技术报告、专利报告、竞争对手出版物。一般有价值的、容易利用的竞争情报源是公司员工,对于小型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公司需要的情报70%~90%被他们掌握。企业文献是了解一个行业和单个公司不能忽视的重要来源。政府文档的数据挖掘有助于企业获取目标公司的大量竞争情报,包括:①利用借入资金的设备购买;②研发支出、创新与专利活动;③规划的生产扩张或变革;④流程技术、产品改进、专门没备使用的原材料来源与利用;⑤企业收入、课税基础、资产价值、折旧和其他费用;⑥工厂/设备布局和员工/轮班数目。
竞争情报源也可分为基本来源和创造性来源两类。基本来源出自收藏的和出版的作品、政府文献、在线竞争数据库、与企业人员或行业专家的采访记录;创造性来源主要是利用观察、采访、使用竞争对手现有和原有员工作为竞争情报和商业秘密的来源。
4 竞争情报的目标与功能
竞争情报的目标是提供行动情报,即那些被综合、分析、评价和概念化的信息,通过利用这些不同的信息资源来提高公司竞争力并降低对手的竞争优势。竞争情报的目标还包括管理与减少风险、从知识赢利、避免信息过载、确保信息的隐私与安全、战略性地使用企业信息等。另外,竞争情报可以改进组织计划与决策、改善竞争威胁预测、避免困境、防止信息泄露、作为反情报来保护组织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以及作为关键战略输入。
由于竞争情报是一种帮助高层管理通过识别竞争
力和预见未来市场方向改进竞争优势的战略工具,因此,竞争情报除了数据的收集与存储、数据的分析与解释、情报的传播三项基本功能外,还具有支持公司的长期目标(战略决策)、在激烈竞争中维持市场份额、识别发展机会、早期预警、识别用户、识别信源、评估情报需求、评估与跟踪竞争对手、获取新业务、保持现有业务、改进销售人员业绩和道德、了解客户需求知识等多种作用。在律商联讯集团,竞争情报是公司战略的内在一部分,能够提供监控、设计策略、产品开发支持、特别请求、产品示范、竞争报告、电子邮件简报、电子邮件热线等产品与服务。
5 竞争情报的发展阶段
竞争情报有丰富的传统,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中国历史以及几千年前犹大受贿泄露耶稣基督位置这类活动。竞争情报的商业应用至少有五千多年。不过,普赖斯科特(Prescott)把竞争情报的发展历程归纳为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竞争情报收集为中心(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竞争情报收集活动是非正式的和战术的,很少有或没有数据分析,竞争情报也只得到少量高层管理的关注,与决策只有少量联系,竞争情报人员的主要场所是图书馆或营销部门;第二阶段是行业与竞争对手分析(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正式的竞争情报部门,竞争情报人员从作为图书馆/营销职能的一部分转向成为计划/营销职能的一部分,但竞争情报活动的导向仍是战术的,并局限在数据的定量分析;第三阶段是战略决策的竞争情报阶段,它始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时竞争情报成为一个正式的部门,在营销、计划和竞争情报部门都有竞争情报人员。竞争情报活动的导向也从战术转向战略与战术的结合,既有定量分析,也有定性分析,受到高层管理的适度关注,与决策过程有更紧密的联系。
6 竞争情报的影响因素
竞争情报的影响因素可分为行为的、政治的、系统的和解释的4种类型。行为因素与个人背景、品质、特性、态度、信仰、偏见、偏爱、个性、培训、教育、动机、满意与承诺有关,存在多种主观模式,本质上是个人的,对观察者而言常常是可见的;政治因素是个人、人与人之间或群体在目标、与组织权力和政见有关问题上的差异/相似,如相关因素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影响、形象塑造、攻击或责骂他人、权力联合或结党、逢迎、发生债务等;系统因素与组织结构和系统有关,如组织形式的结构特征、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竞争情报的工具与技术技巧、信息技术工艺状况、通信方式等;解释因素与暗中指导个人行为的“社会知识存量”有关,包括各种无形资产,如解释模式、心智模式、规范、常规、意识形态、组织自豪感、文化、核心价值、象征、共同的语言、传统、仪式典礼、公认的社会实践、隐喻与类推的使用等。
不过,对情报功能具有关键影响的支持因素是:①文化价值,如信息共享、决策者乐于接受员工建议的愿望、对市场变化的反应度、调整组织流程以适应这些变化的愿望;②结构因素,如决策者和情报人员之间易于互动、易于把情报人员安排在决策者附近;③行为因素,如支持收集和共享信息的机制、奖励信息贡献者和处罚信息囤积者的机制。
当然,还存在其他一些因素可以促进竞争情报的实施,如熟悉信息流通、减少公司职能部门的官僚、建立灵活的组织结构、实施项目管理、在产品流程中综合客户与生产者观念、建立与其他经济和科技机构的关系、技术监控与预见等。而缺少资源、存在不合适的结构与程序、不能正确理解竞争情报和不相信竞争情报或不愿共享信息,是竞争情报工作面临的四大障碍。总之,竞争情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公司支持、与决策者的关系、经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创造力/创新、焦点问题、伦理行为、信息技术关系、响应时间、对决策者的影响、对信息技术的影响、持续改进、业绩记录等。
7 竞争情报的法律与伦理道德问题
为规范竞争情报人员行为,美国竞争情报专业人员协会(scIP)建立了严格的伦理守则:①为增进社会对本职业的认同和尊重而不懈奋斗;②遵守国内国际所有适用的法律;③准确无误地向所有咨询者介绍有关信息,包括身份与组织;④充分尊重信息保密性的所有要求;⑤在履行个人职责时避免利益冲突;⑥在履行个人职责时要向客户提供诚实可信的建议和结论;⑦在本公司、第三方接触者和全行业宣传此伦理守则;⑧满怀信心地坚持和遵守所在公司的政策、目标和方针。
造成不道德的竞争情报行为既有公司外部与内部原因,也有个人原因。外部竞争环境是影响不道德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激烈的竞争环境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争斗可以影响竞争情报人员从事自己认为不道德的行为,尽管不愿意或存在明显的道德疑虑。国家伦理标准的差异也对不道德竞争情报活动有影响,不同国家的竞争情报人员在接受同样的任务时,愿意采用不同的方法,即使这些方法在本国可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内部因素有3个方面:①个人道德素养引发一个相对标准,在某人看来是合乎道德的行为,而其他人认为是不道德的;②许多竞争情报实践者只有狭窄的道德规范来帮助他们评价自己行为的伦理性;③竞争情报实践者可能面临许多来自于公司内部使用不道德的或至少是存在道德问题的竞争情报收集方法的压力。
从整体利益相关者伦理来看,竞争情报伦理有4个变量:①可疑的方法;②商业背景,规章、商业规则、地理;③文化与伦理原则;④竞争情报目的。这些变量影Ⅱ向竞争对手道德判断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判断情报收集是否出现伦理问题,克兰(Crane)提出3项标准,只要触犯其中一项,就意味着存在伦理问题:①获取信息的策略是可疑的,这包括:从明显的非法行为,如打破或闯入竞争对手办公室窃取信息,或安装电话窃听器设施,到更多的灰色领域,如在竞争对手垃圾中寻宝、雇用私人侦探跟踪竞争对手员工、利用工业间谍打入竞争对手组织、利用间谍相机秘密监视、伪装成潜在客户或供应商联系竞争对手、以招聘为幌子面试竞争对手员工、强迫竞争对手的客户或供应商泄露有关生产的敏感信息;②所寻求信息的特性在某些方面被认为是私有的和秘密的;③使用信息的目的是违反公共利益的,如故意消除或毁灭竞争对手、轰抬价格或增强垄断地位等反竞争行为。
对于神秘购物这一现象来说,存在伦理问题的争论。有人声称收集公共领域可利用的信息不产生任何伦理问题,也有人不赞成零售产品信息收集不产生伦理问题的观点。
