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临床患者17小时从重症到恢复,瑞德西韦真是新冠肺炎神药?
原标题:首例临床患者17小时从重症到恢复,瑞德西韦真是新冠肺炎神药? 来源:潜望
图片来源:图虫
文 | 《潜望》 纪晓宇 刘鹏
一起基于“同情用药”准则下的治愈案例,让美国制药公司Gilead几年前针对埃博拉病毒而研制的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成为扼住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咽喉的新希望。
与此几乎同时,泰国也宣布发现治疗新冠肺炎的药方,两种药物分别是抗艾滋病药物和抗流感药物(Oseltamivir),曼谷Rajavithi医院的医生团队表示,经近日的临床使用发现效果非常好,多名确诊病例服用完后,12小时内病情明显好转,48小时内痊愈。
多重“好消息”之下,似乎利器已然在手,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迎来曙光。但这些个例背后很难说清,到底是这些“特效药”起了作用,还是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战胜了病毒。毕竟在国内,没有这些“特效药”帮助下,治愈的案例已高达400例。
但不得不承认,这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人们在朴素的战胜病毒心理下看到的希望所在。
2月3日,瑞德西韦这一“特效药”随机、双盲、对照III期临床研究正式启动,总样本量270例,入组轻、中度新冠肺炎患者,由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牵头,预期在4月27日结束。
当日晚间,《潜望》从接近该临床试验人员处获悉,瑞德西韦试验的第一例患者从重症到恢复,用时不到24小时,“效果很好”。不过,与美国宣布用该药物治愈的患者一样,目前均为孤例,没有对照试验,没有足够的临床样本,不能证明就是“特效药”起了作用。
“希望在新药审批的正规流程下,瑞德西韦能够开展正规的人体临床试验,确定在治疗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浙江大学教授王立铭在谈及瑞德西韦这一“特效药”时表示,如果证明安全好用,可以和吉利德公司一起推动这种药物的正式上市和进口,保证中国患者能够使用到。
但他同时强调,瑞德西韦需要严格遵循新药开发的规律,不能随意缩短研究的时间和标准。因为“不管疾病有多严重,不管我们期待新药和新疫苗的愿望是多么迫切,新药和新疫苗开发的规律无法被逾越。”
治愈美国首例新冠病毒患者
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美国首例确诊新冠病毒病人于1月15日结束了在武汉的探亲返回美国,在返美后的第二天就开始咳嗽,并有些发热症状,第三天由于症状仍未缓解,并在了解到新冠病毒相关消息后,决定去看医生。
在接受了几天的治疗后,病人的病情并未得到缓解,并有不断加重趋势,在住院后第六天,患者出现持续高烧,需要吸氧,肺部X光片显示出非典型肺炎的特征。最终患者使用了一种尚未获批的新药,由吉利德公司研发的抗病毒药伦地西韦。
在使用该药物后的第二天,病人的病情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他不再需要吸氧,除了干咳和流鼻涕,他已经没有其他症状,截至1月30日,这名患者仍在住院观察,但已经退烧,目前唯一症状是咳嗽,且严重程度在不断减轻。
值得强调的是,由于伦地西韦是未被美国药监局(FDA)批准的新药,因而用在病人身上已经属于同情用药(英文名:Compassionate use)的范畴。
所谓同情用药,是属于治疗过程中的一种极端情况,美国药监局对其有着非常严格的界定,在其官网上,FDA明确列出,必须满足下列所有条件,才被认为同情用药是妥当的:
1、病人病情严重,或者病情已经能够立即对生命造成威胁。
2、没有其他类似或有效的可选诊断、检测或治疗方案
3、病人无法被列入临床试验
4、(用药后)病人潜在能够收获的疗效,值得付出这样的风险
5、治疗药物不会对临床试验以及治疗效果的宣传产生影响
FDA还专门提醒,对于尚处于试验阶段的新药或医疗设备的使用,或许将会导致预期之外的严重的副作用。
从FDA的上述规定以及再三提醒不难看出,对于未经获批的新药的使用,监管当局的态度是极其慎重,只有在极端情况,且满足各项条件时,才能将未经获批的新药用于病患身上。
瑞德西韦与制药公司Gilead的前世今生
用于美国首例新冠病毒患者的治疗的Remdesivir,是由美国生物制药公司Gilead 几年前针对非洲流行的埃博拉病毒所研制的抗病毒药剂,但从临床试验效果来看,实际上Remdesivir对埃博拉病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好,与其他三款针对埃博拉病毒研制的药剂同时进行临床试验时,接受Remdesivir治疗的埃博拉病毒感染患者的致死率最高。
