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有啥能安慰等待变“阳”的妈妈焦灼的心情,必是这件事无疑了

  大家好,我是婉秋~

  打开手机,发现朋友圈里的、群里的朋友陆陆续续在“阳”气奋发的路上。

  各个APP内的热点也都是关于“阳”的各种消息。

  搞得我上班都没有了心思,时不时就开小差:家里还缺什么药?我是不是在下班路上去买点?如果我感染了怎么办?如果孩子感染了怎么办?……

  看这张全国各省首轮新冠感染高峰时间预测图,北京的高峰好似已经过去,山东还有半个月左右到达高峰,我连忙掐指算算:我到底哪天会“阳”啊?我怎么还不“阳”?

  如果这张图的预测数据靠谱,那么,2022年,我还有10多天岁月静好的时间,然后就要进入“历劫”阶段。

  昨天,弟媳妇中午来我家吃饭,说她办公室的一个同事阳了。

  她走了之后,我感觉头有点疼、嗓子也开始不舒服,莫非这就是“阳”了?

  我可不能“阳”啊!我“阳”了谁来照顾孩子啊?我“阳”了怎么上班啊?我“阳”了传染给孩子怎么办啊?

  赶紧找个抗原测一下,阴的。竟然有那么一点点失望。

  这种感觉有点古怪,好像我盼着“阳”,但实质上又不希望“阳”。

  虽然我理智上很清楚,我躲不过去这波病毒的侵袭,也做好了正面迎敌的准备,但是我害怕发烧、怕浑身疼得要命,害怕孩子生病要受罪,当然,还害怕照顾孩子自己要耗费很多精力和体力。

  就像有人所说:

  等待病毒来临的心情就像等待初恋,既怕他来,又怕他不来,还怕他乱来。

  还像面临一场不得不参加的考试,人家都发完卷子答完题交上去了,我还没收到卷子呢。

  这个等待过程真的挺焦灼的。

  有些心思细腻、特别爱孩子的妈妈,一听说附近哪个地方出现了小阳人,她们就瑟瑟发抖,情感上无比期盼着自己家是漏掉的那几只“羊“,理智上又告诉自己:那是不可能的”。

  我有几个妈妈群,这两天讨论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感染的话题,家人还没有“阳”的妈妈采访已经“阳”过了的妈妈:

  你们都是什么症状?家里谁先阳的?吃的什么退烧药?娃怎么样?高烧到多少度?几天后转阴的?谁是第一个转阴的?谁是最后转阴的?每天需要喝很多水吗?……

  问了一圈下来,大家都发现不管哪个家庭,貌似孩子都是出现症状最晚的、最轻的、康复最快的那一个。

  小米妈妈说:

  孩子症状都轻,我身边的都是 孩子最厉害的烧到40度 不过烧了一天后 啥症状都没了 活蹦乱跳的 还有不少没烧 就是流鼻涕 咳嗽反正大人基本都倒了 孩子往往是最后一个感染的。

  小玲妈妈说:

  我家的孩子,最小的症状最轻,恢复得最快,也是最后阳的。我两个朋友家的孩子也是这样,都是老二比老大症状轻。

  明星张歆艺在9号发文称,她们全家从阳转阴,顺利通关了!儿子虽然是第二个阳的,但是第一个转阴的。所以,大人无需太担心小孩子。

  这几天阅读了好多篇真实案例的分享,看到她们感染、治疗、恢复的过程,都在说:最担心的孩子竟然是家里状态最好的那个人。

  评论区也有好多网友们谈自己生病的体会。也都是这个观点:就是病毒对孩子下手比较轻,很可能烧一个晚上就退了。

  这样的结果令妈妈们对病毒的恐惧和担忧立刻减少了一大半,若说有啥能安慰等待变“阳”的妈妈焦灼的心情,必是这件事无疑了。

  于是,我每天睡觉前的内容增加一项祈祷:

  希望新冠病毒真的对所有的宝宝们手下留情!感谢新冠病毒对宝宝们手下留情!

  婉秋聊育儿,喜欢读书的两娃妈,欢迎关注,一起吐槽养娃的鸡飞狗跳,分享养娃的幸福快乐,总结养娃的经验教训。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则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