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案来了!陕西权威发布!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或推诿!西安部分医院最新就诊通知

  

  12月13日,陕西省卫生健康委、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印发陕西省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预防方案(第三版)和治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的通知》。

  该方案由全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专家组根据新冠病毒感染性疾病特点及我省地域气候特征,对原有方案进行修订而成。整个方案分为成人及儿童两个类别,包括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

  预防方案既包括中药内服、中医外治等预防方药,也包括食疗方法及饮食、起居、运动等生活调摄,为普通人群、脆弱人群、密接人群提供中药汤剂、中成药等多种预防方案。第四版的治疗方案对第三版方案进行了优化,分别提出了成人及儿童无症状感染者、轻型、普通型及恢复期感染者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案,提供了临床相关症状的常用中成药参考目录,方便广大临床一线医生及感染者参考使用。

  陕西省成人新冠病毒感染

  中医药预防方案(第三版)

  向上滑动阅览

  一、预防方药

  (一)中药内服

  1.适用对象:普通人群、脆弱人群。

  方药: 生黄芪30g、党参15g、炒白术10g、防风10g、茯苓10g、广藿香10g(后下)、贯众15g、芦根30g、生甘草6g。

  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400ml,早、晚餐后半小时服用。每天一剂,连服3-5天。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应清淡饮食,宜少食辛辣刺激、生冷及其他不易消化的食物;服药期间不宜饮浓茶、酒、咖啡等,以免降低药效;孕妇慎用。

  中成药:可选用玉屏风颗粒、补中益气丸(颗粒)、生血宝合剂、金水宝胶囊(片)等,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适用对象:密接人群。

  方药:?黄芪15g、炒白术10g、防风10g、苏叶10g、金银花15g、连翘10g、蒲公英15g、大青叶15g、桔梗10g、芦根15g、炒山药15g、生甘草6g。

  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400ml,早、晚餐后半小时服用。每天一剂,连服3-5天。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应清淡饮食,宜少食辛辣刺激、生冷及其他不易消化的食物;服药期间不宜饮浓茶、酒、咖啡等,以免降低药效;孕妇慎用。

  中成药:可选用玉屏风颗粒、补中益气丸(颗粒)、生血宝合剂、金水宝胶囊等,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二)中医外治

  1.佩戴香囊

  方药:藿香8g、佩兰8g、丁香6g、艾叶8g、苍术8g、九节菖蒲8g、细辛6g、吴茱萸6g、草果仁8g、高良姜8g。

  用法:药物打粉,装香囊佩戴或置于衣袋、枕下等处;亦可取上述少量药粉,制作熏香,焚香驱邪。

  备注:对上述药物或其成份过敏者禁用;妊娠期妇女慎用。

  2.艾灸

  穴位:关元、神阙、足三里等。

  方法:每次10-15分钟,局部发红即可,每日一次,以5天为一疗程。

  注意: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妊娠期妇女慎用。

  二、食疗方法

  可适量食用荸荠、百合、莲藕、雪梨、银耳、山药、鱼腥草等;咽喉不适者,可适量饮用金银花茶、菊花茶等,或饮用代茶饮(金银花3克、菊花3克、荷叶3克、胖大海3克、佩兰3克,开水冲泡频服)。

  三、生活调摄

  (一)个人防护

  加强新冠疫苗接种;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提高健康素养。

  (二)饮食

  均衡营养,合理膳食;避免暴饮暴食,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忌过食热性食物,如牛羊肉、辛辣等食物。

  (三)起居

  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平和心态;注意室内通风。

  (四)运动

  适度有氧运动,可选八段锦、太极拳、广播体操等;不宜剧烈运动,避免过汗耗气。

  陕西省儿童新冠病毒感染

  中医药预防方案(第三版)

  向上滑动阅览

  一、中药内服

  方药:黄芪6g、白术5g、防风3g、北沙参6g、金银花4g、桔梗4g、炒麦芽4g、生甘草3g。

  用法:3月以上服用,3岁以下,每日半剂;3岁以上,每日1剂。

  煎服法:代茶饮,或将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50-1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连服5天。