8 竞争情报流程
尽管68%的美国公司建立了正规渠道来向决策者提供信息,但是只有不到10%的美国公司了解竞争情报流程,并能够有效地把信息综合到公司战略计划之中。对于竞争情报流程的划分,主要有如下4种观点:①三阶段论,即识别用户及其需求、收集与分析信息、把情报传递给决策者和/或战略家,或者是竞争情报的组织、信息的检索和意会;②四阶段论,即规划与聚焦、收集、分析和传播;③五阶段论,它包
含3种认识,即博斯(Bose)观点――计划与指导、收集、分析、传播、反馈;维德(Vedder)观点――识别、收集、开发、分析、传播信息。麦克格纳吉尔(McGo―nagle)观点――确立竞争情报需求、收集原始数据、评价与分析原始数据、传递完成的情报、采取行动;④七阶段论,它包含3种认识,即托马斯(Thomas)观点――识别决策者的情报需求、确定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产生这种情报、获取所需的信息、把信息转化为所需求的情报、把情报传递给决策者、积极促进决策过程中情报的利用、积极开发/建议公司的安全/反情报需求。陈观点――识别环境中需监视的竞争对手、市场、客户、供应商或其他变量,识别需要收集的信息,识别可能的信息源和从这些信源收集信息,评估所收集信息的正确性、可靠性、有效性,综合从不同信源收集的信息并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根据战略与战术意义解释与分析信息并得出结论与建议,传递与介绍分析结果,响应支持决策的特殊咨询。艾谱莉(April)观点――认识与建立组织竞争情报需求,识别资源和着手收集数据,通过专门的评价一分析一增值技术把原始数据转化为有用户价值的竞争情报,准备、介绍与及时传递已完成的情报,情报交易和专门路径的传播,在决策与运行中使用竞争情报,情报及其相关数据库的审计和建立存储情报的关联与可持续性。
9 竞争情报分析方法
竞争情报分析方法可分为软分析方法和硬分析方法两类。常用的竞争分析方法有20余种,主要包括:政治与国家风险分析;行业情景;波士顿矩阵;战略与绩效分析;竞争位势矩阵;定标比超;核心竞争力分析;经验曲线分析;差距分析;波特“五力”模型;产品生命周期分析;s曲线分析;SWOT分析;战争博弈论分析;盲点分析;输/赢分析;市场份额分析;弱点分析;独特能力分析;财务比率分析;财务声明分析;投资组合分析;情景分析;专利引文分析;关键成功要素;价值链分析;反求工程;时间序列分析等。
10 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竞争情报不同于知识管理。竞争情报是集聚、分析和作用信息,知识管理是获取、归档和组织信息,需要处理如何最好地作用组织内部知识和外部客户与利益相关者知识;竞争情报人员职责涉及采集、分析、解释和向决策者提供知识,知识管理者的职责是识别、分类、组织和将有用知识提供给用于决策、满足企业需要和解决问题的人员。然而,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又是紧密关联的。知识管理实践的扩大促进了情报需求,反过来,竞争情报创造了见解和领会等存在于用户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情报功能是知识管理的自然补充和必然结果。没有知识管理,就不能进行竞争情报;没有竞争情报,知识管理对信息的分类与归档是徒劳无功的。竞争情报、知识管理与技术预见三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是“堂兄弟”关系。
竞争者分析篇4
[关键词] 竞争对手会计 战略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
对竞争对手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对竞争对手会计(Competitor-Focused Accounting,CFA)的研究却是在“战略管理会计”概念出现之后的事。一方面,竞争对手会计是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甚至认为是它的核心,因此,加强研究显然有利于深化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也有助于对竞争对手的研究;另一方面,尽管对竞争对手的研究和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都是当今的热门主题,但是对竞争对手会计研究的文献却极其有限。本文依据现有资料,对竞争对手会计的含义、特征、内容、方法进行了述评,然后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一、竞争对手会计的含义及特征
国内学者马兰给竞争对手会计下了一个迄今惟一所见的定义,认为它是通过提供竞争对手成本资源、成本结构、产品研发、市场份额、经营策略等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并进行深入分析,以帮助管理者进行战略定位,保持相对竞争优势,获取超额报酬的一种现代会计管理方法。但是笔者认为,从战略管理会计角度和目前竞争对手会计的实施现状看,也许这样定义更合适:竞争对手会计是战略管理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使用一系列评估竞争对手成本结构的方法和监督竞争对手行为的方法,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企业现有职能部门不能有效提供的信息资源和方法支持。这个定义可以回答有关竞争对手会计的下列问题:从学科性质看,它是战略管理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使用的基本方法是评估方法和监督方法;它的研究客体是竞争对手的成本结构和竞争对手的行为;它的目标是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企业现有职能部门不能有效提供的信息资源和方法支持。
现有文献指出,竞争对手会计具有三个特征:以“权变”管理思想为指导的动态性;作为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外向性;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强调相关性与及时性。事实上,这些特征只是对战略管理会计共性特征的另一种表达,从应用实践看,竞争对手会计还具有其专属的三个特征:相对性、协同性和权变性。(1)相对性。竞争对手会计关注于其信息与战略的相对相关性而不是信息的绝对精确性,因此,在满足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只要能达到对战略管理提供信息资源和方法支持的目的,不必要求有统一规范的竞争对手会计基本方法、内容和程序,不一定要为每一个竞争对手建立一个详细的损益账户,不必细致到竞争对手单位成本与企业相差2%还是3%,不必每月分析一次竞争对手的战略地位;此外,竞争对手会计更注重相对信息而不是绝对信息,例如,强调与竞争对手之间的相对成本结构、相对市场地位、相对顾客满意度、相对战略定位、关键成功因素的相对掌握程度等。(2)协同性。管理会计人员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是在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情况下进行的,涉及到不同渠道信息、不同知识、不同职能的人员,因此需要同其他部门和相关人员一起协调工作;对于竞争对手成本的计算和战略地位的测算是基于一些假设和估计之上的,因此要同时使用几种不同方法进行测试,并相互验证。(3)权变性。竞争对手会计在不同行业、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同一企业的不同产品生命周期都可能有所不同,重视竞争对手会计主要体现在一种观念上,不是体现在统一规范的做法上。例如,对于新行业或新产品,成本的分析重点要放在研究发展业务上;对于成长期的产业或产品,重点放在与市场营销有关特别是与扩大市场份额相关的费用上;在成熟期,重点放在有竞争性的价格上,微小的价格差异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竞争对手会计的基本内容及分析方法
