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行程卡零时下线!张文宏最新研判:本次疫情高峰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到来!春节回家

  

  一次政策的转向总会带来大变化!

  近日,除了多种防疫相关药品被抢购一空之外,有些人甚至将黄桃罐头列入居家康复囤货清单。对此,厂商紧急发文辟谣:“黄桃罐头本身没有任何药效作用,理性囤货,不要盲目跟从。”

  “通信行程卡”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称,12月13日0时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通信行程卡”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 APP等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

  多地近日发出的通告显示,常态化便民核酸采样点采取自愿自费、单人单管,不再有混采的选项。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近期多地发文,开展“全民戴口罩”的通告,提倡“把佩戴口罩当成一种义务”。

  张文宏教授也有最新发声。据财新网报道,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下称“疫情”)的高峰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到来,要整体度过这次疫情,可能需要3-6个月时间。他还建议,老人这一个月不要去跳广场舞、搓麻将,子女看望老人要戴N95口罩。

  临近春节、春运,不少群众返乡过年。在人群密集的路途中、走亲访友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12月9日,钟南山院士建议准备回家的人要加强疫苗接种,就算得了新冠也不会很重。

  01

  黄桃罐头火了!医生:不能治新冠

  这两天,除了多种防疫相关药品卖断货,还有一种食品——黄桃罐头竟然也随之卖断货。据了解,感冒发烧吃黄桃罐头是一种北方地区的“偏方”。加之冬季的北方难吃到新鲜水果,会更倾向选择罐头产品,所以这种“生病喂罐桃”的现象在北方更加常见。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目前某些电商平台的黄桃罐头暂时缺货,但还有不少网络店铺可以买到。

  此前12月9日,罐头品牌林家铺子就发文辟谣:“黄桃罐头本身没有任何药效作用,理性囤货,不要盲目跟从。”此外,林家铺子还表示,“目前货源充足,不必惊恐,也不必疯抢。”

  对于人们感冒时想吃黄桃罐头,林家铺子认为,“在身体不舒服时,人们对油腻食品没有胃口,黄桃罐头鲜甜有味,能够缓解不舒服状态,甜品也能够让人心情愉悦。”

  也有网友称,“小时候生病发烧了,吃点黄桃罐头感觉挺舒服,比较开胃,从来也没觉得它真能治病。”许多来自东北的网友调侃,这勾起了东北人对黄桃罐头的情怀,“黄桃罐头安慰了每一个东北孩子。”

  红星资本局以患者的身份咨询宁波市第二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魏斌,从医学的角度看,他表示,目前没有任何医学依据能证明黄桃罐头能治疗新冠疫情、感冒,或者其他任何疾病。它只是一种食品,不是药物,不能治疗新冠。“如果出现了鼻塞、咽痛等症状,可以食用黄桃罐头,黄桃罐头不能用于治疗新冠症状,也不会加重病情。”

  02

  行程卡13日零时下线

  12月12日凌晨0点,通信行程卡官方公众号发布《关于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的公告》,其中显示,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有关要求,12月13日0时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通信行程卡”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 APP等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

  

  03

  多地宣布:取消混采

  多地近日发出的通告显示,常态化便民核酸采样点采取自愿自费、单人单管,不再有混采的选项。部分医院解释称,因混采标本出现阳性时,会导致混采管中所有人员不能及时准确出具检测结果,“追阳”将给市民带来不便和困扰。

  例如,12月10日,福建漳州高新区疫情工作指挥部发出通告称,从12月10日起,非必要不核酸。如需要进行核酸检测,采取自愿自费,单人单管。单人单检每人次16元。

  漳州市云霄县12月9日起,常态化便民核酸采样点采取自愿自费,单人单检每人次16元的收费标准。

  广东东莞的桥头镇、东坑镇也在近日调整了便民核酸点服务内容,明确愿检尽检人群检测方式为单人单检、自愿自费。其中,12月10日起,桥头镇愿检尽检人员倡导单人单管,自愿自费,费用为不高于13.5元/人;东坑镇单人单检,自愿自费,费用为12.5元/人份。

  东莞市凤岗镇也明确,愿检尽检人群为单人单检,自愿自费,费用为13.5元/人份。

  河南洛宁县人民医院称,核酸检测不再进行混采,只提供核酸单采服务,按国家规定标准收费16元/人次。

  江苏沛县人民医院称,接徐州全市核酸检测常驻专班通知,自12月7日起,院外社会面核酸检测更改为单人单管采集,收费标准为每人次16元。

  广东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中心卫生院从2022年12月11日起,我院核酸采样点取消混采,统一采用单人单管采样。