  中成药:玉屏风颗粒,黄芪颗粒,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二、中医外治

  1.芳香疗法

  方药:藿香6g、苍术6g、菖蒲6g、草果6g、白芷6g、艾叶6g、苏叶6g。

  用法:水煎室内熏蒸、研末香炉点燃或香囊佩戴。

  注意:对上述药物成分过敏或患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禁用。

  2.小儿推拿

  方法:摩腹、按揉足三里、捏脊。

  注意:相关操作需经过中医药专业人员指导或培训。?

  三、饮食起居

  1.饮食

  均衡营养,合理膳食;温度适宜,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可用菊花、金银花代茶饮;也可用荸荠、百合、莲藕、雪梨、银耳、山药等煎水或熬粥食用。忌过食热性食物,如牛羊肉、辛辣等食物。

  2.预防、起居

  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勤洗手,不随意抠鼻、揉眼;咳嗽、喷嚏时,注意遮挡口鼻;保证充足睡眠;注意室内通风换气;适度有氧运动。

  陕西省成人新冠病毒感染

  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四版)

  向上滑动阅览

  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寒、湿、热、毒”。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疾病特点及我省地域气候特征,制定本方案。相关中成药的使用参见附表。

  一、无症状感染者

  治法:益气固表,解毒生津。

  处方:益肺解毒汤加减。

  方药:生黄芪15g、炒白术10g、防风6g、金银花10g、连翘15g、藿香15g(后下)、贯众15g、桔梗10g、芦根30g、生甘草6g。

  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400ml,早、晚餐后半小时服用。

  二、轻型(风热夹湿)

  主症:发热微恶寒,干咳少痰,咽痒咽痛,身困乏力。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腻,脉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健脾利咽。

  处方:清瘟护肺汤加减。

  方药:?金银花15g、连翘15g、佩兰10g、杏仁10g、浙贝母15g、桔梗10g、防风10g、炒白术15g、茯苓15g、党参15g、竹叶10g、麦冬15g、玄参15g、苏叶10g、茵陈15g、生甘草6g。

  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400ml,早、晚餐后半小时服用。

  三、普通型

  1.外寒内热,湿毒蕴结

  主症:发热或高热,伴见恶寒,全身痠痛,无汗或微汗,咽喉灼热甚或疼痛,烦躁不安,脉浮紧。

  舌脉:舌质淡红(嫩红、红绛),苔薄黄腻(浊腻)。

  治法: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处方:大青龙汤加减。

  方药:麻黄8g、桂枝10g、杏仁10g、生石膏30g(先煎)、牛蒡子10 g、桔梗10g、藿香15g(后下)、贯众15g、蒲公英15g、芦根30g、白茅根30g、生甘草6g。

  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400ml,早、晚餐后半小时服用。

  2.风寒袭表,气虚湿滞

  主症:憎寒壮热,无汗,头项不舒,肢体酸痛,咳嗽有痰,鼻塞声重,胸膈痞闷,身困乏力,纳呆便溏。

  舌脉:舌苔白腻,脉浮按之无力。

  治法: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处方:人参败毒散加减。

  方药:羌活10g、独活10g、柴胡16g、前胡10g、川芎10g、枳壳10g、茯苓15g、桔梗10g、党参15g、薄荷12g(后下)、生姜10g、粳米30g、甘草6g。

  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400ml,早、晚餐后半小时服用。

  3.寒湿袭表,疫毒伤肺

  主症:发热,乏力,身体困重,嗅觉、味觉减退,微咳,纳呆脘痞,大便粘腻不爽。

  舌脉: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濡或滑。

  治法:解表化湿,宣肺透热。

  处方:藿香正气加减。

  方药:藿香15g(后下)、紫苏叶6g、麸炒白术15g 、茯苓15g、陈皮10g、姜半夏10g、厚朴10g、芦根30g、荷叶10g、桔梗10g、滑石18g(布包煎)、生甘草6g。

