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感染新生儿的应急预案
疫情当下,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一波奥密克戎病毒变异株也开始在蔓延"肆虐"。小婴儿作为易感人群同样受到波及。就在昨天刚刚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儿童医院钱素云主任提到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出现发热如何用药的问题上提到:2个月到6个月的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的儿童选择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治疗。2个月以下儿童可以选择物理降温,及时去医院就诊。
正在经历感染的人们可能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普及知识中都能初步识别自己是否了,再结合自身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症状,接触和被接触的周围的人都陆续出现相似的全身症状(发热,咽喉痛,声音嘶哑,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呕吐等),虽然不测核酸,不查抗原,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的确是了。
那么对于刚出生的宝宝不能描述自己的症状,甚至表现不典型的时候,家长们怎么判断是否孩子感染新冠病毒?感染以后去不去医院?发烧了到底怎么办?能不能用药扛过去?什么时候去医院就诊?请阅读到最后,每个问题讲清楚。
1.要知道新生儿的概念。
:从出生脐带结扎到生后未满28天的婴儿。
2.新冠病毒感染新生儿主要传播方式。
水平传播:通常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3.了的宝妈能给婴儿哺乳么?
多数研究结果显示,新冠病毒感染母亲的乳汁中无新冠病毒核酸检出。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提出,母亲感染新冠病毒,若分娩时仍有症状或核酸阳性,应注意隔离,间接哺乳,乳汁挤出后由非感染者喂养,无须巴氏消毒;若宝妈无症状且核酸阴性,可直接哺乳,进行母乳喂养时母亲应佩戴口罩、严格手卫生,清洗、消毒吸奶器及所有婴儿喂奶用品。
4.怎么识别新生儿感染新冠病毒?
目前所谓的"专家"还在强调无症状?那么新生儿感染新冠病毒后会怎样?
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
无症状感染定义为核酸检测达到诊断标准,但无任何症状体征者;
轻型定义为仅有轻微临床表现,而无影像学表现者;
普通型定义为有临床表现且有肺炎影像学表现者;
重型定义为持续高热超过3 d、气促、低氧血症、呼吸困难、嗜睡、惊厥、拒食或喂养困难且伴有明显肺炎影像学表现;
危重型定义为继发呼吸衰竭需要呼吸支持、休克或合并其他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者。
据上海某儿童医院疫情期间新生儿中心收治的新冠病毒感染患儿统计,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体温波动(37.9~38.3℃),热程1~5 d;其余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纳差、腹泻、呕吐、呻吟、呼吸急促。几乎都有症状,而非无症状,而且发热以低热为主,而不是成人及大月龄儿童出现的高热,多数以轻型为主,很少会发展为肺炎及危重症。主要为护理治疗,不建议抗病毒治疗,新生儿通过密切观察及一般治疗后均痊愈,呈现自限性病程,一般无复阳病例。
5.什么时候需要就医?
如果照料的家人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状,宝宝出现发蔫,嗜睡,皮肤发花发灰,面色青紫,拒乳或者奶量明显减少,呼吸困难,持续发热,惊厥等。
也可参考NICE发热儿童严重疾病警示分级评估(信号灯):3月龄以下婴儿发热出现红区立即就医。(新冠与否不重要)
6.如果体温未超过38℃,能不能选择物理降温先观察一下呢?
目前国内对于新生儿发热建议物理降温主要采用打包散热、温水擦浴、凉水袋降温等。
a.打包散热:在进行打包散热降温时,适当减少盖被,穿单衣,但不可裸露身体进行降温.
b.温水擦浴:物理降温作用原理是降低机体温度,不同于药物降温降低体温调定点的原理。数篇文献比较温水擦拭加药物降温的效果,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温水擦浴有利于机体的降温,可能只会带来较短时间的效果,但同时也会带来包括哭闹及寒战等不适。只有在其他条件下(如环境温度、湿度原因)造成的体温过高,温水擦拭是有效的。物理降温过度、过快引起的寒战会引起血管的收缩从而使体温升高,所以不再将温水擦浴作为感染性发热的常规物理降温法;
c.凉水袋降温:凉水袋降温时,不使用冰袋或4 ℃水袋降温,控制凉水袋水温30~36 ℃之间,缓慢降温。
可以先给予物理降温,如果物理降温无效,请及时去医院就诊,你搞不定!
7.感染后的宝宝在家里能吃一些药物先提前治疗么?
2个月以下婴儿不能随意吃药包括退热药,消炎药,也没有抗病毒药物能治疗,这样做耽误病情的同时也会遭遇药物带来的二次伤害。
8.家里人都羊了,怎么减少宝宝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
新生宝宝应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或人群聚集的地方去;减少家中访客,注意通风和清洁消毒;照护者接触新生儿时须严格手卫生,注意佩戴口罩,避免对新生儿呼气或亲吻宝宝,减少密切接触传播及飞沫传播。生活用品实行专人专用,单独洗涤消毒处理。
家庭观察:实行对婴儿每天早晚各测体温1次,并记录在册;记录喂养及呼吸情况。若出现发热或反应及吃奶差、气促等症状应立即到具备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能力的定点医院就诊。
家庭预防性物品消毒:台面、婴儿床等新生儿日常可能接触使用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250~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然后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1次;地面每天用含有效氯250~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日常的织物(如毛巾、衣物、被罩等)用含有效氯250~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 h,或煮沸15 min消毒。对耐热的物品,如奶瓶、奶嘴等可煮沸15 min.
新生Omicron唠
水平传播表现妖
识别红区要趁早
禁忌宝宝乱吃药
降温无效医院跑
消杀到位家逍遥
敢问疫情何时落
羊过羊康方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