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取消国产KN95的认证,真的是因为口罩质量差?
最近的国际疫情在国内有两种情绪,一种是忧国忧民忧世界,更多是优越性袭上心头,笑看外邦每日数据暴增。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KN95和N95两个标准在各自国家指导意见的分别,这两天又有人看到来留言,无不是结合美国FDA突然取消对中国KN95口罩的认证后,产生的疑问。
说实话,国标KN95,基本是翻版美国的N95标准。但美国CDC有严格指导,告诉你什么符合N95,什么不符合。而且在官网页面设计了非常直观的文章指引,让来访者可以通过几个点击就找到官方信源。
我们的KN95认证,对于终端消费者,想要验证自己手里的产品是不是合规,在网站上要复杂得多,甚至需要一点专业知识,才能找到自己的信息。
虽然美国人迷恋小政府,相信个体力量,主张自己照顾自己,但是服务对象很明确,网页设置有明确的”爸爸“指向。这一点,家长式的国内电子政务,随便打开一家的首页,你就知道它爸爸到底是谁。
从国内口罩供不应求,到国外口罩供不应求,我们经历了两个月的时间。现在,几乎所有在药监局有备案号的企业,产能均有政府包底,可以放开生产,只是不能卖高价。
国内对口罩的需求,日趋稳定,之前大量转产口罩的厂家,都把目光瞄准了海外市场。据说脑筋活泛的厂子,早就是白天给国家产,晚上给自己产。有小道消息,某地口罩厂,短短一个月就赚了6个亿。即使是当下,日进10万也不是白日做梦。
风起云涌之下,本来生产门槛就不高的口罩,只要稍微有点门路的,就想要捞一杯羹。产品鱼龙混杂的情况,一定有。复工复产要赚钱的商家,肯定比工商质检勤快多了。现在的疫情管控,让本来可能就不严格的到场巡视,产品抽检,更是有漏洞可钻。
所以,现在在市面上能买到的靠谱产品,依然有品牌认证的N95为佳。灭菌的一次性医疗口罩,消毒要7天,静止要7天,一批产品做好要14天之后才能出货,没人愿意干。
我们现在能在市面上,用各种手段,领的,发的,积分换的,质量普遍没有之前的好,很多也没有经过灭菌处理。
萝卜快了不洗泥,虽然不爽,但确实是国情。
简述一下美国N95认证,以及欧盟的CE认证。
美国FDA为紧急医疗物资开辟了应急使用授权(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EUA)。EUA的申请要包含的内容与510(k)相似,需要提交检测试剂的描述、预期用途、性能评价报告、临床评价方案、稳定性试验方案、标签标识等。一看时间就很长,所以才有豁免认证的标准清单。其中包括欧盟的CE认证。
欧盟的CE认证,有两种,认证机构颁发证书的CE认证,以及自主认证。自主认证,当然是自说自话,说自己的产品符合CE标准,只是没有送检到相关机构。
无论哪种认证,都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申请下来的。现在临时起意,时间上来不及。疫情可能都结束了,认证还没下来,更别说现在航路受限,人员和物资交流都严重滞后。
那么,美国取消对中国的KN95认证,真的是因为质量原因?
也许有,但是先看看最近发生的事情。因为仅仅在两周前,中国的KN95还是美国CDC供应商替代策略中的一员。
随着美国疫情加重,反而将N95产能恢复最快的中国排除在外,说是没有政治考量,鬼都不信。
新的名单里只是去掉了中国。
即使疫情到了现在,依然在国外流传着口罩无用论。
从美国到德国,有不少专家出来说过,戴口罩是有病的人需要,健康人不需要。德国专家甚至说,只有病人往你脸上吐口水,才有可能感染。
很多人相信了,结论就是口罩不重要。事实上,德国最近扣押了多少过境的口罩,新闻说得明明白白。
口罩无用论,基本上等于,兄弟我虽然没衣服穿,但是光屁股很凉快。
今天的新闻,宝岛要捐赠美国1千万只口罩。当然,不是N95标准,而是一次性口罩,无纺布材质。
可见,口罩外交的秘籍,很容易被脑筋灵活的政治家们学去,依样画瓢,换取未来的国际支持。
口罩,现在是硬通货,不赚钱送口罩,更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质量当然很重要,但现在光屁股和穿衣服的差别,应该怎么做,很容易想明白。
对中国出口的医疗物资做限制,如果按照下棋的思路,当然是制约先手,防止对手将优势扩大。原本没有限制,现在加了限制,如果想去掉限制,就要谈判,等于平白多了一步棋。
不过,棋盘走向难料,N95口罩的重要原材料,熔喷布,依然是中国产量最大,未来还有变数。商务部为了防止无良商家自毁长城,也紧急在3月31日出台了加强医疗物资出口的管理。
虽然KN95的认证被取消了,美国也没有完全把门关死,因为国内还有厂家是持有FDA认证,可以直接生产N95口罩,或者持有欧盟CE机构认证(不是自主认证)证书,能够生产符合欧盟标准的口罩。
但是在严格限定之后,中国能够出口的,符合国外标准的产品,大大减少。先手优势受到了极大限制。
既然如此,看笑话不是很好?
现在在国内等着看国外笑话的,同样属于
“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你没有”的那一类。
尤其是吴法天有意在微博上放出那篇北新建材被集体诉讼,遭受巨额赔偿的文章之后。颇有一群人要让美帝啃硬骨头,崩掉牙才开心的势头。
吴法天的案例,不是捐赠,是出口,是市场行为。他在微博发出三个小时之后,将捐赠改为出口,但影响已经造成。搞得好像北新建材一毛钱没收做公益,反而被白眼狼横敲竹杠,濒临破产。
其实这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很多人还看不清楚,干脆就要关了国门,谁也不救。
美国需要中国,不然川建国打电话作甚?
中国需要美国吗?
同事YY跟我说,她的同学在旅行社,原来做国际旅游线路,疫情来了,没有业务,大家每天在家里钉钉打卡。什么时间打卡,无所谓,反正没工作可做。老板前两天发通知,没打卡的,默认算离职。昨天干脆改成,公司复工时间6月1日。
我在的跨境群里,这两个月就两件事。春节期间进口医疗物资,现在出口医疗物资。各种外贸订单,不是被取消,就是即将被取消。
身边的公司,规模越大的,越辛苦。消费市场,牵一发动全身,工作朝不保夕,谁还去消费呢。
中国是产能过剩的资源国,大量产品需要通过出口来养活国内的制造业。如果全世界都按了暂停键,光我们一家复工复产,卖东西给谁?
封城,封国,对疫情的确有帮助,对经济是灾难。美国的失业人口已经再创新高,还能指望他们买中国商品?川普再撒多少钱,也满足不了饿肚子的美国人。
没有外面的顾客,国内工厂要倒闭,工人没饭吃,回家没田种,连锁反应会逐渐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中国不仅需要美国,而且必须得陪全世界跑完下半场。
既然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是不是应该高高兴兴的做,有礼有节的做,不要sb呵呵的做。
同意,请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