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影业并入集团后财报有起色,“换帅”果真如“换刀”?
文/达伦糕 编辑/刘乐乐
有心人应该还记得,去年12月,阿里巴巴公布了对阿里影业的增持计划,向阿里影业注资12.5亿港元,持股比例增至约51%,并于今年3月完成交易。
至此之后,阿里影业的财务表现就合并入表,阿里巴巴集团的财报中也有了其一席之地。为此,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还将去年的增持称为“投下信心一票”。
这样的信心确实有其来源,因为果然这一季的财报中已经有所体现。
5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了第四季度财报及2019财年业绩。财报显示,阿里巴巴集团收入达3768.44亿元,第四季度收入达934.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均达到51%。
在这其中,阿里大文娱归属的数字媒体与娱乐板块,在第四季度内实现收入56.71亿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币52.72亿元增长了8%,增速低于上年同期的34%。财报数据显示,数字媒体和娱乐业务的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来自优酷的订阅收入增加,以及UC提供的移动增值服务的收入增加。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一个疑问——阿里大文娱增长了8%,似乎并没有特别快速,而且刚并表加入阿里母集团的阿里影业的业绩也没有在新闻公告中提及太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从现在来看,阿里影业虽然看似红火,投资了大量国内票房的顶峰之作,包括《流浪地球》《我不是药神》等,甚至还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但是其真正的财务表现却并没有翻天覆地的实质变化,在这一季度的财报中也非亮点——这也是为什么阿里财报的公关稿中把优酷和UC的增值服务专门拿出来说事,却没有提及阿里影业或者淘票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算是阿里大文娱“换帅“樊路远后的第一份财报,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樊接任大文娱的主席后,需要面对的问题着实不少,有的能够逐一解决,有的则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方能彻底改变,但是显然他必须打个开门红,在杨伟东之后改变优酷以及阿里影业的现状。
从现在来看,正所谓换帅如换刀,阿里大文娱确实有了“不一样“的财报。
1
票房看似亮眼,还需财报检验
2019年春节档上映的现象级电影《流浪地球》以46.56亿元票房的成绩位居中国影史第二,阿里影业作为联合出品方之一,究竟分得了多少利益,外界暂时无法知晓。
在国际市场上,阿里影业参与出品的电影《绿皮书》,在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摘得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配角三项大奖,阿里影业也成为全球首家出品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影视互联网公司——但还是同样的问题,究竟分得了多少利益,外界也没有把握。
据好莱坞当地媒体消息,《绿皮书》中阿里影业投资的份额其实非常有限,因此票房分账到手也是蝇头小利,所以固然是金像奖名满天下,但是却无法在财报中有所体现。毕竟,财报认得是数字,而不是奖项。
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记者特意查看了阿里影业发布的这一季财报,发现提到阿里影业的地方多数都是关于去年12月增持控股的内容,以及收购阿里影业造成资产减值损失181亿人名币,导致18年财报净资产损失的情形。
除此之外,财报并没有提及其他任何关于阿里影业的财务表现内容。为什么会没有具体的内容呢?因为阿里大文娱整体虽然营收增长,但是依旧没有利润,大幅亏损,只不过亏损的幅度有所下降。
财报显示,这一季度,阿里大文娱实现营收56.71亿元(约8.45亿美元),同比增长8%,但是经调整EBITA亏损为人民币28.28亿元(约4.21亿美元),环比缩减却超过50%。
2019财年全年收入同比增长23%至人民币240.77亿元,经调整EBITA亏损人民币157.96亿元(约23.54亿美元)。
无人可以否认,在阿里大文娱的战略调整中,阿里影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新官“樊路远”上任后,曾明确提出了“新基础设施+优质内容”的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不放弃在影视上游的布局,对优质内容投入“不设上限”,另一方面持续打造行业新基础设施,用互联网基因来改造和提升传统影视行业。
新基础设施层面,主要就是加大对阿里影业旗下淘票票的投入,仅2017年下半年及2018年第一季度,阿里影业在淘票票上的投入就超过20亿,随之换来了43.6%的市场份额。同期,阿里影业对外发布了服务于电影片方和宣发公司的一站式电影宣发平台“灯塔”。2018年上半年,阿里影业互联网宣发业务扭亏为盈。
尽管大文娱业务亏损严重,阿里巴巴集团依然决定在去年12月对阿里影业进行增持,通过注资12.5亿港元将其在阿里影业的持股比例增加至约51%,并于今年3月完成交易。
这样的做法显然是对未来战略的考量,亏损和烧钱已经既成事实,没有人可以避免,所以该打包的还是要打包。众所周知,互联网巨头在红利减少,消费升级等一系列大环境下,正在全力抢资源、抢人才、抢发行、抢内容、抢场景,同时依托旗下各大娱乐生态,进军影视的各个环节。阿里的对手腾讯影业依托阅文、动漫、游戏等平台,已经大规模开发积累了一系列IP将改编为影视作品,并配备全集团资源进行影视作品的发行和宣传。
在这样的态势下,阿里并不会太在乎影业的亏损,因为根本目的是为了竞争流量,在战略上胜出。当然,没有电影公司希望投的都是赔钱项目,就算电影的收入在整体财报上微乎其微,也要尽量争取盈利。
2
换帅如换刀,阿里大文娱“人变事变“
阿里大文娱成立两年不到,轮换了3任总裁,10位高管,一个季度就烧掉了64亿元人民币,但是阿里似乎不甘心,即使更换了3次战略思路也不放弃——马云甚至放话:再亏10年都可以!
