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军训刷屏!为何大学生要军训?
9月,微微的秋风夹着太阳的温度和清淡桂花香,吹开了每一所高等学府的大门,2019届的大一新生,也迎来了他们进入大学的第一个挑战:军训!
近日,易烊千玺在中戏参加军训的照片走红网络,即使是国民偶像也要经历烈日的照射和风雨的洗礼。黝黑的皮肤,稚嫩的脸庞,和一身带点尘土的迷彩服,似乎在告诉所有人,军训是每位年轻学子必须面对的挑战!
近几年,有关军训的报道层出不穷,有趣闻故事:有些同学帽子总是带歪,走路总是正反不分,让教官哭笑不得;甚至打靶时对着自己的靶心,开枪后子弹却在隔壁的靶心,堪称”绝世高手”;有些女生反应慢,教官喊“报数”就直接抱上了旁边的一棵树……
还有很多负面报道:江苏南京某校军训期间有一名学生中暑身亡;陕西洋县某校军训出现“吃泔水”事件;“军训无用”“取消军训”等言论又在一些网民中泛起。
这让人又恨又无奈的军训为什么一定要在大学出现?中国学生军训古已有之,且绵延传承四千余年。
“军训”的历史追溯
先秦时代:军训成学校“香饽饽” ,孔子也是一名军训教官
在中国,军训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时期。据记载,在商代,诸侯间战争增多,统治者对军事训练日益重视,除了对正规军队进行训练外,还通过学校对贵族学子们进行军事教育。
从西周开始,官学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其中的“大学”,即以“六艺”为标准课程,“礼、乐、射、御、书、数”成为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其中的射、御,即为古代的军训。
孔子作为中国国民教育的开创者,他在教育过程中,将射御之术看得与礼乐教化一样重要,《孔子家语·观乡射》就记载有孔子教射的内容。孔子说,“射御足力则贤”,把军事技能优劣,视为一个人贤能与否的标志,认为“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孔子曾亲自教弟子学习射箭,他在教的同时,还不失时机地对民众进行礼的教育。可见,孔式教育理念是讲究文武兼修的。
后来的秦汉时期到宋朝时期,国家越来越重视文教,轻视武事,除了历朝历代开国打江山时很短的时间里重视一下军事训练,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文人闭门只读书的情形。大学的军训开始落寞了。
清末民初时的清醒,少不了“军训”的支持
清末民初时期,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武力直接打醒了整个传统保守的教育,洋务运动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就是要从武器着手,先发展中国的近代实业与军事。
1894年甲午战争惨败后,康有为提出各级学堂应重体育,提高国人的身体素质,并特别提出练习兵式体操。蔡锷第一个倡导了“军国民”的教育,培养具有“国魂”的国民,对国民进行军事训练。
1902年,蒋百里发表《军国民教育》一文,明确提出军国民教育的实施应通过学校教育,训练学生行军、射靶、击剑、野外演习等能力。清政府于1906年终于颁布《教育要旨》,把尚武教育正式列入教育宗旨,正式颁布学校军训的的办法。
但是一战结束后,教育界又认为德国的战败是“公理战胜强权”的结果,就不再强调军事训练了。
改革开放之后:学生军训是军民共建的重要任务
1985年,我国解放军裁军100万,减少了常备兵员,作为强调“枪杆子里才能出政权”的军队认为,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更加重要,但是兵员储备也不能缺,所以学生军训则成了国防教育、兵员储备的一条重要途径。
1985年1月,首都北京,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通知,9月将在全国部分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进行军事训练试点,那一年,各地选定的第一批试点学校大多是具有开展军事训练基本条件的国家和地区重点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都榜上有名。
各省、市、自治区对学生军训十分重视,纷纷成立军训领导小组,大学生军训,不仅能强化学生的国防观念,更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此,很多政府每年为大学拨出军训专项经费,并予以政策倾斜。
1985年到现在,34年时间,学生军训从1985年的52所高校,102所高中发展到如今2000多所高校、2.2万所高中,速度之快,令人鼓舞。有外国媒体称:“如此宏伟的社会工程,堪称奇迹!”
从历代军训历史来看,学生军训其实是每个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的必然。
环顾世界:几乎所有大国都保持着军训传统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远离了战争,但环顾世界,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大国都保持着军训传统:在美国,大、中学校共设立了500多个后备军官训练团,学生每周要进行2至3小时军事训练;在英国,大学中设有陆军军官训练团、海军训练中心和空军飞行中队,就连哈里王子也要参加军训;在俄罗斯,大学生军训科目几乎接近军队……
所以面对军训只有理性客观的认识,才能发现其背后的深意,正确的理解军训,才知道代这表着一代年轻人的责任,无论怎样的军训,都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后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就像知乎上一个高赞答案所写的那样:“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年轻时受的苦难都是有价值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