  江苏沭阳南关医院12月10日起“愿检尽检”核酸采样点停止混采,采用“单人单管采集”。

  04

  “全民戴口罩!”多地发布重要通告

  在浙江省内,绍兴、桐乡、嘉兴平湖和海盐12月9日、10日相继发布重要提醒,号召开展“全民科学戴口罩,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行动。

  11日,浙江省内的缙云县、磐安县、兰溪市、天台县也相继发布了关于开展“全民戴口罩”行动的通知或者倡议书。

  不只是浙江省,湖北黄石市、安徽无为市、贵州遵义市也在近日发布了对开展“全民戴口罩”行动的号召。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规定,充分发挥互联网、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和广播、电视、报纸、宣传品等传统媒体作用,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倡导公众遵守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公筷制、“一米线”、咳嗽礼仪、清洁消毒等良好卫生习惯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自觉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疫情期间减少聚集、聚餐和聚会,配合做好风险排查、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保持自我健康管理意识,提高身体免疫力,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和策略措施培训,消除恐慌心理,科学精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提到,乘电梯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应佩戴口罩;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就医时,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口罩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05

  张文宏:本次疫情的高峰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到来

  据财新网报道,张文宏表示,本次疫情的高峰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到来,要整体度过这次疫情,可能需要3-6个月时间。医护人员要做好在此期间感染一次奥密克戎的准备,但我们需要做的是大家不要同时感染,而是有节奏地慢慢感染,并把所有脆弱人群保护好,让他们也不要同时感染,以防止我们的医疗资源出现巨大的挤兑。

  张文宏说,今天应对疫情,跟武汉时期和上海保卫战时期已经完全不同。换句话说,今天你不在医院感染,那下次你在外面吃饭的时候也会被感染,在吃饭的时候不感染,回家的时候可能也会被家人感染。现在常规的核酸检测已经不做了,这种情况下感染的速度会非常快,所以,现在社区感染的可能性会更大。“我们现在就是希望医院的感染比社区会慢很多,如果不注意院感,那么就会在社区感染的基础上,再叠加医院内的传播,那么传播就会很快。”

  据界面新闻抖音号,张文宏还建议,子女去看老人也要戴N95口罩,退休老人这几个星期别去跳广场舞、搓麻将,这个月是比较辛苦的一个月,对老人的保护相当关键。

  06

  2023年春节还就地过年吗?钟南山回应

  临近春节、春运,不少群众返乡过年。在人群密集的路途中、走亲访友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12月9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受新华社采访表示,当务之急是加速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他说,我国已有大量人群接种了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是防疫新阶段最好的保护办法。

  “2023年春节还采用就地过年办法的可能性很小,但仍然要加强准备工作。我建议准备回家的人要加强疫苗接种,就算得了新冠也不会很重。”钟南山说。

  “打了加强针以后,一般两周就起效了。这样对春节春运期间百姓回家大量人群迁移时,防止大规模传播有很大的好处。在全国加强疫苗接种刻不容缓。”钟南山建议,特别是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接种了疫苗更让人放心。“如果已经接种了两针灭活疫苗,需要再加上另外一针作为加强。”

  07

  钟南山最新判断:预计明年上半年可恢复!

  据南方日报,12月9日,钟南山与团队两名成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黎毅敏、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杨子峰教授在广州接受记者采访。

  在采访中,钟南山回答了病毒致病力与演化趋势、疫苗接种安全性与有效性、新冠后遗症、感染峰值何时到来等热点话题。

  钟南山表示,当前预防重心要从预防感染转到预防重症,加强新冠疫苗接种是下一步关键。根据团队模型测算,预计广州第一波感染峰值可能会在明年一月中上旬到二月中期到来,三月份中上旬进入平稳阶段,乐观估计在明年上半年可恢复到疫情前的生活状态。

  以下是钟南山及团队专家在接受采访时给出的九个判断。

  感染后99%不是重症

  钟南山表示,回顾新冠疫情三年,在奥密克戎毒株出现前,我国累计感染新冠人数在10万人左右,病死率(死亡/确诊人数)为4.65%。奥密克戎进入中国后,特别是9月份以来,通过对广州、成都等大城市的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目前重症率不到1%,病死率不到0.1%,从这一点说明,奥密克戎的致病力明显下降。

