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会提前放寒假吗?热门药买不到怎么办?混管异常随申码"待复核"怎么办?都回应了
12月12日
《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每日报告》评论区
有网友留言询问
现在市面上有的热门药买不到
有什么对策吗?
上海发布回应:近日,本市建立了重点药品和防疫物资应急保障工作机制,相关部门指导协调本市重点药品流通企业、生产企业和相关行业协会,开展日常监测,统筹做好重点药品和防疫物资的生产、供应、储备、配送、销售工作。
针对重点品牌药品需求量增加等情况,本市加大重点药品和防疫物资的采购力度,做好货源组织工作。指导本市生产企业扩大产能,加强市外采购。加强药品生产和销售环节质量管理,做好稳定价格工作,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同时,请广大市民根据相关提示,科学用药,合理购药。
还有网友问
最近社会面核酸采样,混管异常
健康码出现“待复检”要怎么办?
上海发布回应:混管阳性后,防控部门会向混管涉及人员发送提示短信,请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前往就近核酸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核酸检测机构对出示提示短信的相关人员提供单人单管核酸采样。
中小学幼儿园会提前放寒假吗?
上海市教委回应
上个周末
一则关于放寒假的消息在网上热传
该消息称:记者获悉,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错峰提前放寒假安排出炉:全市幼儿园拟于2022年12月12日、小学拟于12月19日放寒假;初中及高一、高二年级拟于12月26日放寒假。高三年级按原定计划,于2023年1月15日放寒假。
记者了解后发现,2022年12月9日,大江网(中国江西网)发布了标题为《南昌市中小学、幼儿园提前放寒假安排出炉》的文章,该文章中的放寒假日期与上述传言的放寒假日期一致。
在上海的家长圈中,也有不少关于提前放寒假的传言,那上海的中小学幼儿园会提前放寒假么?12月12日,记者从上海市教委了解到,以学校正式通知为准。
记者也咨询了部分学校,目前暂无提前错峰放寒假的通知。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22年7月5日印发的《上海市中小学2022学年度校历》通知,本市中小学统一于2022年9月1日开学,2023年1月17日结束,全学期共21周。寒假从2023年1月18日开始,2月14日结束。第二学期统一于2023年2月15日开学,6月30日结束。
两千多位网友留言分享感染体验
多为普通症状
记者抓取了微博话题“#感染新冠是什么体验#”的相关帖文,整理后共计2104条有效信息。
根据帖文的IP地址,超过73%的网友于国内感染新冠病毒,剩余约26%的网友,分享在国外感染的经验。此外,在2104条评论中,有接近800名网友提及自身的疫苗接种情况,97%的网友接种了疫苗,仅有3%网友表示尚未接种。
由于未接种疫苗的网友分享较少,国内外经验分享也没有明显差异,因此以下分析为整体性情况。
从症状上来看,网民们多为普通症状,高危症状较少。
普通症状的占比超过90%,其中最频繁出现的是咳嗽、发热、喉咙疼痛。不少网友认为感染新冠与感冒、重感冒相似,都会出现咳嗽不止、咽炎、发烧、鼻塞、头疼等症状。
除了普通症状外,出现包括呼吸困难、胸痛、持续高热等高危症状的占比较少,仅为2.3%;而无临床症状的占比则为6.6%。
网友小张:
最大的感觉是全身酸痛,但因为确诊前一天还进行了舞蹈社的训练,平时训练后也会酸痛,所以没什么感觉,痛了一天就没事了。
即便是普通症状,不同体质的感染者在“感冒”的感受上也存在差异。
网友Amanda:
很像普通感冒,但症状比感冒久一点。低烧两天,嗓子不痛,打喷嚏,鼻子堵。食欲基本没影响,第四天基本就好了。
网友英子:
我前四天贼难受,很像是重感冒,肌肉酸痛还伴随发烧。在第五天退烧好转,第14天核酸阴性出院。
从时间分布上来看,前三天是最难熬的。
在网友的感受分享中,发烧主要集中在感染的前三天,特别是在第一天,并伴随着咳嗽、嗓子疼等症状;而在感染的中后期,退烧后,患者主要出现头晕、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
咳嗽的持续时间可能会较长,部分网友表示,即使在核酸阴性后的半个月至一个月,仍然会出现咳嗽的情况。
大多在7天内痊愈
在微博留言分享中,有11.8%的网友表达了感染后身体的强烈不适,这些留言包含了“症状严重”“巨/剧痛”“难受”“痛苦”等字眼。
其中,“症状严重”主要包括咳嗽、发烧、重感冒、鼻塞、肌肉酸痛等。而“巨痛”、“难受”的主要部位是“嗓子/喉咙”。
网友云淡风轻:
感染最初是发烧,发烧三、四天,但嗓子超级疼,像刀割一样疼。
网友小昭:
最严重的症状就是喉咙痛,痛了整整三天,期间说话吃饭都有点困难,需要不停吃喉糖缓解。
在治愈时间上,7天转阴是最常见的,但由于体质的差异,部分感染者在3天左右转阴,并且临床症状也有所改善,并未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网友往事如风:
感染后的症状就是低烧和咳嗽,在家休息了3天,转阴后就没什么症状了,开始正常生活。
也有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包括咳嗽、嗓子异物感、咽喉炎等。
网友小辉:
发烧了3天,核酸大概在4至5天转阴,但会持续有一段时间的头疼,并且嗓子有异物的感觉也持续了约一个月。
网友培雅:
在转阴后,仍有10天的感染症状,并且有一个月的时间,口中会不断分泌苦水。
除了上述临床症状外,部分网友在转阴后的一段时间,依旧存在味觉与嗅觉失灵、乏力、无力、嗜睡、疲惫等症状。
味觉与嗅觉失灵最为常见。
网友吉吉:
转阴后,味觉、嗅觉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个情况持续了两个月左右。
