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种“微信红包”千万别领!这种网红口罩别用!

  这种“微信红包”千万别领!

  最近在很多微信群里

  出现各种各样的“红包”链接

  “春运补贴”“隔离补助”“抗疫补助”等

  点一下几百块就到手?

  首先,点开这条微信链接,再点击“红包”页面上的“抢”字后,进入显示抽中“红包页面,显示居家隔离补助发放中,并且人人可领,剩余3550万元。

  

  

  按提示分享后,显示“分享成功”。并且还需要继续分享到两个不同的微信群。

  

  按要求分享后,眼看距离胜利只差最后一步,结果又来了一个要求:分享到朋友圈。

  

  终于,所有步骤都完成了,这么大的“红包”,煎饼可以加两个鸡蛋了,结果等了好几天,也没等来“红包”。

  

  ▼

  这“红包”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当

  然

  是

  假

  的

  既然是假的,那就来看看套路!

  一、提前设置带有诱导性的转发语

  以一条“红包”链接为例

  “全省花费金即将发放,人人都享受,

  我抢到154.73元”

  其中“全省花费金”很容易让人误解成

  各省市派发的“消费券”

  而“我抢到154.73元”也并非转发人自己所写

  是系统在转发前就已经设置好的

  就是为了看起来更有吸引力

  ▼

  

  实际上,咨询一下转发的人就知道

  他也没有拿到这笔钱!

  套路分析

  这类“红包”链接往往会包装成各种容易让人上当的形式,比如一条逼真的语音消息、邀请加群提示、“我已经领到了”等,通过各种说辞诱导用户点击。

  二、冒用官方头衔或热门事件编造虚假消息

  比如这样凑热点的

  “抗疫补助”

  ▼

  

  

  点击领取后

  不断显示有用户领取了“红包”

  ▼

  

  其实这是提前设置好的程序

  并不是真的用户

  此时如果你将页面下拉

  就会发现上方出现

  “网页由xxx提供”字样

  ▼

  

  套路分析

  不法分子伪造页面内容,冒充官方企业,以热点事件为幌子,编造虚假“利好消息”,再以“大额红包”为诱饵,欺骗和诱导用户进行点击。通过SEO综合查询,发现这个网址并不是腾讯官方网址,也不是一个官方公司。

  

  三、利用微信的好友关系链传播

  “大额红包”

  吊足胃口

  促使其赶紧点击

  ▼

  

  “总额仅剩余174.24万元,

  先到先得,

  活动经官方认证,

  真实有效”

  一个“仅”字

  诱导用户赶紧将“到手”的钱分享出去

  至于“活动经官方认证”

  微信官方表示根本没有这回事!

  这根本就是一个无底洞

  因为你分享了一个还有下一个

  ▼

  

  分享完群

  接下来还要求你分享到朋友圈

  而且必须是公开分享

  ▼

  

  几个回合下来

  你已经在将这个链接传播给了上百人

  至于“红包”根本不存在

  套路分析

  此类“红包”利用微信好友链进行传播,让用户大大降低了警惕,很多人出于对好友的信任,点击后继续分享给其他好友。加上“红包”流程繁琐,一次又一次的分享,让很多人不愿意“前功尽弃”,造成恶性循环,传播量极广。

  四、盈利模式

  假如“红包”“分享成功”以后

  会让用户关注一些不知所谓的公众号

  ▼

  

  更有甚者

  当你在领取“红包”的过程中

  想要退出或后退时

  页面便会自动

  跳转到赌博、低俗、色情等网站

  此类网站上充斥着大量不良信息

  还帮不法分子增加了流量

  甚至还会被套取个人信息

  更有甚者会被页面上的内容所吸引

  轻则骗取钱财

  重则误入歧途

  需转发才能获得的红包都是假的!

  除此之外,这些红包也不要领

  1、需要个人信息的红包。要求输入收款人的个人信息,姓名、手机号、银行卡号的红包,绝对是假的。

  2、分享链接抢红包。看到朋友圈分享的红包,比如送话费、送礼品、送优惠券等,点开链接要求先关注,还得分享给朋友的红包。

  3、与好友共抢的红包。朋友圈有不少跟好友合体抢红包的活动,要求达到一定金额,比如100块,才能提现。

  5、“AA红包”。此类红包往往对微信AA收款界面进行略微改动,加上“送钱”“现金礼包”等字样,让用户误以为是在领红包。

  6、拆红包输密码。如果有商家或者朋友发来一个微信红包,拆时却要输密码,那就要警惕了,因为这可能是假红包。

  这种网红口罩别用!

