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小汤圆余瑛:接过父母手里的长勺,让老字号传承下去
童年时期,母亲围着围裙站在灶台前的画面在余瑛的梦里始终挥之不去,即使,数十载光阴已逝,母亲也早已不在人世。如今,余瑛将当初由父母经营了一辈子的“杭州小汤圆”打造成“余记山城小汤圆”,让老字号传承下去。
好强的余瑛从没想过原地踏步,机会很快就来了。70年代末期,餐饮行业开始搞技术考核,一位前辈对她说:“余瑛,你一定要转行学技术了,光做服务员是不行的。”余瑛当即就打了调离报告给饭店总经理,申请去餐饮部。总经理看到她的档案里父母都是做餐饮的,于是说,那你就去学厨,做小吃。余瑛不愿意,说,我想做服务。总经理又说,那你去学做收银。余瑛也不愿意,倔强地说:“我就想做餐饮服务。”
余瑛的倔强源自于她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她想要继续做父母的事业;另一方面,她看到父母辛苦了一辈子,对学厨总是有忌惮。
于是,她从保管员变成了餐厅服务员,一边打杂一边学习。那时候的重庆饭店里,服务员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当的。“口布花怎么叠,酒怎么匀速地斟得不滴不洒,步态形体等都是要学的,而且不是一日之功。”虽然是打杂,但总算是正式步入了餐饮行业。余瑛暗暗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到味苑餐厅去学习!
当时的味苑餐厅,号称川菜“黄埔军校”,是培养全国一流厨师的摇篮。很快,味苑餐厅培训班开班的消息传到了余瑛耳朵里,她立刻兴奋地向上级提交了继续进修的申请。然而,培训班的一个硬条件却摆在了面前:培训结束后考过职称升级。余瑛连职称都没有,谈什么升级?
她没有却步。怕跟不上同期学员的进度,她早早地开始了自学,并拜了同餐厅工作的陈述文老师傅为师。陈老师是当时重庆服务行业的一块招牌,他会两国语言,这在那个时候是非常少见的。“老师是个很有责任感的人,从来不摆资历,人家不愿意做的他都自己悄悄做了,比如倒痰盂这些,上班比所有人早,下班比所有人晚。”为了学艺,余瑛就赶在陈老师到之前把他要做的事先做了。“人家说我拍马屁,我不理会,这是我对老师的尊重,他教我的东西会让我终身受益。”
余瑛的诚恳打动了陈老师,他开始辅导她。除了他自己最擅长的口布花外,像设计台面、托盘斟酒这些他不擅长的,就会把余瑛带去其他老师那里学习。“他胸怀很大,成就了我的全面发展。”余瑛感慨地说:“老师去世的时候,我为他操办了丧事。”
一年的培训,让余瑛对专业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培训结束,余瑛在三级服务师考试中拿下第一名,最后跳级通过了一级服务师考试。
80年代初,重庆饮食服务公司和深圳饮食服务公司联合,在深圳开设窗口——让川菜走进深圳。余瑛作为交流服务人员去往深圳,接受了诸多新的观念。“全国各地的名人都会到那里吃川菜,这让我所学的服务得到了发挥,也让我对职业有了更深度的规划,真正开拓了眼界。”
第三次飞跃发生在90年代。当时的余瑛已经是重庆饭店的骨干管理人员,在饭店经历了滑铁卢之后,许多人选择了离开,但余瑛选择了留下。她从上一任西餐厅经理手里接下严重亏损的烂摊子,邀请了中餐厅的点心部主管和外籍厨师来做菜品研发,为西餐厅开启了夜宵生意,成为当时星级宾馆的第一家夜宵。短短三个月,将营收扳到持平。
随后,她又接管同样亏损的粤菜厅。粤菜餐厅有舞台、灯光,该怎么利用起来?商贸信息夜总会——她冒出了这个念头。她在员工食堂放榜,从内部征集宣传队人员,然后招募了专业的歌手、模特、乐队和曲艺演员、节目主持人。“那时候各行各业的商人想互相认识,并不像现在这么容易。在演出的期间,客人可以递条子上来自我介绍,由主持人为行业之间牵线搭桥。”余瑛说,这样,她留住了客人,客人也有了互相认识的平台。
如今的“余记山城小汤圆”是余瑛和弟弟一起创立的。“当年的‘杭州小汤圆’创立于重庆,发展于重庆,所以,叫山城小汤圆无可厚非。”余瑛说道。
其实早在90年代初,她和弟弟就开始研究汤圆馅,只是一直没能创立品牌。直到2000年以后,余瑛的食品厂才正式成立,并且于2012年申报了老字号。
和父亲一样,余瑛姐弟对原材料的选用十分苛求。各地的芝麻不同,余瑛便亲自去考察,最后决定用江西芝麻。“江西芝麻含油量足,炒出来以后口感特别好,哪怕其他芝麻更便宜,我们都会坚持用。”选白糖的标准也如此,余瑛选的是云南产的糖,而油依然是用正边油。
“现在的人不喜欢吃太甜,市面上多数汤圆都是掺米粉以减少甜度。”糖少了油少了,不放防腐剂就很难维持保质期,怎么办?那就多放芝麻,让芝麻油来平衡。“尽管成本大大增加了,但是对我来说,保持余记口感更加重要。”
曾有大型超市找到余瑛合作,希望她能降低成本进驻超市,“你知道,利润是可观的。但是,不该挣的钱不能挣,成本降低了就意味着原材料要变次,我连自己那一关都过不了,怎么能给顾客吃?”
“皮要有弹性,你一咬,馅就能流出来,这就在于水和面的比例是多少,和面的功夫有几分。”余瑛煮汤圆,小火慢煮“三起三落”,速冻的汤圆要温水下锅,下锅后不可粘锅粘瓢……
余瑛围着围裙,站在灶台边,样子像极了母亲。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