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伦理学观后感八篇选录
“余谨于上帝及公众前宣誓,愿吾一生纯洁忠诚服务,勿为有损无益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当尽予力以增高吾职业之程度,凡服务时所知所闻之个人私事及一切家务均当谨守秘密,予将以忠诚勉助医生行事,并专心致志以注意授予护理者之幸福。”——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与上天的誓约护理学和护理实践是卫生保健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它们与医学和医疗实践一样,要遵循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生命伦理学是在跨学科和跨文化条件下应用伦理学方法探讨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中的伦理问题的一门学科。
在大学这门课的开设很有必要,大学老师的生动讲述和丰富的案例分析让我受益匪浅,我觉得应该把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指导自己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这才是学习这门课的意义之所在吧!
首先是有利原则;卫生保健工作应该维护和促进病人的健康、利益和福利。有利原则包括“不伤害”的反面义务(不应该做的事),和“确有助益”的正面义务(应该做的事)。“不伤害”是指不给病人带来本来完全可以避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损害、疾病甚至死亡。但仅仅做到“不伤害”是不够的。医/护患关系不是像顾客与售货员那样的陌生人关系,在这种陌生人关系中双方主要是反面义务。但医/护患关系不同。因为医/护患之间在掌握医学/护理知识上的不平等,病人处于脆弱和依赖的地位,医护人员有许多正面义务,即应该帮助病人治疗或治愈疾病,恢复健康,避免过早的死亡,解除或缓解症状,解除或减轻疼痛。简言之,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是有利于病人的正面义务。
然后是尊重原则;尊重病人的自主权、知情同意权、保密权和隐私权。有行为能力的人是有理性的人,涉及个人的问题,例如健康、生命以至结婚、生育、避孕方法的选择等由个人作出决定,对自己的行动负责。由于我国的社会文化特点,在许多情况下病人及其家庭联系密切,医疗决策往往通过医生、病人、家属之间的协商作出,而最后决策者往往是病人及其家属。另一方面,对于某些疾病,有关病人的治疗方案也往往与病人的配偶和家庭密切有关,这种协商更为重要。为了维护病人利益及尊重他们的自主权,在有关治疗方案上医生有义务取得他们的知情同意。实行知情同意是一个在医生与病人(有时包括病人家属)之间相互交流、协商,有时包括耐心说服的过程。这个过程完成得好,能够维护病人的利益,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同时也有利于医生履行他的责任,促进医患关系。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病人的隐私。隐私包括两方面:一是病人的身体,另一是有关病人的机密的信息。保护隐私也有两方面。其一,医生检查病人身体必须得到病人的同意,如果女病人不允许男医生检查身体,应该更换女医生去检查;同时检查病人身体不允许除检查必需的医务人员以外的他人在场旁观。医生对他所知道的病人身体的情况应该保密。其二,病人有些机密信息,往往与性有关。在涉及这样一些个人隐私问题上,医生也应该为病人保密。不尊重隐私,泄漏病人身体或信息的秘密会伤害病人及其家庭,也会损害医患关系。
还有就是公平原则;对病人应该公平对待,不分性别、年龄、肤色、种族、身体状况、经济状况或地位高低,决不能进行歧视。古代大医家孙思邈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最后是互助原则;每个人都生活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之中。他必须与其他人团结互助,他自己才能够生存发展,社会各成员才能和睦共处,社会才能稳定发展。个人、集体、社会的利益要兼顾,这一代人的利益与下一代、或未来世代的人的利益要兼顾。尤其是医疗卫生资源有限,即使在同一病房,不同的医护人员和不同的病人都应该互相照顾、互相帮助。
这门课具体的伦理学意义我的体会如下;护理学主要是涉及护患之间关怀照顾关系的一种活动导致护理学者进行定性研究,使用人类科学方法论。那些发现强调经验理性科学过于局限的护理学者认为应该扩展知识概念。仅仅依靠科学知识对护理学是不够的。其二是对公正的追求。哲学长期以来关注人类的解放,哲学也将会帮助护士们从长期处于弱势的地位摆脱出来。那些对受医生和医院管理人员控制已经感到不耐烦的护士们正在寻找更大的个人和专业的自主性。这种要求得到女性主义者的支持。因此护士们对知识、公正、身份、伦理学的追求使得哲学与伦理学的关系密切起来。
必须探讨护理伦理学的哲学前提,才能使我们了解护理伦理学是什么样的学科,它与医学伦理学等其他学科具有什么样的关系等。对护理学和护士身份的探究受以下因素的推动。其一,护理教育逐渐从医院转向大学,许多大学设立了护理系或护理学院,在其中工作的护理学者开始探讨护理学到底是什么。其二,在护理学内部发生的变化,例如在监护中心(ICU)工作的护士在关怀照顾病人时越来越多地在没有医生具体指令的情况下作出决定,于是对由医生和医院管理人员直接控制护理保健的传统提出了质疑,鼓励了护士为护理学寻找独立的身份。其三,以争取男女平等权利为目标的女性主义者指出,社会以及卫生保健体制贬低关怀照顾,抬高治疗、手术,增强了护士们成为自主的专业人员的决心。
