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论文大全11篇
亲子教育论文篇(1)
家长总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任意描绘,喜欢将自己的观点、喜好等强加给孩子,不征求孩子意见,不听孩子辩解,很多时候存在揠苗助长的行为,超越了孩子的心灵和年龄阶段。孩子嘟囔几句,就指责孩子:“讲你是为了你好,你还不听,气死我了!”,至于孩子为什么这么做,是对是错,则是不管不问了。有的家长极重面子,容不得孩子反对,更容不得孩子指出自己的缺点,即使自己有错误也死不向孩子低头。没有情感的共鸣,就没有心灵的交流。
(2)亲子交流在成长上的缺失。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只有教学相长,才能更好地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然而,我们很多家长还没有做到:一是家长授“鱼”而不授“渔”,只定规矩,不提升思想,不提供方法,孩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二是家长不注重孩子自我的成长,怕孩子做错事、走弯路,不敢放手让孩子去想去做,阻碍了孩子独立自主地自我发展;三是家长不善于吸收孩子的优点,也不善于发现、改进自己的不足,不善于和孩子进行交流,也就得不到共同成长。
二、亲子交流在家庭教育中的回归的具体表现
(1)亲子交流在家庭教育观念上的回归。
随着社会越来越开放,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各种新的知识、新的观念、新的信息相互碰撞,孩子接触的视野也越来越开阔,猎取的思想、观念、知识也越来越新颖,在某种程度上和自己的家长有了互通有无的可能。家长一定要转变观念,将传统的长期的单方面的灌输式教导转变为双向的互动的深入心灵、触及灵魂的亲子交流。
(2)亲子交流在家庭教育地位上的回归。
长期以来,我们家长只是把孩子当成“一个不懂事的小屁孩”,忽略了孩子作为“人”的本质。孩子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容器”,而是一个有思想,有对尊重、理解、信任和爱的要求的人,他们有实现自己、展示自己和自我成长的需要,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人格,陆芳亲子交流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与回归将自己置于和孩子同等的地位,平等地交流。
(3)亲子交流在家庭教育方式上的回归。
信任孩子,孩子做每一件事情,都有他自己的理由,家长们应该让孩子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允许他们做错事,让他们自行纠错、自行成长;理解孩子,不先行下结论,不预先“审判”,以一个孩子的视野,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听他们表述自己的目的、结果、教训、经验,重视和孩子眼神的交流、心灵的交汇、肢体的接触,做对了给孩子一个拥抱,做得不好有了教训也应该给孩子会心一笑;吸纳孩子的优点、闪光点,要鲜明地予以肯定,要表示向他们学习,并且落实在行动上,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升华。
亲子教育论文篇(2)
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是让父母感到幸福和骄傲的事。但是许多家长却为此伤透了脑筋:孩子叛逆;孩子喜欢玩;孩子不愿意努力学习,成绩上不去……为什么在这些孩子和家长之间仿佛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呢?应该如何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呢?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好的家庭教育。好的关系本质特征就是和谐,在和谐中一切都是可能的。
自己对女儿的教育曾一度走入误区,认为教育孩子就是管教孩子,孩子必须听父母的,孩子必须要学习好等等……给孩子造成很大的思想压力。上会犯错,何况是孩子呢?要允许孩子犯错,知错后改正就好。父母要学会享受孩子,向孩子学习。我们离孩子近一些,或许就是离现代化近一些。
为了女儿将来能书挺拔秀气的毛笔字,一年级起我就给她报了书法班,最初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每天至少练一个小时,认真书写老师留的每一项作业量,虽然天天都是点、横、竖、撇、捺,女儿依旧努力地练习......爷爷每周带着女儿去上一次书法课,回到家里,爷孙俩练得不易乐乎,一个学期下来,女儿高涨的热情开始慢慢降温。学书法是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因为每天都要练习,这样就减少了孩子玩的时间,孩子是不情愿的;而且练习书法是枯燥乏味的;在后来的练习时间里,女儿开始磨磨蹭蹭,应付了事。我看了很生气,很严肃的批评她说:“不论干什么事,都要坚持,有耐心,你不能光看到别人家写得作品好就羡慕,一份付出一份收获。”谁知女儿硬硬的来了一句:“本来学书法就不是我自愿的,是你非要给我报班!为什么小孩子一定要听大人的安排?”我听了女儿的话站在原地好一会儿没动,是啊!女儿长大了,不再是那个我说什么就听什么的小孩子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不能把自己的一些意愿强加给孩子,这样会适得其反。上周在体育馆陪女儿打球和一位家长闲聊时,她说:“以前我们小的时侯生活条件不好,可是我们个个都有很快乐的童年,大人由着我们疯,由着我们玩。现在一家一个孩子,生活条件也好了,可是孩子反而不快乐了,为什么?是家长干涉的太多了,逼着上课外班,把孩子的课余时间占得满满的。对孩子不肯放手,怕冻着怕饿着怕累着……”仔细一想,可不是家长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吗?孩子只是借助我们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上,而我们却把他们当作私有财产。我们是在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实现自我,而不是在改造孩子。
之后,我和女儿进行了一次愉快的谈话,妈妈不再逼着她练书法,她在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尽力就好,既使不是第一,照样是爸妈最爱的孩子。女儿最后表示她自己也不是愿意放弃书法,只是不愿意每天练那么多,我心中释然。
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心中有很多想法是父母不了解的,父母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多多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对孩子的教育才可能到位,产生积极的效果。当父母觉得孩子有问题的时侯,千万不要灰心,更不要训斥孩子,要用足够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帮助孩子成长,等待孩子的成长也是一种美。
亲子教育论文篇(3)
杨宝忠教授认为“是家长的教育素养,即家长所具有的教育科学知识以及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教育态度和教育期望。”而关颖研究员则从教育社会学视野出发,指家长教育素质是作为父母特定角色的特殊素质”,包括家长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能力等。这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家长教育素质的统一体。华东师范大学学者莫建秀在毕业论文《学前儿童母亲教育素质及其开发研究》中将母亲的教育素质分为教育品质、教育观念、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四个方面。学者李俐心在其毕业论文《小学生家长素质对家校合作影响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家长的教育素质分为动力系统、知识系统、操作系统三个方面。其中动力系统包括家长对自己的角色认知和家长教育观念;知识系统包括家长对儿童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卫生保健知识以及法律常识的了解;操作系统包括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两个方面。
二、关于母亲的教育素质现状的研究
