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的八大常见误区
文章转载自:神经外科葛建伟
专家简介:葛建伟,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微创内镜组组长。擅长垂体瘤的经鼻蝶内窥镜及显微镜手术治疗,颅底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综合治疗,脑动脉瘤的微创手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神经(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锁孔手术治疗,复杂脑积水的手术,前路颈椎间盘手术等高难度手术。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不过有的时候,牙疼并不是牙的问题,也可能是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素有天下第一痛之称,经常给患者带来生不如死的痛楚。三叉神经作为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许多患者却常陷入误区。今天总结了三叉神经痛的八大误区,希望能给患者有所帮助。
误区01
三叉神经痛被误以为是牙痛
早期轻度的三叉神经痛或不典型三叉神经痛,常常被误认为是牙痛、偏头痛、鼻窦炎等等口腔科及五官科疾病,有些人甚至去找牙科医生进行拔牙治疗,以为可除去病根,其实是大错特错。切记,三叉神经痛不是牙痛,牙是无辜的,千万别拔!
误区02
三叉神经痛患者不需要做手术
不少患者担心手术的风险大,其实,临床上每年通过微血管减压、球囊压迫、射频热凝等微创手段治愈三叉神经痛的案例已数以万计,治愈率达到高95%以上。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和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不仅手术疗效明显提高,而且手术风险也显著降低。
误区03
得了三叉神经痛,只吃药就行
对于比较轻的三叉神经痛,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等等药物还是非常有效果的,但随着病程进展往往症状控制越来越差。如果药物效果不好,可以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比如,射频、伽马刀、球囊压迫。但是这些方法,都是一些毁损神经的方法,复发率相对较高。
目前来说,治疗三叉神经痛最好的万法是显微血管减压术,研究发现80%以上的三叉神经痛病人是由于血管压迫造成的,那么通过手术把血管和神经分开,就完全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
患者还可以行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手术,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内镜升级版”。神经内镜具有照明充分、观察无死角等优势,可以有效减少对小脑、血管和神经的牵拉,降低术后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误区04
得了三叉神经痛,不需要做影像学检查
导致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很多,其中有一小部分是颅内肿瘤导致的,只有做了颅脑核磁共振才能得到准确诊断。很多人只要疼痛暂时被控制就不愿做进一步检查,因而常常错过治疗肿瘤的最佳时期。
误区05
三叉神经痛是不治之症
很多患者在多次治疗无效后,以为三叉神经痛是不治之症,从而对生活也悲观失望。殊不知,悲观的心情会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不仅对治疗产生不利影响,还可能使病情加重。其实,三叉神经痛的治理方法很多,绝大部分三叉神经痛患者是可以得到彻底治愈的。
误区06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很危险的
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是非常成熟的手术技术,至今已在临床应用60余年。手术只是在脑组织与颅骨之间的蛛网膜下腔内进行。因此手术的风险是相当低的,也可以采用神经内窥镜施行微血管减压手术。近年来,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不仅使手术疗效明显提高,而且进一步降低了手术的风险。
误区07
偏方能根治三叉神经痛
很多患者饱受三叉神经痛多年的折磨,正所谓病急乱投医,往往会误信一些所谓的“偏方”、“祖传秘方”,最后钱没少花,疼痛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所以,还是好好生生听医生的话,去正规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才是正道。
误区08
乱吃止痛药
很多人在三叉神经痛发作的时候难以忍受,在药箱里翻到止痛药就往嘴里塞。有些止痛药反而会激发三叉神经痛的发作,所以,即使需要用止痛药,也要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
专家介绍
葛建伟,男,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卫生部国家急救医疗小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会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专科医师会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会员,国际神经修复学会会员,上海医学会神经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肿瘤学组会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微创内镜组组长,上海市科委专家库成员,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台联会长,上海健康生活促进会副会长。曾获仁济医院“十佳青年”,发表论著20余篇,SCI收录10余篇,主编神经外科专著、参编神经外科专著各两部。拥有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主持完成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10号染色体单体性协同7号染色体拷贝数异常在胶质母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主持完成上海市教委科技创新项目一项。主持完成吴阶平医学研究基金一项。主持完成2013年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资助(脑胶质瘤的发生信号机制研究)。
擅长:垂体瘤的经鼻蝶内窥镜及显微镜手术治疗,颅底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综合治疗,脑动脉瘤的微创手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神经(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锁孔手术治疗,复杂脑积水的手术,前路颈椎间盘手术等高难度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