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清瘟卖断货,这是啥操作?

  □胡建刚

  今日,一家上市公司的药品——莲花清瘟,因为供不应求而上热搜。说的是被新冠肺炎疫情困扰所苦的郑州市,莲花清瘟被某些市民当成了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而抢购一空。

  从该药的处方和疗效上看:连花清瘟是一种中成药制剂(胶囊),临床功效主要是清瘟解毒,宣肺泄热。可以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于热毒袭肺证,这个药物需要在中医大夫的指导下进行辨证使用。新冠肺炎的病症在临床表现上虽有类似咳嗽,发烧等症状,但是,其病灶的本身相去甚远,在最终的疗效上也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可就这么一款药品,为何在郑州如此热卖呢?其主要原因并非它真实的疗效和多大,很多时候是一种从众和起到安抚的效果国人颇讲究吉祥和吉利,这个药名就能很好地诠释这个行为背后的逻辑。连这个针对新冠肺炎疫情连双盲实验都没有做的药,大抵起到的只是心理上的安慰。

  古话说“是药三分毒”,即便是中成药剂,是不是也潜藏着未知的风险。当然,这个“毒”不等于毒药的“毒”, “是药三分毒”,后面还有一句话:“有病病受之,无病身受之”。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病吃药,那是身体在承受这种偏性,而如果有病什么病吃什么药,那是病在承受这个偏性。

  有人肯定会说囤积这药的主要目的在于确诊后用于治疗的,姑且不说这药的疗效如何,如此大规模的抢购导致真正需要该药的无处可购。何况,在正常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人们被感染的风险不足十万分之一吧。像郑州市这样的抢购其实是对药品资源的无效占用和浪费,也放大了恐慌。

  再则,防和治是一体的,这三年来疫情反复,民众已经从最初的恐惧到今天的习以为常。大家对于疫情的态度也发生了分歧,有的人积极防护,科学应对,也有的率性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与其过度“囤药”,不如采取正确的防疫,增强锻炼、合理膳食,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尽量减少流动,乘坐火车等交通工具时要做好防护,保持一米间距,不聚集。遵从铁路规定,手持48小时的核酸阴性证明等。

  何况,经过多轮变异,“新冠”病毒已经成为自限性疾病,只需要通过隔离观察及时到医院诊断和治疗,就能在体内能够被免疫系统清除得到痊愈,无需过度恐慌。

  纵观大疫之下,总有一些东西在人云亦云的相传下封为“神药”。比如说多年前的“非典”,当时一夜之间板蓝根和醋就被抢售一空。而最后证实,无论是板蓝根还是醋在“非典”之下用至毫无用处。莲花清瘟,清瘟顾名思义是清除瘟疫,这大概是基于人们美好的愿想,希望它能赶走瘟疫。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