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人黄万斌称之为“共生”
据《海峡先驱报》报道(记者林诣彬的文章/图片),近日,中国空军在国内外发布了一部闽南语言的宣传片。 这部电影一炮而红,用闽南语言配音,声音洪亮,发音抑扬顿挫,引起了闽南语言系大多数人的热烈讨论和共鸣。这个视频的画外音是厦门人。 她是黄万斌,厦门理工学院福建方言广播与主持副教授。
闽南文化的使者希望全球的闽南华人“保持他们的根”。昨天,首席记者来到她的家,通过对话开始了“闽南文化之旅”。字符卡
黄万斌,厦门理工大学广播电视系闽南文化传播副教授,厦门闽南文化研究会原副会长,厦门万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有限公司 从事闽南语言广播电视工作20余年,主持新马闽新媒体广播节目《万悦福建》节目。这是一项必须毫不犹豫地完成的任务。
在之前的电话采访中,甜美的声音已经让人感到温暖。 昨天早上,首席记者来到未来海岸一个安静而愉快的地方,拜访了史密斯先生。 黄万斌。她身材娇小,微笑着,举止温柔。 这是她的第一印象。 很难想象她在空军宣传电影中是一个拥有威严嗓音的配音演员。
首席记者走进位于二楼的“录音室”。 房间里摆满了摆放整齐的磁带、光盘和专业的广播设备,让人感觉就像在演播室里一样。她戴上耳机,让首席记者重温一部激动人心的宣传电影的声音。“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拥有一支能够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强大军队。 勇敢,勇敢,举剑在空中,把它的力量撒向一个大国。“最后的声音消失了,空气中弥漫着挥之不去的声音,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蓝天。
”突然接到任务,心里还是咯噔一下。然而,我认为这是一项必须毫不犹豫地完成的任务。“14日一大早,黄万斌就嚷嚷起来了,他早上还在跑步。 一位朋友说,深圳的一家电视台需要在福建南部为一部故事片配音,录音将在第二天完成。她同意,对于黄万斌来说,这并不罕见,他在闽南有20年的广播和主持经验。30多次试镜证实了最合适的风格。
“手稿大约有400字,但内容是军事的。“她觉得很有意义。她承认她的广播主题都是新闻和文化话题,从来没有涉及军事领域,“但我意识到一个专业的广播员应该掌握不同的领域。”由于时间不够,她立即回家进入“准备状态”。
她来回弹奏,寻找正确的语调和发音。
经过30多次反复监测、比较和筛选,最终确定了最适合的风格。那天下午,20分钟的录音一口气完成了。“我把录音发给了制作人,他们非常满意,没有做任何改动。”她长舒了一口气。
黄万斌老师说闽南语言在语音和语调上非常讲究,不同的语调可能表达不同的意思。有些词不能逐字翻译。“在日常配音中,我会打乱一些句子的结构来播放,这样比较容易粘住闽南观众,但军事题材显然不合适。”“如何把这些军事词语用闽南的语气表达得通俗易懂,我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和比较。例如,在宣传片中有一句类似的话“展开你的翅膀到西太平洋,警察在东海巡逻,战争在南海巡逻”,这句话在她记忆中记忆犹新。在录音过程中,她反复调整了这个句子的断句、断句和语调,最终得到了满足。
视频播出后,反响空前。 她接到了许多亲戚朋友打来的积极的电话,并为自己感到骄傲。同时,这段视频也唤起了许多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我非常激动,为我的祖国感到由衷的骄傲。这一成功的尝试也给了我的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他们也很兴奋。“不仅是广播,也是闽南文化遗产的使者
黄万斌,45岁,厦门人。 他的祖父在1945年移民到新加坡,听着他祖父的故事“唐山穿越东南亚”长大。
自2005年以来,黄万斌一直在厦门广播电视台组织闽南之声的播出,并在厦门电视台主持福建电视新闻节目。2012年,她受聘于新加坡中文广播电台“李之声”,担任互联网频道的人才引进总监。 此后,她一直致力于闽南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2014年,她应邀担任厦门理工学院数字创意与传播学院福建语言广播与主持专业副教授。
2016年10月,黄万斌作为唯一一位受大陆邀请的大学教师,参加了在马六甲举办的首届“巴巴(年巴,尹平)年嘉(闽南母亲)文化研究营”和“2016马六甲世界闽南文化节”。这给了她一个机会去倾听野蛮人寻根的愿望。
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在马六甲停留了五次。 90%的队员来自福建南部。 他们与当地的土耳其妇女通婚。 他们的后代被称为男人的巴巴和女人的娘娘腔。这两个民族和睦相处,兴旺发达。 这个华裔群体用勤奋和智慧创造了马来西亚70%的财富。
黄万斌表示,纪录片《共生——巴巴娘挑起爱情》已经获得中宣部批准。 作为制片人,她将与新加坡最具影响力的媒体集团李寿联合拍摄。它将通过本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三维组合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播出。她说,“继承和弘扬闽南文化是一项肩负的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