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烧抽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儿发烧抽搐在医学上称为“高热惊厥”,这主要由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如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兴奋容易扩散而引起抽搐。一般来说,6个月至4岁的婴幼儿,尤其是经常感冒发烧的宝宝,更容易出现高温惊厥。
抽搐的时候,多数发生于宝宝高热时,比如体温在39℃-40℃,持续时间比较短,约2-3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抽搐停止后,患儿也随之清醒。临床上将小儿发烧抽搐(高热惊厥)分为简单型高热惊厥和复杂型高热惊厥。其中简单型高热惊厥多见于出生后6个月至3岁体质较好的孩子,抽搐发作为全身性,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0分钟,一日内仅发作一次。
幼儿如果是高烧,容易出现惊厥抽搐,由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高烧可以引起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导致全身肌肉收缩、痉挛,也可以引起神志不清等症状。惊厥抽搐常发生在四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烧39到40可以引起。需要及时治疗,可以用氯丙嗪、异丙嗪等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病,一般是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可以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
发热伴有抽搐,考虑为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其发病率较高,占儿童期惊厥原因的30%,是发生于颅外感染性疾病发热过程中的惊厥发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好发于年龄为6个月到3岁,6月以下或者6岁以上极少发生。
第二、惊厥常在体温突然升高时发作,体温多在39-40℃以上,体温越高,惊厥的几率越大。
第三、70%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初期,其余的发生在呼吸道感染或者出疹性疾病中。
第四、全身性抽搐伴有意识障碍,但惊厥停止后意识恢复,发作后无异常的神经系统体征,脑脊液检查除压力升高外无其他不适,预后多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