  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400ml,早、晚餐后半小时服用。

  4.湿热蕴肺

  主症:发热困倦,胸闷腹胀,肢酸,咽痛,口渴,汗出不畅,小便短赤。

  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腻或薄黄,脉滑数或濡。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化浊。

  处方:甘露消毒丹加减。

  方药:藿香15g(后下)、黄芩10g、射干10g、九节菖蒲15g(后下)、浙贝母15g、白豆蔻10g(后下)、桔梗15g、薄荷12g(后下)、连翘15g、鱼腥草30g、芦根30g、滑石18g(布包煎)、生甘草6g。

  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400ml,早、晚餐后半小时服用。

  四、重型、危重型

  重型、危重型,参照国家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进行中西医结合救治。

  五、恢复期

  1.余热未清

  主症:身热多汗,或有微渴,心胸烦热,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气短神疲。

  舌脉:舌红少苔,脉虚数。

  治法: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处方:竹叶石膏汤加减。

  方药:竹叶10g、生石膏30g(先煎)、姜半夏10g、麦冬15g、粳米30g、太子参10g、生甘草6g。

  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400ml,早、晚餐后半小时服用。

  2.肺脾气虚

  主症: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

  舌脉:舌淡胖,苔白腻。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和胃。

  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方药:法半夏9g、陈皮10g、党参15g、炙黄芪30g、炒白术10g、茯苓15g、藿香10g(后下)、砂仁6g(后下)、甘草6g。

  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400ml,早、晚餐后半小时服用。

  3.气阴两虚

  主症:神倦乏力,气短,咳嗽,痰少,纳差。

  舌脉:舌暗或淡红,苔薄腻,脉沉细。

  治法:益气养阴。

  处方:麦味补中益气汤加减。

  方药:太子参15g、麦冬30g、五味子6g、生黄芪15g、炒白术10g、陈皮6g、当归10g、北沙参15g、杏仁10g、炙枇杷叶15g、炙百合30g、炙甘草6g。

  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400ml,早、晚餐后半小时服用。

  陕西省成人新冠病毒感染者

  治疗常用中成药参考

  注意:

  1.上述中成药选择其中一种,须按药品说明书服用或咨询医生,一般3~5天或症状消失即停止用药,如症状无缓解或加重,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2.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哺乳期妇女、孕妇、老年人以及合并基础疾病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陕西省儿童新冠病毒感染

  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四版)

  向上滑动阅览

  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疫毒之邪,由口鼻而入,病位在肺卫,也可累及脾、胃等多个脏器。小儿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易于受到疫毒侵袭,出现肺卫受损,甚则心肝受累。疾病过程中有虚、寒、湿、热、毒等病机变化。中医药治疗原则为早防、早诊、早治。相关中成药的使用参见附表。

  一、药物口服

  (一)无症状感染者

  治法:益气解毒。

  处方:异功散加减。

  方药:太子参6g、白术6g、茯苓5g、生甘草3g、金银花6g、板蓝根6g、桔梗5g、黄芩5g、陈皮6g、炒麦芽5g。

  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50-100ml,连服3-5天。

  用法:3月以上服用,3岁以下每日0.5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1.5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

  (二)轻型

  1.风热证

  主症:发热,有汗或无汗,头痛鼻塞,咽痛,或偶有咳嗽,咽红肿痛。

  舌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处方:银翘散加减。

  方药:金银花6g、桑叶6g、连翘4g、桔梗6g、牛蒡子6g、芦根8g、玄参6g、白芍5g、鸡内金5g、荆芥5g、钩藤6g、甘草3g、生石膏8g(先煎)、知母5g。

  加减:发热加柴胡6-10g,鼻塞加辛夷4-6g,恶心呕吐加陈皮4-6g、竹茹4-6g;便干结加炒枳实5-10g。

  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50-100ml,连服3-5天。

  用法:3月以上服用,3岁以下每日0.5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1.5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

  2.风寒夹湿,兼有里热证

  主症: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可伴有恶心呕吐。

  舌脉: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治法:发汗解表,散寒除湿,兼清里热。

  处方:九味羌活汤加减。

  方药:羌活6g、防风6g、苍术6g、细辛1.5g、川芎6g、?? 白芷6g、生地6g、黄芩6g、金银花6g、枳实5g、厚朴4g、柴胡6g、葛根5g、甘草3g。??