2017年8月,当时的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兼CEO俞永福宣布,阿里巴巴合伙人樊路远加入阿里大文娱“大班委”。2018年12月,原优酷总裁杨伟东“东窗事发”,因为贪腐而被调查带走,当时还是阿里影业董事长兼CEO、大麦网CEO的樊路远接任成为新的轮值主席。
樊路远是阿里的旧臣,也是重臣,2007年就加入支付宝,历任发展规划部资深总监、总裁助理、副总裁、资深副总裁等职务,也曾任蚂蚁金服集团支付宝事业群总裁、财富事业群总裁。2010年还带领团队首创了快捷支付,2013年则带领团队创造了余额宝——可以说,阿里许多重大产品的问世背后,都有樊的身影。
大文娱对马云来说有不一样的情怀,因此即使巨亏,也要坚持保留,并一再投入人力、物力。目前来看,阿里对大文娱的经营,是为突破传统的赚钱桎梏,和电商平台的6.34亿月活用户连接起来,实现阿里和马云“未来战略”的大融合。
据阿里巴巴2019年3月财报来看,大文娱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0%,但运营损达70.97亿元,对此,大文娱总裁对外宣布,会将阿里巴巴200名人员进行岗位调动,并将其调整到优酷,这也许是阿里大文娱在持续亏损后的绝地反击。
从阿里大文娱还是俞永福任董事长开始,历任大文娱版块负责人都曾高调宣称,阿里对内容的“投入无上限”,似乎呼应了马云所说的“再亏10年”。
不过樊路远上任后,口号虽然依旧响亮,但是其手段却开始日趋务实。对于亏损最严重的数字媒体和本地生活服务,阿里开始远离类似“无限投入“这样的说法,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更为中性的词,“平衡”、“高效”、“提高投资效率”、“每花1美元,都要看产生的ROI”。
樊路远接管优酷后进行了很多铁腕整治,据报道找了淘宝系统中自己的老战友做起帮手,进行换血,并集中回应了一波外界对大文娱和优酷的质疑,努力塑造“新文娱、新气象”。
据悉,樊到任后优酷突然开始查起了考勤。无论晚上加班到几点,第二天早晨 9:30 前必须到公司。迟到的员工会被保安拦住并上报公司。在内部的有些团队,有迟到 1 分钟罚款 100 元的说法。在微博和脉脉上,能看到不少相关的吐槽。除了员工本人,员工的高层领导也会连带被罚。有些业务线老大即便自己没迟到,每个月也会因下属的迟到罚上几千块钱。
樊路远还要求让阿里大文娱团队以“店小二”的新姿态重新展现在合作伙伴面前。具体到日常工作要求细致:包括剧本评估反馈不能超过一周、合同审核和付款审批做到“日清”等等。
正如樊在其内部信所宣称的,“(杨)伟东的经济问题虽然是个案,但也警醒我们亟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流程和机制上的一些漏洞”,“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健全的制度,才能真正降低人为风险”。
这种新气象似乎已经在这一次的财报中有所体现,而且未来的财报会有更加直接的效果显现。4月初,樊路远从阿里妈妈调来了近两百人的内容营销部门,这一动作被视为既能帮助淘宝系广告业务更加产品技术导向,更加高效,也能使得优酷增加更多收入来源,当然优酷付出的成本也将更高。
从目前现状来看,阿里大文娱旗下优酷、阿里影业、大麦、UC等业务在技术、宣发、内容三个版块已经全面打通,未来包括淘宝,支付宝,娱乐宝,淘票票等所有各个环节在内将会整合成一个系统——大文娱的所有业务条线都将有望得到整个阿里体系的全面支持。
我们可以持续观察未来阿里财报中阿里大文娱的表现,包括其最重要的板块——优酷和阿里影业。
(麻辣娱投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麻辣娱投。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