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胀,老是上火、牙齿痛?医生:可能是这种降压药“惹的祸”

  患者王某(化姓),因牙龈肿胀10天就诊,患者于5年前因患高血压病长期服用复方降压片。近1个月以来改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近10天开始出现牙龈肿胀,呈小球状肿大、凸起、出血,不伴疼痛,症状逐渐加重来医院就诊。

  通过检查发现患者的上下牙龈增生,覆盖大部分牙冠,龈乳头呈结节状凸起,质地坚韧,粉红色,触之出血。因患者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1月,考虑牙龈增生与服药有关,所以最终确诊为药物性牙龈增生,并为患者更换降压药。

  

  硝苯地平是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钙离子拮抗剂型降压药之一,部分患者在服用此药时会出现牙龈增生的情况。其原因可能是使牙龈成纤维细胞中钙的溢出发生改变,胶原的合成大于分解,也有报道硝苯地平以不同方式降低了胶原酶活性,或影响了胶原酶的合成,从而引起牙龈增生。

  当然,并不只是硝苯地平这一种药服用后会导致牙龈增生的情况。硝苯地平属于“钙通道阻滞剂”,除了硝苯地平,还有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服用这些药物后也可能会出现牙龈增生的情况。但是这里面,因服用硝苯地平出现牙龈增生,发病率较其他药物高。

  那是不是所有服用硝苯地平的患者都会出现牙龈增生呢?答案不是的。医生们通过研究发现:对硝苯地平的反应性不同的可能存在两类人群,即硝苯地平牙龈敏感型人群和硝苯地平牙龈耐受型人群。硝苯地平牙龈敏感型人群在服用硝苯地平以后,会出现牙龈增生;而硝苯地平牙龈耐受型人群在服用硝苯地平以后,不表现出牙龈增生。

  如果有高血压患者症状服用此药,建议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牙龈,看有没有出现增生、出血等不适。

  

  我们知道降压药有很多种,第一种是钙通道阻滞剂,也就是地平类药物。地平类药物更适合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以及周围血管出现狭窄或出现肢体血管粥样硬化,或者是高血压合并心绞痛的患者等,比较适合使用此类型的药物。

  第二种降压药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就是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普利类药物。这类降压药适合4类病人: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合并心衰、左心衰肥厚或血管重构、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肾病。

  第三种降压药是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有缬沙坦、氯沙坦等沙坦类药物。这类药物适合有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比如高血压合并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一些高血压合并有心肌梗死、糖尿病、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

  

  第四种降压药是β-受体阻滞剂,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药物。适合高血压伴劳累型心绞痛患者,既可以防治高血压,又可以治疗心绞痛。还适合青年人的高血压,以及单纯舒张压增高的高血压患者。

  第五种降压药是α-受体阻滞剂,有酚妥拉明、乌拉地尔等药物。α-受体阻滞剂的降压作用中等偏强,适合中重度高血压病 ,以及并发肾功能障碍者,与利尿剂合用效果更好。

  关于降压药的服用,老百姓其实还有很多都有疑问:哪种降压药好一点?降压药要不要长期服用?期间需不需要更换降压药?在此建议大家客观地去对待这些问题,每个人情况不一样,降压药的选择也因人而异。如果确诊了高血压,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不管是高血压还是高血压并发症,都有办法治疗的。

  如果你也有心血管疾病的困扰,可以在下方评论区写下来,或者回复下方相关症状的编号,让我这个专业的医生来给你辩证解答:

  1. 头晕。经常在突然蹲起或站起来时出现,有些是持久的,有些是短暂的。

  2. 头痛。经常出现在早上睡醒或者吃饭的时候,并且部位经常是在太阳穴和后脑勺两侧的前额上。

  3. 躁动、心悸、失眠。难以入睡或早醒,睡眠不实,梦多,易惊醒。

  4.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往往很难记住最近的事件,而过去的事件,如童年事件仍然记忆犹新。

  5. 肢体麻木。手指、脚趾或皮肤麻木,经常感到手指不灵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