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伏还将继续 专家教你如何自强不“吸”
这两天浙小编一出门都会不自觉地擦眼镜,擦啊擦啊,因为周边一片灰蒙蒙的,还以为眼镜糊了……
1月3日8时35分,衢州市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目前衢州已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天气,部分地区PM2.5浓度已达150微克每立方米,由于扩散条件不佳,预计未来霾天气还将持续,请注意防范。
15时,衢州市环境空气质量AQI指数平均为191,首要污染物为PM2.5,已达中度污染天气。市环保局与市气象局联合发布大气重污染蓝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衢州市仍将有中度污染天气,请注意防范。
看来十面霾伏还将继续,各位亲们又该如何自强不“吸”呢?
衢州检验检疫局的专家就使出了看门本领,三分钟教会您挑选防霾口罩。
雾霾来袭,各大商超也纷纷卖起了“防PM2.5”的防霾专用口罩。面对花样繁多的口罩,您真的知道该怎么挑选吗?
N95口罩防霾效果最理想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防霾口罩”主要有四类:
纱布口罩:能滤除大部分粉尘和病菌,但对PM2.5几乎没有防护作用。
活性炭口罩:添加了具有吸附作用的活性炭层,但它只对隔绝异味起作用,防霾效果欠佳。
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一般为无纺布材质,具有防飞沫、吸湿等作用,但过滤颗粒物效果并不理想。
N95型口罩: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9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N”的意思是不适合油性的颗粒;“95”是指在NIOSH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过滤效率达到95%。N95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只要符合N95标准,并且通过NIOSH审查的产品就可以称为“N95型口罩”。
居民可根据每日发布的空气质量指数选择,若空气质量较好,选择普通口罩即可;若空气质量较差、PM2.5指数较高,防雾霾最好选择如N95口罩等专业的防PM2.5口罩。
看清标识不买假冒劣质产品
2016年11月1日起式实施的《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国家标准,其中对细颗粒物PM2.5的防护效果和佩戴的安全性能作了明确规定,是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
根据《规范》,口罩的防护级别由高到低分为四级:A级、B级、C级、D级,对应的防护效果分别不低于90%、85%、75%、65%;各级适用的空气质量指数类别分别为:严重污染(PM2.5浓度>500微克/立方米)、严重及以下污染(PM2.5浓度≤350微克/立方米)、重度及以下污染(PM2.5浓度≤250微克/立方米)、中度及以下污染(PM2.5浓度≤150微克/立方米)。
日常防护型口罩每个包装单元应有检验合格证,明显部位应附有清晰可辨识的标识,标识应包含以下内容:制造商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主要原材料、执行标准编号、产品防护效果级别、产品规格、使用说明、生产日期和推荐使用时间及储存期。
选购口罩还应选择正规的销售渠道,不要因为贪小便宜或是追赶潮流就盲目在网上或朋友圈随意购买,以免花冤枉钱。同时还应做到“四不要”:一是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及卫生许可证编号或无包装的口罩;二是不要购买包装上全是外文、无中文标识的口罩;三是不要购买实际产品层数少于包装上标明层数的口罩;四是不要购买以次充好,在纱布中夹有杂质面料的口罩。
值得注意的是,《规范》里的标准并不适用于儿童用口罩。“儿童身体特征差异性较大,处于呼吸系统发育阶段,一旦使用不当,会对儿童的呼吸系统产生永久性的损伤。”口罩防护效果越高,相对的呼吸阻力就越高,因此不建议长期、超等级佩戴口罩。
雾霾天,老人、孕妇、婴幼儿以及患有呼吸道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基础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外出,不要在公共场所滞留时间过长;饮食宜清淡,多吃绿豆、海带、胡萝卜等能清理身体污染的食物;适当多饮水,多吃新鲜蔬果,起到排毒、润肺、除燥等作用。
148343084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