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同样是“阳”,为何有人“第二道杠”格外红;感染者达到此条件,可认为不具

  12月18日

  晴转多云

  -3℃~4℃

  数据来自上海市气象局

  今日聚焦

  同样是“阳”,为何有人“第二道杠”格外红;

  感染者达到此条件,可认为不具传染性

  近期

  有不少网友发现

  同样都是“阳”

  有些人的抗原检测试剂T区呈深红色

  而有的人就是一道浅浅的红色

  根据某品牌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的说明书,在“检验结果解释”一栏中提到,检测区(T)的条带颜色可深可浅,但只要是两条红色条带出现,一条位于质控区(C)内,一条位于检测区(T)内,那么检测区(T)的条带颜色无论是深还是浅,均为阳性结果。

  检测区(T)呈深红色的抗原检测结果。

  是什么原因会造成

  同样都是抗原阳性的检测者

  会出现检测区(T)条带

  颜色深浅不一的情况呢?

  据某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厂商回应,条带的颜色深浅确实可以反映体内的病毒载量,即检测区(T)的红色程度越深,体内的病毒载量就越高。同时,即使是同一位使用者,在发病早期,检测区(T)的条带颜色也往往会深一些,后期则又会变淡。

  对于“T区的红色太深了,是否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这一问题,中日友好医院保健二部主任陈欣则表示,不需要有这样的担心:“抗原检测颜色的深浅只和病毒有关,无法反映病情。”

  新冠感染者达到此条件

  可认为不具传染性

  抗原检测阴性就算康复了吗?何时能够返岗工作?康复后能否尽快恢复运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12月16日表示,连续三天抗原检测结果为阴性,可以认为不具备传染性。

  感染新冠肺炎后,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已经康复,李侗曾给出了两个标准:自身感觉症状是否减轻,以及检测结果是否转阴。如果轻型患者体温正常三天以上,且呼吸道症状好转,就说明身体康复了;如果普通型或病情更重的,则需要复查胸部CT。

  在检测方面,如果能够进行核酸检测,两次核酸结果都是阴性,且间隔24小时,可以认为没有传染性;若不方便进行核酸检测,李侗曾建议可以连续三天开展抗原检测,如果均为阴性,也可以认为不具备传染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康复后的一两周内,康复者依然可能容易感到疲劳。此时,在日常工作以及一些体力活动方面,要注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千万不要过度劳累,否则会让身体恢复得更慢。

  得了“幻阳症”?

  心理专家:

  别怕,对未知情况焦虑是正常反应

  最近,网络上频频冒出一种新的“不明疾病”——“幻阳症”。

  广大网友纷纷表示自己出现了此疾病的诸多“症状”:

  1、总觉得自己身体哪里不舒服,咽痛、头痛、肌肉酸痛……

  2、参照网上或身边阳了的亲友的症状反复比对自身,对身体感受过度警觉与检查,例如多次吞咽口水以判断嗓子是否干疼、身体感到燥热便忍不住测量体温、肌肉有酸痛便担心是不是出现症状、一天多次测抗原等等;

  3、关注相关信息动态,例如身边有谁阳了、阳了有什么症状、多少人阳了、阳了后会如何……

  4、反复询问、分析、判断自己是否有接触阳性人员或环境的可能性及接触时间等等;

  5、既担心自己是否阳了,又希望早点阳了算了。

  对此,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心理治疗师徐辕虹、主治医师王美娟给予大家解答。两名专家均表示:“幻阳” 是对未知情况的焦虑,属于正常反应,不要一味害怕。

  上述专家表示,从心理学专业来说当然不存在“幻阳症”,“幻阳”的出现,反映的其实是大家在面对短期内疫情发展迅速变化,心理上出现的不适应状态。调侃“幻阳”的背后,是大家对阳了之后未知情况的焦虑:青少年担心影响学业、中年人担心工作进度受影响的同时还十分担心家中老人孩子感染了怎么办、老年人担忧对身体状况的危害等等。

  “经历了三年抗疫过程,大家先后经历过大大小小各种不确定性。面对未知的、不确定的情况,担忧、焦虑的情绪都是正常的反应,就算经历过再多,也仍然可能会出现。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地害怕、担忧不可控的事情,恐慌的、极力的去避免负性情况的发生,而是尽量保持适度的情绪反应,并采用积极的、合理有效的方式应对。”徐辕虹说。

  那么,面临感染的可能性,一直感到焦虑怎么办?