网友娜娜:
在最初的几天,吃不出食物的味道,例如无法分别橘子味的糖和苹果味的糖有啥区别。
此外,大病初愈,不少网友也感慨时常乏力、易疲惫。
网友灯野:
我们一家都感染了,转阴时间因人而异,我是8天,孩子6天左右,婆婆大概11天,老公半个月。这都过半年了,婆婆和孩子身体都不错,但我和老公相对从前更觉得精力跟不上,动不动就是累。
抗原阴性意味着没感染?
多久能测出来?
为进一步优化新冠病毒检测策略,做好防控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近日印发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等文件。感染奥密克戎后,抗原多久能测出来?抗原“阳”了怎么办?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作出专业解答。
问:感染奥密克戎后,抗原多久能测出来?
答:抗原检测的速度更快,操作更便捷。但一般要等到病毒复制到较高水平、感染者排毒量较高时,抗原才可以检测出来。
在初期,即使感染者出现一些轻微症状,由于病毒载量低,抗原检测未必显示阳性。根据奥密克戎的潜伏期估算,一般感染后2至3天可以检测出来。部分感染者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由于病毒载量持续较低等原因,可能要5天甚至更长时间后才能检测出来。
问:抗原检测显示阴性,是不是就意味着没感染?
答:如果病毒在体内还没有大量复制、排出,不能达到抗原检测的灵敏度,结果就会显示阴性。所以会有部分人已经被感染了,甚至出现一些轻微症状,但抗原检测仍显示阴性。不过,通常此时的病毒载量较低,传染性较弱。
抗原检测无需“一天两检”“一天三检”。如有必要,一天测一次即可。
问:为什么有人抗原阳性,核酸却是阴性?
答:两种检测方式的灵敏度不同,加上采样操作不一定标准,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通常来说,核酸检测的准确率更高。
如居家治疗人员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自测抗原阴性并且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阴性(Ct值≥35,两次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可结束居家治疗,恢复正常生活和外出。
问:抗原检测阳性怎么办?
答:抗原检测如果是阳性,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时,居家隔离治疗,按照居家隔离治疗人员用药指引,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症状加重时,及时前往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就诊。
老年人如果抗原检测阳性,还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选择药物。症状加重时,及时前往三级医院就诊。
此外,抗原检测如果阳性,按照要求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结果。
抗原自测这些事项要注意↓↓
联防联控机制:
医疗机构可在线开具
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处方
联防联控机制刚刚发布《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表示:
一、医疗机构(包括互联网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依据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有关要求,为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居家的,在线开具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处方,并鼓励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将药品配送到患者家中。
二、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过程中,若发现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或存在其他不适宜在线诊疗服务的,医师应当引导患者到实体医疗机构就诊。
三、为方便人民群众获得健康咨询、就医指导、预约诊疗等服务,降低交叉感染风险,鼓励医疗机构提供24小时网上咨询服务,为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透析患者和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提供就医及心理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分时段精准预约,缩短患者到院后等待时间。
四、鼓励医联体内上级医院通过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培训等方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高风险人群的识别、诊断和处置能力。
五、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互联网诊疗服务的监管,医疗机构应当落实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质量安全责任,确保线上线下医疗服务一体化、医疗质量安全同质化。
(编辑丨大路)