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口罩稀缺,工厂在哪?
“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叠加春节因素,口罩等医疗物资紧张,即便工厂紧急复工,一时间仍是供不应求。市面上口罩不管价格是否上涨,都已基本卖空。在疫情扩散阶段,没有口罩就没有安全感。
”
全国口罩生产商究竟有多少,这些口罩生产厂家又分布在哪儿?
最大产地在河南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口罩产能约为每天2000万只,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截至2月3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口罩产量已达到1480万只,产能利用率达到67%,其中N95口罩达到11.6万只,环比增长48%。
从口罩产地来看,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559张医用口罩许可证分布于全国25个省市353家企业,河南、江西、江苏、湖北、广东成为企业分布数量最多的5个省份,拥有全国三分之二的医用口罩企业。其中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为河南,68家企业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口罩企业生产基本以机器为主,但仍需人工辅助。口罩企业喜欢布局在有一定制造业基础且劳动力成本、厂房支出相对较低之地,中部城市成为上选。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是其主要市场,为了便于原材料和成品运输,最好所在之地交通便利。
河南省长垣市是全国最大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集散地,公开资料显示,长垣共有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1500余家,敷料类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有「中国医疗耗材之都」的称号。截至目前,长垣已有42家医疗耗材企业紧急复工,日产一次性医疗外科口罩105万个、医用防护服2680套,其中40%的产品驰援武汉。
概念股以南方居多
口罩产能引发全民关注,由此带动一波口罩概念股接连涨停。不仅生产基地的口罩工厂在加班加点赶制,一批涉及口罩业务的上市企业也加足马力。选址960统计了31家口罩概念股上市企业,其中真正涉及口罩业务的上市企业有23家,详情如下:
口罩概念股企业一览表
根据统计,口罩上市企业主要来自医疗器械、化工及纺织制造三个行业,来自计算机应用、家用电器等其他行业的口罩概念股,则源于子公司涉及口罩业务。
整体来看,口罩相关上市企业以南方居多,数量是北方的2倍。23家口罩概念股企业中8家北方企业,15家南方企业。从地域分布来看,以口罩业务或代工厂所在地为统计依据,23家与口罩相关的上市企业分布于我国13个省或直辖市,企业分布数量较多的省或直辖市为北京、山东、江苏和广东4省,其次为浙江和福建。南方企业分布呈现集中成片的特点。
口罩概念股企业南方分布图
泰达股份子公司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口罩滤材生产企业,现全力保证4条口罩滤材生产线24小时流水作业,日产口罩滤材约700万只。
口罩概念股之一的新纶科技,24小时赶工生产,其苏州工厂是苏州最大的口罩生产企业,日产医用口罩近20万只,其中一半发往武汉。目前,扩产计划正在协调中,未来口罩日产能有望突破120万只。
短期内口罩、防护服等需求量激增,尽管多家上市企业生产线加紧赶制,均表示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阳普医疗表示,所产口罩交付武汉等重点疫区。奥美医疗表示所生产的N95口罩与医用外科口罩等防护产品由政府实行统筹供应。振德医疗也透露,生产的口罩等防护产品目前由政府实行统筹生产和供应。
大厂跨界支援
利元亨
利元亨在部分复工复产后,抓紧调研惠州地区多家口罩工厂,发现当前口罩生产还是半自动化、需大量人力参与、效率低下。
在了解口罩生产工艺流程后,利元亨迅速发挥自动化设备生产优势,召集研发团队开始研制“全自动平面口罩智能生产线”,该系统将大大提升口罩生产效率,每套每日生产口罩可达8万只。
长盈精密
