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有替代品吗?感冒药退烧药能否一起吃?感染新冠吃药有顺序图?专家这样说
药品不是食品,用药不像吃菜,不能随便乱吃。
一些市民感觉自己是“小专家”,会自己弄些“小秘方”,感觉经验可靠。
如果只是单纯把体温降下来,而忽略了其他疾病,未免有些“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疫情防控措施逐步优化,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并附以《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依据发热、咽干咽痛等七种症状列出了常用药物,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布洛芬、阿司匹林都被列入参考表。
不少市民囤药以防万一,具有镇痛和退烧作用的布洛芬成了紧俏药品。那么是不是一定要用布洛芬?其他有同类药品可以替代吗?
主持人 一野
对话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
呼吸科主任?王振伟
为您解答!
01
布洛芬因为有镇痛和退烧作用,最近被很多市民青睐,有的药房出现了断货的情况,对这些市民您有什么建议?服用有什么规范?
有些药可以备些,但不至于去囤药,一下子买十几盒。对于退烧镇痛药,完全应该按照说明书服用,体温不超过38.5℃不建议服用退烧药。
有的患者正常体温37℃,量下来一看37.5℃——“我是不是发烧了?是不是应该吃点退烧药?”盲目地去吃退烧药,不足取、不应该。
02
感冒药和退烧药可以一起服用吗?
很多感冒患者会伴有发烧,会想着感冒药、退烧药是分别专门针对感冒、发烧的。但事实上,有些药物一起吃,会产生不良反应。
以布洛芬为例,服药说明中明确写明,如正在服用其它含有布洛芬或其它非甾体抗炎药,是禁止使用的;而很多的感冒药,本身就是非甾体药物,因此禁止同时服用。
03
而除了布洛芬,还有其他什么同类药品有类似作用,如果没有买到布洛芬的市民有需要,可以用这些药品代替吗?
应对发烧,疼痛的药物主要是解热镇痛类药物,这类药物有很多。除了布洛芬之外,临床上常用的一些解热镇痛抗炎的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还有尼美舒利、美林或者是吲哚美辛等。这类的药物主要就是用于退烧、阵痛、解热、缓解各类软组织的疼痛,而且也具有抗炎的一个效果,在临床上是比较常用的,尤其是针对感冒、发烧的病人。
除了西药之外,还有一些中成药也有退热作用,比如正柴胡饮、小柴胡颗粒等。
04
一些市民还囤积了连花清瘟,但不是用于感染后服用,而是提前服用希望能够预防感染,这样有用吗?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吗?
预防感染,戴口罩比服用连花清瘟有用得多。且连花清瘟是一种清热解毒的中成药,里面有通便的成分(如大黄)。如果没有症状就服用,势必会出现腹泻等反应。
而且在中医中,“脾胃是后天之本”,在没有病毒的情况下就去通脾胃,会导致正气不足,反而不利于抵抗疾病。因此,不建议将连花清瘟作为预防新冠用药。
05
有市民以前感冒发烧,有把双黄连口服液和其他药叠加使用的经验。布洛芬和连花清瘟可以同时服用吗?会出现副作用吗?
一些市民对发热的处理,仿佛自己是“小专家”,会自己弄些“小秘方”,感觉经验可靠。
青菜和萝卜、和西红柿一起吃都没问题——但是,用药不像吃菜。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一些人叠加使用药物后没问题,不代表其他人也不会有问题。比如肝功能、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盲目叠加用药,就可能产生大大小小的不良反应。
另外,多种解热镇痛药叠加使用有一个很大的副作用:容易产生消化道溃疡,甚至引起消化道出血。
但尤其值得提醒的是:很多疾病都会引起发烧,不是说发烧就一定只是感冒或者新冠,还可能合并了其他疾病。如果只是单纯把体温降下来,而忽略了其他疾病,未免有些“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06
如果核酸阳性,并出现了症状,要怎么操作?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去医院,不能居家解决?
出现症状后,先体会自己的症状重不重。以发烧为例:
如果刚刚出现发烧,在38.5℃以下,则完全不必紧张,多喝水、多休息,看体温能否降下来,胸闷、气急、喉咙痛等症状能不能缓解。
如果降不下来,可服用退烧药,观察一两天。
若是体温不降反升,这时候可以去医院。
不过,特殊人群如高龄老人、有基础病的人群、肿瘤患者、孕妇、婴幼儿等,需结合自身情况适时就医。
07
最近,“新冠吃药顺序图”在很多人的朋友圈里刷屏。不过,这些治疗方子可信吗?从第一天到第七天,用什么药,都排出来了,能不能按照这样的顺序吃药?适不适合按照这些清单,来给家里备药?
“新冠吃药顺序图”的刷屏式传播,表明市民对防疫政策的变化及新冠疫情的发展非常关心。顺序图中的药都是OTC的药,即非处方药,副作用一般较小,可自行前往药店购买,无需经医生同意。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会按顺序图所对应的证型发展。以最常见的感冒为例,分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阴虚感冒等证型,难以自己分辨清楚属于什么类型的感冒。同样地,新冠也有很多证型,需要结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用药。
08
“新冠发病7日图”也被热传的。如果真的感染了新冠,一般会相继出现哪些症状?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症状会有什么不同?
对于没有表现出症状的阳性感染者,需要多喝水、多休息,不一定需要用药。
对于轻型、普通型感染者,一开始会有一些喉咙疼、流鼻涕等症状,小部分人可能还会有嗅觉减退;慢慢地,会出现中等程度的发烧及喉咙干痛。多数患者预后较好,但一些有基础病的人群,或有老慢支、肺气肿的人群,可能在5-7天后症状会越来越严重。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同时也和疫苗接种情况有关。对于老年人而言,接种疫苗能有效降低重症的风险。
09
“新冠吃药顺序图”“新冠发病7日图”在社交平台上刷屏外,各式各样的新冠囤药清单也被疯传。这些清单里面除了连花清瘟、感冒灵颗粒等药品外,甚至出现了呼吸机、制氧机、血氧仪这类医用设备。这些,有必要储备吗?
没有必要储备。一方面,新冠患者只有达到重症,才需要用到这些设备,而新冠重症的可能性本身比较低;另一方面,相关设备的使用需要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需要医护人员来操作。
10
因此,家中需要囤药吗?如果想要提高冬季的免疫力,除了用药,在中医里面,还有什么好方法?
首先,药品不是食品,不能够随便乱吃。
家中可以备一些常备药,但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质期。因为药品都有保质期,所以没必要囤太多。
对于提高免疫力、防病来说,中医里有一个原则,叫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除了药,还可以进行一些中医传统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六字诀的锻炼,对于身体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既有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还能进行自我保健。此外,鼻翼旁边的迎香穴也可以常按按,对于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有一定作用。
实习编辑:陈晗菲
责任编辑: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