  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50-100ml,连服3-5天。

  用法:3月以上服用,3岁以下每日0.5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1.5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

  (三)普通型

  1.痰热蕴肺证

  主症:发热,咳嗽痰多,色黄,憋闷气促,大便秘结,咽红。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弦滑。

  治法:宣肺清热,化痰止咳。

  处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方药:生麻黄3g、苦杏仁3g、生石膏10g(先煎)、清半夏6g、黄芩9g、陈皮6g、桑白皮9g、蜜紫苑6g、浙贝母5g、芦根10g、全瓜蒌6g、枳实6g、鸡内金6g、生甘草3g。

  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50-100ml,连服3-5天。

  用法:3月以上服用,3岁以下每日0.5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1.5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

  2.寒湿阻肺证

  主症:发热,或未热,咳嗽,咯白色泡沫痰,鼻塞,清涕,倦息乏力,或呕恶。

  舌脉: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濡。

  治法:解表蠲饮,宣肺止咳。

  处方:小青龙汤加减。

  方药:生麻黄3g、桂枝4g、炙甘草3g、干姜4g、细辛1.5g、五味子5g、法半夏4g、白芍6g、苍术5g、陈皮5g、瓜蒌6g、浙贝母5g、款冬花5g 、蜜紫苑5g。

  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50-100ml,连服3-5天。

  用法:3月以上服用,3岁以下每日0.5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1.5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

  (四)重型、危重型

  重型、危重型,参照国家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进行中西医结合救治。

  (五)恢复期

  1.肺脾气虚证

  主症:气短,倦息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

  舌脉:舌淡胖,苔白腻,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

  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化裁。

  方药:太子参5g 、炒白术3g、茯苓5g、炙甘草3g、法半夏3g、陈皮5g、木香3g (后下)?、砂仁3g(后下)?、黄芪5g、佩兰3g、鸡内金5g。

  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50-100ml,5-7天。

  用法:3月以上服用,3岁以下每日0.5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1.5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

  2.气阴两虚证

  主症:乏力,气短,口干,口渴,心悸,汗多,纳差,低热或不热,干咳少痰。

  舌脉:舌干少津,脉细或虚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生津。

  处方:沙参麦冬汤合生脉散化裁。

  方药:北沙参5g、麦冬6g、西洋参5g 、五味子5g、生石膏6g(先煎)、淡竹叶5g、桑叶5g、芦根6g、丹参6g、玄参5g、川贝1g、生甘草3g。

  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50-100ml,连服5-7天。

  用法:3月以上服用,3岁以下每日0.5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1.5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

  二、外治疗法

  (一)推拿疗法

  1.症见咳嗽

  予清肺经、揉肺俞、揉膻中、点揉列缺。

  2.症见发热

  予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风池、清天河水、清肺经。

  3.症见头痛、鼻塞、流涕

  予开天门、推坎宫、点揉迎香、揉太阳、点揉风池、掐揉耳后高骨。

  4.症见肌肉酸痛、恶风

  予揉肺俞、清肺经、推膀胱经、点揉风池。

  注意:相关操作需经中医药专业人员指导或培训。

  (二)穴位敷贴

  用于咳嗽症状者。

  药物:寒性咳嗽用药(延胡索、炒白芥子、甘遂、细辛)以3:1:1:0.5比例,热性咳嗽用药(延胡索、黄芩、桑白皮、甘遂)以3:3:3:1比例共研为细末,生姜汁调制,放于敷料之上,大约直径2~3cm、做成厚度为0.3cm的敷贴。

