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3年过去了,新冠变得和流感一样了吗?
感染新冠病毒引起的疫情全球流行,从冒头至今3年过去了,疫情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的几个主要因素的变化也引人关注:
新冠病毒:从来势汹汹到变异频频,传播速度提升,杀伤力逐步下降,目前感染后无症状者多,重症率低,致死率低。
防疫心态:从猝不及防到严阵以待,再到被反复核酸、防控等慢慢消磨热情,不耐烦的越来越多,呼吁“放开”的声音不少。
国家政策:从壮士断腕般的防控,到动态清零、局地静默管理,再到最新的“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
国外防疫:从看我国笑话,到自己惊慌,再到官宣“群体免疫”、“放开”,从世界杯管中窥豹,仿佛回到了2019年前。
无论政策怎么调整、心态怎么变化,基本的依据离不开“新冠病毒”。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它的威胁在降低,已经变得和流感一样了,甚至一些主要指标还不如流感,有的媒体称为“大号流感”。
流感是由引起,全身出现典型的症状,通过飞沫和接触感染呼吸道,一定时间内可自愈的呼吸道传染病,偶尔重症患者会有生命危险。流感在我国是丙类传染病,它的“远房表亲”H7N9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乙类传染病。
新冠的威力和影响不用多说,从官方公布的数据看,3年来在全球造成至少5.3亿人次感染,约630万人丧生。在我国,新冠属于乙类传染病,参照甲类传染病管理。
疫情3年过去了,新冠变得和一样了吗?
从我国去年至今的防疫数据看,几个主要指标:
1、新冠传播力高于流感,流感R0值=2,新冠最新变种R0值=18。
2、近期一些报道看新冠症状约等同于流感,感染后的表现差不多。
3、去年新冠死亡率小于流感。2021年全国新冠确诊15243例,死亡2例;流感确诊668246例,死亡4例。
4、新冠重视程度远远大于流感。流感没啥事,顶多吃点药就行,新冠一旦确诊,有明确的隔离、转运、流调、静默管理等要求。
为什么说新冠是“大号流感”,这个说法最早哪里传出来的?
较多的线索指向了美国前领导人川普,在2020年初美国新冠疫情尚未爆发前的公开演说。2年多过去了,美国新冠疫情累积死亡人数约107万人。
把一些可能有重大威胁的疾病,往小里说,是美国的“医学特色文化遗产”。在新冠之前,至少有2个典型例子:
1、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据统计至少有2500万人丧生。大流感起源地是美国,当时大量向一战欧洲战场输送的美国兵员,确诊了流感症状,但美国宣称只是“普通流感”,没有任何防治措施。疫情半年内横扫欧洲,但黑锅最后扣在了西班牙头上。
2、2009—1010年H1N1流感,发源地是美国,世卫组织发出警示,由于死亡率仅比普通流感稍高,美国疾控中心没当回事,宣称是“小号流感”,结果3、4个月就造成全美超6000万人感染,影响全球。2012年统计,全球至少造成28.4万人丧生。
从医学角度看,这些曾经荒谬、站不住脚的论断,确实真切地发生和产生诱导了,用这些推断去套用某类重大传染病,好像也说得通,就好像“大号流感,叫新冠”一样。
大号发热——鼠疫
大号免疫减退——艾滋
大号腹泻——霍乱
大号——狂犬病
大号——猴痘
这样分析能不能行得通?但能说、、、、猴痘是普通疾病吗?当然不是。这些都是烈性恶疾,有的致死率百分之百。
有人说,新冠病毒现在的致死率很小了,症状也很轻了,为什么不能说是流感?
疫情3年,新冠病毒经历了N多次的变异,较为突出的有5起:
阿尔法毒株——2020年9月英国首次发现,可击破免疫,强化传播,毒性增强。
贝塔毒株——2020年5月南非首次发现,可有效避开疫苗,降低疫苗效果。
伽马毒株——2020年11月巴西首次发现,流行力减弱,但死亡风险提高。
德尔塔毒株——2020年10月印度首次发现,传染力大增,毒性大,重症率更高。
奥密克戎毒株——2021年11月南非首次发现,症状轻、致死率低,但传播速度和变异速度快。
而新冠这3年在我国内地的基本数据有:
2020年,确诊87071例,死亡4634例,其中武汉4512例,死亡率5.32%。
2021年,确诊15243例,死亡2例,死亡率0.017%。
2022年,截至11月25日,死亡595例,其中588例在上海。
这3年的基本统计,2020年可看成是毒株杀伤力大,传染力强,初期医疗应对不及时情况下的死亡率;2021年是充分应对和救治下的死亡率;今年是奥密克戎高传染率下带来的初步死亡数据。
在起伏很大的数据面前,把新冠和流感划等号,并不合适。一些医学名刊也有新冠患者治疗前后,肺部、肾脏、脑部的对比,证实其确实对主要器官有影响。
在未来新冠病毒传播仍可能出现未知、可能带来不可控因素情况下,新冠和流感等同,或把新冠称为“大号流感”,是一个伪命题。
从新冠和流感本身比较看,新冠属于科,流感是正黏液病毒科,它们分属不同的阵营。在传染时段、传播速度、发病时机、重症比例、易感人群、社会影响冲击、后续并发症和可能后遗症等方面,新冠有巨大整体优势。
流感有蛰伏期、高发期的区别,新冠是全天候的。至于当前新冠致死率低、重症率低、与疫苗、免疫系统的适应有较大联系。
新冠的本质,不是“纸老虎”,而是“笑面虎”,专治各种不服。轻视它的,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被打过脸,所以严阵以待、精准防治是正解。
国外如何岁月静好、如何躺平放开、如何宣称是大号/小号流感,听听就好。哪怕世界杯众神狂欢,那些人所在的国家,曾经因新冠流行被放倒、丧生了一些人。
从病毒本身看,即使新冠致死率很低,也不大可能有重症率了,但普通人为什么要得这个病?得这个病很荣幸吗?得这个病体验一下感觉很好吗?有人万一扛不住也无所谓吗?
呼吸篇——呼吸疾病全明了快乐的小大夫119元购买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