学者东子在《中国母亲教育批判》一文中指出母亲的教育素质存在的问题①不懂科学教子:忽略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不善给孩子制定成长计划;不让孩子做教务;忽视孩子的自尊需求;漠视孩子交友需要。②过度娇惯溺爱: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过度保护孩子;无原则满足孩子的需求。学者张庆守在2007年经调查认为家长素质问题体现在缺乏“角色知觉”;观念陈旧;缺少对子女生理和心理特性的了解;不能够与时俱进地提高自身知识结构。王凌、熊梅等对昆明市1210名学生及家长的调查中得出以下基本认识:(l)家庭教育普遍受到重视,但家长和学生在家庭教育目的、作用方面的认识有较大差异。(2)家长和学生对未来的期望普遍过高。(3)重视智育仍是主流,但素质教育的观念已逐步深入人心。(4)依然重视良好品德的培养,但对品德教育的内涵的认识却在悄然转变。(5)劳动观念得到普遍认可,但劳动实践还有待于加强。
三、提高母亲的教育素质策略的理论研究
从成人教育的角度出发,莫建秀在其论文《学前儿童母亲教育素质的开发对策》中建议,母亲教育素质的提高,一方面从思想对母亲教育进行合理的定位,包括:对母亲教育的重要价值的肯定,将母亲教育纳入成人教育体系;另一方面从母亲教育的管理体制上加强,具体包括:完善的规章制度、固定的教育基地、权威的管理机构、专门的师资队伍、合适的教学材料、充足的经费投入。吕秋芬从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在其毕业论文《0—3岁农村幼儿母亲育儿素养问题与对策研究》中提出了提高农村幼儿母亲育儿素养的对策和建议:社会各相关部门积极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支持农村幼儿母亲育儿素养教育的提高;为农村幼儿母亲创造业余学习条件;农村幼儿母亲要积极提高育儿意识和相关素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为农村母亲育儿素养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黄跃洪提出改善城乡中小学生父母教育素质的建议及对策: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普及改进家长学校,加强家校合作,积极构建学习化社区,鼓励家庭创建学习型家庭,借鉴国内外优秀家教经验,探求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
四、影响母亲的教育素质的因素的研究
陶沙等人在1994年进行了“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显示母亲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对其教育方式有显著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庞丽娟等在《2—6岁儿童母亲教育观念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中,通过实际调查得出:母亲的受教育水平、母亲的职业、儿童的性别和母亲的教育具有显著性差异。
五、结语
综合以上关于母亲教育素质的研究的所有成果,可以看出当前母亲教育素质的研究现状主要呈现出这几个特点:
亲子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母教文化;精髓;当代价值。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生存环境中,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类型。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经过不断创造与积累,形成了自己博大精深、丰富璀璨的传统文化,母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母教文化的内涵阐释。
母教文化是关于母亲教育的文化。目前,我国学者对“母亲教育”的界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母亲的教育”,认为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教师,承担着教养子女的重任;二是“教育母亲”,即通过对母亲实施教育,提高母亲的素质,从而提升母亲的教育质量。母教文化包含的是母亲的教育,是指母亲这一社会群体在抚养教育子女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经验等精神文化成果以及与此有关的人文景观等物态文化现象的总和。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从现实需要的角度对精神层面的“母教文化”进行探讨。
二、中国传统母教文化的精髓。
中国有着悠久的母教传统,历来重视母亲对子女的养育作用,《韩诗外传》卷九说“贤母使子贤也”,说的是贤良的母亲重视教育,使孩子长大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中华民族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贤母名母,她们深明“妇道”,教子有方,培养出众多的杰出人才,充分显示了母亲教育的力量。‘古代华夏女杰中的“周室三母”,可称为中国最早的家庭女教师。据《列女传·母仪传》记载:“三母者,太姜、太任、太姒……君子谓太姜广于德教……太任为能胎教……太姒仁明而有德……颂曰:周室三母,太姜任姒,文武之兴,盖由斯起。
太姒最贤,号曰文母。三姑之德,亦甚大矣!”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孟子的母亲,更是母教文化的典范。中国母亲在长期养育子女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母教文化。
(一)“重德”“勉学”的教育内容。
古代女性被限制在家庭中,承担着“女儿、妻子、母亲”三重角色。“母以子贵”的现实使女性不仅要去创造生命,还要含辛茹苦地去培育这些生命,使他们成为“贵人”以光宗耀祖,显示自身的价值。为此,母亲从小就按“德才兼备”的目标去教育子女,在教育内容上表现出“重德”“勉学”的特点。
“以德为本”,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我国传统母教非常重视对子女“德”的培养,教子为善、诫子勤俭,倡导信实爱人、忠孝仁义,造就出许多仁人志士。“岳母刺字”已家喻户晓,岳母姚氏从小教育儿子“以身许国,报效国家”,还亲自将“精忠报国”四个字刺在儿子背上,使岳飞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
“陶母退鱼”也广为流传,据《世说新语》记载:“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陶母湛氏身为女流,却深明大义,见利而不忘义,退回了儿子尽孝的腌鱼,并训导儿子要清白做人,廉洁奉公。陶侃遵循母亲教导,一生清正廉明、勤于政事。
我国传统母教除注重德性培养,还把“勉学”作为教子的重要内容。古代母亲们深知“人之有学也,犹物之有治也”的道理,通过各种方式勉励、鞭策孩子勤奋读书,刻苦学习,锲而不舍,学有所成。孟母仉氏为给孟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生长学习环境,曾三次迁居。
(二)“说理”“垂范”的教育方法。
我国古代社会奉行的“男尊女卑”思想,特别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妇礼,使女性受到各种约束和压制,她们无论是作女儿、妻子还是母亲,都要服从男性。虽然,儿子为了尽孝,不得不听从母亲的管教,母亲教育子女成为理所应当之事。
但是,母亲的性别地位使她们不会也不能像父亲教育那样,主要借助家威和家法,而是较多采用“说理”“垂范”等正面、温和的方式,这样恰恰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国传统母教善用言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寓教于喻,循循善诱,使孩子领悟其中的道理,自觉去践行。孟母“断机教子”已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孟母看到孟子逃学回家,没有打骂,而是通过“断其织”告诫儿子“: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从母亲的话语中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从此发奋勤学,做事有始有终,成为天下之名儒。
“教者必先正己”是古代家训的明理。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贤良之母,正是在日常生活中,用她们自身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言行率先垂范,做出榜样,影响子女发展的。《隋书·郑善果母传》记载“: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善果曰‘:兒封侯开国,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何自勤如是邪?’答曰:‘呜呼!汝年已长,吾谓汝知天下之理,今闻此言,故犹未也。至于公事,何由济乎?