国内部分学者认为,竞争对手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竞争对手财务状况分析、竞争对手非财务信息分析、竞争对手成本分析和竞争对手策略分析;有的则认为应包括六个方面,即竞争对手成本分析、竞争对手的质量和价格分析、最好的实务典范、价值链分析、竞争的轮廓(竞争地位监督)和产业盈利能力分析。但是,在上述内容中,“竞争对手策略分析”和“产业盈利能力分析”实际上是战略管理的内容,“最好的实务典范”和“价值链分析”则属于分析的方法;此外,在对上述内容进行解释时,不少文献将竞争对手分析与竞争对手会计分析这两个虽然有关但是并一致的内容等同起来,出现了逻辑错误。澳大利亚学者Guilding基于对多个国家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在实际中使用得最多的同时也是受益度感觉度高的竞争对手会计内容是:竞争对手成本估计、竞争地位监督和基于公开财务包括的竞争对手评价三个方面。对于竞争对手会计的分析方法,部分国内学者认为有价值链分析法、拆卸分析法和标杆管理法。事实上,这三种常用方法只是竞争对手成本估计的方法,而其他的竞争对手会计内容则有其自己的方法。因此,本文只将Guilding的观点作为竞争对手会计的基本内容,并介绍在各部分内容之下所使用的分析方法。
1.竞争对手成本估计及其方法
对竞争对手成本的估计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地估算竞争对手产品的单位成本,它一直是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也是被视为最能代表竞争对手会计的内容。例如,著名的战略管理会计研究学者Bromwich和Bhimani指出,战略管理会计就是“在较长时期内,提供和分析关于公司的产品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成本结构方面的财务信息,并监控企业的战略和市场上竞争对手的战略”。
竞争对手成本估计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其一,标杆管理法。标杆管理法的原意是指搜寻其他企业的最好实践活动,并以此作为标准,评价企业的相关活动,以发现差距并持续改进的过程。这里则是针对将本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与竞争对手进行动态对比的过程。如Simmonds提出了根据“经验曲线”计算竞争对手之间的相对成本的方法;Jones以Caterpillar为例,说明在进行评估时,应针对一些关键领域进行,包括制造能力、规模经济、技术、产品设计能力和与重要政府机构之间的合同等;目标成本管理法也含有标杆管理的思想。其二,价值链分析法。Shank和Govindarajan将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思想纳入会计领域估计竞争对手成本,其基本做法为四步。首先,识别和描述竞争对手的价值链,确定价值链的具体价值活动构成;其次,确定竞争对手在各项价值活动上的成本分布,及占总成本的比例和增长趋势;再次,标识出成本的主要成分和那些占有较小比例而增长速度较快、最终可能改变成本结构的价值活动;最后,通过本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的价值链比较,挖掘出可降低成本的信息、机会和方法。其三,拆卸分析法。又称为反向设计,是通过评价竞争对手产品以明确自身产品改进可能性的方法,实质上是逆向拆卸与顺向整合的有机结合。逆向拆卸过程一般请相关的技术专家参与,将竞争对手的产品分解为零部件,以明确其功能、设计、成本及生产工序;顺向整合过程是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出发推出设计方案,并运用比较法,使企业明确自身产品的不足和优势,在设计中扬长避短,以求降低成本,在竞争中取得相对成本优势。
2.竞争地位的监督及其方法
对竞争地位的监督主要是通过估计和监视主要竞争对手的销售额、市场份额、产量、单位成本和价格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行业中的竞争对手地位。它扩大了分析的范围,是一种比“竞争对手成本估计”更强调整体性的竞争对手会计模式。
监督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Simmonds提出的竞争地位图法。用图的方法绘出企业相对于市场领先者和其他重要竞争对手在当前和未来的竞争地位。指标是一些关键变量,如单位成本、价格、利润率、销售收入、销售数量、市场份额和相对市场份额、现金流量、资金周转率、未来需求等;这种方法提供了对不同竞争对手在各个方面不同时期的竞争力量涨/落全景图,可以明确竞争对手在未来的战略动向。其二,Grundy提出的“战略健康”指标法。“战略健康”是指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对于机会的把握程度。首先,对企业及竞争对手的当前战略地位进行评估,当前战略地位从竞争硬件(包括产品、质量、顾客基础、营销渠道、生产能力、成本结构等)和竞争软件(包括商标、声誉、技巧、风险规避、领导者水平、团体精神等)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然后,从未来的机会获取能力和竞争压力两个方面评价企业及竞争对手的未来竞争压力;最后,将前两步的结果组合在一起,得出企业和竞争对手的战略健康状态图。
3.基于公开财务报告的竞争对手评价及其方法
这是指基于公开财务报告,监视竞争对手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水平以及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动趋势,分析竞争对手优势的关键来源。
Moon和Bate提出了一种基于公开年度报告进行分析的具体方法,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分析企业内外的现状,包括分析企业的战略情况年度报表,检查企业对行业关键成功因素的理解是否恰当,判断某一特定市场的外部环境有无变化;第二步是利用公开的财务报告和产业数据对企业所在行业的销售趋势、利润、资产、负债进行检查分析,以把握市场发展的一般态势;第三步是进行比率分析,使用第一步和第二步中与战略目标相关的比率对所有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分析,此比率与市场某一方面相关,与传统不变的比率不一致;第四步为评估阶段,需要对上一阶段产生的比率进行认真审视,对所有竞争对手的相应地位进行评估,这些竞争对手既包括现有的行业领先者,也包括未能保持其地位者。
竞争者分析篇5
市场环境分析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中国企业拥有了一个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同时也将面对拥有高度信息化及较高管理水平的国际企业的挑战。为了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加强企业对市场环境的分析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
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大,市场变得更加复杂多变。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企业必须保持高度的应变性,要始终与市场环境的变化保持动态平衡,这就要求企业对市场环境变化情报的收集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全面,为企业选择正确的决策方案提供可靠的情报。
企业要对自身所处的行业发展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目前行业所处的行业周期,对行业的走势和规律要有一个明确的判断,同时,加强对不同行业的横向比较分析,为企业的投资行为提供决策依据。