  最近,在一些电商平台,不少商家推出了带有浓浓春节氛围的口罩产品。这些口罩以大红色为底色,表面还镶嵌着金色的福字印花。

  不少网友都会买一些在家里备着,待春节期间使用,沾沾喜气。不过,有网友在使用这类口罩时,发现了褪色等情况。

  外观喜庆,销量不错

  从各电商平台的数据来看,新春印花口罩的销量还是不错的。

  在某大型平台,搜索“新年口罩”的条目,有超过100页的显示结果,不少网友为了迎接春节,下单几包“红口罩”备用。有超过10家店的月销售都在4000单以上。

  

  这些印花口罩,表面颜色底色以红色为主,配以一些金色小牛、“福”字,以及“新年快乐”等金色的印花,看起来喜庆又豪气;也有的产品以黑色或深蓝色打底,配以红色印花,显得清新、愉快。

  记者打开网页看到,宣传页面展示的口罩构成跟普通口罩无异,都由两层无纺布加中间一层熔喷布组成。部分口罩的功能只是写了“有效阻隔微小细粉尘”,防护功能有限。

  不少产品材质描述中,宣称外层采用水刺印花无纺布,图案印染清晰,健康舒适。

  线上不少此类产品,但线下却不多。

  近日,记者来到武汉市江汉区球场街附近的一家药店,工作人员称没有大红印花口罩售卖。“只有小朋友用的浅色粉色的口罩,颜色太艳丽了不健康,影响使用。”

  

  有顾客晒图,脱色严重

  购买这些新春口罩,顾客主要是为了图个新鲜,看上的都是外观。一些买家收货使用之后,才发现口罩没有想象中的好用。

  在某平台月销量超过1.5万单的店面,一款49.9元50片的新年口罩,就遭到不少买家差评。这款口罩是一款儿童口罩,白色打底,印上了小牛、中国结等红色卡通图案,深受家长喜欢。不少买家给孩子一次购买了3包以上。

  不过,该产品页面的评论区,却早已成了“翻车现场”。

  部分买家评论:“便宜没好货,这褪色、这用料,劣质产品,不用多说了,看图吧”,文字后面,还贴出了孩子的白色羽绒服领口被染红的照片。

  “口罩虽然好看,但有些掉色。”

  “白色毛衣的领子摩擦的都是红色,不敢用了。”

  

  当以买家的身份咨询该店客服这款产品是否褪色,客服并没有否认:“有任何质量问题都可以找客服处理。”

  颜色过于鲜艳,儿童谨慎使用

  湖北省纤维检验局工程师徐小方介绍,国家对口罩印花没有专门的规定,只是在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中,规定口罩外层考核干摩擦色牢度、内层考核湿摩擦色牢度,结果均不得低于4级,以防止染料脱落,对人体脸部皮肤造成不适。

  徐小方介绍,口罩的防护性能主要取决于两点,一个是内部的熔喷布材质的质量;另一个则是口罩与面部的贴合度,贴合越紧密,防护性能越好。所以印花对口罩防护性能的影响不大。

  目前,我国具有防护性能的口罩国家和行业标准主要分为医用口罩(包括一次性医用口罩YY/T 0969-2013,医用外科口罩YY 0469-2011和医用防护口罩GB 19083-2010)、日常防护口罩(GB/T 32610-2010)和工业防护口罩(GB 2626-2006和2019),现在还新出台了儿童防护口罩和儿童卫生口罩标准(GB/T 38880-2020)。

  徐小方建议,无论是在电商平台还是在药店购买,消费者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选择满足对应标准技术指标要求的口罩,重点要看清口罩包装上所注明的标准。

  “建议选择与皮肤接触的部分无印花的口罩,以避免染料涂层对脸部皮肤的刺激。”徐小方也提醒,儿童及幼儿不建议使用颜色鲜艳的口罩。

  如何辨别口罩是否合格?

  普通的一次性印花口罩不能防病毒,属于普通口罩,只能用来保暖,没有任何的防护效果。

  如果是医用规格的印花一次性印花口则跟医用口罩区别不大。

  一、从口罩外包装上找到生产许可证号

  从口罩的外包装上找到口罩的生产许可证号,如下图所示。医用级的口罩都要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

  

  二、搜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并进入

  通过在网页搜索栏搜索“https://www.nmpa.gov.cn/”,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网。

  三、找到医疗器械栏目并进入

  进入官网主页,在上方菜单栏中找到“医疗器械”的分类栏目。

  

  四、找到更多选项并进入数据查询主页

  点击进入医疗器械分类栏目后,在页面左侧点击“更多”按钮。

  

  五、找到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查询入口

  跳转到数据查询主页,可以看到各种数据查询入口。找到“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栏目。

  

  六、进入查询页面,输入生产许可证号进行查询

  点击进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查询页面,在上方查询条件中输入从口罩上找到的生产许可证号后进行查询。能查到一致信息则为许可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查不到信息则不符合标准。

  

  来源 | 光明网、平安湖北、南京公安、

  科普中国、河北共青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