虽然我们现在身处校园,但我们应该放眼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医药行业动态,培养自己的职业情操和学习掌握扎实的护理技能。
伦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善恶问题。伦理学作为向善之学,主要是要求我们形成趋善向善的自觉意识,热爱护理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具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敬业精神。加强伦理教育能够有效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护患关系是护理伦理学中的核心内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对护士素质的基本要求。患者在医院接受诊治期间,接触最多的是护士。护士的举止和言行都会对患者造成影响,护士的良好素质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根本保证。加强护理伦理教育,有助于护理人员认识职业价值,坚定职业信念,转化执业方式,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在对服务的不断探索与创新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疾病健康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而且与社会、心理、环境、行为等因素有关,医学模式将全面主导医学实践,成为医务人员的主导思维方式。学习护理伦理学可以提高护士的护理道德认识,提高可借鉴的榜样和行为导向,激发护士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从而提高护士的道德水平和刻苦钻研,奋发进取的事业感,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护理人才。
护士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的病人,护士要带着爱护同情的感情不厌其烦地为其护理、治疗,带着最大的职业涵养去理解患者的痛苦。人类需要情感,特别是患者更需要,护士的道德情感包括同情感、责任感、事业感,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情感需求,护士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拟定从入院到出院一整套全方位的护理、治疗措施、健康宣教,使病人调整自身的心态,积极的配和治疗。所以,护士要在平凡的职业工作中,不断努力刻苦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勤奋工作,提高自身的业务技术,关心体贴照顾患者,对病人一视同仁,促进患者身体早日康复。
用护理论理提高自身修养,营造美好氛围。护士的语言、仪表、行为直接影响护士的外在美,也能给患者初次见面留下良好印象。所以护士要良好的语言修养,学会使用语言的道德美,与病人交谈时注意使用礼貌性语言,安慰性语言,治疗性语言,保护性语言。病人住院后由于角色的改变,自尊心受到压抑,沟通时要顺从他们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能做到的尽力给予满足,限于条件做不到的要给予耐心诚恳的解释,使他们产生信任感、安全感、温暖感,决不要冷淡他们,更不能奚落和讥讽他们。
运用护理伦理对工作进行自我评价,护理工作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进行治疗和护理时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护士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将护理技术与护理伦理结合统一,才能做到动作敏捷,头脑冷静、思维清晰、紧张而有秩序工作,才能提高操作和救治效果,才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经过对伦理学的学习,它引起了我对未来如何恪守医德,如何处理好与医生、病人之间的相处、沟通。也让我了解到,要成为一名好的护士,不仅要有精湛的护理操作水平和坚实的医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具备有良好的医学道德水平。如果没有良好的医学道德水平,即使有再好的技术和知识,也只会害人。就像一些不负责任的护士,粗心大意:换错药,挂错瓶,输错液等,使病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人死了就不能复生。而我们作为一个医护人员,关心、尊重和爱护病人的生命使我们的基本责任。