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中国企业都将面对国际企业强有力的竞争,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企业就必须做到“知己知彼”,时刻掌握竞争对手的动态,并制定出有利于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扬长避短,快捷地抓住商机。
科技进步使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新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产品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企业要占领产品开发和技术的制高点,产品要迎合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就必须加强对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跟踪和分析工作。
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受国内宏观环境变动的影响,同时也受国际宏观环境变动的影响。政治、法律、经济、科技、社会等外部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必须及时掌握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有效地规避风险。
市场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
目前,国内的一些企业已经建立了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CIS),其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具体来说,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基本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监视。现代市场日益走向多元化、全球化,市场影响因素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企业要想在如此复杂与动荡的环境中立稳脚跟,就必须全面地了解与本企业、本行业有关的环境信息。只有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企业才能求得发展和生存。
竞争对手分析。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了解其竞争对手,以便制定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竞争战略。因此,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是企业经营者们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也是企业制定竞争战略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企业分析竞争对手的目的,是了解每个竞争对手的战略和目标,评估其优势与劣势,从而制定出自己的竞争战略。
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可采用波特的竞争对手分析模型,从企业的现行战略、未来目标、竞争实力和自我假设四个方面分析竞争对手的行为和反应模式(见图一)。
市场预警。任何企业都应该对市场环境进行监视,同时企业要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具备一定的预测能力。企业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仅仅是防守,反应再灵敏、再精确,也不过是被动的防守。企业想获取进一步的竞争优势,还必须能够预测环境动向,以便未雨绸缪,为未来变化早点做准备。
技术跟踪。企业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产品的竞争。产品要不断的更新,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技术领先可以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企业战略的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制定工作是一个连续的情报分析过程,它将来自企业自身、市场需求、战略联盟、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的大量原始数据和信息转化为相关的、准确的、实用的战略支撑信息,以满足企业决策者了解经营管理环境的需求,从而制定出本企业的竞争战略规划。
市场信息的主要来源
信息收集的渠道
搜集竞争者的信息情报是当今企业走向成功的金钥匙。每家公司都需要从生产、服务和各种能够实际操作的信息中去跟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分析, 才能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主要的竞争情报能从各种公开的渠道获得(见表一)。
竞争情报的主要分析方法
信息资料具备之后,就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必要的分析。分析的方法很多,例如大家熟悉的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SWOT)、竞争对手的财务情况分析等。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分析方法。
竞争对手跟踪。首先要确定谁是竞争对手,然后分析竞争对手现行的战略,评估竞争对手的相关实力,识别竞争对手的目的,同时要预测到竞争对手将要做什么?要成功地实施竞争对手跟踪,关键的一条,是能够将对竞争对手的跟踪工作长期地坚持下去,而不会随着个人或组织的文化变化而发生断断续续的情况。
财务报告分析。竞争对手财务状况的分析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分析、成长性分析和负债情况分析、成本分析等。对竞争对手关键财务数据的分析,能够反映出竞争对手最近的经营状况。
SWOT分析。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行业五种基本竞争力模型,是分析行业竞争结构的经典模型(见图二)。
SWOT分析包括对项目“优势”、“缺点”、“机会”及“威胁”的专业及细致分析。用来确定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因此,清楚地确定公司项目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公司项目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对于制定销售策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市场环境分析是实施战略管理的基础
当今社会,企业的战略决策是否正确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研究表明,企业的战略管理由战略制定、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构成。整个战略的管理过程是一个通过多次信息反馈的循环过程,而每一个过程都是建立在对信息的采集和分析之上的。战略的研究过程实际上也是企业竞争环境情报的研究过程,通过对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竞争态势和竞争策略的分析,有时候是开展以竞争对手和企业自身为参照系的SOWT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分析,预估企业在竞争中的发展前景,从而形成战略思路和对策。
