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平院士:不宜强调新冠肺炎“自己会好”
2月19日,就新冠肺炎最近科研进展等热点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再次接受长江日报记者专访。他表示:从数据分析,可以更乐观地判断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
过分强调“自限性”易误导病人
记者:此前医学界普遍认为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但从目前的数据看,武汉呈现出较高的病死率,为什么很多病人未能如期自愈,能分析一下其中原因吗?
陈孝平:我一直反对过分强调“自限性”来误导病人。所谓“自限性疾病”,就是说这种疾病不治也会痊愈。绝大多数疾病的自然转归(即不进行治疗的发展轨迹)有如下3个方向:
1、自愈;
2、没有好转,也没有加重(慢性疾病状态);
3、持续加重,直至死亡。
可以说,80%的疾病,都有自愈的可能,包括癌症。对新冠肺炎,及早治疗,明显能提升向好的比例,不要强调“自己会好”。目前中央指导组提出重症轻症并重、实现应治尽治,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就是为了通过更充足有效的治疗,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记者:拐点,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请谈一下您的判断和预测
陈孝平:关于拐点,有两个层面的表现:
连续一周以上,发病率持续降低,就是疫情控制有了好的转机;
连续一周以上,无新发病例,就可以判定是疫情被控制的拐点。
目前看,第一种情况已经可期。你上周采访我时,我就讲过,三月疫情控制会有转机,现在看,我觉得可以更乐观一点。
由国家统筹科研成果会出得更快
记者:针对新冠肺炎的全面研究,您了解的最新进展情况如何?
陈孝平:我希望科技部能对新冠肺炎的全面研究进行“火线”重大立项。
据我了解,目前全国各地、各领域,都在对新冠进行研究:病毒本身、检测技术、防控疫苗、临床治疗方案等。但科研处于遍地开花、信息散乱的状态。力量不集中,对不同的研究结果无法及时有效进行判断,各领域信息也不互通。如果国家层面能够统筹,科技部、国家基金委能对此进行“火线”重大立项,对全国在此领域研究的专家团队进行有效组织,共同提出不同的研究方向,再评估后分工,对科研结果建立登记、通报机制。相信科研成果会出得更快,能更好的运用与临床。
SARS后仍对新传染性疾病缺乏敏感
记者:应对新冠肺炎与17年前应对SARS,我们医学界有哪些进步与反思?您有哪些改进建议。
陈孝平: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的积极作为,对全世界都是巨大贡献。让14亿人在这么长时间内不出门,自行隔离,迅速以全国之力,召集起9万余医护人员奔赴一线,迅速建起“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腾出多个方舱、隔离点,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等,都是以“中国速度”对疫情进行控制、对疾病进行治疗。同时,政府还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有序。我认为,这在除了中国外,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的科研进展非常迅速,并及时运用于临床。你看,SARS出现了超级传播者,一直到当年5月份才有好转,且一直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新冠肺炎就不同,通过及时有效控制,目前没有出现明确的超级传播者,疫情控制也更快的出现转机,包括中医药在内,已经有很有效的治疗方案迅速运用于临床。
当然,我们也应反思,经历过SARS,我们依然对新的传染性疾病缺乏敏感、疏于防控。尤其是医护人员,为什么会出现了如此高的感染率。我们应该做更多的思考。我年轻的时候,也曾参加麻疹、流脑等当时的传染病的救治医疗队。重大传染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从SARS、新冠肺炎,我们必须汲取教训,建立长效防控机制,例如:通过分级门诊,在每年的冬春季节,社区可以将发热、感冒进行重点来抓,进行筛查,提前防控。
充足的防护装备,有力的生活保障,是对一线医生的保护,也是对战疫胜利的重要支撑。医护人员感染甚至殉职,我非常痛心。疫情发生以来,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在忙于为一线医护筹集防护保障物资。还是那句话,希望他们平平安安,保护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