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受命!武汉火神山医院院长张思兵讲述救治细节

  央视网消息:大疫面前临危受命,解放军总医院卫勤部部长张思兵2月2号作为火神山医院院长正式亮相。他曾经参与过抗击非典工作,又有小汤山医院的援建工作经验,这些经历给火神山医院的运转带来了哪些帮助?来看央视记者董倩对他的专访。

  张思兵:2月2日中午12点到2月4日凌晨这段时间,我们所有队员跟施工单位和地方政府一块儿,我们打扫卫生,有的专家教授趴在地上拿铲子就铲泥,一遍遍拖地,铺床、摆床、摆床头柜、试氧气等等,最热闹的时候大概就是2月3日的晚上,整个工地上我们两个中将、两个少将在这儿亲自指挥亲自督促,希望尽快把这个病区能展开,大家还是一块儿齐心协力,在2月4日我们抢出了两个病区尽快能展开收治。

  1

  2月4日上午,武汉火神山医院迎来首批45位患者,首批患者主要为轻症患者。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收的第一批危重症病人?

  张思兵:我们是2月10日那天开始收的第一批危重症患者,当天就把ICU30张床全收满了。

  1

  在武汉卫健委的统一组织调拨下,一批批危重症患者转入火神山医院,医院患者很快达到每天1010名左右。但是,作为一家临时建设的医院,火神山医院缺乏一般医院所具有的后勤保障队伍,1400名医护人员面对1000多名患者,压力巨大。

  记者:难在什么地方?

  张思兵:关键就是我们现在保障上还缺人手比较多,比如现在没有什么其他人员。在隔离区内不希望其他的人进去,一旦有感染就比较麻烦,所以这方面占用的人力比较多。

  除了医护人员,在火神山医院,还有从各个联勤中心选拔抽调上来的部分战士,到污染区收集运送各种各样的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这些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也都经过了严格的防护安全培训。

  张思兵:让我们这些战士到病区,我们也是很犹豫。

  记者:为什么犹豫?

  张思兵:主要就是他们不是医护人员,担心他们在这种暴露条件下出现感染的情况,我们专门借鉴了小汤山的经验,小汤山的时候进到这里面从事这些工作的也都是咱们的战士。

  17年前,张思兵曾经与非典有过一次正面交锋。2003年,张思兵是解放军第309医院的医疗科科长,309医院是收治SARS患者的定点医院,3个月收治220名患者,发热门诊接诊2500余例患者。但这所医院做到了三个“零感染”,也就是一线医护人员零感染,院区官兵和家属零感染,除了非典病人以外的其他住院病人零感染。除了在309医院抗击非典之外,2003年,张思兵还参与了小汤山医院的援建工作。

  记者:那段时间的经历会对这一次有什么帮助?

  张思兵:有一个特别大的经验就是一定要把这样的传染病救治流程搞好,流程很重要。

  1

  记者:为什么?

  张思兵:因为要保证每一个病人每一个医务人员能够规范地进行救治,大家都要有一个流程,病人怎么进,怎么出,怎么来?传染病的分区也好,都按照流程办,病人救治质量是最高效的,医务人员的感控是最高效的。这样的疫情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场遭遇战,虽然我们说打仗,要科学地去战胜它,要用正确的策略去战胜它。未来作为我们来讲,救治更多的病人,救治更多的危重病人,这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希望在这方面能够为这场疫情的阻击,做出我们火神山医院全体人员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