目前很多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竞争情报分析系统,甚至还有一些企业尚没有建立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中国企业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建立高效的商业情报收集、分析系统,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竞争者分析篇6
[关键词]Big6 竞争情报采集 信息整合 效用分析
[分类号]G352.2
Big6是一种信息问题解决模式,目前主要应用于教学及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但Big6同时是一种迅速获取信息的方法,其重点是对信息的“搜索、阅读和理解”,这与竞争情报采集的目的和任务完全相同。基于Big6方法与竞争情报采集的这种共通性,本文尝试将Big6方法应用于竞争情报采集,将采集过程系统地分成六个阶段来完成,实现竞争情报采集的整体优化。
1 Big6与竞争情报采集
1.1 Big6简介
Big6的全称是Big6 Model of hfformation Problem―Solving,是由美国学者艾森堡和伯克维茨于1988年提出的一种“问题解决”型研究学习模式。Big6方法一般将任务分为六阶段十二步骤,其流程概括为:①任务定义:定义任务,确认所需的信息;②搜索策略:讨论资源范围,列出资源优先顺序;③搜索信息:查找资源,发现信息;④运用信息:阅读信息,摘录信息;⑤整合信息:组织信息,呈现并表达信息;⑥评价:评价问题解决的过程、结果。从该过程来看,Big6方法是一种通用的信息问题解决方式,完全适用于竞争情报采集过程。
1.2 利用Big6方法分析竞争情报采集的优势
竞争情报采集是竞争情报中最耗时间的环节,且竞争情报产品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与采集过程密切相关,所以竞争情报采集对企业竞争情报较为关键。利用Big6方法分析竞争情报采集过程,系统地将其划分成任务定义确定搜索策略搜索信息运用信息整合信息评价六个阶段,提高竞争情报采集的效率,保证采集行为的规范合法,形成竞争情报以下优势:
提高竞争情报结果的准确性。Big6分析的首要步骤是确定情报采集对象,保证所采集的信息充分全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信息采集的局限性而导致最终结果不准确。
节省时间,实现竞争情报过程的整体优化。竞争情报采集通过信息整合、评价等阶段,与竞争情报的后续工作相互衔接,节省过渡时间,促进全过程的整体优化。
降低采集的盲目性,使整个采集过程有章可循。按照big6的六个阶段,竞争情报采集过程逐步开展,保证采集任务高效完成,且整个过程循序渐进、有条不紊。
确保采集结果的规范性、合法性。竞争情报采集过程的评价阶段运用伦理道德规范来审核企业的情报采集行为,确保了采集结果的规范性、合法性。
2 竞争情报采集过程的big6分析
竞争情报采集是按照特定的采集目标,运用合适的信息收集方法,以合乎职业伦理道德的方式获取企业内外信息的过程。利用big6方法分析竞争情报采集过程,将其内容划分为六个阶段十二个步骤。笔者尝试分析每个步骤的工作内容,并列举简单的示例加以说明。
2.1 任务定义
2.1.1 确定竞争情报采集的目的 竞争情报采集的目的一般有两种:一是根据决策者具体的情报需求,快速搜集与之相关的准确、可靠、客观、及时的信息;二是全面搜集对企业发展、决策以及运行产生影响的信息,满足企业战略发展要求。前者要求快速,后者要求全面,只有理解清楚情报采集的目标,才能保证后期的采集过程行之有效。
2.1.2 确定竞争情报采集的对象根据确定的情报采集目的,归纳情报采集对象。首先,从大体上将竞争情报采集的对象归纳为竞争对手、企业自身、竞争环境。然后根据每个企业具体情况,进一步细分各类对象中的信息类型,确定不同对象的偏重。如偏重对竞争对手信息的收集时,具体的信息类型可为:竞争对手最近的产品/服务的更新;竞争对手的专利信息;本企业的产品研发状况;政府最近推出的相关政策;市场需求量的变化等。另外,企业需要根据竞争环境的变化实时更新信息类型及偏重。
2.2 确定搜索策略
2.2.1 确定竞争情报采集的资源范围 确定了竞争情报采集对象,接下来列出尽可能大而全的资源范围。竞争情报采集的信息源主要分为数字资源和现实资源。在web2.0环境下,数字资源主要包括即时通讯(NetMind)、博客以及海量的数据库(LexisNexis)、各种行业协会网站(竞争情报协会SCIP)、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等。现实资源包括政府部门、媒体、剪报、财经类出版物、行业协会、展销会、统计资料、检索服务、公司公告、专家等等。
2.2.2 列出资源的优先顺序仔细评估列出资源范围,选出最能满足情报采集需要、信用度高且较易获得的资源,并列出优先级。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例如为节省时间,可以优先选择即时通讯服务,如NetMind,其次是选择信用度较高的专业数据库和行业性网站,如LexisNexis与SCIP,然后是查阅报纸(最有价值却经常被忽略的资源),最后是利用企业论坛搜集内部信息。这样资源优先级为:NetMind,LexisNexis,SCIP,当地报纸,企业BBS。
2.3 搜索信息
2.3.1 查找资源 查找资源即确定如何获得所需资源。在web2.0环境下,大部分的数字资源可以在In―ternet上获得,如专业性数据库、行业性网站以及搜索引擎,通讯工具如邮件列表、电子公告板需要申请注册会员;另外可以采用一些新闻采集工具如RSSReader或电驴等社会性软件来快速获取网站内容。现实资源主要通过人际关系获得,如报纸剪报通过订阅,专家资源通过访谈、电子邮件等。
2.3.2 从资源中发现信息获得资源后,就开始在已知的资源中搜索相关信息。网站、搜索引擎和数据库等资源是通过输入一个或多个检索词搜索相关信息;电子邮件的即时通讯服务通过注册申请会员,用户根据信息提示浏览信息;网络交互通讯工具、BBS中用户同他人交谈或浏览他人交谈内容获取信息;通过访谈获取专家信息;查阅报纸获取当地企业以及一些政府政策变动信息等等。
2.4 运用信息
2.4.1 阅读信息在资源中搜索到信息后,先进行大致的浏览,再仔细阅读与情报采集对象相关的信息,理解其中包含的内容。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BBS或邮件列表中的信息,都应选择较相关的信息进行阅读,对于根据关键字搜集的信息更是需要筛选相关度较高的部分阅读,尽量花费较少的时间获取较多的相关信息。
2.4.2 摘录信息情报采集人员在阅读信息时应该及时摘录有效信息。如何在纷繁的信息资料中筛选出
最有价值的信息,这将直接影响到情报结果的价值。情报采集人员可直接摘录原始信息,或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信息的重要意义,但必须注明信息的来源与出处。如果在做摘录的过程中发现新的资源,应将其添加到第二阶段的资源列表中,重复上述过程,从而保证情报采集的全面性。
2.5 整合信息
2.5.1 组织信息这是个创造性的阶段,是将采集的所有信息包括摘录的数据、事实等等整合在一起,得出情报采集的结果。在这过程中需要情报采集者互相讨论,以及初步的信息分析。信息整合的方法有主题组、大纲图、概念图等:主题组是将搜集到的信息组织成若干主题;大纲图是根据情报采集目标将采集的信息列成概要形式;概念图是使用智能地图组织信息,便于信息的拓展。例如主题组方法,以第一阶段列举的信息采集对象为例,可以将信息按照竞争者信息、竞争环境信息与企业内部信息三个主题组织。
2.5.2 表达信息按一定方式整合信息后,再根据企业文化习惯或者信息使用者喜好,选择一定的方式如书面研究报告、电子文稿表达出信息。只有当信息表达的形式符合信息使用者的偏好,才能保证高效率的内容传递。
2.6 评价
