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首批5000只“双流造”医用N95口罩已正式面市!

  当前

  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

  对于一线医护人员来说

  防护物资尤其是医用N95口罩

  依然是“刚需”

  3月3日

  首批5000只“双流造”医用N95口罩

  正式面市!

  这意味着成都实现了

  医用N95口罩本地造的生产能力

  携手共造:“双流造”医用N95正式面世

  四川海汇药业有限公司的车间

  正在开足马力生产着

  彩虹集团的医用N95口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主营电热毯的

  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跨界”增设口罩生产线

  但却遇到了难题

  

  生产医用N95口罩所需的

  万级洁净车间短时间还难以建成

  关键时刻

  位于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经济开发区的

  四川海汇药业有限公司

  “贡献”出万级洁净车间

  “跨界”牵手协作

  最终实现医用N95口罩量产

  

  

  旷钟

  成都彩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我们提供设备、人员,相应的技术,海汇提供管理,还有后期的灭菌、解析,这是他们专业擅长的,我们通过相互学习,相互了解,共同达到最终生产出医用N95口罩的量产。”

  

  袁江

  四川海汇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作为药企,我们也要尽一份自己的社会责任,当接到了生产N95通知以后,我们把自己医疗器械的研发与生产停下来,全力保质保量生产医用N95口罩。”

  

  疫情防控“绿色通道”保驾护航

  据了解,在2月初

  成都市17家市级定点医院

  每日消耗医用N95防护口罩超过6000只

  但是,成都市本地供应量是零

  如果彩虹集团能够

  在海汇药业的万级洁净车间里

  实现N95口罩的量产

  不仅能够保障成都市市级定点医院防疫所需

  还能够为全省、全国的抗击疫情出一份力

  

  袁江说:“生产医用N95口罩,海汇药业虽然具备硬件软件条件,但是却遇上了问题,海汇药业原本是不生产口罩的,生产批文里面没有生产口罩资质。”

  了解这一情况后

  成都市双流区相关部门通过

  疫情防控“绿色通道”

  优先审批、优先办理

  给企业提供上门服务,让企业安心抓生产

  

  “当得知海汇药业要生产防疫口罩的时候,我们积极协调市场监管部门”,西航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付家毅说,“我们对企业行政审批的办理提供了高效快捷的行政服务,帮助尽快达到产能。”

  很快

  海汇药业就拿到了医疗器械注册证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并具备批量生产医用N95口罩的资质

  与此同时

  成都市11个区(市)县40多家企业

  也在政府的协调组织下

  为“双流造”N95口罩提供

  熔喷布、无纺布、密封条等零配件

  一个新的产业链被快速建立了起来

  

  四川海汇药业有限公司医疗器械事业部负责人李好雨:“因为现在医用口罩还是刚刚拿到证的一个产量爬坡的阶段,现在是日产量5000个左右,预期到下周就能达到每天1万到1万2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