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与“我杨过”和发汗偏方
大禹治水与“我杨过”和发汗偏方
尽管严防死守,从没有打过疫苗的我还是中招了。
看看小区里和大街上冷清的人流。久不出门老婆的逆向思维来了:大家都不出门儿,我们出门儿不就没事儿吗?
于是驾车前往十公里外的万达广场,一这是个外形像一艘巨轮的商场。很快商场地下停车场到了。难得清静,平时一位难求,现在随便停,大概百分之七八十车位,空的。
商场内平时熙熙攘攘的人流不见了。
目测整个商场不到50人。许多知名品牌服装拉了线,蒙了罩布。
平时横眉冷对的老婆十分罕见的温柔地挎起了我的胳膊。事出反常必有妖,不是吗?
夜里,和小儿子同床的我忽然感觉到了冷。使劲儿拽被子,掖紧。腰上有点疼,耳朵里有耳鸣的声音。坏了,发烧了,朦胧中,我意识到。
坚持到天亮,闺女拿来温度计,测量腋下体温。五分钟后,温度计上长长的红线出来了——38.8度。
想起床,头懵的很,还好提前备了药。让老婆用葱白姜丝煮了水,喝下。服对乙酰氨基酚一片。冲小柴胡颗粒两包。
身上依旧热,有点儿想发汗,但迟迟发不出来。想起小时候发烧,母亲先用姜片擦手心,拿鞋底儿扎手指(不扎破)。
姜片擦完,手心没有出汗,再用牙签(家里没有银针)扎手指。
十个手指尖扎一遍,疼痛钻心,身上一激灵,感觉后背有汗渗出。几分钟后,大汗淋漓。睁开紧闭的双眼,眼前一切看上去都很清晰。
昏昏睡去。再醒来时,已是中午一点。身上还是热腾腾的。又烧起来了。但不能吃退烧药,要间隔四个小时,肚子里咕噜响,但不想吃饭。闭上眼睛,抖音里听书法课,坚持到三点。扎针,再次大汗淋漓,再次昏昏睡去。
再醒来,已是下午六点,天快黑了。身上还是热腾腾,但精神好多了。老婆打了鸡蛋汤,滴了很多香油。锅坎馍在电冰铛里加热,焦黄酥脆。
打起精神坐在餐桌旁,低着脑袋喝完鸡蛋汤。吃了几片锅坎馍,身上出汗了。
不能彻底退烧是个大问题。想起闺女小时候发烧,医生说不能完全退烧,试着两种退烧药轮换吃。想起家里还有布洛芬缓释胶囊。吃完饭,休息一会儿,找来一粒布洛芬缓释胶囊服下。
又想起在某五星级酒店茶吧喝的姜丝可乐,发汗很好。让老婆给在超市购物的闺女打电话,买可乐,顺便到药店买抗原试剂。
闺女回来说,抗原卖完了,没货。老婆用可乐煮了姜丝,热腾腾喝下,口感不错。躺在床上开始冒大汗。
嗓子不疼,但腰疼。早上隐痛,晚上疼得厉害。找来眼镜盒,硬硬的,硌上疼的部位,感觉舒服些。
大汗淋漓。过一会儿,汗出的小了些,但是后背一直汗津津的。捂紧被子不让进一丝风。
晚上12点上卫生间拉肚子,感觉很轻松。凌晨三点,早上六点,又拉了两次肚子。早上八点,感觉一切正常,起床刷牙又拉肚子,越拉越稀。
老婆熬了玉米渣稀饭,锅坎馍,腌咸菜。喝了两碗稀饭,吃了两块锅坎馍,感觉轻松,量体温,37.3度。感觉自己闯过了一关。
总结一下,平时自己体验如牛,经常健身。每天早起,小区内单杠雷打不动拉六个,多少年没有感冒发烧经历。
感染症状比较轻的,没有嗓子疼,只有腰疼、腹泻症状符合。发汗降温是第一位的,体温高,人是不舒服的,容易迷糊。
我们都听说过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常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大禹治水的成败,关键是“疏、堵“二字。回想三年抗疫,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堵。
堵村口,堵村路,堵县道,堵国道,堵高速口。堵商场门,堵医院门,堵市场门,堵工厂门,堵得人忍无可忍。
前几天回老家,河南南部某县一村庄参加岳母葬礼。只见村民各个口罩紧戴。交谈中得知,镇上、县上已经防不胜防。和村里亲戚朋友谈及疫/情,我说,放开后,每个人都会感染一遍,看媒体上专家说法,大抵如此。
作打油诗一首记录患病经过。诗曰:
三年逢大疫,晨起感腰疼。精心细调理,已无大恙中。
赠送发汗秘籍:搓手心。如果孩子退烧困难,将其小手用一只手托住,摊平。另一手反复揉搓,力度由轻到重,速度由慢到快。每次十分钟,搓得小手发烫,身上出汗为止。大人也适用,效果因人而异。
听说有人又在自媒体鼓噪,重新进行封控。只能告诉他们一句话,你想回到没有电的时代?是不可能的。送给他们几句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
阳。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