医学人道主义的思想基础是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心生命、保护生命,而我们护理人员应该做的就是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以前缺乏对护理职业的认识,把护理工作简单的看成是打针、发药,没有什么学问,而经过对伦理学的学习,我认识到在整个医疗工作中都少不了护理人员的辛勤劳动,离不开忽视的配合。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充分说明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医生和护士只有职业分工的差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维护人的健康与生命,都应当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爱护。因此,我们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医学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病人的健康功利和社会大多数人的健康功利放在了首位,将有限的资源放到最需要的病人身上,为将来投身于人民健康事业打好基础,做个高素质护士。
妇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至今已有二个月,虽然离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从试点病房启动的二个月里,病房的风气正悄悄的发生变化。
我们是采用责任小组包干制,每个责任护士承包一定数量的病人,每组责任护士由高年资、低年资护士组成,做到分层不分等,人人参与生活护理。每个责任护士目标明确、职责分清,每天对责任病人进行治疗护理的同时,经常巡视,与病人进行交流。
通过护患沟通园地,传达了我们对每一位住院患者的祝福及服务承诺,也缩小了与病人之间的距离。
每天早上交接班,责任护士会主动问候病人,早上好睡得好吗,吃得好吗?虽然每天都在重复着简简单单的问候却让病人感到温暖、受重视,也赢得病人的信任。30床梁,从宫颈癌盆扫到术后化疗,严重的化疗反应一度让她快坚持不下去了,是我们的责任护士耐心的开导,化疗时吃不下东西,打完针后为她提供小电饭煲热粥,鼓励她进食,我们有空都喜欢去陪她聊聊天,分散她的注意力,直到化疗结束,住院一个多月,她在病房送走一批又一批的病人,对每一个新入院的人都说这里的医生护士的好。出院的时候,她在满意度调查表上激动的写上从主任、医生护士一律都很好,出院时,我们也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了这位64岁的老人,愿这位老人健康长寿。
住院收费是最敏感的问题,22床彭的家属一度也对收费不满,这是一个重度子痫前期、胎儿畸形、贫血的病人,入院时全身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胸腹水,入院即告病重。由于输血、输白蛋白、用血浆等几天时间用了近七千元,病人家属不理解。我们把他请到办公室,打开电脑,把每一项收费的来龙去脉跟他说清楚,并跟他说,病人这么重,你入院一分钱不交我们一样为你治疗,这难道仅仅是为了钱吗?并告诉他病人的病情就象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抽搐、胎盘早剥大出血、产后大出血的可能,我们科的每一个人都为她担心,上班的第一句话就是问22床彭怎么样了?我们对病人的细心苛护、严密监测作为家属的他也看在眼里,经过耐心的解释,他对我们也充满了感激。我们还主动为他联系办理高危孕产妇救助卡,使没有参加新农合的彭得到了1000元的的最高补助,出院时病人和家属一再对我们表示感谢,并在满意度调查表上填上满意,提名表杨了我们的护士。类似这样的事在我们病房不胜枚举,大家都努力为病人做好每一件事,得到病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关爱不仅仅限于病房,通过出院后电话回访,传承着妇科医护人员的一片真情。在电话回访时,每个病人接到我们的电话都很激动,没想到出了院我们还这么关心她们,一再表示感谢。
在优质护理工程试点病房启动以来,我们科每一个人都深有感触,以病人为中心不只是一种形式,也许在我们看来只是举手之劳,多一声问候,多一句解释,一次轻轻的握持,都会让病人感动,病人满意让我们感到莫大的欣慰。
提起护士,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白衣飘飘、温婉可人的女性形象。电视上面的护士也个个年轻漂亮,高翘的燕尾帽,整洁的束腰白大褂,洁白的护士鞋,容光焕发,身轻如燕的穿梭在病房里。美得不得了。
直到现在自己从事这个行业,眨眼也四个月过去了,现实没有电视里那么的美好,我真切地了解到工作和实习之间存在的差别,工作中的苦与乐,背后的艰难、辛苦。知道了护理工作除了需要一颗主动学习的心,还需要更多的主动付出,更多的责任心,更多的与周围环境的融入,掌握更多的知识。
刚进入病房的.时候,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护理的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看着其他护士们忙碌的身影,有着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各种护理工作能力,能从容流水的回答产妇的一切疑惑。羡慕、崇拜、同时也有点不安胆怯,反问了自己,我真的可以做到和他们一样好吗?我真的可以胜任这份工作吗?
