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男子吃了粒退烧药,医生竟说没救了,要做全身透析!

  解热镇痛抗炎药(antipyretic,analgesics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由于其特殊的抗炎作用,1974年在意大利米兰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将本类药物又称为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阿司匹林是这类药物的代表,故又将这类药物称为阿司匹林类药物(aspirin-like drugs)。

  35岁的邓先生,平时很爱运动,身体素质很好,很少感冒。然而前不久洗了个冷水澡,感冒发烧,体温到了39.8℃。邓先生随手吃了一片解热镇痛感冒药,闷头大睡了一晚,醒来后衣服、枕头都湿透了,但是情况依旧没好转。见于这种症状,邓先生还是照例的连续吃了一天退烧药,因为食欲不振,喝水也少,邓先生发现自己竟然一天都没排尿,而且病情急剧恶化。见症状不妥,邓先生的家人连夜带着他到省医院就诊,并做了相关检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检查发现邓先生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心肌酶等相关指数异常,经过两天抢救,心脏和肝脏损伤逐渐修复,但是接下来的几天,邓先生依然无尿,医生说,这种情况肾脏损伤非常严重,邓先生恐怕需要终身靠透析维持生命。

  感冒发烧吃感冒药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但为何邓先生会导致肾脏损伤,需要全身透析,这个病症转化太诡异。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刘医生解释道:“虽然肾脏有解毒功能,但是它非常脆弱,从发烧到损伤只需要3天左右时间,这个过程中,如果病人没有及时补液,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没有医嘱的情况下吃退烧药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大剂量可诱发和加重溃疡及无痛性出血.故溃疡病患者应禁用。

  2.凝血障碍 延长出血时间,对严重肝损害,凝血酶原过低,维生素K缺乏及血友病人可引起出血,手术前一周的患者也应停用,以防出血,产妇临产不宜使用,以免延长产程和增加产后出血。

  3.过敏反应 以荨麻疹和哮喘最常见。哮喘的发生与抑制PG合成有关。肾上腺素对“阿斯匹林哮喘”无效,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鼻息肉和慢性荨麻疹患者禁用。

  4.水杨酸反应 大剂量服用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可以导致过度换气,酸碱平衡失调,高热,精神错乱,昏迷。处理:立即停药。并静滴碳酸氢钠,以促进药物排泄。

  5.瑞夷综合征。水痘或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者慎用阿司匹林可用扑热息痛代替。

  6.肾损害。

  所以就算只是小感冒小发烧也不能乱吃药啊!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