  操作:可贴于患儿双侧肺俞、膈俞、大椎、定喘、膻中、天突等穴位,固定。每次敷贴时间为1~4h,连用3-5天。

  注意:穴位贴敷请在医疗机构中进行。

  (三)耳穴疗法

  用于发热、咳嗽症状者。

  耳穴取肺、咽喉、气管、神门、三焦、内分泌等穴位,以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日贴1次,双耳交替贴压。

  注意:耳穴治疗请在医疗机构进行。

  陕西省儿童新冠病毒感染

  治疗常用中成药参考

  注意:

  1.上述中成药选择其中一种,须按药品说明书服用或咨询医生,一般3~5天或症状消失即停止用药。

  2.如出现发热3天不能退热,或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精神差等严重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或推诿

  如何保障好群众就医用药?

  权威回应

  12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和药品生产供应有关情况。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当务之急是保障好群众就医用药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当务之急是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各级医疗机构正在优化流程、扩容资源、增加力量,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新冠患者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要发挥城乡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作用,加强感染者分级分类救治;发挥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互联网医院作用,方便群众获得健康咨询、就医指导和预约诊疗等服务;加强风险人员健康管理和健康监测,切实保障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和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得到及时、有效、便利的医疗服务。

  要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特别是加强免疫接种。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方案,部署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等人群中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国家卫健委:对于急危重症患者,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或者推诿

  会上有记者提问,目前医院是否都开设了面向新冠感染者专门的诊疗区域?对于急危重症,急需治疗的患者,怎么能够让他们得到及时诊疗?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为指导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我们要求医疗机构都开设相关区域,按照患者就医需求进行接诊,要求所有医疗机构要接诊所有的核酸阴性和阳性患者。

  焦雅辉表示,据了解,现在全国各省都出台了相关措施,医疗机构也在进一步细化相关举措。比如上海要求所有医院门诊都要区别核酸阳性的接诊区域和核酸阴性的接诊区域,在急诊要设置诊疗区和缓冲区,对于急危重症的患者由市一级的医疗机构进行接诊,同时进一步扩容和改造重症的资源。北京、武汉、杭州、南京、南昌等多个城市,都要求医院在普通门诊设置核酸阴性诊疗区域和核酸阳性诊疗区域。在急诊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直接进入到抢救区域,没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的进入缓冲区域,提供相应医疗急救的服务。对于急危重症患者,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或者推诿。

  国家卫健委:我国目前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上下转诊通道畅通,对接机制已经建立

  高光明说,“新十条”实施后,轻症、无症状和基础性疾病比较稳定的患者,还是建议在家进行隔离,进行居家治疗。医疗机构可以通过远程指导、互联网医疗等线上加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居家人员提供康复指导支持和心理支持。对于重症和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可以到定点医院进行救治。如果基础疾病比较严重,需要到综合和专科医院进行治疗,可以与身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对接联系,由他们帮助转诊。情况比较紧急的时候,也可以直接去相关医疗机构就诊。

  工信部: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 努力缓解买药难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介绍,总体看,我国新冠治疗药物产能能够满足患者用药需求。随着近期患者数量增加,用药需求激增,部分地区、部分品种出现了紧缺。我们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千方百计推动企业迅速稳产达产、扩能扩产,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引导合理有序精准投放,努力缓解买药难问题。

  国家卫健委:症状加重患者可通过自驾车或救护车转至发热门诊

  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高光明介绍,12月7日,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防控措施的要求,也就是 “新十条”。同日,联防联控综合组印发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该指南主要要求按照分级分类救治策略,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一般可以采取居家隔离、居家治疗的办法,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症状加重的患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通过自驾车或者呼叫120救护车等方式,转至相关的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进行及时就诊。该方案也明确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回复广大居民有关的询问和咨询。同时,所在社区(村)要安排好核酸检测以及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 刘清泉:服用中药和西药之间应间隔半小时