今此秩俸,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当须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妻子奈何独擅其利,以为富贵哉!又丝枲纺织,妇人之务,上自王后,下至大夫士妻,各有所制。若堕业者,是为骄逸。吾虽不知礼,其可自败名乎?’”说的是善果官至三品,但是其母崔氏仍坚持每天纺纱织布,夜深才睡,善果不解,其母对儿子说:“你的俸禄是皇上对你祖辈以身殉职的报答,应用以赡养亲属,我们怎可独自享用,作为富贵的资本呢!况且纺线织布,是妇女的本职,我不做这些事,就是骄奢淫逸了。”善果深受母亲良好品行的影响,一生为官清廉不奢。
三、中国传统母教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强化母亲意识。
当代女性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素质,也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本应使她们在教养子女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但是,母亲教育并没有引起女性的足够重视,也没有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致使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母教危机”。现代社会提倡男女平等,女性对社会生活的参与越来越多,有些女性特别是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的年轻女性为了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过分看重自己的职业角色而忽视甚至放弃母亲角色。有些女性虽已成为母亲,但是生而不养或养而不育,孩子出生几个月就丢给老人或保姆照顾,即使把孩子留在身边也因工作压力而无暇顾及。
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全国有66.47%的祖辈照看孙辈。在我们进行的“城市小学生母亲教育现状”调查中,只有35.66%的母亲认为“母亲的重要工作是养育子女”,55.49%的母亲不完全同意这一观点,还有7.51%的母亲持反对态度,由此可见,多数母亲对养育子女的职责认识还不到位。
古代妇女“相夫教子”,心甘情愿地为丈夫和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精心养育子女,并以此为幸福。我们应该继承这一母教传统,这并不是让女性放弃自我,回归家庭,而是要她们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多一些时间与精力去教育子女,展示更全面的自我。让女性成为母亲,不是自我价值的否定,而是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一种方式。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母教文化,与历史上众多的贤母名母零距离接触,感受其人格魅力,有助于当代女性深刻认识母亲角色的意义,强化母亲意识,自觉承担起母亲的职责,乐于做母亲。
(二)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提升母教质量。
在当今社会,不管母亲是否意识到母亲职责,是否乐意承担母亲职责,客观上她们都扮演着子女的主要照顾者和主要教育者的角色。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80.16%的母亲和75.58%的学生认为在家庭中主要由母亲照顾子女,71.31%的母亲和59.74%学生认为在家庭中主要由母亲负责子女的教育。比例如此之高,认识如此相似,表明了母亲在家庭中承担着教养子女的重任。不可否认的是,母亲在培育人才方面确实发挥着独特作用,每个人的生命都毫不例外地由母亲孕育,来到世界上接触到的第一个人也是自己的母亲,在婴幼儿时期任何人都不能替代母亲的作用,体现了母亲教育的唯一性;母亲不仅能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饥饿,还是孩子灵魂的塑造者和人生的引路人,对孩子智能的发展、人格的形成和行为模式的养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体现了母亲教育的全面性;母亲与孩子血脉相连,息息相关,这种亲子依恋关系使孩子乐于听从母亲的教育,体现了母亲教育的权威性;母亲与孩子朝夕相处,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这种自然的教育方式易于被子女所接受,体现了母亲教育的高效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您在工作岗位的责任多么重大,无论您的工作多么复杂,多么富于创造性,您都要记住:在您家里,还有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在等着您,这就是教育孩子。”但是,目前很多母亲还是“自然母亲”,凭着感觉、本能或老辈的经验来养育孩子,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子方法,存在着“重教不会教”的现象。天津市儿童发展中心针对天津市5000名0-6岁儿童的母亲进行的“母亲教育需求问卷调查”显示,家长普遍缺乏科学教育子女的经验和知识,对母亲教育有需求的有4991名,占被调查人数的99%。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43.43%的母亲认为自己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效果不佳。59.52%的母亲非常希望、39.95%的母亲希望掌握更多科学的教育知识和方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母教文化,能使当代母亲更多了解母教文化的精髓,学习母教经验,掌握有效的育儿和教子方法,提升母教质量,由“自然母亲”成为“合格母亲”“优秀母亲”。
(三)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
幸福和谐的家庭,是每个社会人的渴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当代女性既要担负社会职责,又要承担家庭事务,还要挑起教育子女和孝敬老人的重担。女性的性别角色决定着她们是家庭的主角,是幸福家园的经营者。她们时时刻刻为子女做榜样,用自己慈爱、贤惠的品德去感染孩子,用自己孝亲敬老、相夫教子的行为去引领孩子。为使子女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母亲尽量展示自己最优秀的方面,回避克服自己的缺点。母亲教育正是在这种自觉与不自觉中感染着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释放出爱与和谐的元素。
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发展的人才,人才的成长由母亲把好第一关,母亲的综合素质与教养方式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如果一个人自幼得到母亲良好的教育,使之将来步入社会成为一个具备良好素质和修养的公民,这是一个家庭的幸事,也是社会的幸事。正如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所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手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母教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尊母、爱母,重视母亲教育的社会风尚,必将造就更多健康的个体,促进家庭的完美和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张涛。列女传译注[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2]葛彬。论传统“母训文化”与家庭美德的“爱幼”教育[j]。江西社会科学,1997,(7)。
[3]刘义庆。世说新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4]王符。潜夫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欧阳永叔。欧阳修全集(附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亲子教育论文篇(5)
1 亲子教育的内涵
所谓的“亲子”中“子”是指孩子,“亲”主要是指孩子的双亲。事实上,亲子话题受到关注的内在原因是现代父母对亲子教育的接纳与重视。
1.1 亲子教育的含义
亲子教育是20世纪末在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是以亲子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的,意在研究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及其教育。亲子教育是依据“PATP”(Parents as Teacher and Partner)的教育理念,提出“父母是幼儿早教中最重要的老师和玩伴”的理念。与传统家庭教育相比,亲子教育不再是长辈对孩子的单向教育,而是把“亲”与“子”两者都视为被教育的对象,提倡父母与孩子在一种平等的关系中互动,达到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1.2 亲子教育的目的
通过亲子教育达到的目的有双重性:
(1)对父母的教育。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父母来讲,孩子像一面镜子,会映射出自己的优点,同时也会折射出自己的缺点。因此,为了让孩子能够在性格等方面有好的发展,很多父母选择亲子教育就是为了通过提升自己的言行等来更好地影响孩子。另一方面,通过亲子教育,让父母更懂得如何科学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实现家庭教育的目的。
(2)对孩子的教育。亲子教育注重对孩子右脑和早期智力的开发。其中可以分为智力和智能两方面:1)智力方面,主要包括对孩子观察、想象、思维、记忆、创造、注意力等能力的开发与培养。2)智能方面:主要包括动作能、应物能、应人能和言语能。动作能即大运动及手指能力;应物能即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分析和综合能力;应人能即生活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言语能即孩子的听、理解、语言表达能力。
2 亲子教育的理论基础
亲子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从诸多经典教育理论演变而来,而亲子游戏、亲子产品等都是以这些理论为基础汲取设计依据。其中,最著名的要属蒙特梭利教育理论。
2.1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含义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简称蒙氏教育理论,是由意大利人玛丽亚?蒙特梭利(1870~1952)创立的,她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发现很多儿童智能的不足多半原因并不是医学上的问题,而在于教育。她主张“利用双手操作发展智能”,并用此方法成功帮助智障儿童提升相关能力。如今蒙氏教育理论已推及到正常儿童的教育中,并为亲子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蒙氏教育着重于培养孩子具有O(秩序)C(专心)C(手眼协调)I(独立)这四种能力。
