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连降!感染率几乎降为0,与阳性人员擦肩而过应该这样做!
12月5日0~24时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988例
广东2120例,北京1163例,重庆460例,四川259例,河南163例,福建122例,黑龙江106例,浙江84例,海南70例,山西55例,云南53例,陕西44例,内蒙古43例,上海41例,辽宁35例,贵州30例,江苏27例,山东26例,湖北23例,青海23例,湖南11例,吉林7例,安徽7例,新疆7例,河北4例,江西3例,天津2例
含683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
广东431例,重庆84例,浙江36例,北京29例,青海23例,福建20例,黑龙江19例,四川13例,河南6例,贵州5例,云南4例,江苏3例,安徽3例,海南3例,陕西2例,山西1例,山东1例
12月5日0~24时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报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2859例
重庆3708例,北京3503例,广东3421例,山西1569例,黑龙江1241例,陕西999例,四川882例,山东542例,上海536例,新疆533例,江苏473例,天津449例,云南441例,湖北415例,福建356例,贵州355例,青海348例,广西304例,内蒙古302例,辽宁289例,湖南279例,宁夏270例,浙江263例,吉林262例,安徽254例,河南194例,甘肃193例,河北180例,海南144例,江西98例,西藏35例,兵团21例
本土新增8连降
小坊注意到,11月24日至12月3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单日新增本土感染者总数连续10天超3万例(不含前一日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数据)。
11月28日起,单日新增感染者数、无症状感染者数连续8天下降。12月4日和5日,单日新增本土感染者总数降到3万例以下。
感染率几乎降为0!
与阳性人员擦肩而过
应该这样做
如果您与新冠阳性人员
擦肩而过
戴口罩和不戴口罩
区别到底有多大?
N95口罩佩戴
竟有这么多错误方式!
其中可能就有你戴的那种!
如何正确佩戴N95、KN95口罩
情景再现
带您一起长知识
为什么戴口罩?
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可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口罩不仅可以防止病人喷射飞沫,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
实验显示,在与阳性感染者接触时——
双方不戴口罩的感染几率达到90%;
未感染者佩戴口罩时的感染几率达到30%;
感染者佩戴口罩时的感染几率达到10%;
双方均佩戴口罩的感染几率降至1.5%;
当双方均佩戴口罩且保持2米以上距离的感染率几乎为0。
口罩怎么选?
常见的口罩有以下几种:
1、普通棉布口罩。
过滤效率最低,通过棉布层层阻隔发挥过滤作用,适用于寒冷的冬天保暖而戴。
2、一次性口罩。
无纺布为主要材质,过滤效率稍高。一次性口罩可防飞絮花粉,对于较大的颗粒、粉尘效果较好,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患者。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感冒发烧患者。其具有防喷溅功能,可以阻挡空气中飘浮的呼吸道病人的气溶胶。
3、防护口罩。
过滤效果最高,但舒适性较低。N95包括KP95、KN95和医用防护等类型。N95口罩是专业防护型口罩,质地很厚,但长期佩戴容易造成呼吸困难、因缺氧而感到头晕,对于心血管疾病等患者更要谨慎选择。
普通医用外科口罩不如N95、KN95口罩的密闭性强、防护性好。因此当我们去风险等级更高的地方,比如说医院、空气流通欠佳的地下商超、娱乐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建议佩戴防护级别更高的N95和KN95口罩。
N95口罩的错误戴法
口罩下带位置过低或未拉紧,下带未套过头,会导致口罩下部漏气。
口罩上带过低或未拉紧,会导致口罩上部漏气。
口罩上下带交叉戴反,会导致口罩侧面漏气。
口罩上下带被剪断改成耳戴,影响气密性。
口罩上下戴反。
口罩未遮住鼻子、下巴。
叠戴两个口罩。
规范佩戴N95口罩的方法
用手托住口罩,使鼻夹位于指尖,让头带自然垂下。
鼻夹朝上,用口罩托住下巴。将下口罩带(颈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耳朵以下的位置。将上口罩带(头带)拉过头顶,放在脑后较高的位置。
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顶部,用双手一边向内按压,一边向两侧移动,塑造鼻梁形状。
双手捂住口罩快速呼吸,应感觉口罩有略微鼓起或塌陷。若感觉有气体从鼻梁处泄露,应重新调整鼻夹。若感觉气体从口罩两侧泄露,进一步调整头带位置。
编辑 | 金莹莹
来源 |?新闻坊综合国家卫健委、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北京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