  王美娟说,未来总是充满未知,试图掌控不确定性最终只是徒劳,往往越想要掌控则越容易不安、焦虑。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掌控不可控的部分,例如我们每天接触的人、环境是否会有阳性,又在何时何地接触过哪些人、哪些东西;而是做好我们可控的部分,例如个人生活、家庭防疫状况。具体来说可以尝试以下内容:

  1、理解自己因当下环境影响而产生的正常的焦虑反应。

  2、关注权威平台、官方科学的信息,且关注疫情消息的时间不宜过长,适时转移注意力,减少过度暴露在信息轰炸之下而难以筛选、鉴别。

  3、做好个人防护,科学预防,适度未雨绸缪,但要减少不必要的过度囤积、哄抢。如果一味地跟随焦虑情绪进行不恰当的预防与储备,对缓解焦虑并没有帮助,甚至有可能强化焦虑行为。

  4、尽量保持自己的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节奏,吃好、喝好、健康饮食,适度补充营养,保证身心得到充足休息。

  如果真的变成“阳过”了,怎么办?两名专家表示:要相信权威,保持情绪稳定。

  徐辕虹指出,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播力虽然增强,但对人体机能的危害性确实是减弱了,大部分感染者表现为轻症或者无症状,因此真的阳了也不要有太多的心理负担。与其思前想后,不如保持情绪稳定,更有益于恢复健康。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关注权威科学的信息指导,合理看待躯体症状,减少对躯体不适严重程度的灾难化;

  2、正确服药、休息,若症状无法缓解或加重,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3、不必对阳了后学习、工作和家庭受到影响而过度担忧,要理解自己当前的困境,减少不必要的自责、内归因,将注意力从想法转换到可采取的有效行动上,例如好好休养以尽快康复、在有限的状态及环境下尝试做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

  总的来说,对于疫情与防疫的相关信息,应保持适当程度的重视,既不宜过分关注影响正常生活,也不能过分乐观而掉以轻心。更重要的是,无论没阳、“阳过”或者“阳康”,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状态,都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各种状况的实际应对能力。

  最后,若发现“幻阳”无法通过自行调节缓解,甚至逐渐发展为“恐阳”,并对正常工作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建议您及时寻求精神心理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

  服用解热镇痛药要避哪些误区?

  发热、退烧药成为了近期高频搜索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感染后出现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纷纷开始购买药物,以备不时之需。但是乱用药物,尤其是解热镇痛药会导致很多不良反应,甚至危害健康。那么,吃退烧药有哪些误区呢?上海市胸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潘雁予以解答。

  误区一:退热效果不好,增加服药量和次数

  发热是人体的一种免疫保护反应,适当的发热有助于提高机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低中度发热可以不使用解热药物。服用解热镇痛药物不一定非要追求体温降至正常水平,以人体可以耐受为限。不要随意增加服药量和服药次数,在服药间隔,如果体温上升过快,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缓解症状。

  误区二:多种退热药物混合服用

  常用的退热药物作用机制大体相同,服用多种药物不会增加退热效果,反而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增加,不建议联合用药。

  误区三:服用退热药物无效也不就医

  因为害怕交叉感染,有些人在家服用退热药物,尽管多日无效仍不就医,这是很有风险的。服用退热药物,如果3天热峰(每日的最高体温)没有下降,或者其他症状有加重(出现气促,气喘、低氧等),需及时就医。

  1

  感染后不到一周就“复阳”,咋回事?