在2019年10月由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机构公布的一篇论文中称,总共1400多名接受临床试验的患者被随机分配四种药的治疗,分别是ZMapp、Mab114、REGN-EB3和Remdesivir,最终,接受ZMapp治疗的患者死亡率为49%,接受mAb114治疗的患者死亡率 为34%,接受REGN-EB3治疗的患者死亡率为29%,而接受Remdesivir治疗的患者死亡率最高,达到53%,埃博拉病毒爆发的总体死亡率为67%。
基于这样的临床试验结果,试验数据和安全监测委员会决定,继续进行死亡率最低的两款药REGN-EB3和mAB114的试验,而解除了另两款药ZMapp和Remdesivir的继续试验。
研制Remdesivir的制药公司Gilead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Foster City的生物医药公司,从事药品的研发和商业化,主要研发包括用于治疗HIV、甲肝、乙肝和流感等病毒的抗病毒类药物。
Gilead于1987年创办,1992年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交易,目前市值约800亿美元,员工数超1万名。
近年来,Gilead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状况并不好,近三年销售收入连年下滑,2018年销售收入同比下滑16%至217亿美元,其中HIV相关药物销售下滑12%至146亿美元,HCV相关药物销售大幅下滑60%至37亿美元。
去年全年,Gilead股价下跌7%,而标普医药板块去年整体则上涨17%。在治愈美国首例新冠病毒患者之前,Gilead的股价一度已经下滑到7年新低。由于美国首例新冠病毒患者接受Remdesivir的消息,使得Gilead股价在消息当天一度上涨超过7%。
将用于大规模临床试验
2月2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正式受理瑞德西韦的临床试验申请。2月3日,瑞德西韦这一“特效药”随机、双盲、对照III期临床研究正式启动,总样本量270例,入组轻、中度新冠肺炎患者,由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牵头,在武汉疫区展开,预期在4月27日结束。
中日友好医院在官网表态,在武汉疫区牵头开展瑞德西韦(Remdesivir)治疗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临床研究,将“为抗击疫情带来曙光。”
但结合目前所掌握的现有信息来看,至少有几方面的问题值得提出:
首先,Remdesivir在治愈美国患者这件事中所起到的作用还未能得到充分的论证。
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日志》1月31日所刊登的文章叙述,在首例新冠病毒患者入院第7天晚对其使用Remdesivir,第8天,病人的病情得到显著改善,血氧水平从94%上升至96%,但文章仅仅是客观叙述事实,并没有做出任何“是因为使用Remdesivir而使病人病情好转”的结论。
此外,一位熟悉该流程的美国医学教授对《潜望》指出,在介绍其诊疗过程的文章中,患者第12天鼻腔试纸病毒检测结果并未转阴,依然呈阳性,并不符合国家颁布的治愈标准。
在Gilead公司随后发表的声明中,该公司除了强调本药并没有获批,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外,也表示,Remdesivir对于与新型冠状病毒结构相似的SARS和MERS病毒有一定效果外,并没有直接的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效的数据,该公司也没有在声明中明确表示,美国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状况改善是因为该药所起的效果。
其次,即便是有充分证据说明美国首例治愈病例确实是因为Remdesivir起作用,但别忘了该药最初是针对埃博拉病毒进行研发,现在却对新冠病毒起作用,这里面的运作机理,目前还没有任何公开信息说明,该公司也未对其做任何说明。从医学角度来说,容不得半点的“歪打正着”或“东方不亮西方亮”,对于为何原先用于埃博拉病毒的药物,现在对新冠病毒起作用,还需要有更有说服里的专业佐证才行。
前述医学教授表示,这一药物在美国进行了I期和II期实验,但II期实验失败,如今面对对抗病毒主体的更换,在中国紧急启动III期临床试验,可能是“特事特办”,在疫情紧急的情况下一路绿灯。
不过针对埃博拉和新型冠状病毒,吉利德此前曾表示,在体外和动物模型中,瑞德西韦证实了对非典型性肺炎(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病毒病原体均有活性。后两者也属于冠状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在结构上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