  目前针对新冠感染的人群中,从我们的研究和临床观察来看,治疗新冠、感冒的中成药,和西药如解热镇痛的药物是完全可以联合使用的。只是为了安全起见,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中药和西药在吃的时候,应该间隔半个小时,这样安全性会更大一些。近几十年来,我国先后有中药加上西药制成的中成药,是治疗感冒的很好的药物,这实际上是两种药合到一块儿吃的,我们也查了一下文献,没有发现中药治疗感冒的药物和解热镇痛药之间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但是我们建议的是,不要把几种药物联合使用,包括中药和西药,不要想着吃完药以后,几分钟、十几分钟、一小时就把症状解除了,没有那么快的。这种联合使用的结果,会出现药物剂量的重叠,存在一定的风险,疗效也不会提高。如果我们拿的“中成药”成分中有加西药解热镇痛的药物,我们在和西药的联合使用时要关注了,不然药物叠加以后会出现副反应的。所以,目前从总体来讲,中药和西药联合使用,对于迅速解除疾病症状,让患者能够舒服起来,是具有非常好的效果的。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 刘清泉:所有治疗感冒流感的中成药对奥密克戎都有很好疗效

  新冠病毒经过三年的变异,从中医学的原理来看,病因导致疾病的毒害性在减弱,传染性在增强,同原始株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风热之性显得尤为突出,核心病理变化与过去诊断的感冒和流感是一致的。在中医学“异病同治”的理论指导下,可选择的药物很多,不只是“三药三方”的药物。“三药三方”是在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过程中,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做的示范性研究。

  刘清泉说,从目前来看,所有治疗感冒、流感,尤其是风热证、外寒内热(寒包火)类型的感冒中成药,对治疗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都有非常好的疗效。用中药治疗的过程中,可以缩短疾病的发热期。此时如配合使用一些解热镇痛的退热药物,疗效更有优势。所以中西药并用,是减轻疾病的重要手段。中药退热比较缓,但是比较持久,西药退热比较快,但是持久性比较差。两者之间可以起到扬长补短、优势互补的作用。缩短发热期,对疼痛、发热、全身不舒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家药监局批准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上百种,可选择的药物是非常广泛的,这类药物都可以治疗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不只是局限于几种药物。

  国家疾控局:希望符合条件人群积极主动尽早接种第二剂次加强针

  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以及具备较严重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和免疫低下的人群,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满6个月后,可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目前我们正指导各地组织落实相关工作,也希望符合条件的人群,积极接种、主动接种、尽早接种,为自己的健康护航。

  国家疾控局: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有四类禁忌需注意

  从国内外新冠肺炎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60岁以上,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以后容易发生重症甚至危重症,因此这些人接种疫苗获益是最大的。根据疫苗研发的情况和预防接种工作实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印发的《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中,明确了老年人的接种禁忌,包括四类:一是既往接种疫苗时曾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主要是过敏性休克和喉头水肿;二是因严重慢性疾病生命已经进入了终末阶段;还有两类是缓种的,就是急性感染性疾病处于发热阶段的,要暂缓接种;还有就是严重的慢性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的,要暂缓接种,比如正在化疗的肿瘤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的患者,冠心病患者心梗发作,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处于进展期,以及癫痫患者处于发作期。为了更好地指导地方做好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我们已专门组织培训,要求各地科学做好接种禁忌的判定,规范接种实施。要按照“四有”要求,也就是说要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急救人员驻点保障、有急救设备药品、有120急救车现场值守、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救治绿色通道,做好医疗救治保障,老年朋友们可以放心接种。如果不属于以上接种禁忌的情形,我们鼓励大家积极、主动、及早进行接种。

  西安部分医院最新通知

  西京医院

  12月13日晚,西京医院发布近期就诊须知,具体内容如下↓↓↓

  1.门急诊就诊须知

  (一)医院发热门诊、急诊科、儿科急诊、消化急诊24小时开放。

  (二)除老年患者外,医院实行分时段全预约就诊。预约成功后,请按照预约时间提前30分钟来院就诊,疫情期间非必要不陪诊。预约方式:“西京医院”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