病区里的都是孕妇,有来生宝宝的,有来安胎的,这是一个充满爱的科室,我们的工作就是守护、迎接这些新生命安全地诞生。听起来非常的伟大,同时我们的压力也不小。妈妈需要保证安全,宝宝也需要保证安全。可是宝宝是摸得着,看不见的呀,如何保证?除了有限的检查仪器外,这就更需要我们护理人员的事无巨细的细心观察,掌握更全面的专业知识判断存在问题,建立良好的关系和有效的沟通指导。更让我知道了,我还有很多该学习的,如果这份职业是一张试卷,我只给自己打30分。
变化不止这些,在学校无忧无虑的我,现在也体会到了从事护理工作的苦与乐。当病人不理解的时候,我也会伤心落泪;工作操作失误的时候,我也会懊悔羞愧;当病人肯定表扬的时候,我也会开心不已;当每个孕妇神采飞扬出院的时候,我也会舒畅欣慰,但是明事理的人还是多的,在这份工作中,我收获最大的感情还是感动,无论是赞同还是鼓励的,谢谢你们!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越来越能够感觉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护士是一个伟大、光荣同时也很平凡的岗位,既然我选择了护理工作,我有觉悟我选择的是奉献,付出是收获的前提,这是我早就知道的道理,我会好好努力的,向上吧!
为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卫生部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主题是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满意服务,内分泌科作为江门市中心医院第一批示范病房,我作为其中一员,自然是感慨颇多!
比如说:我们提出减少红灯呼叫现象。以前我们大多是等待病人的呼叫铃响了再去更换输液,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现在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我们变被动为主动,加强对输液病人的巡视,主动输液,换药,加药。工作开展以来,红灯呼叫现象已明显减少,这样既加强了大家积极的参与,也使我们在巡视病房的过程中,能够即使的了解病人的需求和发生病情的变化,及时处理,增加了病人的安全感。
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诚心,热心是内分泌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我把这六颗心服务于每一位患者,让他们感受到在内分泌科住院就像是在自己家一样温暖。护士们就是他们的家人和朋友,我们会真诚的与他们交流沟通,一个美丽的微笑,一句简单的问候都会让他们心里暖暖的,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家属,还是工作人员之间,都会微笑以待,真诚以待,构建一个和谐的科室氛围就是我们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
当然还有许多:比如病人的床上洗头,擦浴,倾倒引流液,修剪指甲,喂药,洗脸,洗脚等。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细节着手。我们的服务也得到病人和病人家属的支持与肯定,病人对我们的满意度也得到很大很大的提高。这就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肯定和鼓舞,我们会觉得自己努力工作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以下就让我从患者心声与家属感言方面举几个例子来让大家感受一下吧!
例子一:
几周前,有位曾在内分泌科住过院的中山,老人突然来到病房,本以为病人有什么不适,上前问询,没想到老人家说:阿嫦,我没事,我到门诊复查,就是想来看看你们,我住过好几家医院,还是你们这里的护士最好,照顾最周到,这里有些水果,你们忙完再吃吧!几句话,使在场的护士姐妹心中暖暖的,这是病人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认可!我们再累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例子二:
记得有一位七十多岁的因酮症中毒而在家摔倒的男性患者。入院时因为大小便失禁,满身的污秽与擦伤。患者入院后当班护士第一时间为患者擦洗身体,更换衣服,由于病情所迫,患者必须卧床休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科室的护士姐妹们主动承担起全面的生活照料,洗头,洗脸,翻身,拍背,饮食起居照料等,患者病情逐渐恢复稳定,当患者病情好转后,他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谢谢!轻轻的一句感谢,是患者沉甸甸的信任,病愈时患者留下了一段话:洗头擦身是小事,真情话语暖人心,亲生儿女又如何,难得天使一片情!
