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抗疫利器”

  当前,药物和器械供应成为市民关注的话题。记者从12月12日召开的第137次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会商会上获悉,我市正多方组织货源,确保重要医疗物资储备足、供得上。当前,合肥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抗原检测试剂、无创呼吸机、N95口罩等医疗物资。这些“抗疫利器”,不仅助力合肥守护千万市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销往外地,为各地疫情防控贡献合肥力量。

  抗原检测试剂

  日产量约300万人份

  病毒检测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一环。病毒检测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着隔离、诊断、救治等一系列工作的效率。目前,全市每天可生产抗原检测试剂300万人份。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必欧瀚生物技术(合肥)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操作简单,可满足在专业医疗机构及家庭自测等多种场景下使用。使用者可自行按照说明书采集前鼻拭子进行检测,且在15分钟内可出检测结果,检测卡自带二维码扫码上传功能,具有便捷、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及可溯源等优点。

  11月18日,这一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成为安徽省首个获批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

  重组新冠疫苗

  同源加强临床研究有新进展

  接种疫苗,为自己加道“健康防线”。面对春节临近、人员流动量激增的情况,加强免疫接种依然是很有效的保护办法。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智飞龙科马是一家集生物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生产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CHO细胞)(以下简称“重组新冠疫苗”)是首个获批的国产重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也是国际上第一个获批临床使用的新冠病毒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

  日前,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疫苗同源加强(第4针接种)临床研究项目获得初步研究结果。据企业官网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已完成智飞龙科马三针重组新冠疫苗基础免疫人群间隔6个月或12个月进行一针加强免疫后,针对包括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内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水平显著提升,且安全性良好。

  N95口罩

  满负荷生产全力保障供应

  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有数据表明,在新冠阳性人员和未感染者都佩戴口罩的情况下,发生感染的风险能从都不戴口罩的90%降至1.5%;如果双方都佩戴口罩且能保持2米以上的安全距离,飞沫传播风险能降低至零。

  当前防疫形势下,口罩需求激增。

  在安徽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医用口罩制作无菌车间里,多条生产线和工人们都在忙碌,医用防护N95和外科单片正满负荷生产。“我们拥有千级洁净厂房近40000平方米(含灭菌室),专业从事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等产品的生产。”安徽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云介绍,企业正调试设备,计划扩大N95口罩日产能。

  在位于瑶海区的尚荣大健康产业园,安徽盒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已增派驻厂留守员工,开足马力保障多个规格的口罩稳产保供。企业董事长黄玉浩说,他们正24小时加班加点生产,预计一周内可以实现产能翻倍。盒子健康是安徽省医疗物资重点储备单位,所生产的新冠灭活口罩已入选合肥市科技抗疫清单。

  无创呼吸机

  产能已达到每天100台

  呼吸机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防疫物资。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安徽双熙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是安徽省唯一一家从事无创呼吸机研发、生产的企业。

  “我们的呼吸机增加肺通气量,不会对身体造成创伤,使用一个面罩,经口鼻进行通气,对患者起到的是一个呼吸辅助作用。”安徽双熙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徐义权介绍,他们的呼吸机具有全面监测与报警功能。呼吸机有5种报警设置,保证通气安全性;有6种监测参数,实时屏幕监测显示。

  目前,双熙医疗呼吸机产能已达到每天100台。

  医疗物资储备

  合肥将紧急采购超亿元物资

  疫情防控,科技是锐利武器。

  作为一座“科里科气”的城市,合肥锻造的科技利器远不止如此。

  当前,生产企业纷纷开足马力,满足疫情防控需求。

  合肥在防疫药物和器械方面储备如何呢?

  “对于大家近期关心的N95口罩、连花清瘟胶囊等,市里储备物资均有涉及。”市经信局医药产业处负责人介绍,市县两级也在有序准备健康包,免费赠送给居家治疗的无症状及轻症感染者。

  “近期,合肥还将紧急采购、储备超亿元医疗物资,涉及近40种药品和多种防护设备。”该负责人表示。(华新红 谢芸 葛清政 许露瑶)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