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官方回应:北方症状略重!张文宏团队:这个因素,也是“帮手”!每个人终要感染
近期,有网友反映
同样是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
存在不同区域症状不同的情况
比如
广州的感染者症状较轻
北京的感染者症状较重
这种情况到底是否存在?
国务院联防联控:
南北方变异毒株略有不同
北方症状略重
今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提问,请问孕产妇如果感染新冠病毒会有什么症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介绍,从全国产科质控专家组汇总的国内情况和国际报道看,总体上看,孕产妇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发病率和症状、病程都和普通人群比较接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南方和北方变异的病毒株略有不同,北方略微干燥,天气比较冷,病情略重,但病程基本在5-7天,个例的重症主要和基础病有关,比如原来有肝肾功能不好的、高血压、糖尿病的,这些就及时就诊。
张文宏团队:寒冷也是新冠的“帮手”
北方“安稳度疫”挑战会比南方大一些
昨天,张文宏团队运营的“华山感染”微信号也提及了这一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
文章指出,现在,北方很多人感染后觉得症状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微,无症状也没有那么多。“但我们想告诉大家的是,由于不再核酸全检,无症状的比例我们是不知道的,当感染基数庞大的时候,比例很高的无症状会被‘忽略’,我们只觉仿佛每个感染者都会有很难受的症状。”文章称,另一方面,由于北方进入冬季,寒冷也是新冠的“帮凶”,“何况又逢流行性感冒的高发期,安稳度疫的挑战会比南方更大一些”。
北京流行的毒株比广州更“毒”?
专家证实:BA.5临床表现更温和
12月1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喻成波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表示,BF.7与BA.5感染后症状一般有较明显的区别:
BF.7感染症状
包括高烧、持续性咳嗽、身体疼痛不适、头痛、喉咙痛、嗅觉味觉改变和食欲不振等;
BA.5感染症状
临床表现更为温和,症状明显减轻了,通常出现持续咳嗽、鼻塞和咽痛等几种常见症状,另一症状是极端疲劳,而味觉丧失和嗅觉丧失已经比较少见。
喻成波介绍,BF.7是ba.5.2.1.7的缩写,被认为是奥密克戎BA.5变异株衍生的第三代亚型,中间隔了ba.2.75变异株。BF.7因获得了新的基因突变而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据“陕西疾控”“南京疾控”等地发布的信息,奥密克戎BF.7变异株的主要特点是,较之前的变异株,传播能力强、速度快、隐匿性强,免疫逃逸能力强,BF.7变异毒株比现有的变异毒株更具有传染性。主要表现为高热、持续性咳嗽、身体疼痛、头痛、喉咙痛、嗅觉改变和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与新冠奥密克戎早期亚型变异株感染后的症状类似。
据“南京疾控”“河南疾控”“横州疾控”等发布的信息,BA.5变异毒株感染后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无症状感染者占比高。
11月10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在北京疫情发布会上介绍介绍,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 BF.7分支已经成为北京市疫情主要毒株 。11月10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在 广州疫情发布会上介绍,本轮疫情中遭遇的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 ,它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BA.5的一个亚分支。11月27日,重庆市公卫中心主任医师严晓峰在重庆疫情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进化分支)是重庆市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
普通人还要坚持防护吗?
专家:不是每个人都要得一次新冠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密集调整,新的疑问出现在人群中,普通人还要坚持防护吗?还能防得住病毒吗?就此,央视网记者采访了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朱华晨。
疫情管控措施放松,是否意味着人们可以不再坚持防护?
朱华晨: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做好自我防护。即便病毒的致病力下降,它依然是病毒,健康总比生病要好。
咱们国家过去这三年把大多数的人都保护得非常好,其他国家,包括东亚很多国家之前防疫做得都还不错,但是一旦放开,即便有一定的疫苗普及率,也会出现第一波疫情的冲击。因为人们都没有感染过,缺乏较高的免疫水平,如果这个时候你不做好防护,反而去凑热闹,不仅会增加社会的负担,还会给脆弱人群带来很多的风险。此外,大面积的感染必然会导致很多人请假居家,可能会干扰社会正常功能的运转。
所以,虽然可能你很年轻、身体很好,接种过三针疫苗,但还是要尽量避免感染病毒,尤其是不要赶在第一波疫情暴发的时候感染。
普通人还能防得住病毒吗?
