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仇恨的特效药来了

  

  在不少国民买不到药,只能自己硬抗之时,12月13日,美国辉瑞公司新冠药、国产的阿兹夫定新冠药,同时入市开售!

  

  吊诡的是,定价高达近3千的辉瑞新冠药,在被部分网民吐槽割韭菜、发国难财后,悄然下架,只剩下国产的,河南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一支绽放。

  国内一共有两款新冠口服药获批,分别来自辉瑞与河南真实生物。

  今年2月12日,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辉瑞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PAXLOVID)的进口注册,用于治疗成人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例如伴有高龄、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

  今年7月25日,真实生物(全称“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阿兹夫定片获附条件批准增加治疗新冠病毒肺炎适应症申请,用于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年患者。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片由此成为首款获批的国产新冠口服药物。

  作为非专业人士,没法评价这两款药的高低优劣,分别有什么副作用?但从网络舆论场的反映看,此时入市价格高于普通感冒药几倍的口服新冠药,的确能迎来一波购买力,但无异于是在拉仇恨。

  这个时间点,中国的不少城市出现“药荒”,身体不适的患者在感染之后,买不到退烧药、感冒药,被迫只能自己扛。武汉等地的发热门诊出现发热患者大排长队高达6个小时的极端例子。

  

  在医疗资源供应最丰富的首都。12月12日,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厚廷表示,北京药品供应在短期内存在较大的压力。也证实了“买不到药”的现象确实存在。

  不明白的是,既然我们有集中力量大事的体制优势,制度自信,难道不应该以人民的名义,国家卫健委或各地反政府,直接出面向药企,采购常备药,免费或平价供应给广大国民,并对中间环节的囤药行为进行一定限制措施么?

  的确,每一个人都应该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但是当下,不少城市出现了感冒常备药不是断货就是涨价的乱象。甚至N95口罩,价格也飙涨。不少城市还出现了发烧门诊排长队的医疗挤兑?

  这充分暴露了有关部门在彻底放开前,事先没有做好预案,事中,也没有强力的干预措施,而是任由没病的人恐慌性囤药。

  某红书平台上,有人发布了“异地网购药品攻略”。

  攻略称,通过美团等跑腿软件,把定位修改到广西、西藏、新疆等地的小县城,先下单让骑手去药店,购布洛芬、泰诺林等退烧药。然后要求骑手把退烧药邮寄给几百几千公里外的自己,如果骑手不从,就威胁给差评。

  

  一些人在抢购成功后,还主动在上面分享“成功秘诀”,教别人怎么抢,并提醒哪些地区的药店还有货。

  

  而国家级专家们,只知一味兜售所谓奥密克戎接近于感冒,多喝水、多休息就能自愈,自然就好的论断,这和广大民众羊了后的实际感受,出现了较大反差。

  以本人和周边亲友中招后的感受来看,没有药缓解,即使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也很难扛得住。但部分人正是出于对专家的信任,选择了没有买药,事都临头不得不直接硬抗,甚至有了生不如死的吐槽。

  截止到目前为止,还真的有一例,只靠多喝水、多休息,就从阳转阴,完全康复的例子。

  这一例就是高富帅、力壮如牛的C罗,他得新冠后,没有吃药,完全依靠免疫力硬扛自愈了,这个例子完全可信。但是,中国有几个人具备C罗的身体素质、营养条件。有报道说,贵为美国第一夫人的吉尔拜登,新冠后,也是吃了辉瑞的药才好转。

  这次的全面放开,当然是顺应民意的德政。民意也理解在转大弯的放开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医疗挤兑现象。但民意不能理解,不能容忍的是,在一药难求,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之时,为什么还没有一个解决方案和时间表?这很难么?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