2.2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精华
蒙氏教育理论的精华主要有四个方面:
(1)自发性活动有助于儿童独立。蒙氏教育认为儿童自发性的活动能够培养他们逐渐走向独立。有些儿童表现出独立能力弱多数是因为成人的妨碍。而自发性活动法则提倡孩子的自主学习,以及成人对孩子的这种自主性、自发性不能给予强迫或压抑。
(2)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期理论。蒙特梭利博士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期间,会对某种特定技能表露出强烈的兴趣及学习能力,她把这种现象称为“敏感期”。有些教育家称这种现象为学习和教育的关键期。例如,儿童6个月至一岁期间是辨音敏感期。儿童敏感期具有暂时性,以及个体差异性。如果能够抓住儿童的敏感期给孩子提供与其敏感期相适应的条件,便可以加强教育效果。
(3)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吸收性心智。孩子自出生便通过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和听觉等开始感知和吸收环境中的信息。因此,蒙氏教育认为孩子的教育应从一出生就开始。通常0~3岁的儿童属于潜意识吸收性心智,有比喻说此时的孩子像照相机,对身边的事物就像拍照一样无意识、无选择地吸收;3~6岁的儿童属于有意识吸收性心智,在吸收的同时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兴趣,也就是敏感期的出现。父母要学会观察和判断。
(4)儿童的成长要有适宜的环境。儿童的吸收性心智、敏感期和自发性活动都属于内部因素。这些内部因素要发展,需要与环境相互作用。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喜欢探索环境,并很容易吸收环境中的各种印象来建构其心智。因此,一个充满爱与快乐的环境非常重要。其次要开放和自由,自由的环境可以使孩子放松并显露本性,也就是释放天性。
3 基于亲子教育理念的亲子产品设计要点
亲子产品是指父母与子女一起参与并共同提高的一种育儿产品,也可理解为是适应十八岁以下儿童心理特征与生理特征,并能满足父母与儿童在生活、娱乐、学习和交往之间交流活动的产品。[1]以蒙氏教育理论为基础,结合产品设计原则,推出亲子产品设计中的几个要点:
3.1 产品的设计要同时满足孩子与父母的需求
亲子产品的使用者不仅是孩子,同时也包括父母。在父母与孩子共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不仅通过互动去引导孩子、教育孩子,而大人也可以从这个过程中得到享受与娱乐,这样也将把枯燥的“哄孩子”转变为有趣的亲子体验。因此,务必要将亲子产品与儿童玩具区分开,在设计前期,做好产品定位,找到孩子和大人的共同频率是亲子产品设计的要点。
3.2 借助产品的使用过程营造气氛
产品的使用过程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下进行,所以必定会创造出某种情境,或温馨,或安静,或激烈,或热闹。不论怎样,在设计时,要考虑到产品的使用将为父母和孩子营造怎样的气氛与环境,不能局限于产品本身。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孩子体验某种亲感,这是教育工作中最困难的事”,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产品使用方式的设计先为父母与孩子营造出一种亲切的气氛。
3.3 设计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符合其敏感期特点
儿童的敏感期为亲子产品设计提供了直接而有效的设计依据,不同年龄的儿童敏感范围不同,因而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可以抓住儿童敏感期的特点,做到有针对性,帮助父母找到引导孩子的方向,同时也符合孩子的成长需求。从儿童敏感期图示可以看出,不同敏感范围会同时出现在某个年龄段。因此,产品设计可以兼具这些敏感范围,从而更加丰富有趣。
3.4 产品的使用给孩子提供发挥的空间
根据儿童行为自发性理论,我们了解到鼓励孩子自主的行为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性。所以在产品设计中,使用的方式不应太局限或死板,在设计的时候能够预留一定的想象空间或自主发挥的余地,同时这种发挥的空间又不是漫无目的的,是在设计的掌控之中。因此,把握这样的尺度很重要。
4 结语
亲子产业的热潮体现出现代父母对亲子教育的重视,而亲子产品作为亲子产业中的一个领域,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为父母提供亲子互动与亲子教育的便捷。好的亲子产品不仅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更能为父母与孩子留下美好的记忆。
参考文献:
亲子教育论文篇(6)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尤其母亲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具有特殊重要、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本周日是母亲节,省人力资源学会母亲文化专业指导委员会、武汉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将举办“母亲文化与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彭佩云昨日来汉,将出席该论坛。日前,彭佩云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您特别看重和关注家庭教育,我国家庭教育现状如何?
彭佩云:中华民族素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妇联组织、教育部门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家庭教育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家庭教育的水平逐步提高。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教育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比如,孩子及其家长、老师大多是独生子女;电脑、电视的普及减少了亲子沟通时间;网毒网瘾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带来许多问题;离婚率持续递增,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子女教育令人担忧;某些领导干部、富人和社会名流子女的不良行为引起公愤等。另外,近年来,未成年人性行为的随意与多发,引发了少女流产现象增多,不仅危害了她们的身体健康,也使青少年性犯罪增加。
记者: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彭佩云:首先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强调家庭教育必须以德为先、以德为重,明确。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融入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为此,要普及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教育能力,使家庭与学校、社会紧密协作,帮助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特别要关爱和帮助各种困难家庭。希望各有关方面深入调查研究新时期家庭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对策和建议。
记者: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比例越来越大,您对目前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怎么看?
彭佩云:我国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已经出现第一代独生子女养育第二代独生子女的情况。许多独生子女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过高期望、过分溺爱、过度保护、压力过重、重智轻德、重知轻能、重养轻教现象相当突出,不利于孩子养成健全人格、提高全面素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与家长缺乏正确的育儿观、教子观密切相关。希望家长都能发挥言传身教作用,用正确的观念、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记者:您倡导要建设先进的性别文化,先进的性别文化内涵是什么?
彭佩云:建设先进的性别文化,是要引导人们树立文明进步的男女平等观念,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思想领域一场除旧布新的斗争。
亲子教育论文篇(7)
中国从亲子教育概念的提出到亲子园、亲子中心的兴办也不过才二十多年的时间。幼儿园的蓬勃发展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但是,无论是幼儿园的教育还是亲子教育,我们都有太多的问题需要细细地思考。切不说近年来西方的众多教育模式蜂拥而致,也不说深圳到底有多少家亲子园?有多少家幼儿园?幼儿园中又有多少开办了亲子班?先举一个例子,有一个朋友在深圳市南山区某家幼儿园做亲子老师,幼儿园并设有专门的亲子教室,生员也不错。但是亲子班几乎属于幼儿园中独立的机构,和其他班级没有任何联系,甚至亲子班的家长也认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节庆和他们没有关系。只等孩子到上小班的年龄,父母一丢手就把孩子放到小班,认为孩子已经熟悉幼儿园了,可还是和其他的新生一样哭闹。如果是这样,家长为什么非要到幼儿园上亲子班呢?或者说家长带孩子上亲子班到底学到了什么呢?我有些想不通,家长天天陪着孩子上幼儿园,孩子怎么会不熟悉幼儿园的老师和其他孩子?怎么会不熟悉幼儿园的各个环境?怎么会不熟悉幼儿园的常规?于是我逐渐清晰的认识到亲幼衔接是存在的,而且是非常明显的。
在幼儿园以外的亲子园(亲子中心)大都没有开展专门的亲幼衔接教育。虽然也有一些打出了“亲幼衔接课程”的噱头,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内容。主要原因是亲子园和幼儿园整体环境的脱离。两家都不在一起,所谓亲幼衔接也只是空口说说。幼儿园和小学也是整体环境脱离的。亲幼衔接和幼小衔接之间有什么不同吗?首先,儿童到了入学年龄时,对外界环境已经有了较强的适应能力,有一定的自我判断和调节的能力,所以对环境的改变能够在教短的时间熟悉和适应。而3岁前的幼儿依赖性很强,对陌生环境会因缺少安全感而产生抵触,适应较慢。其次,幼儿在幼儿园期间已经离开父母,独自进行一日的学习。而亲子园的亲子教育是一直都有家长陪同的,到了幼儿园后,幼儿则需要脱离父母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一日教育生活,落差是很大的。所以整体环境的脱离,幼儿的年龄越小,影响越大。所以幼儿园的亲子班在亲幼衔接教育上是有很大的资源优势的。