20世纪60年代初,由蕾切尔卡逊撰著、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作序的《寂静的春天》面世。这部由17章28余万字精心建构的“绿色经典”,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解,反对人对自然的控制,其根本宗旨是警示人们:“人类已经失去了预见和自制的能力,它将随着毁灭地球而完结。”美国华盛顿大学肯尼斯肖克莱博士认为:“卡逊1963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可以看成是学院环境伦理学的下一个分水岭。这本书描写了大量使用杀虫剂和其他污染物质对环境越来越多的可怕影响。卡逊的著作引发起新一代的活动分子关注环保事业。它帮助我们认清了我们对自然价值的认识和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应有的根本转变的需要。”
若干年后的某一天,春天到了,村落里一切声音都没有了,没有蜜蜂嗡嗡飞来,没有家畜嘶鸣,没有小鸟歌唱,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营田野、树林和沼地。这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已使自已受害。蕾切尔卡逊为我们虚构了这个城镇,她指出,如果我们继续不当地使用化学药品,这些也许会成为事实。
作者称杀虫剂为杀生剂,因为在它杀死害虫的同时,侵害着居民的健康、动植物的生长、大地的景观。新情况产生的速度和变化之快已反映出人们激烈而轻率的步伐胜过了大自然的从容步态。杀生剂甚至反而造成了害虫的猖獗。于是,人虫之战即刻打响。作者用血淋淋的事实,希望唤醒无知、愚昧的人们,不要再用使用蛮力,来对付也是地球一分子的昆虫、植物。也呼吁我们,要尊重生命,谦卑为上,不要自以为是。否则将有一天,会为人类带来无可挽救的'灾难,毁灭性的灭亡。(www.kuaidu.com.cn 快读)
事实上,大多数人们并不清楚杀虫剂的危害因为人类为了更方便的生活,而许多事实的真相,也被隐瞒和蒙蔽。生活里,清洁剂、芳香剂、洗洁精等,更是变成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些物质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后果,只有方便和效果,被商业化的宣传和推销。正如作者所说,“我所争论的是我们把有毒的和对生物有效力的化学药品不加区分地、大量地、完全地交到人们手中,而对它潜在的危害却全然不知。我们促使大量的人去和这些毒物接触,而没有征得他们的同意甚至经常不使他们知道。”这不仅是不公平的,也是非人道的。
我们适应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慢慢地将自然界掠为己有,甚至以战胜自然相标榜,向自然界贪婪地索取,将自然环境肆意破坏。从全球来看,冰川融化、臭氧层破坏、酸雨、物种灭绝等让世界的未来危机重重;从国外来看,马斯河谷事件、多诺拉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四日市哮喘事件、米糠油事件、水俣病事件、痛痛病事件、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让人们无不谈之色变;在国内,沙尘暴肆虐于京津地区、水葫芦泛滥于长江流域、紫茎泽兰为祸于西南边陲、泱泱中华正日益为用水问题大伤脑筋。。。。。。公害事件的发生愈演愈烈,人们在危机面前无助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当第一次看到这些时,不会有人愿意相信这是所谓的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后果,我们一定不愿把责任归咎于自身,我们甚至不会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但事实证明,这仅仅是开端,出乎意料的事情正在地球的各个角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全面的爆发着,而且是一浪高过一浪。到现在才知道,我们当初的判断都是盲目乐观的,我们把问题考虑的太简单了,我们以为科技带来的只是社会的进步,但实际绝非那么简单。
我们肆意改造地球,其根本在于我们还没有认真地对待生命。我们认为植物不及人类重要,动物不及人类重要,我们喊出“以人为本”的口号,但是地球不仅仅是人类的,也是其他动物的家园。我们必须与其他生物共同分享地球,我们只是地球的使用者,而人类常常误以为自己是主宰者。我们没有足够认真地审视与我们相同的生命个体。但只有通过敬畏的态度来对待生命,我们才能希望在昆虫群落和我们本身之间形成一种合理协调和平衡的支点。
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学着尽量全面的去思考问题,从沉痛的教训中逐渐养成谨慎的行事习惯,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决不轻易地去改变自然生态环境原本的和谐。蕾切尔卡逊女士如此告诉我们:透过新颖、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方式,尝试去解决和其它生物,共享地球会产生的问题。人类唯有更谦卑、尊重大自然,反省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停止错误的方式,才有可能挽救人类自己。
