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曝主动感染新冠,知名女艺人道歉!
12月16日下午3时许,歌手张靓颖在自己账号上分享自己感染新冠病毒的经历,因为她在分享的时候,提到自己主动感染病毒,并且在感染后非但没有不舒服,反而还皮肤变好,引发网友热议。当晚9时,张靓颖删文并道歉,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据悉,张靓颖说自己感染后只“阳性”了一天,也不知道自己这样算不算“阳过”了。
随后张靓颖在评论区里分享了自己这次感染的经历,张靓颖说自己主要是怕影响半个月后的跨年演出,于是趁着自己这段时间有空,就主动去了一大群阳性病号人群中“蹭病毒”,然后张靓颖也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对此,有网友提出,张靓颖作为公众人物分享这样的事情容易误导粉丝。
同日晚9时,张靓颖再次发文,表示道歉:“发这样的微博是我欠考虑了,向大家道个歉!”
专家:“早阳早好”的观点不对
在2023环球时报年会生命健康分论坛上,张伯礼表示,目前疫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应以变应变,我国防控政策也是按照这个逻辑在不断优化调整。奥密克戎病毒感染性强、毒性弱,无症状人群占了三四成,有上呼吸道症状的四五成,重症及后遗症比较少。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短期内感染人数会增加,但整体情况在往好的方向发展。1、2月份高峰过后,到春暖花开时疫情有望进入常态,不会出现大规模感染,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也将逐步不受影响。
张伯礼强调,目前阶段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早阳早好的观点是不对的,个人防护至关重要。虽然感染后3~6个月再次感染的几率小,但病毒不断在变异,不管是否感染过都应做好防护。建议没有绝对禁忌症的人群及时接种疫苗。
“求阳得阳”能避免二次感染吗?
上海长海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万谟彬认为,一般人距离上次确诊的时间少于3个月,出现二次感染的几率比较低。但不排除一些年老、体弱、重病患者,均有在3个月内出现二次感染的风险,也不排除在短时间内感染新型变异毒株的情况。
华山医院感染科艾静文也表示,对于不同的毒株,存在反复感染的可能性。不过通常来说,感染其中一个毒株后的短期内,因为体内仍有较高的中和抗体,所以短期内二次感染的可能性比较低。但是一段时间后,如果出现了其他类型的毒株,还是有可能二次感染的。
艾静文表示,不推荐“求阳得阳”,能少感染一次就少感染一次,能尽量晚感染就尽量晚感染。最核心的原则是,我们应该尽一切能力,延缓老年群体的感染时间,最大程度减少在第一波疫情高峰中的老年感染者数量。
新闻延伸
当前形势下,关注四类重点人群健康
孕产妇感染有哪些症状?孩子发烧、咳嗽要马上去医院吗?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做好防护?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有关情况。
孕产妇
1.孕产妇感染新冠病毒会有什么症状?
从目前国内全国产科质控专家组汇总的国内情况和国际报道看,孕产妇感染新冠病毒之后,总体上发病率和症状、病程的情况都和普通人群比较接近,症状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比如咳嗽、喉咙痛、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全身酸痛、发烧,重症的非常少,所以大家不用恐慌,病程也基本是5-7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南方和北方变异的病毒株略有不同,北方略微干燥,天气比较冷,病情略重,个例的重症主要和基础病有关,比如原来患有肝肾功能问题、高血压、糖尿病的,应及时就诊。
2.孕产妇感染会影响胎儿健康吗?
对于孕产妇感染新冠病毒之后是不是会传递给胎儿,因为母体有胎盘这个保护屏障,所以几乎是不传染给胎儿的。但是如果是产后,妈妈、宝宝在一起的话还是要注意隔离,宝妈在空间上最好和新生儿有一定的隔离或者戴N95口罩,可以母乳喂养。
老年人
1.老年人平时应该怎样防护?
老年朋友一旦患病以后,较年轻朋友相对来说,重症发生率比较高。对于这组特别需要保护的人群,预防是第一位的。
首先,要接种疫苗,包括全程疫苗和加强疫苗。
第二,当前老年朋友要减少外出,特别是避免去人群比较聚集的密闭场所,如果是一定需要去,一定要佩戴好N95口罩。另外,在整个的外出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接触外界的环境,回来一定要洗手。
第三,加强通风,现在是冬季,特别是北方地区天气比较寒冷,通风的过程中要注意老年人保暖,可以把老年朋友放在另外一个房间,通风结束以后,室温恢复正常以后再让老年朋友返回该房间。
第四,老年朋友往往合并有一些基础疾病,基础疾病现阶段一定要控制得非常良好,不能因为害怕去医院取药而停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购药,或者让亲戚朋友购药。
第五,老年朋友最近一段时间需要规律生活,保证营养和睡眠,但不要暴饮暴食。另外,尽可能减少烟酒的接触。减少对老年人的探望,减少病毒暴露的机会。
2.同住人已经新冠阳性了,老年人如何避免被感染?
如果共同居住人感染新冠病毒,一个最主要的原则是尽可能减少老年人接触病毒的机会,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把老年朋友放到另外居所。如果条件不允许,最好有一个独立的房间,关好门、加强通风,加强环境消毒,特别是一些公共暴露环境,比如卫生间、门把手、水龙头,当患者接触以后,一定要清洁消毒。另外,要关注老年人的情况变化,早期进行识别,早期诊断。
心血管疾病患者
1.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做好居家防护、避免感染?
有心血管原有疾病的患者,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还有心内做介入治疗后的患者,或者心外手术后的患者,在家里一定要注意防止感染新冠病毒。很重要的是要吃得好、睡得好,别焦虑。要合理膳食,根据心脏病特点,低盐饮食、低脂饮食,要注意蛋白质、糖和脂肪比例要合理。要注意自己的情绪,不要害怕新冠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居家生活原则:
第一是合理膳食。一定要控制糖油盐的摄入,糖油盐过度摄入不利于身体健康,会增加心脏负荷。
第二是戒烟限酒。酒精未必能杀死新冠病毒,但是饮酒肯定先诱发心脏病,戒烟限酒肯定对心血管疾病是有益。
第三是适量运动。居家期间,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一般要注意肢体肌肉运动,可以拉一拉哑铃,或者用矿泉水瓶做做肢体运动,肢体运动对心脏、对心血管都有好处。
第四是心态平衡。我们还是要战胜恐惧,努力让心血管病不要进展成重症,也不要在居家中被诱发。
儿童
1.孩子发烧、咳嗽了,需要马上去医院吗?
最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看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小孩虽然有发烧等症状,但是精神挺好的,特别是退烧以后能吃能喝能玩,这时候就没必要特别紧张,也不需要马上去医院就诊,可以在家继续观察、对症处理。
2.什么症状需要送去医院?
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还是建议去医院,比如,发烧持续3天以上还没有好转的迹象,或者即便是退了烧,精神依然不好,包括小婴儿有时候哭闹、烦躁、不好安抚,大一点的孩子老是睡觉、没精神、脸色不好,这种情况无论体温高低都要去医院就诊;还有比如咳嗽加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睡眠,就要去就诊;另外还有一部分孩子喘息、呼吸增快,甚至呼吸困难,明显的声音嘶哑等,要小心喉炎还有喉气管炎,这种时候也要及时就诊;一旦出现了意识障碍、惊厥要马上就诊。
特别提醒大家,三个月以下的小孩是特殊人群,包括新生儿和小婴儿,一旦出现发热,建议及时就诊。
来源:澎湃新闻、极目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编辑:雨薇
编审:田晴
监制:荣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