虽然亲幼衔接在幼儿园有很大的资源优势,但是亲幼衔接的真正价值到底是什么?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思考。拿深圳的亲子教育为例子,深圳比较出名的亲子教育结构有金宝贝、南方贝贝、都市宝贝、东方爱婴等,除了在深圳广泛的兴办加盟的亲子中心外,在全国各地也有许多的加盟亲子中心,都有自己的三斧头,有完善的亲子课程和独自的教育理念。为了培养幼儿的优良性格、实现身体健康、潜能开发、善于协作、完善的亲子关系,以蒙特梭利教育思想、PAP理念、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主要以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认知、社会适应能力等五大能力是影响宝宝智力发育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帮助宝宝在这五大能力方面全面提高帮助宝宝在专注力、语言、情绪、社会交往、音乐、美术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蒙氏课、DIY、奥尔夫、感觉统合等等。深圳关外关内有1000多家大大小小的幼儿园,也实施着不同的教育理念,用着不同的教材。有的是蒙氏幼儿园,有的是艺术幼儿园;有的用的瑞吉欧理论,有的用的是建构课程;有的开展分享阅读,有的开展做中学。到底哪些理论好,哪些课程完善?我不敢妄加评论,因为这些都是许多专家多年的心血结晶,并且都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而得。于是,我有一种感觉,我相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学前教育都是最热闹的。相比之下,基础教育内的中小学教育就安静了许多。这就不免让我有一些疑问,幼儿在不同的亲子园接受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又在不同的幼儿园再次接受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好比数字1、2、3、4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呢?于是我再次想到,能不能让幼儿在一种统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下,完成亲子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呢?没有比幼儿园的亲子班更适合承担这样的工作了。也许亲幼衔接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教育资源的整合,在于系统地梳理长期以来亲子园(中心)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各走各路的情况,使幼儿在0―7岁前的教育统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亲幼衔接,而不单单是幼儿从亲子班过渡到幼儿班。
幼儿园的亲子班和幼小班之间存在的亲幼衔接,从宏观可以看做是“亲幼衔接”的概念下正需要逐渐统一的课程建构,也就是在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之下需要去逐渐完善的特色的亲子课程。从市场看幼儿园只所以办亲子班,最初考虑是亲子班的生员可以源源不断的补充幼小班,储备后续生源,而同时又提升幼儿园的竞争力(毕竟多了一项服务)。幼儿园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是体现在多方面的,幼儿园的硬件环境设施、课程特色、师资团队、管理理念、宣传等。如果幼儿园的生员爆满,不存在招生的压力的话,无疑亲子班少了一种支撑点。在幼儿园整体竞争力提升的前提下,幼儿园的亲子班不免出现了视觉的盲点,容易被忽略,更多的人会把注意力放置在幼小班上。因为亲子班在原本的幼儿园教育体系中是新的添加剂,而早教课程和幼教课程又有很多的不同,管理和实施起来自然会有厚此薄彼的情况。许多幼儿园的亲子班或多或少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亲子班也没有幼儿小中大班之间联系的那么密切,从上课的模式和幼儿园也有不同。亲幼衔接在幼儿园失去了真正价值,也失去了意义。这就很容易造成亲子班和幼儿园的脱节,其结果亲子班和幼儿园的课程也逐渐脱节,幼儿园的亲子班和幼儿园以外的亲子中心相比也逐渐失去了亲幼衔接的优势。实际上,这是一种很普遍的事情,因为很多幼儿园还没有把亲幼衔接作为幼儿园建构课程中的一部分去考虑。而“亲幼衔接”作为课程去实施是有一定的难度。亲子早期教育不同于幼儿园教育,从课程模式、实施方式、能力评估等也幼儿园的课程也有很大的差别,需要有熟悉亲子和幼儿园课程设计能力的专业教师共同完成。但是,亲子早期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可以运用相同的教育理论理念。所以,在幼儿园建构适合本园理念的特色的亲子课程是可以的。
在幼儿园的亲子班建构具有“亲幼衔接”特色的亲子课程。就必须更正亲子班和亲子中心是有本质性的不同,亲子中心是独立的教育单位,而亲子班属于幼儿园的一个班级,和大中小班是一样,它遵循于幼儿园统一的教育理念,服从于幼儿园统一的管理,虽然在活动组织上和参与群体上有一些差别。但在课程的设计中要结合和把握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上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集体活动中――这些是前提。之后要从几个方面思考,并进行实施尝试。首先,在亲子班各个年龄段的活动组织中,对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常规培养都要和幼儿班的常规完全统一。比如,排队,喝水盥洗,取放玩具图书等。使亲子班孩子升如小班后会很快适应班级生活。其次,在课程组织和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小小班和小班的课程,找寻彼此间的联系,使孩子在上小班后,即便没有父母陪同,也会很快的适应班级的教学。再次,加强亲子班和幼儿班之间的互动,让亲子班的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老师和幼儿。特别是引导亲子班的孩子熟悉幼儿园的教职人员,在训练孩子礼貌问好的同时,有利于消除孩子对环境和人的陌生感。再四,对于即将要上小班和小小班的亲子班幼儿可以尝试开展无家长陪同的教学活动,对上幼小班有一个过渡。等等。即便做到了这些,还不能算做好了亲幼衔接,更何况要建立一个以“亲幼衔接”为概念的亲子课程。笔者早先虽然也在幼儿园带过小中大班,后又在亲子教育结构做亲子老师,现在又在幼儿园做亲子老师,也有一些经验。但是从事目前的亲子教学工作也只是结合着自己以前的经验进行教学,还是延伸着亲子中心的教学模式。为此,笔者请教过对幼儿园课程设计很有经验的朋友。朋友给了我一些建议:首先建构一个以幼儿园教育理念为指导的亲子班教学大纲。在大纲中逐渐细化亲子班活动开展的模式、活动方案的书写表格、积累教育笔记和观察记录、及时反思每次的活动等等。而最重要的就是文案的积累和反思。通过每次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加之反思和讨论,逐渐清晰积累出亲子班的课程。也许朋友说的很轻描淡写,但是我知道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中教育部副部长在全国幼儿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特提出:“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人们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加深,接受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需求也在变得越来越迫切,因此,从过去一段时间主要发展3―6岁的幼儿教育,延伸至0―3岁婴幼儿的教育,既是我国早期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也是必然趋势。“十五”期间我们在提出目标任务时,特别提出了0―3岁的早期教育目标”。幼儿园发展亲子教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如何使幼儿园的亲子班发挥其作用形成特色,我相信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而“亲幼衔接”作为笔者尚不成熟的思考,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渐发现更多的问题,寻求出更多的答案,为0―7岁的教育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2] 刘文.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
[3] 百度
[4] 育儿网()。
亲子教育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001-02
单亲家庭是指因离婚、死亡、遗弃、分居和其他原因而缺少配偶一方的家庭。由于单亲家庭其家庭成员的残缺,使其在子女教育的问题上也呈现出畸形的状态。从教育的角度看,良好的教育会给这些生活在特殊环境的孩子以良好的引导,否则,容易产生性格方面的缺陷,甚至成为双学困生。“单亲家庭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这是越来越多教师发出的感叹,所以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也日渐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一、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
单亲家庭无论贫富贵贱,归根结底是一种残缺式的家庭。这种家庭结构的坍塌、家庭职能的削弱,往往对其子女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伤害。单亲家庭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父亲或者母亲角色的缺失,使他们较之来自双亲家庭的学生来说在成绩、行为、心理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差异。通常,单亲家庭的学生自卑感强、自信心弱,很敏感。他们的情感易陷入忧郁、沮丧、悲观和苦闷状态,没有朝气和活力,对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不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不愿意老师和同学问及家事,不愿意家长去学校见老师。他们对于老师的批评通常不会直接出言顶撞,也不会主动的诉说自己的苦闷与烦恼,他们既不满现状,又无力改变现状。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不过度依赖他人,但从感情上极度的渴望亲情和温暖。由于单亲家庭是一种残缺式的家庭,单亲家庭的教育也不可避免的产生许多不利因素和消极影响。由于单亲家庭的父亲或者母亲忙于工作,对孩子缺乏管教,使许多单亲家庭的学生逐渐对道德规范的正确认识产生了偏离,或者是明知是错误也要将错就错,一错到底。他们时常浪迹在网吧、游戏厅、歌厅,甚至深夜不归。他们缺乏正确的道德认知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对自我评价往往不够客观,容易受到社会消极的评价和影响,为家长和老师的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带来极大的挑战。