  (三)门诊就诊需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全程规范佩戴口罩,扫描陕西一码通。无智能手机的老年患者、无手机的中小学生患者,需现场登记。

  (四)就诊时请遵守“一人一诊一室”规定,未叫到号的患者请在诊室外等候,勿擅自进入诊室。门诊各类侵入性检查及治疗,需持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方可开展。

  (五)请自觉做好个人防护,在乘梯、候诊、缴费、检查、取药时请保持安全距离。

  (六)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请主动到发热门诊就诊,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并开展相应诊疗服务。

  2.住院就诊须知

  住院需持西京医院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办理住院手续;严格执行“不探视”和“非必要不陪护”制度,确需陪护的固定陪护人员,陪护期间严格防护、非必要不外出。

  3.开通“病毒性感冒专病诊区”?,提供在线图文问诊服务

  我院慢病管理诊疗平台开通“病毒性感冒专病诊区”,为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无基础疾病或基础疾病稳定,暂无必要来院但需专业医疗人员指导帮助的患者人群,提供在线问诊咨询、电子处方、检验检查申请单开具等便民服务。有需要的市民可以关注“西京医院慢病诊疗平台”APP。

  西安市第一医院

  12月13日,西安市第一医院发布患者就诊须知,具体如下↓↓↓

  1.急诊患者开通绿色通道24小时接诊,救治同时开展核酸检测。

  2.进入预检分诊患者,请您佩戴口罩主动出示“陕西一码通”及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老年人、儿童及无法扫码患者请持有效证件走人工通道,须现场进行流调。无核酸检测结果执行边检边治。

  3.发热及有呼吸道相关症状的患者,请您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4.我院实行分时段预约就诊,请您关注“西安市第一医院患者移动服务平台”或“西安市第一医院”进行预约挂号。预约成功后按照预约时间提前30分钟来院就诊,请勿过早来院候诊,避免聚集。

  5.为减少人群聚集,排队等候时应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候诊尽可能间隔座位就坐,就诊时要求一患一诊室。

  提醒:老人患者及儿童来院请带一名陪同人员,减少疫情风险。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12月13日,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发布最新患者就医须知,具体内容如下↓↓↓

  1.我院主院区、牙颌颜面发育管理中心(原正畸和儿童牙病科)及四个门诊部均正常开诊,具体信息请浏览下方“医院信息”;

  2.如您因故不能来院就诊,可通过我院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咨询、视频问诊等。

  3.我院口腔急诊科为24小时开诊,咨询电话:029-87215269;

  4.广大市民朋友应时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患者及陪人请全程正确佩戴口罩(不应佩戴有呼吸阀的口罩,并且请勿随意摘下口罩),主动扫描并出示“陕西一码通”等,配合体温检测,如实提供近期旅居史,并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5.医院实行三级预检分诊制度,您进入院区后在门诊各诊区也请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再次预检分诊,出示“陕西一码通”和核酸结果,配合体温检测,排队时请保持“一米线”,候诊时请保持“间隔坐”。

  6.核酸检测:为方便广大市民,医院入口设有24小时核酸检测点,方便“应检尽检”、“愿检尽检”人群进行检测,对于来院就诊无48小时核酸结果的患者,执行“边检边治”。

  住院患者、陪人进入各病区办理入院手续,须持有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若无可在我院即刻检测,并入住过渡病房。住院病区实行封闭管理,住院前备好生活物品,每名患者限1人陪护、且中途不得更换,谢绝探视;患者、陪人的一日三餐送至病区。

  7.就诊时请尽量减少陪同人员,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鼓励患者线上预约就诊,广大患者可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话等多种途径进行预约就诊。

  8.我院始终“坚持生命至上,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因无码及核酸结果影响患者正常就诊。

