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奥密克戎,免疫力是“特效药”,如何提升免疫力,医生讲解
李女士把自己上小学的女儿送到学校,便和往常一样到公司上班,当她正在埋头处理公司的任务时,她接到了家里的电话。
她的女儿,被确诊为新冠疫情感染者,毒株为最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
这可把女子吓了一跳,乱了心神。
这个“奥密克戎变异株”究竟什么来历?它严重吗?会致死吗?家长们别担心,解释来了!
“奥密克戎”其实是Omicron的音译,它被世卫组织命名为第五种“关切变异株”,它是从新冠原始毒株经过代代演化过来的,但比起原始毒株来说,其致病力和毒力已大大削弱。
它最初不起源于南非,但它在短时间内,就让南非一学校的学生集体感染,最终演变成为南非周边包括南非本身大规模爆发疫情。
自2021年末,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美国、丹麦……以及中国的21个省共波及71个市。
目前,世界各国都开始限制、严格把关出入南非的旅客。
“奥密克戎变异株”毒性没有原始株强,但据数据研究表明,它在支气管中的分裂速度、繁殖速度是新冠疫情原始株的70倍!
这也就是为什么“奥密克戎”传播速度如此之快、爆发范围之广的原因。
但,据研究,“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明显低于新冠原始株,细胞的复制效率是原始株的十分之一倍。
此外,从小白鼠实验的结果上看,只需要20到25之间的原始株感染剂量才可致死,而奥密克戎变异株只需要至少2000的感染剂量才能使小白鼠致死。
同时,奥密克戎变异株进入肺部的感染能力弱于原始株,而肺部感染才是新冠疫情病毒致人死亡的关键,这也就说,奥密克戎的致死性并没有那么强。
据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辉所言,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感染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无症状或者轻症状,真正死亡人数只有几例。
而且,这些死亡的人,是有基础病的。
也是就说,并不是奥密克戎变异株在这几个人表现为致死性强,而是奥密克戎变异株加重了这些基础病,进而导致死亡。
从目前感染患者的比例来说,感染对象多为中小学生和老年人,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奥密克戎变异株最初的感染对象为艾滋病患者,从艾滋病患者的“单一爆发”再发展成为大规模爆发。
这是因为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有缺陷,无法对入侵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进行抵抗,给了奥密克戎变异株可乘之机。
由此可见,与其说中小学生和老年人为易感人群,倒不如说,免疫力低弱的人为易感人群。
那么,我们如何预防感染呢?
第一件法宝:提高免疫力。
这是直切奥密克戎变异株要害的一件法宝,从上述分析来看,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在免疫功能较为低下的人群中感染,因此,提高免疫力是重中之重。
那我们如何提高免疫力呢?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疫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可产生恐慌、害怕等情绪,如果面临隔离、静默管理,也不要过度焦急、焦躁。
更不要因为疫情长期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甚至出现脱发、忧郁等症状。
保持良好情绪对免疫力的提高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当我们心情焦虑、难过、烦躁时,我们可以通过养一些动植物、听听音乐、阅读书籍,和家人倾诉或者一些娱乐活动来调节。
其次,保持适量的锻炼。适度的锻炼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阵代谢,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钟南山先生也曾经向媒体透露过,自己小时候体弱多病,为了提高体质。经常跑步,锻炼身体,最后还拿了个跑步比赛第一名,完全看不出来他以前体弱多病。
我们可以每周跑3至5次步,每次大约20至30分钟,或者骑自行车、打打球之类。
如果需要居家且没有跑步机的话,也可以找一些体操、健美操跟跳,或者做俯卧撑、平板支撑等一些有氧运动,来达到锻炼的效果,不过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做到量力而行。
最后,保持良好作息,健康饮食。
当代年轻人,都有熬夜的习惯。这其实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因为夜间正是身体器官工作的时间,只有我们保持良好的睡眠,器官才能更好地在夜间为我们清理身体的垃圾。
一般晚上10到11点为最适宜入眠时间,第二天自然醒为最佳。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健康饮食。具体表现为一日三餐按时吃,早上讲究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少吃。
同时,吃的食物应该讲究营养均衡,荤素搭配。不可追求无肉不欢,也不可不沾荤腥,
更不可单吃一种食物,造成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不均衡。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少盐、少油、忌辛辣。
第二件法宝:注射疫苗。
除了提高免疫力之外,注射疫苗也是一个好办法。
2022年4月,中国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基于天津430例奥密克戎阳性感染者临床数据的回顾性研究。
用科学证明了接种3剂灭活疫苗后,奥密克戎感染者疾病严重程度得到了显著的降低。
此外,该研究团队通过真病毒中和实验证明了灭活疫苗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持续有效性。
与此同时,据医院的病例患者数据显示,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老年人中,打过疫苗的群体奥密克戎变异株活性更弱,痊愈率更高。
所以,注射疫苗是一件有必要进行的事情,切不可抱着怀疑、排斥的心理,对疫苗全面否定。
最后一件法宝:少去危险的场所。
这里的危险场所不是指危房、工地等,而是指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及垃圾场、公共卫生间,尤其是医院。
由于人群太过密集,我们容易与陌生人产生接触,但我们无法判断与我们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或者在旁边高谈论阔的人是否为阳性感染者,或者密接者。
如果实在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我们就应当做好防护措施,以减弱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
比如出门时佩戴好口罩,绝不在汽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公众场所摘下口罩,回家时则要及时进行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
又比如,避免与他人的直接接触。最好与他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尽量避开肢体接触。
而垃圾场、公共卫生间等地方,一方面会有别人丢弃的、已经使用过的口罩,存在一定的病毒感染隐患,同时这些地方比较潮湿、脏乱差,卫生条件不好,存在着很多其他细菌等。
所以我们要尽量少去、减少在这些场所的逗留时间。
如果去了这些场所,不放心自己是否被感染,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特征进行判断。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感染症状延续了新冠病毒原始株的三大传统:发高烧、出现长期的持续的咳嗽、以及出现一定嗅觉、味觉改变或消失。
由于奥密克戎感染者多为无症状或者轻症状者,除了以上三种情况作为判断依据,近期出现了新的五个症状作为奥密克戎感染标准。
这五个症状分别为:喉咙沙哑、干咳、极度疲倦、轻度肌肉酸痛和盗汗。
当然,如果实在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新冠,我们可以通过做核酸、或者抗原的方式进行检验。
这场疫情防卫战,从19年开始进行,如今已经过去了3年,新冠病毒的威力在日益消退,这中途疫情反复,但显而易见的是,胜利的曙光即将到来。
有人说,现在的新冠,就好比是季节性流感,并不严重,从而放松了对疫情的防护。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新冠病毒株确实在一代一代减弱,但确实还存在着其他隐患。
因此,在真正的胜利到来之前,我们决不能放松对疫情的防护。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该戴口罩还是要戴口罩,该避免人群密集还是要避免人群密集,积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彻底地战胜新冠病毒,拿到最后属于我们的胜利。
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新冠,我们绝不可放松大意,一不小心就中了招。
参考文献:
《新冠病毒超级突变株:奥密克戎》(科学. 2022,74(01) 王萍1郭陈君2刘冀珑2 )
《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的最新研究进展》(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2,28(07) 高春1冯富娟1江晶晶2姚晓文2)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