毕竟,我们是地球的一员,我们还必须生活在地球上,美丽的自然需要用心去理解,就如美好的环境需要用双手去呵护。
“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回响到另一个山崖,荡漾在山谷中,渐渐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和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这是利奥波德在其环境伦理学名著《沙乡年鉴》中一篇名为《像山那样思考》的文章开头的一段话,它反映了一种新的伦理,新的思维方式。
在科学已经发达到可以制造中子弹、复制器官甚至克隆人的时刻,人类似乎有理由相信自己已成为地球的主人。不是吗?我们可以决定地球上一切生命的存亡,甚至包括人类自身。这样一种巨大的权力,其实蕴藏着巨大的危险。权力的背后是责任。如果我们不能审慎地使用人类所掌握的权力,必将为此付出悲惨的代价。我们已经习惯了人无所不能的神话,却忽视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在众多方面受制于自然和那不可知的命运。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个基本事实是不可改变的。而且,即使在那些人类宣称已经认识的客观规律,我们称之为科学的东西中,仍然隐藏着不少谬误,并且其危害尚未充分显现。
科学是一柄双刃剑。当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时,他也许只将它作为一个科学的进展;但当原子弹被制造出来后,他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巨大火光,不仅照亮了广岛的夜空,也照亮了人类思想领域中一直被忽视的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
利奥波德是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他首先提出了土地伦理的概念。“土地伦理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重,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在利奥波德所称的共同体中,不仅包括人和人类社会,也包括土壤、水、动物和植物。这就从全新的意义上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作为一种生物,是地球大家庭中的一员。从绝对的意义上讲,人类并不享有比其他生物更多的权利。但传统教育给我们灌输的是这样一种错误观念: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应当充分利用和改造自然。在这种错误观念的指导下,我们肆无忌惮地采掘矿藏、砍伐森林、围湖造田、汲取地下水,向自然索取一切我们需要的东西。于是,在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的同时,环境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今天,当我们面对城市灰暗的天空和频频肆虐的沙尘暴而慨叹时,难道不应当反省吗?正如奥利波德在《关于一个鸽子的纪念碑》中写到的:“新发明给我们带来的舒适要比鸽子给我们的多,但是,新发明能给春天增添同样的光彩吗?”主要由于人类的原因,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量的'野生动植物已经从这个地球上消失了。我们的后代将再也看不到它们的身影了。虽然,孩子们仍能从博物馆的标本里看到它们的形状,但它们已经是没有生命的了,它们再也不能感受到和煦的春风和温暖的阳光了。从功利的角度讲,它们再也不能像原来那样为人类服务了。事实上,我们已经剥夺了后代的某些权利,使他们再也不能获得和我们同等的发展机会。这公平吗?
是采取行动纠正我们所犯错误的时候了。我们再也不能贪得无厌地向自然索取了!我们再也不能自私自利地只顾当代人类生活的改善而不为后代留下发展的机会了!我们再也不能无情地毁灭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了!
当我们打算这样做并开始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已不知不觉完成了对生命的超越,对人类本性中丑陋一面的超越,对人类全部历史错误的超越!
春,是一个年的开端。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显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每当这时,大雁便会北归,宣告春天真正来临!
它们经过长途的跋涉与艰险,从南方飞往北方。他们凭借着执着的信念与强大的团队精神,一声不吭,笔直前行。在路途中,从不被美好的景象所诱惑,一心飞往目的地,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
当第一群大雁到达北方时,便欢快的,急切的,向伙伴们发出邀请,同自己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它们动作优美、轻盈,宛如一位舞者,在空中翩翩起舞。
但总有些大雁透露出一种害怕与胆怯,它们与家人失散,独自在空中飞翔,发出一声声令人心酸的哀叫……于是人们发现,大雁的联合观念是如此强烈!
