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不公布!健康码要作废?淮安家长注意!这里打防疫针需48小时核酸!

  今起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

  2022年12月14日,国家卫健委每日疫情通报指出,今天(2022年12月14日)起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

  为何今日起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李群主任作出解答。

  一、近期我们从国家公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数据,发现呈现下降趋势,和群众感知不一致,是什么原因?

  2020年1月20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报告、预防和控制措施,这就是“乙类甲管”。其诊断分类包括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断新冠肺炎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后,需在规定时限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近期,各地出现报告数据下降,和群众的感受不一致,主要原因:一是防控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后,不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除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外,其他人员以“愿检尽检”为主,全国核酸筛查人数总量下降,医疗机构报告感染者数据相应减少。二是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及疑似病例,特别是自测抗原阳性人员居家治疗,无需去医疗机构就诊,相关信息无法纳入医疗机构填报数据中。

  二、为什么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相关信息?

  当前,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实行“愿检尽检”为主的策略,许多无症状感染者不再参加核酸检测,也无需去医疗机构就诊,难以准确掌握无症状感染者的实际数量,从今天(2022年12月14日)起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但对无症状感染者继续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导居家健康监测,关心其健康状况,给予相应服务。

  三、下一步如何适应新形势,开展监测和报告工作?

  继续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为主体,做好医院就诊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同时,依托全国流感样病例监测系统,开展哨点监测等多种形式的监测,加强养老机构、精神病院、福利机构、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重点机构聚集性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及时掌握疫情规模、范围、强度和病毒变异情况,研判疫情趋势,为防控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据江苏省卫健委最新通报:

  12月13日0-24时

  江苏新增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2例

  新增报告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6例

  12月13日0-24时,江苏新增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2例(南京市报告9例,苏州市报告3例),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新增报告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6例(南京市报告6例,苏州市报告18例,扬州市报告2例),均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医学管理。

  只有这五种编码的口罩能防疫!

  你戴的口罩

  真的具有防疫功能吗?

  市面上的印花染色口罩能放心戴吗?

  挑选口罩应该注意什么?

  判断一个口罩是否具有防疫功能

  最关键的一点是

  看编码!

  真正能达到防疫要求的

  只有这五种编码:

  医用防护口罩(GB19083-2010)

  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 0969-2013)

  日常防护型口罩(GB/T 32610-2016)

  儿童口罩(GB/T 38880-2020)

  

  没有标注以上编码的口罩

  都没有达到防疫标准

  国家对民用口罩的

  染色印花相关质量也作了明确规定:

  要求口罩内外层色牢度不得低于三级

  以防止染料脱落

  对人体脸部皮肤造成的不适

  打防疫针需48小时核酸

  

  

  健康码要作废?官方回应

  据“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消息,12月13日,上海辟谣平台收到多条留言,询问网传“健康码要作废,要截屏疫苗接种记录,否则会找不到接种记录”的说法是不是真的。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答复称,相关说法不实。

  

  上海辟谣平台核查发现,截至12月13日12时,全国尚无省市发布过健康码作废的通知。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也表示,没有停用“随申码”的说法,因为“随申码”的本质是“市民服务随身码”。它的应用并不局限于疫情防控,而是涉及本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多种场景。目前,已经有一批生活应用功能上线运行,包括支持市民使用随申码乘坐地铁、公交、轮渡等出行,以及公立医院“凭码就医”等。

  小编一会下班想喝杯奶茶

  全靠大家和

  爆料、吐槽、纠纷、投诉

  识别二维码安装淮安网APP

  与数万网友在线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