2.6.1 竞争情报采集过程评价信息整合后,竞争情报采集结果完成。最后通过竞争情报采集过程评价,改进和规范采集结果。笔者主要是从竞争情报采集过程的道德伦理分析与效用分析两个方面进行评估,下文将论述这两种分析方法。
2.6.2 竞争情报采集结果评价竞争情报采集的结果可以使用质量相关方法进行评估,该评估方法的中心问题是将准确的信息在合适的时间、以最佳的方式提交给合适的人。当情报采集的结果实现:提交合适的人,提交方式恰当,提交及时,信息准确这四个目标时,其结果就达到了预期的效用。
3 竞争情报采集过程评价
3.1 评价目的
竞争情报采集过程评价的目的在于实现该过程的改进,即如何花费更少的成本更好地完成既定的采集目标。本文通过道德伦理分析与效用分析,以期获得以下四方面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竞争情报采集过程的效率:
竞争情报采集过程使用的采集手段是否符合道德伦理规范;
采集过程中的瓶颈及其效果;
资源中存在哪些是新的资源以及资源的效率;
采集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新的技能,该技能的后续性如何。
在了解以上四个方面以后,我们不仅能够优化和规范竞争情报采集过程,并且有利于以后的竞争情报过程中吸收新技能、新知识,更合理地分配时间、人力资源。
3.2 竞争情报采集过程道德伦理分析
现实生活中,违反道德的竞争情报采集行为不断升级,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竞争情报采集的伦理限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竞争情报采集过程道德伦理分析是通过建立一套竞争情报守则,分析企业情报采集行为,剔除不规范的采集结果,同时为以后的采集活动提供示范。因此进行采集过程道德伦理分析不仅能够满足竞争情报采集评价的目的,而且保证竞争情报的规范性,有助于实现竞争情报的优化。
从竞争情报采集行为着眼,企业可以借鉴Fuld&company的情报搜集十戒,制定具体的情报采集行为守则,据此比较分析企业竞争情报采集行为的规范性。笔者这里归纳了以下守则,可供企业参考:①企业竞争采集行为必须遵守法律部门与公司的指导方针,没有防碍他人工作与损坏他人声誉的行为和使用窃听的方式获取信息的行为;②情报采集过程中没有隐瞒自己的身份、实施等不法活动、窃取商业秘密的行为,且不包含与他人交换虚假或有误信息的行为;③情报采集过程中如果涉及访谈,采集者不能秘密对谈话进行录音,也没有诱导对方泄露其他企业的内部信息。如果企业竞争情报采集的结果中包含不符合上述守则来源的信息,应予以删除,并在下次的竞争情报采集活动中引以为戒。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道德伦理法则涉及的范围会越来越广,企业应根据无害、自主、公共利益原则三个方面相应调整已有的竞争情报采集伦理原则和行为守则。
3.3 竞争情报采集过程效用分析
好的竞争情报采集过程不仅应该规范,还必须及时有效。根据组织有效性方法以及上文的评价目的,笔者提出了四个指标和两个变量来进行竞争情报采集过程中的效用分析,四个指标如下:
生产率(Productivity):各个环节搜集的信息在最后提交的采集结果中所占的比例,用百分数表示;
时间(Time):各个环节耗费的时间,抽象成1,2,3,4……表示,数字越小表示耗费时间越多,即当Time=1时,该环节花费时间最多;
成本(Cost):各个环节所花费的技术、人力、物力,同上,抽象成1,2,3,4……表示,其中数字越小耗费成本越大;
经验增长(growth):在各个环节中学到的新技术、新资源等,用文字概述。
在使用该指标前,企业必须将具体采集行为划分成若干环节,再参照以上指标计算指标值。例如将企业竞争情报采集行为根据信息来源的不同进行划分为NetMind、LexisNexis、商业周刊与google四个环节,得出各指标值如表1所示:
得出以上数据后,再利用变量R(资源)与E(效率)来分析竞争情报采集各个环节的效用。其中R=time×cost,分析竞争情报采集不同环节花费的资源,min(R)是竞争情报采集的瓶颈环节,max(R)是最节省资源环节。根据表1得出LexisNexis数据库查询是竞争情报采集的瓶颈环节,而查阅商业周刊是最节省资源的环节。E=R×Productivity,分析采集各环节的工作效率,以便于更合理的安排竞争情报采集的时间、人力、物力等资源,max(E)是效率最高的环节。由此可得在google环节效率最低,所以在该环节需要控制资源的使用,而NetMind环节效率较高,企业可增加通讯服务的使用费用。指标经验增长在表1中没有一一列举,企业根据竞争情报采集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利于企业根据竞争环境的变化合理调整竞争情报采集方案,并结合变量R与E分析竞争情报采集过程中使用的新技术、新资源的效用以及对后续研究的影响,以确定其可用性。
4 竞争情报采集实例分析
目前市场中,企业竞争情报采集模型多由百度公司与TRS构建,最主要的功能是实现情报自动收集、智能分析,降低竞争情报采集的工作量。例如海尔公司利用百度公司构建的竞争情报系统,使日常情报信息流量增至20多万条,供决策层参考辅助决策的情报4000多条。类似模型还应用于神州数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等30多家大型公司,在当前具有一定代表性。
海尔的竞争情报过程如图1所示,改进海尔原有竞争情报工作流程中信息源局限与大量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体现了Big6分析竞争情报采集的部分功能。例如技术转化部向彩电与冰箱事业本部发送不同竞争情报,通过互连网等方式搜集信息,将专题报告发送到张瑞敏、形成满足各个部门需求的竞争情报报告等分别体现出任务定义、搜索信息、运用信息与整合信息阶段的部分功能,该系统已经成为海尔获取竞争对手、外部环境与内部信息的主要渠道。但该系统仍可以依照Big6方法中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进行改进,完善自身升级调节功能,消除时滞性,这也是目前竞争情报系统普遍存在的弱点。
笔者应用Big6分析的竞争情报采集过程改善海尔的竞争情报采集过程(见图2),详细列出技术转化部的情报采集流程,并最终实现情报采集过程的改善优化。首先彩电事业本部下达情报采集任务,据此进行任务定义。技术转化部根据任务确定信息策略、搜索信息、信息采集、整合信息,然后将整合后的信息提交给彩电部以及总部,并进行道德伦理分析与效用分析,据此调整信息策略。彩电部门与总部对提交结果进行结果评价。采用Big6分析的竞争情报采集过程更明确了执行步骤,并增加了过程评价阶段,通过其他部门的结果评价与内部的过程评价,改善整个竞争情报采集过程。
竞争者分析篇7
1相关理论概述
1.1竞争情报系统理论概述
1.1.1竞争情报系统的定义竞争情报(CompetitiveIn-telligence,CI)是能够系统地对那些可能影响公司计划、决策和运营的外部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管理所形成的知识性信息。它主要通过合法手段从公开信息资源中依靠方法和工具收集和分析竞争对手的能力、弱点和意图等。其主要服务对象是从研发和市场的具体业务到宏观战略决策等。竞争情报系统是企业竞争战略管理实践中新出现的概念。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前主席、匹兹堡大学商学院教授普赖斯科特指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一个持续演化中的正规化和非正规化操作流程相结合的企业管理子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为组织成员评估行业关键发展趋势,把握行业结构的进化,跟踪正在出现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变化,以及分析现有和潜在竞争对手的能力和方向,从而协助企业保持和发展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1.1.2竞争情报系统的构成传统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主要由3个子系统组成: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竞争情报分析子系统、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