想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每每遇到困难,总不敢勇敢面对,总不坚定,与大雁相比,我是多么的不堪?啊!我应该积极地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一直,学习他们的团结。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加油吧,努力向前奔跑,直达梦想的彼岸!
读了大雁归来?很有感触?作者对大雁的爱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但人们对大雁的猎杀行径却更让人深思!作者开篇便用对比的手法点明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春天充满了生机和希望,人们热切盼望春天的到来,而大雁给我们带来了真正的春天。
在作者的心中,大雁并不仅仅是大雁,而是像人一样有灵性的动物。
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更让作者对大雁有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情?作为一个“爱鸟者”,他同样感伤着大雁的忧郁悲伤。经过多年的观察,作者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6只的雁群是一个,以6的倍数出现的雁群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那些忧郁的孤雁之所以孤单,是因为他们丧失了亲人,或成了“心碎的寡妇”,或失去了子女,当这种结论被证实以后,作者对“瞄准它们的枪”们的反感更加强烈了,乃至成了愤恨!
因而,其对猎杀者的鄙夷和憎恶便显而易见。其实,大雁同人类一样,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在自然界中?我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我们没有理由去猎杀它们,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之间更要和谐相处。他们是我们的朋友?难道人类已经残忍到连自己的朋友都不能容纳和接受的地步了吗?为什么非要置之于死地呢?不知为何?一种莫名的伤感油然而生?想到大雁悲惨死去的情景?
想到作者看到他最好的朋友慢慢死去却不能帮上一把那种痛不欲生以至于无语凝噎的画面?我甚至不能在写下去了,人类应为自己的行为低头?为大雁的联合性而自愧不如?收起你们滴血的枪吧?用心忏悔你们的罪恶?才能冲刷你们肮脏的灵魂!
“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作者为孤雁而感伤,为它们失去亲人而悲哀伤痛,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枪杀大雁者的反感乃到愤恨。
“每天年三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大雁用生命实现联合的信念,而人类却遥不可及,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赞扬、钦佩、崇敬之情。
“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这一句是说春分后大雁回归,它离开了食品丰足、冬季温暖的南方,最后来到阳光充足、夏季僻静的北极,生育小雁。迁徙中的大雁,它的鸣叫,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陆带来诗意。作者觉得大雁是非常可爱的动物,大雁是人类的朋友,他喜欢大雁。
人类要证实自己对大自然的爱戴与热情,无不涉及到“敬畏”二字的。而“敬畏”中,折射出作者对自然事业发展的希冀和对自然规律平衡的沉默。这一点,在“大雁归来”井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将大雁作为自己的朋友来看待,把大雁的数量作自己的财富,这似乎让人吃了一惊。但是,这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作者真实想法的写照;作者希望变身为一只深埋地底的三月的麝鼠,以窥探大雁初到湖面取代了连夜赶路的疲倦的惊喜,更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但是,沉浸在优美的幻想中,身处在对大雁习性的层层迷雾中时,他选择了沉默——为了让神和的东西神秘下去,蒙着一层透明而又轻薄的面纱,引起人们对自然保护的注意,对自然生命的热爱与赞美。
而另一种敬畏,则是完全超出了动静限制的尊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真、诚实的感慨,是真性情形象而具体的体现,也是人类一直追求和赞扬却很少能真正做到的尊敬。利奥波德做到了。
多年之前,沙乡真是地如其名,仅是一片只有名字的荒芜土地和沼泽。他背井离乡,毅然决绝地来到这里,蒙受了多少质疑和阻难。谁能说这不是出于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尊敬,使然有人会说,他是一个自然学家,这是他应尽的义务。但是,就是这一点真诚至心灵的举动,使得他出类拔萃,唤起了无数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他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他对自然最纯洁、最热烈的爱。
作者愿俯身为麝鼠,不仅细看了大雁,也细看了自然。他的一生都在不断的自然发现当中了,这位麝鼠,在不间断的年复一年的观察中得到了乐趣,并撰之为文,分享给我们读者了。因此,不得不说,他的《沙乡年鉴》无愧为自然文学三部曲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