二、单亲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
1.单亲家庭的教育方式。抚养和教育子女,是每个父母都必须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然而,单亲家庭的教育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家庭环境的复杂性,使单亲家庭的父亲或者母亲很难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其子女进行教育,因而,单亲家庭的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较差的教育环境之中。单亲家庭的父母,由于家庭的破裂,相当一部分人在精神上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切肤之痛使他们无法自拔,便将自己的痛苦转嫁给了孩子,要么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要么对孩子缺乏应有的管理,没有尽到父母教育子女的责任,对其放任自流。相反,也有一部分父母由于失去配偶后将全部的情感都倾注于孩子,对孩子过分的溺爱,“望子成龙”心切,在教育方法上走向了极端,其结果必然导致孩子的个性的完善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偏差。
2.社会带来的舆论压力。在当今社会,单亲家庭的学生仍然被视为另类,在同学之中仍然被认为是特殊分子。社会对单亲家庭的学生存在偏见,直接影响单亲家庭的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其家庭的特殊性常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和社会轻视,常常有一些人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单亲家庭的学生,对他们评头论足,说三道四,甚至刻意地歪曲事实。他们普遍认为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不健康,说他们很孤独、很自卑、很忧郁、很难相处。这些不良的社会舆论很自然的给单亲家庭的学生内心投下了阴影,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更加自卑、更加忧郁、更加孤独、更难与人相处,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些不良的社会舆论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使他们无法正常的接受良好的教育。
三、单亲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1.单亲家庭的父母应注重教育方式。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强烈。家庭教育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这就要求单亲家庭的父母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积极的、正确的教育方式,粗暴的或者过于溺爱的教育方式都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沉重的负担。然而,单亲家庭的家长因为不能给予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对于其子女往往会感到非常的担心和内疚,所以很多家长会比较极端的在其他方面过多的补偿孩子。也有很多单亲家庭的父母由于婚姻的失败便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对其子女要求过高,希望其出人头地。这势必会造成孩子心理负担过重,不利于其健康发展。由于单亲家庭的学生普遍比较孤僻,单亲家庭的父母更要帮助他们充实自己的生活,注意与他们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地解决问题,增进双方的感情。同时,单亲家庭的父母应尽力地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气氛,既重视硬件设施,也要重视软件建设。
2.教师应给予的更多关注。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生长环境的限制,内心往往比较孤僻并且比较脆弱。这就需要教师的更多的关注和呵护。这种关心和呵护并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发自教师内心的一种热情,并且这种热情也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去。如果教师的热情并不是出自真心,而是表面功夫,敷衍了事,往往会产生恶劣的影响,使结果事与愿违。教师应该对班级的情况全面的了解,教师应该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单亲家庭的学生多数内心比较敏感和脆弱,教师不要轻易的打击他们,要用心呵护他们脆弱的心灵,同时不能失去耐性。单亲家庭的学生,本来拥有的就是残缺的不完整的家庭的爱,家庭的不幸更易导致他们的自卑,为了掩饰这种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在行为表现上采取极端的方式。他们更多疑易怒,更容易和老师和同学发生冲突,他们厌恶学习,自暴自弃,常遭孤立。对于这一类型的学生,往往是教师最头疼的。然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单亲家庭的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反复的过程,需要教师以宽容的心接受和对待他们,更多的从生活中、学习中去关心和鼓励他们。
3.社会的歧视观念应得到转变。在我国传统的婚姻观念中,认为夫妻应该白头偕老,离婚对于家庭来说是件极不光彩的事情。也有很多人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受到的是不完整的家庭教育,这些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的价值观念会受到影响和扭曲,甚至素质低下。单亲家庭的子女在这种带有有色眼镜的背景下生活,会因为家庭的不完整感到羞耻和自卑,在社会上抬不起头,所以很多单亲家庭的学生会对老师、同学隐瞒父母离婚的事实,极力地隐瞒家里的状况。单亲家庭的子女并不仅仅是这个家庭中的一份子,更是社会的一份子,全社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健康成长不仅包括身体上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包括心理上的健康成长。社会要营造一种积极的舆论氛围,使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再受到舆论的压力和困扰。社会应该积极地宣传和引导,鼓励大家给予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包容,使单亲家庭的学生也能在相对宽松、平等的社会环境中身体和心理都能健康成长。只有单亲家庭的学生在相对平等、宽松的社会环境中来看待自己、并且适应了单亲家庭生活的时候,他们才能够真正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万来和.离异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2]杨利玲.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3]林曼峰.论中学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4]谢朝艳.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及影响[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亲子教育论文篇(9)
一、让学生了解亲子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要让学生热爱这一学科,首先,应让学生系统的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明确亲子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1、亲子教育的概念
“亲子教育”中的“亲”主要指有血缘关系的父母、爷奶、延伸至主要代养人(保姆、家庭教师),“子”是指孩子,“亲子教育”即通过对父母的培训与提升而达到对亲子关系的调试,在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的情况下更好的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培训方式。
可以看出“亲子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护基础的教育,是看护人与婴幼儿之间的以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亲子关系。亲子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强调父母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方互动,针对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协调而进行对父母的培训与提升,使父母和孩子能够更好的沟通。“亲子教育”与一般意义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及“儿童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脑科学发展为基础,推行从0岁开始的教育观念,打破以往那种婴幼儿(0~3岁)只要吃的饱、吃得好的养育观念,强调全程教育、全面发展,形成早期性格和各种能力、习惯。
2、亲子教育的意义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庭对后代的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倾注了关怀与重视,特别是对0~3岁婴幼儿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应给予特殊的关怀和教育。人们逐渐意识到对婴幼儿的养育不仅仅是以往传统观念里单纯强调吃好、玩好那么简单。而在0~3岁这一最关键时期,父母往往最缺乏经验,时常处于慌乱之中:“我的孩子是不是说话晚了?他为什么老撕东西?”这些惶恐伴随着孩子的每一个变化。许多家长不知道婴幼儿在发展中存在“敏感期”,他们对婴幼儿动作、语言、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时时惊喜,但又感到困惑,觉得在育儿实践中缺乏必要的对婴幼儿的了解。而社会又缺乏对0~3岁婴幼儿教育的指导。亲子教育活动课程恰好填补了这一年龄段的空白且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亲子教育”采用现代育儿的最新理念,传播正确的育儿观,传授家庭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指导家长和孩子开展有情趣的、有实效的亲子游戏活动,使广大家长逐步接受现代育儿的科学理念,掌握现代育儿的科学方法和技巧,促进了儿童的主动发展,建立起融洽的亲子关系。实践证明,“亲子教育”是年轻家长接受继续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由于教育内容和指导方式配合在愉快的的游戏活动和平凡的生活中,能使家长切身地感受和理解亲子教育的特殊意义。
