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离“新冠病毒”最近的媒体人

  

  src="http://img.265xx.com/uploadfile/2020/0228/20200228060854601.jpeg" />

  编者按: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一群勇敢逆行、冲锋在前的湖北媒体人,他们第一时间进入全员战时报道状态,冒着随时被感染的危险,深入防疫一线最核心的区域,用手中的笔、话筒和镜头,记录疫情防控的最新进展,传递客观专业的一线信息,为打赢战役凝聚信心和力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感受平凡中的坚韧、勇敢和担当。

  湖北日报张泉——

  三进“火神山”

  为了采访火神山医院接诊首批病人,湖北日报政治新闻中心副主任张泉扛起责任,一头扎进“火神山”。

  2月2日上午,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军队医务工作者。当天下午,张泉就赶到火神山医院现场踏访。第一次走进火神山医院,他被火热的施工现场深深震撼!偌大的工地上,机器轰鸣,焊花四溅,党旗飘扬。即将投用的两个病区内,少部分病床和医疗设施设备已安装到位,医护人员已部分进驻。

  

  src="http://img.265xx.com/uploadfile/2020/0228/20200228060855769.jpeg" />

  湖北日报政治新闻中心副主任张泉在火神山医院采访

  2月3日上午9时许,张泉再次来到火神山医院。他看到,短短10余个小时,拟收治首批患者的病房医疗设施设备已全部安装到位,病床上铺上了洁白的床单,放上了病号服,收治准备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当日,他在现场坚守至深夜12点才离开。

  2月4日早晨7时30分许,张泉第三次来到火神山医院。准备收治首批病人的院区门口,早已摆放好了3张担架、5把轮椅。约8时许,身穿防护服、头戴护目镜的武警战士进入现场,负责核心区域的警戒工作;特警则在外围进行管制安防,禁止无关人员靠近。医护人员开始在入口处集结分组,精心准备……

  作为最早到达现场的媒体记者,加之充分的个人防护和采访准备,张泉成为极少数进入火神山医院核心区域并目击首批病人接诊全程的媒体记者之一。上午9时25分,第一辆救护车抵达火神山医院,至10时40分,最后一辆救护车离开,在75分钟的接诊全程中,张泉近距离用手机记录下一个个镜头和影像,顺利完成采访报道任务。在他看来,哪里有需要,媒体人就应该在哪里。这是媒体人的本分。

  湖北广播电视台童亮——

  “这里危险,让我来”

  “中南医院,您这边我们今天能否过来拍摄?”

  “中心医院吧?您这边那个因为疫情推迟婚期男护士的联系方式能否给我一个?”

  这是湖北广播电视台《经视直播》记者童亮每天众多沟通中的一部分,因高度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月23日从疫情一线下来在家自我隔离。虽然发着烧、身体乏力,但他仍然“隔身不隔心”,利用自己在卫生系统的人脉优势,不停地为小伙伴们的采访计划牵线搭桥,自己也每天坚持发稿,最多的一天达50多条。

  

  src="http://img.265xx.com/uploadfile/2020/0228/20200228060856327.jpeg" />

  湖北广播电视台记者童亮在一线采访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负责时政战线和卫生战线新闻的童亮在省市两会报道结束后,已极度疲惫,可他仅休息了一天,又投入到疫情一线。他不等不靠,主动请缨,利用自己多年跑线积累的人脉资源,联系上了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1月22日上午,就在武汉市刚刚宣布疫情的第二天,童亮对一起进入医院的搭档说“这里危险,让我来”,然后一人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提着摄像机,毅然决然地进入了急救中心和重症病房,在离抗疫硝烟最近的地方记录下了医护人员治疗患者的珍贵画面,并第一时间编发。

  童亮深爱他的观众,他说,疫情不分前方后方,突发事件面前,观众需要真相,离现场越近,离真实就越近。作为一个跑医疗线13年的记者,有责任把医护工作者的工作状态呈现出来,让更多的观众了解,他们也才不会恐慌,才能放心。

  长江日报史强、金振强——

  “强强组合”24小时连轴转

  没想到,1月29日临危受命组建的“强强组合”,成为长江日报此次战“疫”报道中的黄金搭档。

  “强强组合”的两名记者——城区部史强和摄影部金振强,都是资深老记者。24小时跟随120急救车入户转运重症患者,率先进入隔离酒店探访……两位老记者发挥优势、不畏危险,选取人们关切的热点,全程跟进,一线探访,用详实的报道回应关切、答疑解惑。

  

  src="http://img.265xx.com/uploadfile/2020/0228/20200228060857731.jpeg" />

  长江日报记者史强在120急救现场采访

  他们深入急救中心一线,一天内跟随120急救车出车多次,追踪记录120急救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履职状态,真实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职业坚守。1月31日,《生命线上的生死阻击战——长江日报记者直击武汉120“战疫”十二时辰》见报,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各新媒体平台也同步推出相关新媒体产品,受到广泛好评。

  

  src="http://img.265xx.com/uploadfile/2020/0228/20200228060859302.jpeg" />

  长江日报摄影记者金振强在采访现场

  在跟车采访120时,“强强组合”敏锐地发现,在医疗资源极其紧张的情况下,还有少数人的行为是在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怎么办?他们没有视而不见。在报社支持下,他们把所见所闻所思写进稿子,用呼吁的方式,提示市民警醒。

  疫情发生后,前线医护人员的物资一直紧缺,生产能力到底怎样?疫情面前,拥有数百位老年人的福利院情况到底如何?带着这些问题,“强强组合”先后走进相关企业和福利院实地探访,及时回应市民关切。

  武汉广播电视台李小雪——

  低烧的她仍在发稿

  疫情防控阻击战刚打响,武汉广播电视台记者李小雪就走进了战“疫”第一线。

  1月20日,武汉市卫健委在官网上公布了全市首批发热门诊医疗机构名单。

  1月21日,李小雪和同事即前往武汉市第一医院发热门诊实地探访,第一时间发出报道《记者探访市一医院发热门诊:医务人员连轴转守护老百姓健康》,真实记录医护人员连续多日坚守岗位的紧张与敬业。

  

  src="http://img.265xx.com/uploadfile/2020/0228/20200228060900545.jpeg" />

  武汉广播电视台记者李小雪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隔离病房采访

  1月22日,李小雪和同事更深入一步,赶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探访了防疫一线最核心区域——隔离病房。他们制作的电视报道《中南医院隔离病房医护人员:我们绝不当逃兵》,真实记录了令人感动的点点滴滴。画面中,医护人员身穿厚重、憋闷防护服,连续4-8小时护理危重症患者,全情投入,超负荷工作。当晚,武汉广播电视台官方微信公众号以《万一的话……我的同事会救我的》为题首发,至1月24日浏览量就突破120万次。

  在探访中南医院隔离病房当天,李小雪了解到该院采用人工膜肺成功救治了一名危重症患者,立即进行采访,当天播出电视新闻《武大中南医院:用人工膜肺成功救治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向社会传递打赢疫情防控战的信心。

  1月23日晚,李小雪出现低烧症状,开始进行居家隔离,但她没有停止工作。发烧的她,依然在网上与指挥部宣传组以及市内各个医院保持密切联系,整理新闻线索,通过电话、网络采访补充,继续发出了多篇新媒体稿件。对李小雪来说,无论能否去前线,都要坚守在一线,全力为战“疫”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