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支援湖北医生讲述在方舱医院工作的第一天: 护目镜雾气让工作很囧,脱防护服需消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房琳 通讯员 冯少彬
2月15日晚,三门峡市31名医护人员随河南支援湖北医疗队到达武汉。经过紧张准备,大家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河南第八批医疗队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进驻武汉江汉方舱医院。黄河三门峡医院的6名医生和许昌、漯河的14名医生一起接手方舱医院中厅的180名新冠肺炎病人的管理。黄河三门峡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石磊就在其中。身为党员的他,还是临时党支部书记(下图右二)。
今天(2月18日)上午,石磊发来了他在方舱医院工作的第一天日志:
到武汉以后,经过1天的培训,初步熟悉了方舱医院的工作流程和电子病历系统的使用,今天我与黄河医院程小宪主任在医疗组第一批入驻江汉方舱医院工作,因为经验总是需要尝试才能积累。
8:00接班,要到2:20才能下班,其间是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厕所。
我在六点多就起床,洗漱完毕,泡了一包泡面,连汤也没敢喝。也是今天,平生第一次穿上了纸尿裤,为了今天的工作,尽管我相信自己的肠胃,但在前一天就没有进食生冷,因为关键时刻纸尿裤是兜不住粑粑的,穿上纸尿裤始终感觉怪怪的,孩子已经六岁了,尽管当年给孩子换纸尿裤很熟练,可今天拿起纸尿裤,分不清前后依然让我迟疑了半天,最终还是试对了,遗憾的是直到下班也没让它发挥作用。
7:00,我们准时出发,宿舍离江汉方舱医院有半小时的车程。
到了之后,实际情况与我们想象的有点不一样,江汉方舱医院建在武汉会展中心,因为时间紧迫、无法利用建筑来作为更衣区域,只能在院子里搭了数十个帐篷作为医务人员的更衣区域,周围有各种工作人员在穿梭,也有警察在执勤。在各个帐篷里,有许许多多已经到达的医务人员在穿防护服。排队领防护物品,然后找个帐篷开始穿,里外一共是四层,最里面是内衣、外面是手术衣、再外面是防护服、最后是隔离衣,口罩、护目镜、帽子、手套,一点都不能少。
尽管在家已经培训过好多次,可穿起来,依然不是很顺利,今天没有配备高腰的靴套,我们将防护服的包装袋套在鞋上,作为鞋套。在穿的过程中,来自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院感办的乔瑞云老师一直在看着,一遍一遍地指导、一遍遍地检查,唯恐漏掉了一个环节,穿完防护服,我们再互相检查完毕后,通过通道才能进入方舱。
出现了很囧的问题,护目镜上的雾气影响着我们的视线,提前体验了一把白内障的感觉。进入以后,里边工作的同事们告诉我们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在护目镜上涂上碘伏来解决,虽然精细的东西看得不是很清,但是不影响大体的工作。交完班,我和程小宪主任负责中区的5个舱,共100个病人。
接下来开始查房,我们负责的江汉方舱医院中区建在武汉会展中心一层大厅,人很多,但秩序很好,也特别的祥和,在大厅中由挡板隔起来,一个个空间就是方舱,每个舱住着20个病人。他们的被褥也是崭新的,有24小时供应的热水,有wiff,也有专门的图书架。
虽然在方舱医院住的病人都是轻症,但也有很多病人伴随不同的基础病,一部分还是比较复杂,查房足足花费了两个半小时,仔细地询问病人的感受,询问核酸检测的情况,解答病人的问题,并把需要处理和查询结果的,都一一记录,虽然我的字写得不差,可今天记录的也只有我自己认识。接下来开始处理医嘱,因为看不清电脑,只能请武汉协和医院的老师来帮忙,协和医院的老师很好、很乐观也敬业。其间不断有病人来询问化验结果和一些其他问题,可能是第一次进舱的缘故,效率不是很高,相信以后会慢慢好起来。
下完医嘱,已经到了下午一点多,可以松一口气,仍不时有病人来询问,我们都耐心进行解答。今天武汉的气温很低,会展中心的中央空调没有开,在忙碌的时候,也有一丝的汗,当汗落时,却有一种瑟瑟的冷。因为防护服挡着耳朵,正常说话根本听不见,必须大声才能维持正常的交流,也许是话说得多的原因,嗓子总是觉得有些干痒。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2点,到了下班的时间,接班的同事却迟迟不到,想必也是像我们一样,第一次来,对于环境的不熟和穿防护服的时间显得过慢。等到他们来了之后,又仔细交代了方舱医院工作的情况,和需要交班特殊病人以及需要追踪的检查结果,然后结束今天的工作。
开始脱防护服,对于我们来说脱防护服也极为重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感染。因条件有限,在这里没有流动水洗手。脱防护服的程序,一步也不能少,只能用快速洗手消毒液来做手卫生,每脱一步就洗一次手,前后要洗10多次。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走,避免产生气溶胶,也要避免污染。
脱完防护服以后,又等了一段时间的班车,回到住的快捷酒店,已经将近5点。回去以后,把身上的衣服脱掉,用含氯消毒液泡了起来,然后冲热水澡。之后,给自己灌了两大瓶水。一会儿同事把热好的午饭端过来,放在门外,我接住饭,还没吃完,晚饭又来了,中饭、晚饭一起吃,一次吃两盒,特别特别的香甜!
我知道家里人特别希望看到我们在舱内工作的情景,但是因防护需要,舱内不能带手机,在门口让漯河的同事拍了一张,也是特别特别的不清楚,很抱歉!
附心声:
半个月前石磊因接诊疑似病人被隔离(疑似病人排除后,解除隔离),隔离期间,怕赶不上医疗队出发,写下了一首小诗——
谁能借我金错刀,飞入沔水斩虬蛟。
弹铗岂敢有长啸,食饭犹思紫阙召。
幽州台上天地远,五凤楼前笔墨消。
空将一身从戎志,流向长江作碧涛。
2月15日,石磊作为援助武汉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奔赴武汉,途中,写下了《爱,可以战胜一切》,全文如下:
我走了
我向窗外轻轻地挥手
看见亲人和同事的眼泪在流
不哭 不哭
应该高兴
因为我去了一个英雄的城市
她的名字是——武汉!
从课本里早就知道
她是九州通衢
她是辛亥首义
她有闻名的黄鹤楼
她有美丽的鹦鹉洲
这次我们不是去旅游
而是为一个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而奋斗
儿子问
你为什么要在呼吸科?
你为什么要去武汉?
因为选择了自己的征途 就要不懈奋斗
因为这是我的专业 这是我的追求
亲人问
你能不能不去
当新冠肺炎在荆楚大地肆虐
当钟南山院士不顾高龄只身前往武汉
当前线的医务人员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一直在坚守
当各地的同胞抛家舍业齐聚江城 冲锋陷阵
当海外的华侨 扫光当地的口罩寄回祖国
当寿光嵩县的菜农连夜摘完最新鲜的蔬菜 捐往武汉
当建设者以令世界瞩目的速度建成一所医院
当全国各地都在踊跃捐款
当街头村口的基层工作者 为控制疫情不舍昼夜
我又怎能不去
妻子说
答应我 一定要平安回来
此疫不比非典
有科学的防护
有科学的救治
有这么多人的支持
天堂又怎敢收留
我走了
当春暖花开
当寒流不再
当我的头发长出
当春风赶走阴霾
我会回来
到那时
在珞珈山看一眼樱花
在长江边拍一张最帅的照片
尝一口武昌鱼
睹一眼越王的宝剑
张开双臂 拥抱三镇春风
高唱凯歌 亲吻中原大地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程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