二、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利用引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根据亲子教育课程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开端引趣的方式“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2、利用学生优势,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亲子教育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的掌握相对欠缺,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与创造能力较强。因此在亲子教育课程教学的设计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为主的教学。并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师亲自的讲解、示范,让学生形成的对每个操作流程的具体认知,再结合练习、具体操作环节的要点分析,让学生在准确掌握操作要点的基础上,完整流畅地展现出具体操作流程。从而使学生的信心增加,促进学习兴趣。
3、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课件,给亲子课增加亮点
亲子教育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02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3.016
亲子活动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延伸和调整,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更符合当今时代下儿童的性格特点,更能与儿童的身心发展相契合,从以往的教育子女,向父母的自我教育转变。因此,亲子活动更是一种民主的家庭教育。
一、亲子活动的内涵及外延
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和信任,决定了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亲子活动的意义,便是将这种影响通过科学、健康、愉悦的方式传递给孩子。幼儿园为活动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孩子与父母乐在其中,最终实现“感性教育”,即用亲情的力量去感化孩子。
亲子活动不仅能开发幼儿的智力,提高幼儿的交流合作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会让幼儿在游戏中,深刻感受到亲情的珍贵,让幼儿的心中充满爱,懂得尊重教师,孝敬父母。
亲子活动是通过组织各种游戏,设计比赛项目,最终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实际上它是一种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打破了以往以教师和家长为主的单方面的教育方式,让幼儿参与其中,与教师、父母互动交流,实现了幼儿教育的民主化、人性化。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可以更加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以及情感需求,有利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家长则可以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更促进了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相互借鉴育儿经验,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二、探析亲子活动的有效性
(一)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能力不等于教育能力。很多教师有一个误区,认为亲子活动和平常讲课一样,只要有专业的教学能力就可以了。然而,亲子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它必然要求组织者掌握关于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亲子活动中,家长会经常向教师请教教育孩子的相关问题,比如,孩子很内向,如何提高孩子的语言沟通能力?如果此时教师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无法给出专业的解答,那么家长必然会对教师的信任大打折扣,甚至会影响家长对幼儿园师资力量的质疑。反之,若能表现出教师“教书育人”的专业能力,家长会因此觉得踏实,会支持亲子活动的开展,对亲子活动的意义和作用给予认可及肯定,参与的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
(二)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师的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沟通能力反应出来,如果没有掌握沟通技巧,不懂得讲话的艺术,不能把心中所想很好地表达出来,那么教师“言传身教”的职责就无法落实。
在亲子活动中,若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矛盾隔阂,教师便要在父母和孩子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此时沟通能力至关重要,在教师的疏导安慰中,双方矛盾迎刃而解,感情更深,意外插曲反而会让亲子活动显得格外动情。
(三)父母在亲子活动中发挥的作用
一方面,亲子活动的开展,需要家长的参与,支持与配合。另一方面,在亲子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在纠正孩子的违规行为时,同样需要家长的理解与合作。如果活动中设计的项目、规则等得不到家长的重视和支持,必然会影响亲子活动的质量。因此,家长要认识到自身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带动起孩子的热情,与孩子肩并肩共进退,困难一起克服,成功一起分享。
有的家长会认为,要求越高对孩子越好,还有的家长会觉得如果活动项目设定太难,孩子会失败。这两种极端的想法都不可取,无论成功失败,无论输与赢,都不是亲子活动的最终目的。家长首先要摆正心态,以平常心去面对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在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孩子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个活动环节,才能互帮互助,勇敢面对困难挫折。
若想让孩子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家长必须信任孩子,很多事情要敢于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唯有如此,亲子活动才会变得有意义,而不只是流于形式。
(四)幼儿园是亲子活动的“领路者”
如今,我们提倡的是生态化教育,是指人的一生中顺应自然的、人性化的教育,教育应该成为全社会自觉自发形成的一种人生态度,它是一种终身教育观。教育不应该是功利性的,当我们面对社会中出现的道德伦理的溃败,生态教育将唤醒全天下所有为人父母者的善意与爱心。
幼儿园教育是孩子正式迈进校园之前的最关键的教育环节,亲子活动的意义与作用不言而喻,教育资源因此得以充分利用。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关注家长,关注他们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关心他们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并且尽全力地去帮助他们。同时,引导和鼓励家长参与到育儿工作的讨论中,让家长身临其境地认识教育,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将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家长身上,这也是亲子活动所发挥出的最大价值。
三、结语
如果把“幼儿园,教师,家长,孩子”当成教育工作中一个个独立的“点”,那么亲子活动便是将这些“点”串联在一起的纽带。就像我们都熟悉的“集体跳绳”运动,只有教师与家长在两端协同合作,将亲子活动这根“绳”高高摇起,幼儿才会跳得开心欢乐。当今的幼儿教育,愈发强调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亲子活动正是实现家园合作的教育方式,只有为人师长者首先做好表率,相互理解,支持和信任,我们才能说,孩子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韩建丹.探析亲子活动的有效性[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
亲子教育论文篇(11)
对于父亲参与教养,Lamb等根据已有研究,归纳出父亲参与教养的三个维度:互动性、可及性和责任性。互动性(Interaction)指的是父亲在照顾孩子时,与孩子的互动行为,例如拥抱、和孩子交流、游戏等互动行为;可及性(Accessibility),即父亲并未与孩子直接互动,而是在孩子有需要时随时召唤,;责任性(Reponsibility),该参与层面较难界定,主要指父亲对孩子的成长负责,觉察孩子的认知、情感、身体的需要并尽可能满足,如知道孩子生病时该去哪个医院,为孩子上学寻找学校等。北京师范大学的伍新春教授在此基础上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父亲参与教养问卷,本文则采用伍新春教授编制的父亲参与幼儿教养问卷进行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在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都是儿童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父亲和母亲扮演不同的角色,对儿童的成长起着不同的作用,任何一方的缺席都会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1]。现实生活中的单亲家庭问题孩子较多现象说明了这一点。在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下,父亲只要负担起养家糊口的工具性角色即可,无需与母亲共同分担照顾孩子的角色。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父亲在社会对其工作成就期望的压力下,为了工作会自动或不知不觉地在孩子成长中缺席。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重要作用及现实生活中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相对缺席的矛盾亟待解决。