  “感染奥密克戎后,99%都不是重症。”钟南山说,大多数能在5-7天内好转,“不要觉得得了新冠就很害怕,更不应该歧视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不是疾病

  究竟无症状属不属于疾病?钟南山认为,“从医学的角度来看,突发性急性传染病,假如没有症状的话,应该说是不算病。”此外他认为,未来,可能会将新冠病毒感染定义为一种新冠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进化毒力趋弱的概率大

  钟南山说,自己曾与病原学专家谈论,他们认为新冠病毒未来的进化趋势,毒力大概率会减弱,“没有人说一定会减弱,但我们要遵循最普遍规律去思考问题和决策。”他补充,以目前在新加坡流行的XBB.1亚型变异毒株为例,它的传染力更强,但致病力更弱,死亡率是普通季节性流感的62%。

  奥密克戎极少造成肺炎,重症也不等于危及生命

  黎毅敏表示,本轮广州疫情中,真正由新冠病毒引致的重症病人比例并不多,而且主要表现在基础病加重,目前由奥密克戎感染造成肺炎非常罕见。

  黎毅敏说,新冠肺炎重症病例是指感染者需要吸氧,或者是需要加强观察,跟普通人理解的“病重了”甚至是“病危了”不是一样的概念,“重症及危重症,可能会危及生命,但我们会积极采取措施,降低患者由普通型或重症向危重症转化的风险。”

  国产疫苗预防重症效果与进口疫苗无差别

  钟南山说,除了做过器官移植手术,患有严重风湿病、心力衰竭、肿瘤等疾病外,即使是患有基础疾病在稳定期的老年人都可以接种疫苗。

  钟南山认为,相比于进口疫苗,国产疫苗虽然预防感染效果稍差一些,但副作用更小,安全性更好,而且研究表明,在接种三剂疫苗后,不管是从实验室指标还是真实世界的数据,预防重症的效果都差不多。“对于老年人来说,最关键的是不要得重症。接种疫苗,特别是接种了全程疫苗(包括接种加强针),对老年人预防重症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后遗症更多是一种主观感受

  钟南山说,医学上对于后遗症有严格的定义,指的是疾病造成的损害终身存在。比如脊髓灰质炎,即使好了也会有小儿麻痹症,现在一些所谓新冠后遗症更是一种主观感受,比如全身疲劳和脑雾等,主要是因为精神心理影响导致的。他指出,“我们不能叫它后遗症,目前还没看到新冠肺炎特别明显的对器官引起长期功能不全的案例。”

  预计明年上半年能恢复到疫情前生活状态

  钟南山团队成员杨子峰表示,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特点以及我国疫苗接种现状,并参考香港地区与日本等地的情况综合研判,广州感染峰值可能会在明年1月中上旬到2月中期到来,“随着我们采取一系列非药物干预等压峰措施,预计在3月中上旬会进入一个平稳阶段。”

  “刚刚有人问我,什么时候能恢复到2019年以前的状态?我的看法是在明年上半年,3月份后,我不敢保证,但看趋势应该是差不多这个时候。”钟南山说。

  不相信会发生大规模死亡病例

  此前有人以香港疫情的死亡率推算全国或有几十万人死亡,钟南山认为这一假设不恰当,“不相信会出现这种情况”。

  钟南山分析,今年香港疫情暴发时,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疫苗接种率不超过20%,但现在内地的疫苗接种情况比香港5月前好多了。截至12月8日,60岁以上老人的加强针接种率已经到了68.86%,“虽然还不够,但比香港当时好很多。”

  重复感染在一段时间内大概率不会发生

  钟南山院士及合作团队对2021年广州医科大学收治的158例感染了德尔塔毒株的本土感染者及679例境外输入感染者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复阳的新冠感染者没有传染风险,临床症状也没有加重,无需接受住院治疗。

  钟南山介绍,卡塔尔的研究显示,感染了奥密克戎后,不管有无症状,有78%的人在相当长时间内都不会重复感染奥密克戎。同时,丹麦开展的一份样本量为数万人的研究表明,只要得过一次奥密克戎,98%的人就能避免第二次奥密克戎的感染。“从这个意义来说,得了奥密克戎相当于是接种了一个疫苗。”钟南山强调,“当然,这不是鼓励大家去感染奥密克戎。”

  来源 | 综合自新华社、南方日报/南方+、澎湃新闻、健康日报、红星资本局、第一财经 封面 | 通信行程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