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本土新增11+120,“通信行程卡”明起下线!感染BF.7比BA.5症状更重
上海市卫健委今早(12月12日)通报:2022年12月11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20例。
法治新闻眼 ,赞 13
2022年12月11日0—24时,上海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例,新增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40例。
2022年12月11日0—24时,新增出院13例,均为本土病例;新增解除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207例,均为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通信行程卡”12月13日起正式下线
法治新闻眼 ,赞 3 12月12日
通信行程卡官方微信发布公告:
多地开展“全民戴口罩”行动
不戴口罩致疫情传播,将追责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
不少地区近日开展
“全民戴口罩”行动
例如,在浙江省内,绍兴、桐乡、嘉兴平湖和海盐12月9日、10日相继发布重要提醒,号召开展“全民科学戴口罩,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行动。
通告提出,重点岗位、单位从业人员在岗期间必须“应戴尽戴”。比如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进口冷链食品、进口高风险非冷链货物加工、贮存、装卸、运输、经营、销售等岗位从业人员等。
通告还表示,市民群众或外来人员进入以下场所或者处于如下情形时“凡进必戴”。如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住院、陪护及办理相关业务、从事有关活动时;在各类场所乘坐厢式电梯时;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在参加各类会议、培训、考试等聚集性活动时出现鼻咽不适、咳嗽和发热等症状时。
一些地区在通告中提到,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市场主体、社会单元应切实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动员本单位人员、监督外来人员主动参与到“全民戴口罩”行动中来,并配备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标识清晰,定期做好消毒处置。对因不佩戴口罩,造成疫情传播扩散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11日,浙江省内的缙云县、磐安县、兰溪市、天台县也相继发布了关于开展“全民戴口罩”行动的通知或者倡议书。不只是浙江省,国内多地也在近日发布了对开展“全民戴口罩”行动的号召。
例如,湖北黄石市11日发布了《关于全民佩戴口罩的倡议书》,倡议公共场所全程戴、全民参与规范戴、时刻牢记科学戴。安徽无为市11日发布了《关于在全市进一步开展“全民戴口罩”行动的通告》。
贵州遵义市也在11日发布了《关于“文明遵义人 全民戴口罩”的倡议书》。遵义市卫健局方面表示:口罩虽薄,能抗疾病;口罩虽小,能显文明;口罩虽轻,能显关心,疫情防控离不开全市人民的参与,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养成全民戴口罩的良好习惯,做好个人防护,保护家人健康,助力社会防疫。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规定,充分发挥互联网、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和广播、电视、报纸、宣传品等传统媒体作用,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倡导公众遵守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公筷制、“一米线”、咳嗽礼仪、清洁消毒等良好卫生习惯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自觉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疫情期间减少聚集、聚餐和聚会,配合做好风险排查、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保持自我健康管理意识,提高身体免疫力,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和策略措施培训,消除恐慌心理,科学精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提到,乘电梯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应佩戴口罩;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就医时,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口罩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感染BF.7比BA.5症状更重?
目前
各地流行不同的新冠毒株类型
大体有BF.7与BA.5变异株
二者有何区别?
感染后症状有什么不同?
12月1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喻成波表示,BF.7与BA.5感染后症状一般有较明显的区别。
BF.7感染症状包括高烧、持续性咳嗽、身体疼痛不适、头痛、喉咙痛、嗅觉味觉改变和食欲不振等;
而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BA.5后,BA.5临床表现更为温和,症状明显减轻了,通常出现持续咳嗽、鼻塞和咽痛等几种常见症状,另一症状是极端疲劳,而味觉丧失和嗅觉丧失已经比较少见。
喻成波介绍,BF.7是ba.5.2.1.7的缩写,被认为是奥密克戎BA.5变异株衍生的第三代亚型,中间隔了ba.2.75变异株。BF.7因获得了新的基因突变而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据“陕西疾控”“南京疾控”等地发布的信息,奥密克戎BF.7变异株的主要特点是,较之前的变异株,传播能力强、速度快、隐匿性强,免疫逃逸能力强,BF.7变异毒株比现有的变异毒株更具有传染性。主要表现为高热、持续性咳嗽、身体疼痛、头痛、喉咙痛、嗅觉改变和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与新冠奥密克戎早期亚型变异株感染后的症状类似。
据“南京疾控”“河南疾控”“横州疾控”等发布的信息,BA.5变异毒株感染后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无症状感染者占比高。
11月10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在北京疫情发布会上介绍,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BF.7分支已经成为北京市疫情主要毒株。11月10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在广州疫情发布会上介绍,本轮疫情中遭遇的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它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BA.5的一个亚分支。11月27日,重庆市公卫中心主任医师严晓峰在重庆疫情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进化分支)是重庆市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
喻成波提醒,要坚持正确佩戴口罩,可以解决90%以上的新冠病毒感染机会,养成勤洗手、多通风、不聚集等习惯;从容应对病毒;建议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5岁以下儿童等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接种疫苗。对于有慢性疾病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务必控制好慢性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