  西安市儿童医院

  日前,西安市儿童医院发布重要就诊公告,具体内容如下↓↓↓

  1、急危重症患儿开通绿色通道,24小时接诊;普通发热门诊、特殊发热门诊24小时开放。

  2、进入门诊,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凭证,无发热症状的3岁以下患儿无需核酸证明;无核酸结果者边检边治。

  3、门诊就诊区域划分:分区分类接诊相应患儿

  南广场1号门:普通绿码预约非发热(体温≤37.2℃)患儿、无流行病学史的急危重症患儿由此进入门诊就诊;

  南广场2号门:普通发热患儿(无新冠流行病学史者)由此进入发热门诊就诊;复诊患儿可持核酸阴性检测结果至普通专科进一步就诊。

  北马道巷3号门:黄码/红码、核酸检测阳性或有新冠流行病学史的患儿请从3号门进入特殊发热门诊就诊。

  4、普通门诊实行分时段全预约就诊:请提前通过医院公众号或患者服务平台预约挂号,按预约时间提前10分钟至就诊科室签到(进入医院后可通过手机签到)。

  5、无法前来医院就诊的患儿可通过我院互联网医院线上咨询、问诊。

  6、进入门诊预检分诊时请配合工作人员查验健康码+48小时核酸证明(严格一人一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测体温;无智能设备的老年人及特殊人群等,预检时需主动提供身份证原件(或复印件)。建议每名患儿最多两名家属陪同。

  7、就诊时请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除就诊需求外请勿随意摘下口罩;排队时请保持1米间距;就诊时一人一诊室,勿随意进入诊室。

  8、住院患者及陪人办理住院手续前须在我院进行核酸检测。

  以上安排将根据国家和我省市相关政策及时调整,请以医院最新通知为准。

  这些人群

  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12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发布《关于印发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的通知》,全文如下:

  关于印发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卫明电〔2022〕5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疫苗接种工作协调组各成员单位:

  现将《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2022年12月13日

  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

  接种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研究,现提出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

  一、目标人群

  现阶段,可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二、疫苗选择和时间间隔

  (一)疫苗选择。根据疫苗研发工作进展,所有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疫苗均可用于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优先考虑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或采用含奥密克戎毒株或对奥密克戎毒株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有关组合如下:

  3剂灭活疫苗+1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3剂灭活疫苗+1剂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

  3剂灭活疫苗+1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3剂灭活疫苗+1剂珠海丽珠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CHO细胞)疫苗;

  2剂康希诺肌注式腺病毒载体疫苗+1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3剂灭活疫苗+1剂成都威斯克重组新冠病毒疫苗(sf9细胞);

  3剂灭活疫苗+1剂北京万泰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

  3剂灭活疫苗+1剂浙江三叶草重组新冠病毒蛋白亚单位疫苗(CHO细胞);

  3剂灭活疫苗+1剂神州细胞重组新冠病毒2价S三聚体蛋白疫苗。

  (二)时间间隔。根据国内外真实世界研究和临床试验数据,结合我国疫苗接种实际,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与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时间间隔为6个月以上。

  三、确保接种安全

  各地要继续把接种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规范组织接种实施。各地卫生健康部门要落实接种单位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急救人员驻点保障、有急救设备药品、有120急救车现场值守、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救治绿色通道的“四有”要求,保障接种安全。接种单位要做好加强免疫的接种信息登记和疫苗流向管理,及时准确更新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和预防接种凭证中接种记录相关内容。

  四、加强组织实施

  (一)强化属地主体责任。各地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高度重视并统筹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要加强对辖区内疫苗接种工作的指导,全面掌握工作进展。地方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接,做好工作协同。

  (二)落实部门行业管理责任。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指导本行业人员所在单位积极配合地方统一安排,共同做好组织动员工作。

  (三)加强监督指导。要密切跟踪监测各地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进展,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健全疫苗流向全程追溯体系,完善疫苗全链条安全监管机制,持续加强全流程管理和安全防范。

  (四)做好宣传引导。各地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工作的宣传措施,重点宣传加强免疫接种的目的意义,积极引导目标人群主动接种,特别要引导提升老年人群的接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