(1)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它是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重要构成,是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输入系统,是竞争情报工作的基础。因此,它的工作质量和速度,决定着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效能和效益。
(2)竞争情报分析子系统。它是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核心,是竞争情报的“制造车间”,它以人的智力为主导,通过“黑箱”操作实行信息的集成、重组和智化。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及其企业竞争情报中心(ECIC)的专职和兼职分析人员采用人工分析与机助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将竞争情报采集子系统所收集的信息有序化、系统化、层次化,将Information转化为Intelligence,生产出真正有用的竞争性情报。
(3)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它是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输出系统,主要功能是面向企业各级决策层和各类用户提供情报产品和情报服务。因此,它的高效与否关系到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形象和成败。
1.2数据挖掘技术概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需要获取大量的相关数据,但是这些数据的存在并不是都是有用的,如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在大量不完全、有杂音、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发现有用的信息,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尤其对企业制定竞争计划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各行业业务自动化的实现,商业领域产生了大量业务数据,这些数据不是为了简单分析为目的来收集的,而是由于纯粹的商业运作产生的。对数据进行分析不是为了简单研究的需要,更主要是为商业决策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数据,进而使企业获取利润,因此很多企业把数据挖掘比作在沙子中淘金的“法宝”。将数据挖掘技术用在商业领域最大的优点就是,它以一种更自动化的方式对大量的商业数据进行分析和探索,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也提高了情报分析的质量。
2基于数据挖掘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分析
2.1基于数据挖掘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2.1.1管理上可行性分析传统的信息系统是以企业事务处理系统(TransactionProcessingSystem,TPS)、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MIS)、企业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DSS)为代表的信息系统,它们是由业务比较单纯的事务处理操作系统向管理、控制系统过渡的一系列信息管理系统。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与传统信息系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对信息资源的战略认识和应用上。凡是从竞争情报战略决策需要出发,能够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或抵消对手竞争优势的信息资源开发都是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活动。CIS位于企业战略管理层,是面向企业整体的、满足战略管理信息需求的企业级信息系统,它使用TPS所提供的数据,MIS所提供的信息和DSS所提供的分析工具,用以满足企业非结构化决策的情报信息需求。由于目前企业竞争情报在数据处理质量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将数据挖掘技术用于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中,有利于企业的高层领导获得更准确的知识,这也是企业领导层一直希望看到的结果。
2.1.2技术上可行性分析手工采集与人工处理竞争情报的方式,大大降低了采集信息的全面性和情报分析的准确性,同时也增加了采集情报和分析情报的工作人员的负担,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收集情报的过程当中,而分析数据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时间。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使情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很大的改善。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带动了与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得到很好的完善,可以被用来为企业服务。数据挖掘技术正是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得到不断发展,并被企业很好地应用到竞争情报系统中。例如计算机技术带动数据仓库技术的发展,数据仓库技术可以将分散的数据重新组合并加工,这样为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其中提供了良好的前提。用户可以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在数据仓库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数据挖掘。现在企业获得的信息源有很多,如企业内联网、企业Web站点、内联网资源等。在情报收集阶段,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在Web网站上进行自动搜索、自动分类,这样可以减少情报分析人员花在情报收集上的时间,使情报分析人员将大量的时间用在情报分析过程中,从而更好地保障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有了技术作为前提,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