长盈精密利用已有的洁净厂房,并与央企下属医疗企业合作,投产高速平面耳带式口罩全自动生产线,生产耳带式医疗口罩。
目前,长盈精密首条高速平面耳带式口罩全自动生产线已成功试产,近日投产。首批1000万支口罩原材料已经到位,预计2月底口罩产能将达到100万只/天。另外根据疫情防控和政府需要,长盈精密已准备了扩产到500万只/天的场地和条件,可随时扩产。
富士康
2020年2月6日,富士康科技集团发布消息称,其在龙华园区首次导入口罩生产线,并于5日实现试产,目前正在申请产品资质认证中。富士康将不仅满足集团员工防疫需求,还将视情况对外支援输出。
富士康方面表示,借助自身在生产管理、市场协同、技术输出等方面的能力与优势,打通原材料采购、设备制造、产品生产等全产业链,从源头增加医用口罩的生产供应。相关产能预计在2月底可达到日产200万只。
雷赛智能
运动控制产品和运动控制系统,是自动化口罩生产设备的核心部件和关键组成部分。
2020年1月31日,雷赛智能营销中心员工彭城突然接到口罩生产设备厂家的发货要求,就立即与公司“防控疫情工作组”请示,经同意后,按照一级响应的要求和防控措施,连夜备好了伺服步进等产品49箱送往口罩生产设备厂。
成焊宝玛
2020年2月3日,为了解决省内口罩生产问题,保证口罩生产厂家尽快形成产能,成焊宝玛在接到四川省经信厅的要求后,马上成立了攻关队伍,研制口罩自动化生产线。此外,还参与到了口罩生产线维修维保团队中去,为口罩生产服务。
拓野机器人
2020年1月26日,拓野人就快速行动起来,组织技术攻关小组在9天内即完成了口罩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发和生产。
第一条产线投产后,拓野机器人在接下来的短短十天时间内,生产了30条口罩自动化生产线,一方面拓野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第一时间将生产线运输到口罩紧缺的省份、重点疫区以及包括几家上市公司在内的大型制造企业,另一方面在获得口罩生产许可后自主生产口罩。
目前,拓野口罩日产量已经达到了260万件。预计未来30天内,拓野自动化生产线的累计可以达到100条以上,日产能可突破1000万个口罩。
普理司
普理司仅用了3天时间,就将原有视觉检测设备改造为柔性AI视觉全自动口罩机,利用“机器人口罩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地量产口罩。2020年2月10日,普理司研发的“机器人口罩生产线”投入运营,实现量产。
普理司众智口罩机是全国首发柔性AI视觉口罩机,将大大提高口罩的生产效率,实现120片/分钟,24小时不间断生产,日产超15万片。可满足长时间运行需求,将实现强大的口罩生产能力。整个口罩的生产过程集"过程质量检测、机器人引导、定位、识别、信息采集管理和自动化生产线集成应用"于一体,搭载视觉检测设备保证每个出品都是合格的产品。
赢合科技
2020年2月4日,针对全国医疗防护用品需求告急的情况,赢合科技紧急开发生产医疗平面医用口罩全自动一体机,并与振德医疗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开发KN95口罩(M95)全自动生产线。
目前,赢合科技已初步与深圳市政府达成了第一批医用口罩生产设备的供应协议,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100台设备的交付,并优先捐赠20台设备全力驰援疫区,同时也将供应其他地方及企业。
正业科技
2020年2月8日,正业科技公开表示,基于自身自动化技术的沉淀,已迅速组织公司核心技术骨干紧急研发口罩生产设备,并快速顺利完成了N95和平面口罩全自动生产设备的开发,正准备全力组织设备生产,调动安装调试人员加急投入到设备组装和调试工作中。
南兴股份
2月9日,南兴股份与汇通自动化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利用其在通用设备的技术研发、管理及生产优势,快速提升汇通自动化的口罩生产加工设备的产能。此外,还约定一次性或分批次向汇通自动化提供口罩机100台。
南兴股份此前并无口罩机生产,双方合作类似于代工生产模式,即汇通自动化提供技术支持,南兴股份负责生产。
本文来源:高工机器人、选址960,感谢作者付出的劳动
伙伴产业研究院是服务科技创新孵化、产业研究和产业升级的高端平台,现面向社会广泛汇聚优质资源,构建伙伴六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撑。,迅速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