(一)父亲参与教养的作用
父亲参与幼儿教养对育儿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研究表明,温暖的父子关系能预测积极的孩子表现。亲职温暖包括父亲对孩子在社会支持、解决问题等方面的鼓励,相反,亲职支持不足的孩子会感觉疏远,表现出敌视和进攻性、低自尊、和危险行为[2]。其次,父亲参与幼儿教养可以促进父亲自身的成长与发展。父亲在参与幼儿教养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地了解自己,体会到为人父的喜悦,体验丰富、完整的人生。再次,父亲参与教养可以促进家庭和谐。一般家庭中,随着孩子的出生,夫妻要面对育儿带来的体力与耐力的双重挑战。夫妻在有了孩子之后对婚姻的幸福满意度明显下降,妻子的下降幅度高于丈夫,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养孩子的责任落在妻子身上,如果丈夫能参与育儿,减轻妻子的负担,婚姻关系会更好,家庭也会更和谐。
(二)现实生活中父亲参与的实际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很有代表性的情况是,父亲挣钱较多,抽不出时间照顾子女;而且,相对于母亲从事的辅职业(如教师、护士、文员等),父亲的工作(如医生、律师、商人等)才是“真正的”工作。虽然现代化进程加快,女性受教育程度和就业率都得到提升,但是“男主外,女主内”性别角色分工意识在我国并未呈现弱化趋势。包芳、吴炳义曾在2000年对河北省2111名18~64岁的男女进行调查,其中58.5%的男性和52.3%的女性对“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持肯定态度,而在1990年分别为50.3%和42.6%[3]。不仅在家庭生活中,在孩子早期成长环境中,尤其各类幼教机构中,清一色的也都是女性教师、女保育员,更减少幼儿接触男性的机会,导致男性或者父亲对于幼儿的影响显著低于女性,这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或者社会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是现在社会男孩子缺少男子气质、男孩女性化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提高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石家庄市新华区、长安区、桥东区、桥西区、裕华区五个区各抽取一个幼儿园,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5,问卷回收率为92.5%,剔除无效问卷13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72份,问卷有效率为92.9%。幼儿的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情况见表1。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为了在较少时间内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数据资料,本研究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使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弥补单一量化带来的局限性。本文采用北师大伍新春教授编制的父亲参与教养问卷,从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三方面分析石家庄市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现状。本问卷采用正向计分法,分数越高表示父亲参与教养越多、教养行为的频率也越高(0表示从不、1表示偶尔、2表示有时、3表示经常、4表示总是)。经检验问卷所有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83和0.93之间,维度下的子维度的a系数介于0.68和0.88之间,达到可接受水平,说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三)施测。
把问卷交给幼儿园的主班老师,在家长接孩子时详细介绍问卷的填写目的及要求。在征得家长的同意后,由家长带回家让孩子父亲填写,第二天带回幼儿园交给主班老师,并由研究者统一收回。
三、结果分析
(一)父亲参与教养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
父亲参与教养表现在三个方面: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以父亲参与教养的三个维度为被试内变量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父亲参与教养的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2,342)=27.336,P
(二)父亲参与教养与幼儿是否独生之间的差异
以幼儿是否为独生为自变量,幼儿在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上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是否为独生子女在互动性维度上存在差异(P0.05)。这可能是因为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没有人与其分享父亲的互动。父亲在责任性与互动性上不存在差异说明:即使在子女较多的情况下,父亲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空间上,都能满足孩子的要求,而且意识到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这可能是因为,我国正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每个家庭中最多就两个子女,相比之前家庭规模正在缩小,父亲完全有能力及精力对自己的孩子们负责。
(三)父亲参与教养在幼儿性别上的差异
以幼儿的性别为自变量,幼儿在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上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在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三个维度上父亲参与教养与幼儿的性别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4)。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现在好多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父亲的关爱自然集中到一个孩子身上,另一方面,在本次调查样本中,独生子女人数较多,所占比例大约为77.9%。因此得出的结论是:父亲参与在幼儿性别上没有差异,这一结果与许岩(2010)研究结果相一致。
四、建议与对策
(一)父亲要树立新型育儿观,并把思想转化为行动
访谈发现,绝大多数父亲意识到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重要性,但是仍然觉得母亲更适合家务和育儿工作。在访谈中一位父亲说:“其实好多事情感觉就是习惯,就是觉得某些事就应该是谁去做,如给孩子喂饭、买什么样式的衣服,如何根据天气情况换衣服等,这些事情大多数是我妻子管,因为女同志对服装的样式比较讲究,心也比较细,总之感觉这些事情就是母亲做的。”
鉴于父亲参与幼儿教养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要提高父亲的参与水平,就要树立新型的育儿观,即自觉、主动地育儿参与态度和民主、开放的教养方式。父亲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教育孩子不是个人的事,而是一种社会责任、一项法律义务,对孩子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4]。要把教养孩子当做自己的事业,并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同时,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要不拘泥于传统,不为因袭、刻板的两性角色规范所束缚,在顺应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性别角色,增强独立自主性和角色弹性,促进婚姻和家庭和谐美满。
(二)家庭成员要创设良好的环境,鼓励、支持父亲参与教养
家庭成员对父亲参与教养的态度会影响父亲的参与水平。一般来说,妻子对丈夫的鼓励和支持是最关键的。如果妻子具有平等主义性别观、对丈夫扮演的父亲角色的能力有信心,并且认为父亲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影响的话,就会促进父亲参与。相反,如果妻子怀疑丈夫的育儿能力,把注意力放在丈夫抚养、教育中的不熟练,或者与自己方法存在不一致等方面,就会认为父亲“笨手笨脚”或“碍手碍脚”,则会把父亲挤到教养的边缘。当然也只有夫妻相互支持和配合,共同切磋符合自己孩子年龄和心理特点的抚育方法和教养艺术,才能有效促进和推动家庭和谐和幼儿全面发展。
(三)积极为父亲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在访谈中有的父亲提到:“其实现在好多人在自己还不太成熟时就当上了父亲,没有什么育儿经验,在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不知道怎么样解决,只能干着急,希望能够多了解一些具体操作方法,今后遇到同样问题时可以用得上。”“我参加学校开展的专家讲座,感觉多开一些育儿课挺好的,但是有的时候还是感觉理论性太强了,实践的时候根本用不上,完全是两回事。”
近年来很多学者呼吁将有关家庭角色、育儿技能及亲子关系等方面的课程纳入正规教育体系,在中学和高中普及家庭职责、角色扮演、协调知识和技能,但这并非易事,需要一个过程。在此期间,研究者呼吁相关部门关注父亲参与,积极寻求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争取民间基金会的赞助。灵活举办一些社会教育和服务项目,如讲座、研讨会、互动剧场、亲子活动等,让更多需要学习的父母参与进来,共同分享,教学相长。同时改变以往“我说你听”的填鸭式教学,多设计一些具体的情境案例,引起家长的共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我们不仅要帮助父亲学习一些育儿方式和技能,还要使父亲更有经济能力,即向父亲提供工作培训和教育提升的机会,使他们在没有经济压力的前提下,更好地投入和参与教养。
参考文献:
[1]魏栋.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以上海市A区三所幼儿园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2]张亮,徐安琪著.父亲参与研究:态度、贡献与效用[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3]包芳,吴炳义.透视性别意识对妇女地位的影响[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