2.1.3经济上可行性分析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降低投入成本、节约投资、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的有效手段。从企业角度看,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后,系统可以更深层次地对数据进行挖掘,使挖掘的准确性得到有效提高。此时系统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不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它的实现是系统对各个方面的资源进行自动采集与分类,尤其是对Web资源的有效利用。其不仅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还有效地降低了竞争对手的攻击。实践证明,竞争情报和企业信息化领先的企业,在信息资源管理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收益。通过建立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企业CIS,使得企业情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96—•第34卷2011年第1期•ITA信息系统促使各级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的业务流程逐步地规范化、体系化。使信息化工作、竞争情报工作与企业的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大大简化了信息加工的烦琐流程,拓宽了企业信息收集的渠道和范围。降低了企业管理者决策风险,优化了企业信息资源的配置,使其处于不断完善更新的过程之中。节约了情报收集加工时间,减轻了情报人员的工作强度,营造了一种更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得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对于信息共享交流的理念、竞争情报的概念、先进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开始逐步了解,并且运用于企业的管理中。
2.2基于数据挖掘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需求分析
随着竞争情报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由于理论和实践衔接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竞争情报给企业带来的切实利益并不明显。长期以来,我国多数企业对情报工作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也组建了相关的情报部门,但由于情报搜集与反馈实践涉及的环节较多,我国许多企业在竞争情报系统构建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使情报收集、情报传递、信息流动和情报对战略决策的提升效果不佳。
(1)数据集成问题。数据集成问题包括静态集成与动态集成。静态集成对所需数据进行一次集成,以后就不再发生变化。而动态集成对集成后的数据进行周期性刷新,数据集成问题主要在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中体现。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主要收集来自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源,它是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输入系统,因此,它的工作质量和速度决定着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效能和效益。目前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对整个企业范围内的数据集成均采用静态集成策略,当数据源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这些变化就不能立即反映给决策者,导致决策使用的是过时的数据,这就造成大部分企业内部的数据是分散而非集成的,给企业下一步的战略与策略的制定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这样便出现了“情报孤岛”现象。
(2)数据分析问题。数据分析问题主要在竞争情报分析子系统中体现,是将竞争情报采集子系统所收集的信息有序化、系统化、层次化,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生产出真正有用的竞争性情报。目前,我国情报分析人员在具体分析竞争情报系统时往往依靠个人经验,或者采用手工进行数据分析,这样大大降低了数据的“新鲜度”和准确度。因此,单纯依靠技术人员进行情报分析,往往造成情报质量下降,不能有效地为企业制定战略目标提供帮助。综上所述,为了提高竞争情报系统分析处理和决策支持的效率和有效性,必须解决数据集成与数据分析问题,而数据挖掘就是为了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训练,找到其内在变量的联系,采用动态的数据集成方法,而出现的一种知识发现的技术。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加入数据挖掘可以很好地完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模型构建的不足。
2.3基于数据挖掘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数据分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内部信息在不断膨胀。这严重制约了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速度。企业情报的主要特点就是具有很高的时效性,过时的情报对企业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但是从原有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来看,系统对数据的研究深度不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数据信息;分析后的情报难于理解,被高层决策者应用较少。
(1)数据库数据不断更新,需要动态观察数据。企业每天产生的数据量是相当大的,只对原始数据库存储的信息或者对一段时间更新的数据库进行分析是满足不了企业发展需求的。每一个动态信息都反映了市场变化或者竞争者的动向,企业必须抓住动态信息才有可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2)查询支持。原有的竞争情报系统注重结果的分析,对数据更新与查询基本上没有涉及,而且对数据的更新不是由最终用户直接更新实现的,而是由专门的一套机制保证,由系统自动更新和管理员控制来协同完成的。数据挖掘对查询的强大支持使数据挖掘效率更高,挖掘过程可以做到实时交互,使决策者的思维保持连续,从而挖掘出更深入更有价值的知识。
2.4基于数据挖掘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功能分析从基于数据挖掘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需求分析来看,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主要有:
(1)环境的监视功能。任何企业活动都不能孤立于市场来进行,但是如果企业单单是市场变化了以后再采取措施来适应市场变化,那样仅仅是被动地跟随市场。企业要想抓住市场先机必须能够预测环境的变化,以便未雨绸缪,为未来的变化作打算。
(2)竞争对手的分析。很多企业对竞争对手的分析不是很多,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对市场的分析,但是对对手的分析也是至关重要的。分析竞争对手的目的是了解每个竞争对手的战略和目标,评估其优势和劣势以及竞争反应模式,从而制定出自己的竞争战略。
(3)各部门的信息融合。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