  “非常魔幻,转阴三天后又复阳了!”“不到一周的时间,抗原转阴后又阳了,难道是没好彻底?”近期多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反馈自己感染新冠病毒后由阳转阴,用抗原检测后又“复阳”的困惑。“复阳”是怎么回事?是否具有传染性?医学专家进行了解答。

  为什么会“复阳”?

  家住河南的夏女士表示:“12月7日,我在家自测抗原结果为阳性。经过居家治疗,12月9日、10日在症状消失后,连续两天抗原结果显示为阴性。但是12月12日由于同住人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再次自测抗原,结果显示为阳性。”

  家住北京的崔女士表示:“我是在12月8日,高烧的第二天抗原检测出阳性的,12月10日基本上已经不发烧了,12月14日在抗原转阴两天后,今天我又开始低烧了。”

  上海长海医院感染学专家表示,复阳需要经过核酸检测来确认。所谓“复阳”不排除自测抗原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另外,如果是核酸检测结果也显示异常,也不是指疾病的再次复发,很可能当初就没有痊愈,抗原假阴性的可能。

  夏女士的情况是出现同住人感染,这势必会造成病毒在居住环境内的扩散,此时处于同一居住环境下的人员抗原结果存在假阳性的可能。

  崔女士抗原阴性后又出现了类似症状,不排除该患者仍处在病程内,此时病毒载量较之前有所下降,因抗原检测敏感性的问题,结果呈现假阴性的情况。

  “抗原检测结果呈阴性,意味着新冠病毒载量下降到了一定范围内,从传播的角度而言,此时患者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已显著降低。”

  对于“复阳”不必恐慌

  通常没有传染性

  张伯礼院士表示,经临床观察证实,“复阳”病例均没有发生再传染给他人的现象。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表示,从现有研究来看,“复阳”的人,通常没有传染性。其实不必太在意“复阳”的情况,因为这批人通常不会对周围人造成感染的风险。从之前看到的数值来看,一次“阴”了,第二次再检测出“阳”,是常见现象,但一般也就波动一周左右,之后就测不到了。

  2

  克罗地亚2比1战胜摩洛哥,夺得世界杯季军!

  世界杯季军战

  克罗地亚对战摩洛哥

  比赛第7分钟

  克罗地亚精彩任意球配合

  格瓦迪奥尔头球破门

  克罗地亚1比0领先

  

  第9分钟

  摩洛哥队20号达里头球建功

  摩洛哥1比1迅速扳平比分

  

  第42分钟,克罗地亚队的奥尔西奇

  贡献了禁区前沿的一记精彩弧线球

  克罗地亚2比1再次领先

  

  最终

  克罗地亚2比1战胜摩洛哥

  获得世界杯季军

  今晚

  世界杯决赛即将打响

  预测一下

  谁是2022卡塔尔世界杯冠军?

  3

  三预警高挂!气温创今年新低

  寒潮影响持续中,目前本市寒潮、大风、低温三预警仍持续生效中。截至今晨7时,全市除金山外气温均创今年新低,其中青浦最冷,最低温度为零下5.6℃,中心城区徐家汇站零下2.3℃,出门犹如进冰箱 。白天天气晴好,但风力依然较大,气温回升有限,最高气温4℃左右,请继续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 今天有冰冻或严重冰冻,是近来气温最低的一天,一定要注意保暖。

  ■ 明天白天气温止跌反弹,中心城区的气温回到 0°以上。

  ■ 后天将是下周最为温暖的一天,最高气温可上升到13℃。

  4

  “3秒生成行程卡纪念版”疯传!涉嫌违规!已暂停服务!

  2022年12月13日0时,“通信行程卡”正式下线。一些有仪式感的网友赶在零点前截了个图,留作纪念。

  与此同时,一项名为“行程卡纪念版”的新型服务也随即在朋友圈流行。其依托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供用户使用。此事甚至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对此,有媒体记者也做了尝试,但发现很多相关小程序已被暂停服务。

  

  中国信通院12月13日发布通告,自“通信行程卡”上线应用以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采取严格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依法依规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在提供行程卡服务过程中,中国信通院不存储用户个人行程数据在此期间产生的运维数据滚动删除、销毁。那么,“行程卡纪念版”是否合规?生成逻辑是什么?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此,记者专访了浙江警察学院计算机与安全系主任周国民。

  问:“行程卡纪念版”生成逻辑是什么?

