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4类人不易感染新冠病毒,其中是否包括您呢?
我们已经与疫情共存三年,相信大家也已经适应了疫情时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疫情让不少地区经济受到重创,各行各业的发展更深受影响。当然不仅仅是社会生活受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更是直接受到威胁。
三年疫情中不少人都悉数“中招”,但还有大部分人免遭病毒的侵害。是新冠疫苗起了作用?还是自身抵抗力好?到底为什么有些人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呢?防疫新10条发布之后大家越来越惧怕感染,据了解有四类人不易感染新冠病毒?具体是哪四类?是否包括你呢?
一、 防护意识强的人
从新冠疫情开始各界就一直强调疫情防控,不仅仅是社会层面的防控,更重要的还是个人防护。我们每个人都应增强防护意识,避免病毒侵袭。
在个人防护中首先要坚持佩戴口罩,并且最好是医用一次性口罩和N95口罩;其次是要勤洗手、勤消毒,比如平时我们外出回来可以对外套、鞋底、所提物品进行消毒,同时我们也可以随身携带一些防护物品(一次性手套、消毒湿巾等)做到防患于未然。总之,多管齐下才能够更好地阻挡病毒。
国家相关部门在疫情防控上已经做了很多努力,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个身穿防护服的背影穿梭在楼宇之间为居民做核酸、高速路口坚持站岗的工作人员们在寒风中等待着一个个归家的人......但是疫情防护从来都不是国家的事,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坚持的事。
只有人人负责,整个社会的防疫效率才能提高,病毒被消灭也是迟早的事情。往往防护意识强、责任心强的人最不容易被感染,他们不仅坚持做到自我防护,更是积极配合当地防疫工作。所以在此也希望大家能够增强防护意识,切实履行防护规定,做疫情时代的合格公民。
二、 不经常出门的人
我们都知道新冠病毒的传播力很强,疫情初期短时间内就造成了全国范围内大面积的疫情爆发。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很多,比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下水管道等。面对如此狡猾的病毒,防疫初期“封控”成了最主要的防疫措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很多居民朋友都被封控在家。
这样的措施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从而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将病毒扼杀在“摇篮”中。所以往往不经常出门的人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通过近几年的疫情数据以及疫情报道我们可以得知,往往同一区域内的最初感染者大多都是那些从外地归家或者是活动范围较广的人。活动范围大就意味着机会接触的人更多,但我们并不能确定所接触的人是否到过其他地区、是否接触过病毒,因此疫情随之爆发。
所以在疫情紧张的阶段很多人都选择减少外出频率、避免自己和他人过多接触,以此降低感染风险。如今正值“放开”阶段,大家也可以采取减少出门甚至少出门,错过高发期避免“中招”。
三、 免疫力强的人
人体免疫系统可以帮助大家抵御病毒侵袭,所以免疫力越强的人就越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通常情况下爱运动的人免疫力更强,并且专家也明确表示“适当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可见在后疫情时代多运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疫情三年中相信大家对“密接者”这个词语都不陌生,所谓“密接者”也就是阳性确诊病例或者无症状感染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但是大家也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密切接触者都会最终感染新冠病毒。这是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所以感染的几率也不相同。往往身体素质差、免疫力低的人感染率越高,免疫力强、身体素质高的人感染率就越低。
所以在这里也建议大家在今后可以多进行体育锻炼,女性朋友可以做瑜伽、慢跑、健身等,男性朋友也可以打太极、登山等。总之找到适合自己的且自己喜欢的运动多加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自己抵抗新冠病毒的能力。
四、 生活习惯好的人
都说病从口入,三年内多次疫情的爆发也确实和食物有关,尤其是一些进口食品和冷冻食品更加容易携带新冠病毒,所以我们也要更加注意日常饮食。
平时在吃饭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做到“餐前洗手”,避免手上携带的病毒和细菌被“送入口中”。另外我们在食用水果或者零食的时候要记得提前消毒,切忌用手直接接触食品,否则很容易沾染上细菌或者病毒进而变成“小阳人”。
最后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喜欢熬夜,但是专家表示“熬夜会伤害人体免疫系统,降低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做到早睡早起、健康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提升自身免疫力、抵御新冠病毒。
结语
以上四类人群最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今后我们在抵御病毒方面,要么采用物理隔离的方式切断病毒传播渠道,减少外出频率;要么就从自身做起,增强自身免疫力。如此一来我们不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提高了身体素质,更避免了病毒的侵扰。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希望大家都可以积极应对疫情,保持良好心态,相信未来疫情一定能够被我们战胜。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