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感染率几乎降为0!
如果你与新冠阳性人员擦肩而过
戴口罩和不戴口罩
区别到底有多大?
戳视频看实验
为什么要戴口罩?
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可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
实验显示:在与阳性感染者接触时,双方不戴口罩的感染几率达到90%;未感染者佩戴口罩时的感染几率达到30%;感染者佩戴口罩时的感染几率达到10%;双方均佩戴口罩的感染几率降至1.5%;当双方均佩戴口罩且保持2米以上距离,感染率几乎为0。
也许很多人还是会抱有侥幸心理
但不戴口罩的教训
实在太多了!
案例一:没戴口罩,被感染者一口痰感染
2022年3月10日,西安市报告1例确诊病例,因没有佩戴口罩,碰巧从另一名正处于发病期的感染者吐的一口痰旁经过,导致了感染。
案例二:接孩子放学未戴口罩,30多人被感染
2022年3月17日,江苏常州通报:三河口中学校门外,因一位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未戴口罩,导致病毒在一定范围内快速传播,30多人被感染。
案例三:没戴口罩短暂交集,相隔0.5米被感染
2022年3月21日,湖南长沙通报,新增1例确诊病例。根据流调发现,该确诊病例蒋某某在3月16日曾与外地来长沙确诊病例夏某某在户外公共场所有过短暂时空交集,两人均未戴口罩,两者相向而行、擦肩而过,相隔0.5米左右。
而她带好了口罩
则避免全家被感染
2022年3月17日,“健康温州”公众号报道了一个“特别”的案例:
温州鹿城疫情病例1出现症状时,并不典型。发烧37.5℃左右,偶尔有咳嗽,有点乏力。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跟平时普通感冒差不多,甚至症状还轻一些。”
3月8日,该病例感觉不适,当晚她并没有回家吃饭,而是在自己店里吃了回家。除吃饭外,全程佩戴着口罩。丈夫和孩子则在长辈家吃饭。
当她回到家已是晚上8、9点,睡觉时她也没有摘掉口罩,而且适当与丈夫和孩子保持距离。第二天,她又出现低烧,于是立即就医。“戴口罩而且及时就医,就是因为这两个动作,该病例的家人最终没有被传染”,温州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蒋贤高说。
当下
为了进一步降低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扩散风险
保障广大市民朋友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无锡市开展了“全民戴口罩”的行动倡议
那么口罩该如何选择
才能发挥保护效用呢
口罩怎么选?
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感冒发烧患者。其具有防喷溅功能,可以阻挡空气中飘浮的呼吸道病人的气溶胶。
防护口罩。过滤效果最高,但舒适性较低。N95包括KP95、KN95和医用防护等类型,质地很厚,但长期佩戴容易造成呼吸困难、因缺氧而感到头晕,对于心血管疾病等患者更要谨慎选择。
普通医用外科口罩不如N95、KN95口罩的密闭性强、防护性好。因此当我们去风险等级更高的地方,比如医院等,建议佩戴防护级别更高的N95和KN95口罩。
面对当前的疫情防控新形势
请大家科学应对,不必恐慌
跟着小编一起学习这些重要信息
做好有效充分的应对措施
编 辑 | 张路路
来源 | 多彩贵州网
视频来源 | 京视频
及时、全面、权威的
疫情防控信息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