朱华晨:戴口罩、消毒、注意个人卫生,这些日常防控措施做到位的话,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被感染。
我们常常说到病毒的R0值,它其实有一个相对的意义,跟防控措施是有关系的。奥密克戎的R0值是可以达到18甚至20或者更高,但那是在无防护的前提下,当我们有了疫苗、口罩等种种防护措施的保护,它的R0值就不会那么高。把物理的屏障建立起来,就算病毒的传染性再强,它穿不透这层屏障,自然无法感染你。
最有效的防疫手段是什么?
朱华晨:除了戴口罩之外,最重要的是消毒和卫生。
比如取快递这个场景,虽然是有可能会传播病毒,但是在天气比较热的时候,这种可能性会大大降低,低温环境就要更小心,出门拿快递的时候戴上口罩,先在外边拆掉外包装,回到家洗手。
另外,日常穿的外套可能会接触各种灰尘、病原体,到家就不要往床上一扔,把它挂在门口,先洗手、洗脸,把身上暴露的地方清理干净。
我还比较推荐洗鼻子,鼻腔里天然就会有很多纤毛帮你抓住病原体,清洗鼻腔可以清除掉灰尘包裹的病原体。最标准的做法是用洗鼻器在整个鼻腔内部灌洗生理盐水,适用于出现症状或者有鼻炎的人群。怕呛水的人用清水简单清洗即可,注意不要灌水到鼻腔内部导致感染。
其实对抗新冠病毒主要还是依靠自己的免疫力,所以一定要吃好睡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
普通人日常出行有必要佩戴N95口罩吗?
朱华晨:我觉得其实不用一直佩戴N95口罩,我自己在香港一直戴普通的医用口罩,因为戴了N95确实会觉得不太舒服而且呼吸不顺畅。另外,N95口罩佩戴和摘取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不小心乱用手去碰,反而会导致感染。普通的医用口罩也是有防护效果的,更重要的是注意手部的卫生。
孕产妇感染会传给胎儿吗
家有一小如何备药?
专家详解
孕产妇感染新冠病毒之后会不会传递给胎儿?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回应,因为母体有胎盘这样一个非常好的保护屏障,所以几乎是不传染给胎儿的。但是如果初生产后的妈妈、宝宝在一起的话还是要注意隔离,宝妈还是在空间上最好和新生儿有一定的隔离,或者戴N95口罩,可以母乳喂养。
专家推荐有娃家庭储备这些药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钱素云介绍,有孩子的家庭应该适当储备一些儿童常用的应急药物,但是不推荐储备很多药物,因为药物保管不当有可能导致孩子误服。
她表示,推荐储备的药物第一类是退烧药。
6个月以上的小孩,可以选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两者选择其一就可;
2个月到6个月之间的小孩,不适合用布洛芬,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
2个月以内的小孩,不推荐常规退烧药物,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等措施并及时就诊。
针对呼吸道感染症状,家长可以储备一些清热祛痰的药物。她表示,咳嗽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孩子轻微的咳嗽不推荐常规使用药物,如果有鼻塞、明显的咳嗽等,可以做雾化、洗鼻子,用加湿器提高空气当中的湿度等,增加孩子的舒适度。当孩子出现明显的咳嗽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适合年龄段的药物。
她特别提示,不推荐、不主张两种药物同时服用,也没必要交替服用。家长要按照说明书适应的年龄段和推荐的剂量或者遵从医嘱用药,同时要注意两次用药之间的间隔时间。小孩器官发育不太成熟,用药应该更加规范和谨慎。家长最好不要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推测来给孩子用药,当拿不准的时候,建议家长通过远程就诊来获取专业人士的用药指导和推荐。
儿童感染新冠病程是3到5天左右
钱素云介绍,儿童感染新冠病毒以后的表现和成人是相似的,也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烧、咳嗽、流鼻涕、鼻塞;还有一部分是不典型的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好、呕吐,甚至腹泻等等。此外,还有个别的孩子会出现喘息、声音嘶哑等。
不过,儿童发烧的程度个体差异比较大。“我们现在观察,2到3天左右大部分孩子都退烧了,所以病程是3到5天左右。”钱素云说,孩子出现重症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本文综合自:央视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北京日报、华山感染
微信编辑:佳思敏校对:晓川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