  答:“行程卡纪念版”其实是通过用户自行添加城市名称,并未要求用户填写手机号或验证码,所以并不是攻破官方通信行程卡后台,主要是生成行程卡的界面UI和官方的比较相像,可能会混淆视听。

  

  问:用户使用时,信息可能会以怎样的方式泄露?

  答:该小程序并未要求用户填写手机号或验证码,显示所到达的城市均为用户自行填写,并没有查询官方的途经数据库或实时动态感知。若这些小程序或APP运行的背后,有恶意、非法、秘密收集手机中的敏感信息的话,就比较危险了。

  不过目前,要向手机获取相关权限的话,需要用户确认,故用户在授权时需要判断该应用是否需要这项权限再确定是否开放。从实际情况看,有些应用比较“霸道”,会强制开通权限,但凡有不授权选项,就闪退或无法使用,这些应用就需要加强监管。

  问:这样的小程序是否合规?

  答:目前,相关小程序已经涉嫌混淆官方服务功能违规,被暂停服务。对应其规则,应该是违反了《微信小程序平台运营规范》5.14混淆行为中的5.14.2恶意混淆其为相关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开发、运营的(无论该组织是否真实存在)规定。处理规则是,一经发现将根据违规程度对该小程序采取限制功能直至封号处理。

  问:微信小程序是个人可以开发的吗?

  答:个人是可以开发微信小程序的,在微信平台注册、验证手机号、填写姓名、身份证号,拟开发的小程序名称和介绍,注册完成后下载开发者工具,利用开发者工具开发完成小程序后,在微信平台上传小程序,等待微信审核,符合规范则发布小程序,即可通过二维码、链接等形式分享给用户点击使用,或用户可搜索到该小程序。

  对于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微信是有责任监管的,微信要求开发者采用实名制,便于追溯监管,相应制定了《微信小程序平台运营规范》《微信小程序平台服务条款》等规则,其中有“用户隐私和数据规范”“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条款等。

  青刻之间

  前中国残奥女排冠军教练张俊:

  扎根青训,为上海输送更多青少年人才

  

  近日,在杨浦区复旦附中,上海市普陀区获得本届市运会排球男子D组(青少年组)比赛的冠军。决赛现场,普陀队一群不满13岁的少年,在强队面前不甘示弱,超常发挥,以两分优势率先锁定局势获胜。少年们激动地捧起了成长道路上具有非凡意义和价值的第一座奖杯,站在一旁的主教练张俊,也为这群孩子们感到深深的骄傲。赛后,作为前中国残奥会女排主教练、前上海男排队员的张俊向记者介绍了这场胜利背后的来之不易。(详情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创意设计人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成立国际创意设计学院

  

  促进上海“设计之都”建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灵魂、上海情怀的创意设计人才,12月15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际创意设计学院揭牌暨产教融合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长宁校区举行。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际创意设计学院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韩国国立公州大学和韩国东西大学合作共建。三校将坚持“共赢、聚焦、协同”的六字倡议,以国际创意设计学院为载体,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灵魂、上海情怀,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国际化的创意设计人才。(详情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青·新生活

  废弃金属重生成魔兽凤凰奥!

  这群致力于废料改造的年轻人太酷了!

  

  废料的归宿,除了垃圾箱还有别的选择吗?

  年轻的艺术家、戏剧人、手作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们不光有奇思妙想,更有脚踏实地,用不同的方式践行着更少丢弃,让宝藏继续绽放光芒;更多环保,为世界添一抹新绿。

  (戳我看全文)

  早安语

  怀揣梦想,大步向前,美好的风景在未来等你。早安,加油!

  综合: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生活周刊、新民晚报、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健康时报、新华社、央广网、上海市天气、杭州日报等

  编辑:张欣阳

  审稿: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